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實在讓人心酸!屢遭臨陣換將,廉頗李牧“憋屈”成名

導語

廉頗、李牧兩位強力戰將同屬於趙國,按道理來說,趙國是撿到了寶貝。他們二位不但技術強硬,行事穩健,而且十分忠心於趙。不過,在趙國廉頗和李牧卻總得不到趙王的信任,在當時激烈的戰爭情況下竟然多次遭遇臨陣換將。


實在讓人心酸!屢遭臨陣換將,廉頗李牧“憋屈”成名


廉頗的臨陣換將之路是一部“憋屈史”

1、長平之戰的宿命

公元前262年,上黨郡本屬於韓國,由於戰敗,韓國將這個地區進獻給秦國。誰知道趙王貪圖韓國的上黨郡,把這隻肥羊從秦國的嘴裡奪到手中。秦國對此非常憤怒,舉全國之兵大肆報復,廉頗帶兵前去迎戰,這就是著名的長平之戰。

廉頗堪稱趙國宿將,身經百戰,勇猛有謀,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這次出征迎擊秦軍,廉頗被寄予厚望,更是掌握著趙國的生死存亡。

最開始,趙軍有幾次小的失利,廉頗帶領大軍在河岸邊建立堅固營壘,堅守不出,想拖垮秦軍補給,再尋找破綻取勝。秦軍對此毫無辦法,只好用出反間計。當時的趙孝成王受到反間計影響,又因為廉頗始終不出兵迎敵,心生懷疑,所以派出趙括代替廉頗。

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

隨後,趙括在趙王的催促下主動出擊。秦軍偷偷換上白起為將,而白起用出誘敵深入、包圍殆盡的戰術把趙國打敗。此戰役,趙軍損兵45萬。


實在讓人心酸!屢遭臨陣換將,廉頗李牧“憋屈”成名


2、一生榮耀的轉折

公元前245,孝成王去世,趙悼襄王趙偃繼位,廉頗奉新趙王的命令領兵攻魏。郭開與新王趙偃關係密切,害怕廉頗威脅自己的權利地位,抓住廉頗在外征戰的機會進獻讒言。

郭開汙衊廉頗居功自傲,有謀反之心,早已在籌劃反叛了。新的趙王跟他的父親有相同的毛病,最喜歡臨陣換廉頗。遠在外打仗的廉頗突然遭到樂乘代替,又想起長平之戰的痛苦經歷,一氣之下,廉頗出走魏國,最終鬱鬱寡歡的死在楚國。

趙使廉頗伐魏之繁陽,拔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梁。


實在讓人心酸!屢遭臨陣換將,廉頗李牧“憋屈”成名

李牧的戰功都是存在於趙王的猜忌中

1、大破匈奴一戰成名

《資治通鑑》記載,公元前244年,趙國任李牧為將伐燕。其實,李牧早在此之前已經是趙國的大將軍了。他在趙國北方長期駐守,抵禦匈奴進犯。

在防禦匈奴期間,李牧執行“堅壁清野”戰術,固守不出。匈奴來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邊境百姓則可以安心種田。但屢屢不出戰讓趙王大怒,派人代他統兵。

隨後,新的將領每次出擊匈奴,都是屢戰屢敗。趙王無奈,只好再次請回李牧。李牧繼續養精蓄銳,時機成熟後誘敵深入,又設包圍圈,這就發生歷史上著名的“李牧大敗匈奴”,李牧的策略讓匈奴10餘年不敢再進犯趙國邊境。經此一站,李牧在趙國和各諸侯國中名聲顯赫,可謂一戰成名。

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實在讓人心酸!屢遭臨陣換將,廉頗李牧“憋屈”成名

2、人生大起大落,從高處走向深淵

公元前229年,王翦領秦軍大舉進攻趙國,趙王任李牧、司馬尚為將前去抵禦。這場生死大戰同樣決定趙國命運,李牧十分重視,仍然想穩中求勝,再次使用“堅壁清野”戰術,固守不出。

