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20句書法明言,教你成名成家

胡傳海:“書法20句”,教你成名成家


20句書法明言,教你成名成家

胡傳海臨白蕉《致姚鵷雛信札》


第一句:笨到家


我們現在有些人做事情喜歡耍聰明,老是想用聰明的辦法,老是不願意下苦功夫。什麼是笨到家?笨到家的人要下笨功夫,笨功夫是非常重要的。我舉一個例子,謝稚柳,我們現在學毛筆字包括我自己寫筆字的時候,很少有人摹,大多數以臨為主。比如,張旭古詩四帖,我在學習之前先雙勾再填墨,再用塑料紙蓋上,上面在放一張紙,下面用玻璃拷貝臺點一個燈,描紅,這就是摹。


我估計現在用摹的手法很少的,但是我告訴你,謝稚柳就是摹的。謝稚柳多厲害,和張大千在40年代一起混的,他為什麼會去摹,你看到劉一聞在中國書法的文章就寫到謝稚柳他是摹的。因為當時徐邦達說古詩四帖是假的,他(謝稚柳)

說是真的,謝稚柳很不舒服,你說是假的,我就要假的東西復活給你看。他就在84歲的時候改寫古詩四帖,就採用摹的方法,跟小朋友一模一樣的去弄,謝稚柳寫的張旭是比較接近張旭的正局,做事有正局,也有斜局,正斜兩種局都要會玩,謝稚柳玩了一種局,就是正局。謝的字全部都從古詩四帖裡出來的,正面取勢,不是斜的倒的,斜倒的他沒有學會,正的學會了。比較接近古詩四帖,非常象。他老人家這麼大本事的人都用這麼笨的辦法。


我們也有時候也應該學習一下,不要象有的老幹部拿起筆來,嘩啦啦一寫一堆。我以前碰到一個地委書記說,我從早上8點寫到下午6點,天天這樣寫,我一看他的字不行,就是亂寫,亂寫少寫點也就算了,少寫一點還可能改過來,你拼命寫那就永遠改不過來了。


第二句:不入魔,不成仙


我說的不一定是學習書法,做任何事情都這樣,不入魔不成仙,你要把一件事做好了,腦子裡始終在盤算這個事情,走火入魔。以前說的陳景潤走路碰電線杆,我現在覺得沃興華就是這樣,有點走火入魔。他們說沃興華把中國書法帶到壞的方向。我們且不管他帶到哪裡,但是他學習的勁頭,那的確是有點走火入魔。我跟他是一箇中學的,大概初中的時候,我看著他拿著一刀宣紙進教室去了,下午四、五點鐘出來,兩個手黑乎乎的,教室裡面全是宣紙,滿地都是。還有一次第八屆中青展在南京舉行的,劉正成給每個評委四千塊錢,寫兩張字,有的人有準備,就從包裡直接拿出來了,沃興華進房間寫字,寫到第二天早上,我們要吃早餐了,他的門打開了,從裡面走出來,寫了整整一個晚上,兩個手都是黑乎乎的,劉正成說你的字呢?他說沒有,寫不出來。劉問,你寫了一個晚上怎麼沒寫出來?沃說,我都不滿意。劉正成也沒在說什麼不了而了。所以你不入魔不成仙。


上海去世的吳健賢,也算是我的老師,以前對我說,你寫書法簡單,不要動腦筋想這樣那樣,弄是把書法搞得太複雜,什麼也不要學,你拿個報紙,找個字帖,給我抄,從頭抄到尾,你不要問怎麼抄,現在你基本的用筆是懂的,這就沒有問題,你就天天抄,夜夜抄。抄到你有一天突然之間就跟帖上一模一樣了,為什麼,因為你天天抄,抄活了,他講的也有道理,從量變到質變。其實你腦子都不要動,就是天天抄書,不信可以去試試看,有的人就是這樣的。


