02.29 和珅處處討好新皇帝,為什麼嘉慶還要殺了他

原標題:和珅處處討好新皇帝,為什麼嘉慶還要殺了他

在和珅人生的最後幾年裡,一直處於一種非常矛盾的狀態。他是乾隆最寵信的大臣。身上同時兼任著十幾個重要職務,朝堂上位極人臣。乾隆晚年的時候,雖然抓著大權不放,但是身體已經很壞了。說話含糊不清,旁人也不大容易明白。

只有最親近的和珅可以聽懂。所以,一般朝會時,只有和珅站在乾隆身旁,充當分宜,將乾隆的旨意傳遞給大臣。

以至於當時的人都認為,和珅才是真正手握大權的人,將他稱為“二皇帝”。可是,乾隆已經年老,駕崩的日子,可能隨時會來臨。一朝天子一朝臣。

和珅處處討好新皇帝,為什麼嘉慶還要殺了他

心思活絡的和珅,不可能不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最好的辦法,就是能讓嘉慶皇帝接受自己。將來新皇帝繼位,可以留條活路。為了這個,和珅也必須討好嘉慶。

但是,在嘉慶被確立為儲君以前,和珅跟他並沒有太多的交情。清朝有規例,皇子虛歲六歲後,便要每天到尚書房讀書,不可懈怠。

這既是為了培養皇子的能力,也是變相把皇子跟大臣隔離開來,防止皇子跟大臣私交大臣。

除了教皇子讀書的大臣,其餘人跟皇子之間,很難有太多的接觸。和珅沒有教皇子讀書的機會。他跟嘉慶之間,還是比較陌生的。

不過,當和珅得知嘉慶被立為太子的當天,就匆忙送去一個玉如意,表示恭賀結交的意思。

和珅處處討好新皇帝,為什麼嘉慶還要殺了他

對於和珅的刻意討好,嘉慶內心並不接受。可他在深宮裡生活生活多年,早已懂得將內心真實感受壓在心底。嘉慶表現出歡喜的樣子。

還以和珅送來的玉如意為題,寫了幾首詩,故意放在和珅安插在自己身邊的人可以看到的地方。

此事以後,嘉慶還經常賞賜和珅土地、財帛啊,還免去和善三叩九拜的理解。在過去講究禮法森嚴的朝代裡,嘉慶這一做法的含義,遠遠超過普通財寶的賞賜。嘉慶的做法,確實可以暫時安撫和珅焦慮的心情。

但是,等到和珅被捕時,他的“二十大罪”頭一條,便是宋玉如意討好嘉慶,理由是“洩露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這個罪名,形同死罪。至於二十大罪的後面那些,每一條都能輕易要去和珅的性命。

嘉慶要讓和珅死,固然有和珅貪腐,操弄權勢的因素。但背後更深的因素,卻要從當時整個歷史大背景來看。

乾隆時期,雖被稱為康乾盛世。但在乾隆後期,已經衰落不堪,各地常有起義爆發。官吏腐敗十分嚴重。這種情況,已經當時朝廷大臣的共識。也是嘉慶皇帝的看法。翰林編修洪亮吉就曾指出:“今日州縣之惡,百倍於十年二十年以前。”

和珅處處討好新皇帝,為什麼嘉慶還要殺了他

嘉慶認為,各地起義是因為民眾不滿,而不是反叛。而在當時,“吏治”“兵事”“河道”被認為三大難點。其中,整頓吏治,成了根本。只有吏治整頓好了,後面的事情才能推進。

嘉慶皇帝甚至直接指出:“和珅一日不除,綱紀一律不肅。”“若不立除元惡,無以肅清庶政,整飭官方”。也就是說,嘉慶把整頓吏治作為挽回乾隆晚期衰敗的根本,而和珅則是整頓吏治首先要做的事情。

而且,和珅在當時朝堂上權勢極盛,在他擔任的職務中,領班軍機處大臣和首席內閣大學士最為重要。領班軍機處大臣最有實權,首席內閣大學最有地位。

和珅處處討好新皇帝,為什麼嘉慶還要殺了他

這讓和珅隱然有了宰相的地位。在朝堂上,和珅又有極為複雜的關係網。這樣的情況下,嘉慶不可能繼續容忍和珅的存在。形勢如此,即便和珅再怎麼討好嘉慶,也很難可以保住性命。所以,在乾隆去世後不久,和珅就被賜白綾一條,自縊獄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