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從《伯德小姐》看懂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獨特視角及對人性的思考

電影裡每個微小的細節,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電影《伯德小姐》是格雷塔·葛韋格首次獨立執導的作品,該部影片,獲得了五項奧斯卡提名,斬獲了美國金球獎的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和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獎。該影片集友情、愛情、親情、信仰等多元素為一體,不僅向觀眾傳遞了青春成長的故事,同時也帶來了有關反抗與自由的人性思考。

格蕾塔·葛韋格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五位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的女性電影人。最為擅長的便是倫理喜劇,這類電影旨在通過精心佈置主角的人際關係而凸顯其性格,用一種反苦大仇深的方式演繹生活的難堪,她們毫無懼色地暴露著自己面臨的麻煩,以及她們在應對這些麻煩時的苦惱和樂觀。


《伯德小姐》影片以同名主角為核心,進而輻射出一張社會關係網,快言快語的母親和隱忍儒雅的父親,兩任天淵之別的男友,三觀極合的閨蜜隨著伯德小姐生活狀態的展現自然登場。主人公的豐富度藉助與她周圍直接對話的眾多人物,而這些人物也因和伯德小姐的互動關係而引發觀眾的共鳴和喜愛。


在我看來,《伯德小姐》這部成長型青春影片,很多朋友都是從青春成長來解讀。而今天我就換種新方式,一般這個角色都是說成長中的男性,用敘述的方式著重描寫主人公從小到大的成長史。而今天我就從女性的角度,探討成長過程中的女性如何從衝突到和解。


《伯德小姐》故事背景是久遠之前的2002年,整個美國都陷入一種驚恐和無助的情緒之中,安全成為每個美國人心中首選考慮的問題。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視點不僅僅停留於女主角的校園生活,而是將視點延伸至同時期她的家庭生活中,將家人作為情感的主要抒發點。


因此,今天我會結合電影中的情節,從“獨特視角折射、剋制鏡頭語言”進一步來解讀格蕾塔·葛韋格創作電影的魅力之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分享三個從更深層次角度看懂一部電影的方法。


從《伯德小姐》看懂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獨特視角及對人性的思考

01、《伯德小姐》從現實生活女性的獨特視角折射,年輕的我們雖然桀驁不馴,義無反顧離開父母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但是內心深處依然渴望父母的愛

導演格蕾塔·葛韋格是呢喃核運動的領軍人物。也是美國電影行業難得一見的奇葩。她總是以自然的生活流場景為特色,在影片中聚焦年輕人對感情生活、對未來發展的困惑。


在《伯德小姐》之前,格蕾塔·葛韋格曾經和喬-斯萬博格聯合執導過《無數個週末和夜晚》並在片中出演角色,也參與過包括《愛在階梯》在內的數部影片的編劇工作。多年的職業電影工作經歷讓她更貼近日常生活、更關注細微之處。所以,《伯德小姐》的成功並非偶然。


影片《伯德小姐》是部成長型青春片,與以往老套的情節不同,故事內容以散文的方式展開,在同類題材中採用了獨特的角度,以少有的女性為主,通過步入成年的女性及家人分離的故事,重新給成長型的青春片一個新的定義。


那麼格蕾塔·葛韋格在這部電影中到底是想要向觀影者敘述什麼呢?我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


① 家庭中的瑣碎及無可奈何,正是家人帶給我們獨有的情感體驗


電影的主人公伯德小姐,出生於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媽媽是位護士,爸爸失業在家,哥哥雖然是名牌大學畢業,但卻只能和女朋友在一家超市工作。因為家庭經濟情況只能在教會的聖心高中讀書,做了不少在父母看來很自私的事,像所有叛逆期的孩子一樣,她總是讓父母不知所措。


格蕾塔·葛韋格在這部93分鐘的影片中,以相對而寢的母女開始,接著以整理床鋪的細節步入一天日常生活的瑣碎。在《伯德小姐》中,青春期的伯德小姐幾乎每天都要和母親為同一個話題理論,反覆為同一件事情爭吵。格蕾塔·葛韋格敏銳地捕捉到叛離期親子相處模式的特點。真實準確的反映了青春期的叛逆和情感。