張學群以前寫得也沒有那麼好,當時張學群在蚌埠當市長,安徽書協主席,他的飛躍就是他當蚌埠市長,不到兩屆,有五年時間,當了市長晚上也不好出去,就天天晚上在房間裡練毛筆字,連寫五年,突然之間寫得好起來了,說任何一樣東西你不入魔是不成仙的。你要成為神仙肯定先要入魔。


第三句:大師無敗筆


我們做書法媒體的,首先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沒有這個的人,好的壞的看不出來,辨識度差。你做書媒體人家給你看好多東西,看不懂那就很麻煩,比如說有一個朋友拿來一個董其昌的東西過來到我們單位,當時我們單位拼命的出書法書,這個階段拿過來就出,有一個拿董其昌的過來,決定出書,拍照,編輯等,弄好以後,叫我籤,我也沒有細看就簽了,等到印好樣書拿來了,沒印之前是黑白的,印好了以後,是彩色的,拿樣書看看裡面有敗筆,轉折、勾沒勾好等。我在崑山美術館看到過董其昌一張手卷,那絕對精到,沒有一筆是敗筆,董其昌有敗筆就不是董其昌,我一看到那個有敗筆,馬上想不對了,假的,然後呢,又發現好幾種。我就跟那個老先生說是假的,他說不可能假,前面有謝稚柳寫的跋,我們就一起看謝稚柳的題跋寫的什麼,不看還好,一看不對了,謝稚柳那真是老法師,從頭到尾沒講董的字多麼好,是講這張紙有多麼好,是明代宮裡的紙,很明顯謝稚柳在題這個的時候可能礙於情面或者不便推卻,不好說這字是假的,他早就看出來了,那怎麼辦,又要寫,就寫這張紙有多好,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玩這個到高境界了,也不說是真假,說紙好。


包括現在的功甫帖也是,拓出來的沒有毛病,兒子沒毛病,老子倒有問題,那老子就是假的了,這個簡單,所以說大師無敗筆,能稱上大師的,哪怕是近代的五四以前用筆都講究得很,不會有毛毛糙糙,轉折提按都不對,那就是假的了。


第四句:買一堆垃圾,不如買一件精品


雖然是說買東西,其實做選題也是一樣的,做其它任何事情一樣,雜七雜八不入眼的事做了一大堆,也沒有人說你好,什麼事情也跳不出來,還不如漂漂亮亮做一件事,我辦鴻篇鉅製的時候,有的地方書協搞了上百個展覽,都是些義烏小商品市場,都是什麼社區、街道、文化部門。我就一個要弄到中華藝術庫,要麼就不要搞,選精品。這個意識是我在開車路上,電臺裡聽到蘇州一個玉器收藏協會會長說的,當初很後悔買了一堆不值錢的東西,有一個人花同樣的錢買只買了一個,現在他的那一個不知道漲了多少倍。我的一堆根本沒漲,後來給出一個結論,在玉石收藏界裡面,有一個鐵的規律,買一堆垃圾,不如買一個精品。


我們買書法作品,做事情也是這樣的道理,一通百通。清何紹基講過,挖數井,皆不見泉,不如挖一井,力求有水。人的一生很短,集中精力聚焦於一點,做出精品意識,做大做強,做好,這才是我們需要乾的事情。

20句書法明言,教你成名成家

胡傳海 行書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扇面


第五句:趕鴨子上架,你也能成名


比如兄弟連的例子,沒有趕鴨子上架的意識,老是在家裡練練帖早上跑跑步,看上去生活有規律,活得很自在,瀟灑。如果這樣一輩子當然也很好,如果你想要有出人頭地的意識,要有做出一翻事業來,那還是要有趕鴨子上架的意識,後面有一群狼狗在追你,兄弟連的那拔人就是我給他們趕了一回。比如鴻篇鉅製,本來拿一桶墨汁在鋪著宣紙在地板上寫,我也不會那樣,這也是被他們逼出來的,人不逼你不會這樣去幹,有時候自己要去逼自己,自己設定一個東西,沒有人逼的時候我自己逼自己。所以要趕鴨子上架。


