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為何武俠故事多發生在宋朝?中國歷史與武俠時代背景有什麼聯繫?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歷史,給後來的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時代背景。當西方作家、創作者們為了塑造一個厚重而豐富的架空世界觀而絞盡腦汁之時,中國的歷史給了人們最好的答案。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英雄輩出的三國亂世、萬國來朝的開唐盛世、鐵馬冰河的兩宋紛爭,無一不讓後來者感到熱血沸騰。

作為經久不衰的藝術題材,武俠便和中國歷史息息相關,諸多出色的作品和深入人心的角色被創作者巧妙的嵌入了歷史當中,引人入勝。但在不同的武俠作品中,又體現出了對時代背景的選擇差異,其中原因耐人尋味。

神話時代:內涵和硬件的不足

在有明確文字書寫之前,中國人的歷史口口相傳。先有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後有三皇五帝、商周封神這些現在深入人心的神話故事。它們體現了當時的人民對於社會的美好幻想和進取心態,也為後來者積累了大量素材。但關於這一特殊時期,後世卻鮮有武俠作品以神話時代為背景,這則是由於神話時代的特殊性。

為何武俠故事多發生在宋朝?中國歷史與武俠時代背景有什麼聯繫?

神話故事可以成為遊戲、電影、文學的最好素材,不需要太多的添油加醋,只需要進行參考和修改便能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但雖然神話故事有著取之不盡的素材,但在神話當中,人與環境、人與神、或者神與神之間的爭鬥,是其永恆的主題,缺少的,恰恰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素材,這使得武俠作品,難以在“內涵”上在神話啟蒙時代找到共鳴。

同時,神話時代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傳說,缺乏相應的資料佐證,內容的設計如果過於貼合當時的現實,比如低下的生產力和古老的奴隸制社會關係,便會導致與神話傳說的反差過大;但如果過於貼近神話,卻又會讓讀者、觀眾感到不真實,最終畫虎不成。

所以,以神話時代為背景的武俠作品缺失,不僅是在內涵和硬件的缺失,在外部條件上也有重大的不足。

群雄爭霸的亂戰時代:戰爭和英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春秋戰國、楚漢爭霸、三國魏晉,無一不是英雄輩出,群雄爭霸的年代,但即使是如此豐富的素材和舞臺,除了少數作品外,仍然缺少以這些年代為背景的武俠作品,這又是為何呢?


為何武俠故事多發生在宋朝?中國歷史與武俠時代背景有什麼聯繫?

答案很簡單,正是因為這些年代有著太多的戰爭史詩和英雄故事,從春秋戰國的縱橫捭闔、楚漢爭霸、三國亂世,無數精彩紛呈的戰爭把中國人對軍事的理解體現得淋淋盡致,不論是戰場的正面交鋒,還是拍案叫絕的陰謀陽謀,都使得這些時代的事件深入人心。

在這樣激盪的大環境中,比起拔劍江湖的快意恩仇、充滿硝煙的戰場和國與國之間的爭霸更讓人感到慷慨激昂,熱血沸騰。

所以在這些時代背景中,人們的目光和側重點,也更多的投身到軍事、權謀題材的作品,而武俠因為其格局的侷限,很容易被波瀾壯闊的大歷史所淹沒。但和神話時代的荒蕪不同,以這些紛爭亂世為背景的武俠也曾湧現過不少出色作品,如溫子仁先生的遺作《秦時明月》、黃易大師的《尋秦記》等。

為何武俠故事多發生在宋朝?中國歷史與武俠時代背景有什麼聯繫?

這些作品無一例外地都將個人的命運嵌入改變歷史的洪流中,讓人們跟隨著主角一起,與那些英雄人物並肩作戰,創造歷史。

大唐盛世:武俠開始崛起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朝代,盛唐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極為傲人的成就。這也造就了在盛唐背景下,文化資源的異常豐富,堪稱中國文化史上的頂峰。在這個背景下,呈現出了傳奇小說、神話小說和武俠小說並駕齊驅的局面,這卻是其他時代不曾有過的現象。

其原因在於,盛唐的太平盛世,沒有了大型的爭鬥,卻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恩怨,產生了勢力之間的鬥爭。以盛唐為背景的武俠作品,較為出名的有梁羽生先生的《大唐遊俠傳》、小椴的《洛陽女兒行》、《開唐》等等,但這些作品雖然精彩紛呈,卻仍然沒有佔據這個時代背景中,最為奪目的位置,因為在盛唐的背景下,西遊二字,是任何人都難以越過的大山。

但是,儘管有西遊題材的百花齊放,但以盛唐為背景的武俠作品仍然在數量上和影響力上和比之前的時代有了飛躍式的增加,這也預示著武俠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兩宋元明:武俠的黃金時代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對於許多武俠愛好者來說,金庸老先生的作品第一次帶領他們進入了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而這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都發生在兩宋元明時期。

為何武俠故事多發生在宋朝?中國歷史與武俠時代背景有什麼聯繫?

在這個時期,國家面臨內憂外患,內有奸臣朋黨,外有異族入侵,仁人志士報國無門。在大時代的感召下,國家的危亡、民族的恥辱和人民的苦難,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人,而昏聵的朝廷無力解決危機,使得人們紛紛建立組織幫派,以抗外敵,這就為江湖的繁榮埋下了伏筆。

在這個大時代中,江湖義士和入侵異族、朝廷鷹犬的鬥志,是最為顯要的主題。在國家大義和個人恩怨的抉擇中,選擇國家大義,更是成了這個時代背景的武俠精神,從而塑造出了一個武俠的黃金時代,一個忠肝義膽的江湖。

不論是《水滸傳》、《射鵰英雄傳》還是《天龍八部》,無不透露著濃烈的江湖精神和大義凜然的俠客氣質,而足夠的內涵和史料,又支撐著創作者們創造出了蕩氣迴腸的故事情節和那些引人入勝的武功招式。

為何武俠故事多發生在宋朝?中國歷史與武俠時代背景有什麼聯繫?

如果說盛唐背景的武俠還是朵含苞欲放的花蕾,那麼宋明時代的武俠就是迎風怒放的仙葩,光彩異常,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不論是時代背景,還是以宋明為背景的武俠作品大量湧現之時,都堪稱武俠的黃金時代。

清朝與遠去的武俠:落寞與無奈

滿清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承載了太多的屈辱和無奈,從閉關鎖國到喪權辱國,無一不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至暗時刻。基於這樣的時代背景,除了金庸的部分作品外,很少有人再以清為武俠小說的創作背景。而即使以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來說,武俠的意味也越來越淡,更多的是政治的隱喻。

而同時,武俠的命運與時代背景的選擇也何其相似,在寫完《鹿鼎記》之後,金庸就此封筆。此後的武俠也漸漸走向沒落,被更快節奏的玄幻爽文所淘汰,留給時代一個沒落的背影,到了今天成為了讓許多人追憶不已的青春和回憶。

後記:武俠期待奇遇

中國武俠是基於中國歷史所產生的一種特殊題材,順著歷史的長河一路走下來,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歷史對武俠創作者們在創作武俠作品時的影響,以及他們的選擇:他們不光從故事本質上考慮,更多的是對中國歷史的尊重和“俠”文化的解構與詮釋。

隨著金、古、黃、梁四位大師的先後離世,武俠創作正陷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潮,沒有出色的後輩能扛起他們的旗幟。如何將俠文化繼續傳承和發揚,是所有武俠愛好者、文化愛好者最深重的命題。

在很多的武俠作品中,主角往往講求奇遇,而在日漸衰落的今天,我們的武俠能不能遇到一些奇遇,重新煥發生機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