伯德小姐最後成功實現了所謂的個人“獨立自由”,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到了紐約讀大學。離開家和父母的伯德小姐,才意識到了自己有多愛自己的家鄉,有多想念自己的父母。曾經想要拼命逃離的地方和家人正是自己內心所愛的地方。


在我看來,格蕾塔·葛韋格在電影中通過日常中的一些場景,賦予了每個角色獨有的特點。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隱藏在電影表象後的真實會在不經意被揭開。這正是格蕾塔·葛韋格創作的電影獨特魅力所在。


影片中的伯德小姐是很多現代年輕人的縮影,我們都有年少輕狂的時候,渴望被關注,渴望受到肯定,渴望脫離父母的掌控,格蕾塔·葛韋格將人性中隱藏的情感,通過影片淋漓盡致的進行了表達。

從《伯德小姐》看懂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獨特視角及對人性的思考

② 看似永遠敵對的母女關係,是親人之間本質的理解與愛


影片中伯德小姐不明白母親為什麼總是和她針鋒相對,母親也不明白自己含辛茹苦地養家餬口,但是女兒卻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傲嬌樣子。母親和女兒因為性格相近,可以因為任何事而爭吵起來,雞蛋沒煎熟,房間沒整理,衣服沒有掛好等等。


母女倆前一秒還在分享同樣的情緒,後一秒就勢不兩立的爭執起來。叛逆的氣息在一聲尖叫中彰顯無疑,可是一點兒都不燥,也一點兒都不悶。母親將伯德小姐送到機場後開車突然痛哭的橋段。太細膩了,也太懂觀眾的心。讓母女矛盾關係背後的情感彰顯的淋淋盡致。


格蕾塔·葛韋格的電影中,被困在親情關係里人們,在爭執中尋求互相理解。她的電影用瑣碎的細節和平凡的言語傳遞當下年輕人的情感狀態。只有完成那些瑣碎的細節,才能品嚐到它的美味。


伯德小姐和母親之間的衝突構成了這個有趣的故事情節,主人公束縛在周遭環境與母親對她的限制。反覆為陳年舊事爭論不休,偶爾插入一些新鮮事,這正是對現實生活中家庭的寫照。


在我看來,格蕾塔·葛韋格用獨特的女性視角詳細的描述了每個青春期家庭中都有的情感矛盾,疏離卻又深厚。在《伯德小姐》這部電影中,格蕾塔·葛韋格想要通過主人公和母親的相處方式,來告訴觀影者,表面上她們處在分割開來的對立面,但沒有對立就沒有愛,沒有分離就沒有融合,這就是現實生活中親人之間最真摯的感情。


從《伯德小姐》看懂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獨特視角及對人性的思考

02、《伯德小姐》中剋制鏡頭語言下,隱藏著是格蕾塔·葛韋格心中的人性思考,家庭中瑣碎的生活其實才是一個人內心最真實的所在

《伯德小姐》中無論是影片中熱鬧的校園,還是有著美國風景畫般氣氛的小鎮 。每一幀畫面的呈現,都讓這個故事以貼近生活的方式進行了展開。正是導演和編劇的剋制,沒有為了博眼球而讓伯德小姐做出許多驚世駭俗又出格的蠢事。


格蕾塔·葛韋格運用了大量長鏡頭,講述著伯德小姐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場景。即使是在鏡頭的切換上,也是極其的緩慢自然,讓觀影者絲毫看不到是演員是在演戲的狀態。就像是普通家庭裡青春期的孩子,一切過渡的恰到好處,這正是格蕾塔·葛韋格鏡頭語言的高明之處。


如果說伯德和母親之間的愛是整個影片的主旋律,朱莉和伯德之間的友誼就是副旋律。三觀相近的兩人,在彼此濃厚純潔的友情中,互相欣賞,那是女孩之間獨一無二的友誼。


① 格蕾塔·葛韋格鏡頭下,呈現普通人在真實狀態下的自然流露


影片裡主角是女性,格蕾塔·葛韋格鏡頭下從一開端,就將我們置身在這對母女的細膩情感中,嚮往獨立,嚮往自由,勇於反抗,把自己稱為伯德小姐,母親處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中,控制慾極強。可兩個敵對的母女依然親密,處處透著愛意。