第六句:拜冷菩薩,燒冷廟香


人在很多地方不要湊熱鬧,很多人喜歡錦上添花,有時候往往冷在旁邊的菩薩不香。比如,你們湖北徐本一,本來誰也沒有想到他會當主席,他就是冷菩薩,冷廟,如果在沒有當主席之前你和他關係很好,經常去看看他,他很感動你一直來看我,其他沒有人來看我,你可能是無意的,如果你是有意的,那你太厲害了,無意的你可以中大獎,有意的是你可以幹大事。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他當了主席以後,你當初一直來看我,只有你緊緊跟著我,那你想,應該得到什麼回報?這個人生當中就是這樣的,你要好好看看,看周圍那些人是冷菩薩、冷廟。無所謂,你有事無事去上一次香,他就把你記住了,你猛也擠不進去的熱菩薩,他都記不住你的,你去了也是沒用。


所以包括書法上面的練習,策劃都是一樣的。你書法練的熱帖大家都在練,你要跟幾萬人拼腦子,自己給自己找難題,一定要比天下人聰明才會有機會。那蘭亭是熱菩薩,我不拜蘭亭,象於明詮寫墓誌,也寫出來了,很有名氣了,一樣的道理,所以要避開這種東西,策劃也是這樣的,大家都在做的,就不要做了,做人家不做的,這個有價值,沒人做,你做就行了。


第七句:先學近人,再學古人


人家跟你說多學臨古帖,這是騙你的,其實真正會學習的人,真的是應該是先學近人,再學古人你看那個竹竿,你竹竿怎麼爬上去的,如果把竹竿比作古和今,古應該在上面,王羲之就在最上面,那我們爬上去怎麼爬,是從下往上爬,不可能從上往下爬。先要學近人的,近代人用筆、書風的那種感覺你都容易融入進去。容易學到。你學古代人,他就是一本字帖的在那,很難融入進去,但不要被近代人套牢,套牢就上老當了,先學近代在學古代,比如你學《古詩四帖》,先學謝稚柳再慢慢上去。


第八句:手腳並用,才能成為大家


在這個世界上,手、腳和嘴都有不同的攻效,都要發揮他們的功能,不要單獨地發一個作用,有些人說,我是寫字的,那我在家裡練毛筆字,發揮手的作用,天天練。一個人得有交往的,你要發揮腿的作用,所以有的人腿發揮得太厲害了,人家說,手不行,腿很行,就是說專門跑關係。我覺得腿和手都要行,腿不一定是跑關係,舉一個張海和劉一聞的例子,劉一聞從上海到山東拜蘇白為老師,蘇白是篆刻家。張海從河南到蘇州拜費新我、沙曼翁為老師,都跑了將近一千公里,都跑得很遠去拜老師。一定要去拜老師,不拜就是在自己門口,當然門口有大師那最好了,吳昌碩在你隔壁,那你天天去,別的地方不要去了。如果沒有就要跑出去,要虔誠,你才能成才。拜訪是非常重要的,經常去去,沒什麼壞處的,只有好處的。講難聽點,帶點土特產,一般老先生說不定給寫條東西,他寫的東西比土特產不知貴多少倍了,合算的。


就是說腿和手要並用,寫的過程中還要拜師訪友,我說的腿是叫你拜師訪友,不是要你跑關係的,還有嘴要會說,該說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就不要說,把嘴閉起來,什麼也不說,裝聾作啞。都是比較重要的。