秦國使人萬金賄賂郭開,趙王受奸臣郭開讒言,臨陣換將,派趙蔥代替李牧。隨後,趙蔥更加害怕李牧崛起,派人截殺。一代名將李牧就憋屈的隕落在那個偏僻的小酒館裡。

趙蔥完全不是王翦對手,他帶領的趙軍被秦軍大敗,隨後趙國就滅亡了。

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

實在讓人心酸!屢遭臨陣換將,廉頗李牧“憋屈”成名

屢被替換的背後是心酸的戰國名將

廉頗、李牧不是普通將領,他們是行業頂尖人才,被後世譽為戰國四大名將。即使當時沒有這個排名,但廉頗、李牧的赫赫戰功趙國上下都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單單就李牧而言,他一生沒有一次敗仗,這樣的人才在趙國竟然還要被陷害,真可謂冤枉至極。

兩位名將為趙國奉獻了一生,把全部的軍事才能都應用到了造福趙國軍民身上,可是落得的結果不是被殺就是逃亡。趙王如此對待功臣,這不但讓兩位將軍心寒至極,也讓更多的人才懼怕趙國的“臨陣換將”。

甚至在趙國的百姓來說,趙王的行徑,不但會無益於趙國,更加會損害趙國的發展。這種行徑讓無數人感到心酸。

其實這其中除了奸臣誣陷以外,趙王是關鍵因素之一。那個朝代沒有奸臣,如何辨認忠良,如何掌控人才,如何物盡其用才是一個君王應該擁有的能力。而趙王的行徑完美的把一句古話進行了驗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實在讓人心酸!屢遭臨陣換將,廉頗李牧“憋屈”成名


趙王對於兩位將軍為什麼如此多疑呢?

1、實用的戰術得不到趙王的認同

趙國人本身就有一種剛烈、彪悍的性格。長居北方邊境,與匈奴為鄰多年,胡人的性格已經漸漸影響了趙國人,甚至趙國百姓中還包含了不少的胡族人。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以後,存在於趙國百姓中的胡族人已然開始逐漸走向軍隊、朝堂,因為上層設計,他們的地位得到了提升。隨著與趙國人通婚,趙國人與胡族人開始了融合,性格上也逐漸相互影響。所以趙國朝堂上都瀰漫著一種彪悍的風潮。

廉頗、李牧打仗堅守不出?這不是趙國人的打仗思路,更不是趙王喜歡的方式。所以,不論是李牧守匈奴還是廉頗打長平之戰,長期的堅守不出站在趙王何朝臣看來時非常恥辱的行為,是懦弱的表現。臨陣換將,是一種榮耀的迴歸,是一種理所當然。

實在讓人心酸!屢遭臨陣換將,廉頗李牧“憋屈”成名


2、趙王權利的控制慾讓人才倍感心寒

廉頗和李牧過於優秀,而這兩位的優秀讓其他軍事將領無法表現和上位,趙王清楚: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打匈奴讓人替代李牧,長平用趙括換廉頗,打魏國用樂乘換廉頗,最後解圍邯鄲用趙蔥換李牧,這換人的行為中透漏出趙王想在軍中培養其他人。或者說,給別的將領一些出場的機會。

這樣的目的一個是可以避免趙國將領過少,如果出現意外可能無人可用。還有一個就是壓制當時的廉頗、李牧,杜絕一家獨大,功高蓋主。如果廉頗、李牧在軍中勢力過大,對於趙國整體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曾有記載,李牧被趙蔥殺死的消息傳回軍營,李牧從北方邊境帶來的5萬精兵悲憤而散,一個未留,後來害死李牧的奸臣郭開也很有可能是這些李牧親兵所劫殺。由此可以看出李牧在軍中的影響力有多麼大。

實在讓人心酸!屢遭臨陣換將,廉頗李牧“憋屈”成名


總結

“過直則易斷”,李牧、廉頗雖然為趙國征戰無數,貢獻巨大,但仍然逃不過悲慘的結局。反觀秦國的王翦,出征前數次向秦王索要財物,每次打完勝仗都請辭回家,這可謂是一種高級的“人生藝術”了。

現在看來,這“臨陣換將”的結局並不是一人所造成,而是多種原因導致,而身為一代名將的廉頗和李牧二人雖有才能,但仍然無法破解君王權利的控制。

一生戎馬,憋屈隕落。廉頗和李牧的名氣雖大,但終因為昏庸的趙王而消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