第九句:創新就是創造符號


通過兩個人的例子來說明,石開的書法也是比較創新的,他的寫法也是前無古人,他就是創新。寫法也很簡單,粗細像筷子一樣,沒有粗細變化。但是石開的線條有個特點,像方便麵,這是所有的人沒想到的,我們在超市買的麵條是直的,可是方便麵像卷頭髮一樣的,石開的線條就是這樣卷的,煮熟了拉直有點卷,方便麵的線條就是一種符號。符號就是我們小時別人給取的綽號比如“光頭”、“大鼻子”等,一下子就把特點給抓住了。


於明詮寫的字,最主要的捺腳像小腳女人樣的把捺腳反上來,北魏墓誌裡小腳強化變成了符號。我們這裡一個人穿藍衣服不稀奇,如果我們出去,所有的人都穿著藍衣服,人家馬上就說,公務員嘛,你一旦強化了,就變成了一種符號,不容易忘記了。


第十句:藝術要做“小偷”


人在生活中不能做小偷,但藝術不能不做小偷,特別是一些筆會,你就看他怎麼寫,這個非常重要,以前的人就這樣的,就看別人怎麼寫。陳海良怎麼“偷”的,他叫摻沙子偷,比如永和九年一月一日,他就變成什麼嘉和八年十二月二日,就這樣改一改,就這樣慢慢偷,既有王羲之的影子,也有我陳海良的影子,他採用這個方法逐漸把古的東西抽掉,抽掉一份,填進去一部分,偷來一部分成為我的一部分,換血,換基因的一種方法。逐漸逐漸變成自己的。這種是書法學習當中和你在其他方面都是一樣的,我們要搞些策劃,你想所有的事情憑空而起,都非常難,都是看人家怎麼搞,然後按這一個新的名目。比如這次百強榜——誰是高手,我策劃現場當場書寫論書手札,你看我書法雜誌上有兩頁彩版,叫論書手札,這次到最後評比的時候評論書手札,我講給管峻聽了,管峻說你這個東西到最後怎麼評,我說就評論書手札,當場寫,古代的殿試就是這樣的,狀元考試就是這樣的。管峻去講給了王衛軍聽,王衛軍結果在江蘇書法獎現用了。中國書法院獎是我策劃的,最後跟管峻設計的也是這樣的環節,我後來跟管峻說,你怎麼會講給他聽,他說我也是無意的,沒想到他比我們先用了,有時候,這個事情要保密,不保密,一弄變成我克隆他們的了,其實是我想出來的,但我百口莫辯,他做在我們前面,版權是他的了,沒辦法,我自己說出去了,所以要做這個藝術“小偷”。


20句書法明言,教你成名成家

胡傳海 行書蘇軾《王維吳道子畫》斗方


第十一句:善用比善學更重要


其實講到有些東西你要馬上用,就像剛才講到陳海良的例子就是“用”。學到就馬上用。有些人說我臨是行的啊,臨的時候很像,但我創作跟臨的東西完全扯不上邊,把字帖拿開以後,寫出來的跟字帖一點關係沒有,那麼這個時候就是你要善用,就是陳海良的過渡方法。字帖仍掉一半,抽掉一半,自己填進去一半,比如東湖公園改為西湖公園。


第十二句:學會“傍大款”


生活中不主張傍大款,藝術當中還真要傍大款,就是要學頂端的東西,有時候還要發揮腳頭的作用。例如傍大款改變命運,我單位有一個小朋友,他是河南小縣城裡窮得要命,家徒四壁這樣的一個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做了一件事情,你真的想不到,他查了陳佩秋的生辰,每年陳佩秋生辰的時候給她寫信,什麼祝你萬壽無疆什麼的。老太太(陳佩秋)第一年看了就放到旁邊去了,以為要畫要字的,第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堅持不懈。第五年,哎呦,這個時候老太太就把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徐建融叫過來,說你去把這個小朋友跟我瞭解一下,如果他有困難有想法要學美術,可以把他叫到上海來,徐建融就和這個小朋友聯繫了,小朋友說我就是喜歡美術,非常想到上海跟陳老師學習等等。徐建融馬上跟陳佩秋說了,老太太說你把他弄到上海來,所有的費用我來出。


結果送進學校,考進徐建融的大學,學完以後還要考研究生,結果考到浙美研究生,畢業了老太太問他要幹什麼,小朋友說想做編輯,老太太一個電話打給我們書畫出版社的總編,說我這裡有一個小朋友要進你們出版社,你給他做編輯吧,我們老總一聽陳佩秋打來的,那能不答應嗎?現在編輯也不做了,跳到一個拍賣行,年收入百萬沒問題。小夥子從窮光蛋到百萬以上,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五年寫了五封信,改變了命運,這是生活中真的例子,我們呆在家裡幹嘛,我們也寫寫信嘛。


(徐建融:著名美術史論家、美術教育家、書畫鑑定家、書畫家,上海人。曾先後師從於王伯敏先生、謝稚柳先生、陳佩秋先生。長期從事美術史論研究、書畫鑑定和美術教育工作,現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第九屆、十屆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第十三句:生活是本書


其實我們一直講書法人生,倒過來人生也是書法,你像在人的一生當中,就像寫字一模一樣,寫字強調虛實變化,輕重緩急,轉折上下左右承接、映照等等,這些在人生的經歷當中,全部是一樣的。一個人什麼事情都認認真真的,象老黃牛一樣的,但其實我覺得要有輕重緩急,重要的事情要認真去做,次要的一筆代過,沒有次要的就沒有重要的,你想所謂的畫素描,就是濃襯淡,淡襯濃。毛筆字行草書最簡單的話就是,是在濃的旁邊要放枯筆,重的筆旁邊放淡的筆,就是一個對比,藝術最簡單來說就兩個字,對比。


所以生活當中是一本書,我很喜歡看時尚頻道,上面都是整個世界上流行什麼東西,你要知道什麼東西是好的。有次我在北京機場買了一本書,來接我的是一個書法家,看到我這個書就非常奇怪,我買的一本《奢侈品戰略》,精裝的很厚,講了我們怎麼定義奢侈品,怎麼推廣奢侈品的戰略。你表面看到我是在看奢侈品,我把奢侈品替代為書法,就是一種書法戰略,如果你沒有像裡面具有奢侈品戰略,你就會把自己的書法的東西做得很爛。而且不會做到比較高端的奢侈品,一樣的。書法,人家為什麼看不起,因為寫起來一刀一刀的,兩分鐘一張,你叫一個人掏錢買你的字,他非常不樂意,不願意買,要買也是買小楷、正楷,至少看到你還花了一點功夫,行草書兩分鐘就搞定,還要這麼貴,他就覺得不對。其實他根本就不懂,兩分鐘的東西可能花了三四十年功力,他沒有看到,三四十年的投入他沒看到,他就只看到那個兩分鐘。所以這個東西也沒辦法跟他說。只跟懂藝術的人才能談藝術,他不懂你跟他去談也沒有用的。生活中有很多有品味的東西,你始終要留心,只有做到高端的東西,他的品味也肯定是高端的,不一樣的。


我小時候寫字,別的小孩勤奮練字進步很快,我主要是聽隔壁一位老先生講故事 ,不是這個老頭子我不吃這碗飯的,所以對待小朋友還真不要教他寫毛筆字,你就讓他們聽故事好了,我就是聽故事聽出來的。外面紅衛兵、批鬥,我就在老頭子家裡。我吃的第一口奶是故事的奶,也是文化的奶。後來我寫東西給他看,他一直沒有批評過我,拿去看的時候,總規說:好的,有進步,繼續努力,總是這樣。他不挫敗我的積極性,我以前當老師時候跟家長就說,你的小孩去練字,就叫小朋友的字掛著,什麼“正大光明”,“天下為公”,寫得再差也沒關係,就掛在家裡,你家裡來的都是親戚朋友,看到了,即使寫得差也會誇“這小孩子寫得好”,“小書法家啊”等表揚一番。小孩子其實很調皮,一聽表揚我了,在學校從來沒有表揚,在家裡倒表揚了,表揚幾次,他就去練了,他不是為了寫書法去練的,是為了表揚去練的。我以前教到一個小朋友多動,滿堂走,後來採用這個辦法,一個暑假之後,就坐在那裡寫,一動不動,就採取這個方法。所以,好的東西應該是鼓勵、表揚,然後扶持他。


人跟人的氛圍也是這樣的,人和人在一起有氣場的,你跟有些人在一起如芒刺在背,飯都吃不下,趕快溜了跑吧。有些人在一起有講不完的話,這叫對路子,互相激發,互相啟發,你的創造力會被無限激發。人最怕的是你剛想到一個點子,別人就說不行不行,給掐掉了。人是靠表揚出來的,越表揚越出名。你想在家裡老是被老婆罵,老是被老婆罵,越罵越倒黴,越罵越賺不到錢。所以生活中我們要始終留意比較有格調的東西,對我們的書法藝術提升品味的東西,這個非常重要。


第十四句:藝術要不擇手段


你看我們在寫字時,很多時候做得不夠精細,一般都是倒墨汁出來寫。你看王金泉、李雙陽寫字還要磨磨墨,我知道不是自己磨,用的磨墨機。其實書法就應該是墨寫的,不應該是墨汁寫的。有一個教我的老師,他一點名氣沒有,他的東西非常好,可以把所有的作品做得像古代的作品,像廣西現象,就是這樣的非常舊,他拿出來的東西讓人很驚訝,跟清代明代的東西一模一樣。但這個人就是沒有名氣,有時候很奇怪,我師範學校畢業的時候,他以我說,胡傳海你以後的名氣比我要大得多,我沒有名氣的。以後真的證明這一點,我有點名氣,他沒有名氣,所以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你是吃不準的,他這麼聰明的人也看不透自己。


20句書法明言,教你成名成家

胡傳海作品


第十五句:眼睛要盯住高手


有機會的話一個要善於交流,像今天這樣的班有機會去多聽聽。比如有一次深圳的一個女孩子來找我,是房地產商的女兒,在浙江美院上學,一年學費一二萬,學完以後還繼續跟老師再學,她是吃穿不愁,就通過這幾年已經開始有人買她的畫了。說明有的地方還是要多走出去學,出去聽。


我在我們單位開會經常說《書法報》最厲害,《書法報》不僅僅是一個媒體,還有經營意識,沒有經營意識,你吃不到飯。好的經營要好的策劃、好的頭腦。《書法報》能開闢一片新天地我們非常佩服的。我們開會都是把你們作為一個成功的案例。


第十六句:不會看,就不會寫


看就是辯識,人要練就火眼金睛,眼睛一瞟就能識別。有時我們評國家級比賽,你沒有看到,你看到了你不會投稿,比如十二個人分成四組,每組三人,每組配幾個工作人員,一組幾大筒。一邊“過”,一邊“下”,你的稿件命運就在那麼幾秒之間決定了,非常快。評委一直看也有經驗了,有時甚至字沒有打開,在反面一看就直接下了,反面一看就是用筆不對,反面都看得出來。


有次石開和沃興華兩個人評稿,如果石開離開一下,沃興華一路的東西就全部上來了。你看看了評比以後,你就想明白,世界上很多事情真的不要太認真。第二個,成才的路千條萬條,不要拘於比賽一條,有的人投稿老投不中,腦子都有問題了。每次都受打擊,你想啊,我投出去之後,等啊等啊,其實一秒鐘就決定了你的作品命運,好消息來了還好,好消息不來,一個榔頭就敲過來了,投十次不中,就十個榔頭,我覺得能接受榔頭的那你就去投,比較脆弱的想想別的辦法,“兄弟連”這樣也可以,約幾個人,找個老闆出資,那就自己搞,叫武裝起義。


第十七句:膽子放不開,什麼都不要談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面,膽大做冠軍。膽子小的人你根本寫不好的。我人生的第一課就是叫放膽,當時寫歐陽詢的,寫得很小,拿給老先生看,老先生說你這太小了,要放開,膽大要大些寫,就拿報紙寫譚延闓的《千字文》,寫很大的字。老先生還要求我,“懸腕懸肘力方全,用力如抱嬰兒圓”,要不鬆不緊,正好是個圓的,胸腔背都打開了。老先生說得有道理,這樣就把整個身心打開,兩肩要放平,肚子離桌一拳頭。但我進步不是很大,其實我也不太喜歡去寫,唯一寫字的快樂是寫出一張感覺蠻好的字,那時還蠻高興。其他沒任何高興的地方,從本質上來說,我還真不是一個寫字的人,我可能有時候寫文章樂趣更大一點。


第十八句:每天積一點


現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信息都成碎片化了,你不像以前趙孟頫跑到樓上三年不下樓,練三年,由下人送飯送上去。我們現在都要送孩子,要上班,還要做別的事情,時間都給割掉了,哪裡還有什麼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隻毛筆沾上墨,從來不洗的,空了就來塗幾筆,就是要化整為零,哪怕五分鐘。人生是碎片的,每天積一點點,你就是一個大家。


現在你要想在大學裡那樣,整塊的時間學習,已經不可能了,比如你要記草書,每天記一兩個草字的寫法,明天再換兩個,只有這樣才能化整為零。現在的人什麼東西都被切割掉了,我們是身不由己,要學要看的太多了,以前看看報紙,現在一個手機可以從早看到晚。


第十九句:不寫文章難出名


出名最好的方法不是寫毛筆字,是寫文章。以前方傳鑫就說了,報紙、雜誌不可能每天登你的字,但文章寫得好一直可以登,登作品一般最多一次,老是登怎麼可能,要登也要隔很長時間才能登一幅。但是你的文章卻可以一直接著登,斯舜威和張瑞田,這一期登了下一期還可以登,名字一直出現。劉一聞和梅墨生就是這樣出來的。有些人不放過任何可以宣傳自己的機會,這個非常重要,像上海郵電報這樣的行業小報都要投稿,或者給近千家地市級的報紙投稿,就這樣搞出名的。做媒體的人知道,很多人時不時要露一下自己的羽毛,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感覺他們是浮在水下的,過一階段要露出來,讓大家知道我在,然後再沉下去,生怕你們把他給忘了,有很多人都是這樣的。這是對的。現在這個社會很容易就把你忘了,你不浮出水面叫一聲,就真把你忘了,我們有時候也要露出來,向大家說明我也在,不光他們在。


第二十句:敢輸才會贏


任何事情如果你覺得是對的,你要死磕到底。人生絕不放過機會,不要屈服任何東西,這個是人生最重要的。任何事情,你拼一拼會過去的。如果遇到災難,大事件有些人就慌了手腳,但你不能慌,那怕天塌下來也要死頂著。你覺得對的東西就絕對不能認錯。這是做人的一個品格,只有做人做到這個境界,你的字也會達到一種境界。如果你是一個軟骨頭、哈巴狗,那你的東西我覺得也不會好到那裡,我不排斥有些人會寫得很好,但是我們至少寫字就是為了培養我們的品性,培養我們正直的人格,一種好的習慣、好的生活方式和好的思維。


那麼,我想呢,書法也就是人生,人生也就是書法。你把書法寫好了,你的人生得到提升,人生得到了提升,你的書法也寫好了。所以寫字不過是一種手段,你看我們今天來自各個地方的人,因為寫字我們聚到一起成為朋友,那這個書法就很有意義。我想,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目的點,都會獲得自己的成功的,我祝福大家!

(所有文字根據錄音整理,有出入的地方,還請老師及書友包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