觀眾不需要刻意關注每個鏡頭的呈現,只需要耐心的跟著鏡頭的延伸和轉變,將畫面一幀一幀慢慢品讀。


對格蕾塔·葛韋格來說,電影不再是表達自我想法的產物,也不再是嚴肅的審判者。在她看來,藉助電影所表達的只是現實社會中的現象,影片沒有給出結論性的意見,而是讓觀眾從中去思考與反思,也許這就是格蕾塔·葛韋格這部電影所展現的魅力與現實意義所在。


《伯德小姐》中雖然主人公不喜歡自己的家庭,但是當早上的陽光傾瀉在餐廳裡,熱騰騰的煎雞蛋擺在桌子上,都是讓人們可以感受到真實的溫暖,而這溫暖來自於家庭。


所以說,格蕾塔·葛韋格的電影中最珍貴的就是,她的鏡頭平和而細膩,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向觀影者訴說著所要表達的故事。沒有刻意為之的鏡頭,沒有演員過度的演繹,唯有普通人物在真實狀態下的自然流露,給觀眾營造出一種真實感。


從《伯德小姐》看懂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獨特視角及對人性的思考

② 格蕾塔·葛韋格鏡頭下,隱喻著薩克拉門託小鎮劇情框架外蘊藏著真實的世界


在格蕾塔·葛韋格電影中,除了對直白真實情節的描述,也有一些鏡頭需要觀影者細細回味。在這些鏡頭背後,有格蕾塔·葛韋格隱藏在電影背後的情感。比如說,導演格雷塔·葛韋格就出生在加州首府薩克拉門託,也上過天主學校。影片中,時間設定與格雷塔·葛韋格的年齡線相近。


但是《伯德小姐》並非自傳體電影。主角伯德小姐也完全不是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青春翻版。格蕾塔·葛韋格只是借獨特剪輯處理方式,給觀影者描繪出一個真實的世界。整個畫面感覺就像音樂家恰如其分地演奏音樂,難以描述,但就是非常好。


因此,在電影中獨特的剪輯模式是一種隱喻的象徵。格蕾塔·葛韋格用鏡頭,將記憶裡生活中的日常都揉進了她的影像世界中。《伯德小姐》雖包裹著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卻隱藏著現實生活中家庭教育不僅可以有關成長,還可以有關放手。


做為演員起家的格蕾塔·葛韋格,在經歷過編制和執導人10年的職業生涯後,用更平實樸素的鏡頭,去探索青春期中細碎的情感,這也讓格蕾塔·葛韋格有了獨屬於自己的電影風格。


從《伯德小姐》看懂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獨特視角及對人性的思考

03、作為一名電影愛好者,我會結合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分享三個從更深層次角度看懂一部電影的方法

無論一部電影的故事情節是否複雜,場面是否恢弘,其實導演總是想通過一部電影向我們傳遞些什麼。在每部電影中都蘊含了導演的生活思考及社會閱歷,短短93分鐘的觀影時間內,導演不僅是在對觀影者講述一個或幾個故事,更是想讓觀影者可以從這電影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諦。


但是,如果沒有系統學習過如何欣賞解析一部電影的我們,有時很難從電影中看到一些更有價值的信息。這會使得電影中一些精華的內容及導演在這部電影中傾注的心血被我們所忽略。


下面就結合我平時解讀電影的一些方法,結合《伯德小姐》中的情節,談談我對於如何更深層次看懂一部電影三個方法:


① 瞭解導演拍攝電影的角度,將電影入到整個導演生涯中


首先問你一個問題,為什麼不同的電影會有不同的風格及特色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每部電影的拍攝導演會不同,而每位導演又會有不同的拍攝風格。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人物,所有的鏡頭語言、所有的設計呈現都有著導演個人的理解與表達。


在格蕾塔·葛韋格的導演生涯中,對他影響最大的兩個人是喬·斯萬博格和諾亞·鮑姆巴赫。因此,可以發現在格蕾塔·葛韋格拍攝的電影中,都帶有呢喃核的色彩。她會從平凡人的生活入手,揭示現實生活中不為人所發現,卻又隱藏在生活中的真相。


所以說,想要從更深層次看懂一部電影,可以將這部電影放到該導演的整個導演生涯中。比如《伯德小姐》就是格蕾塔·葛韋格在自己家鄉的地方所拍攝,劇情裡有些情節是自己的親身經歷這就更加貼近生活、更加的細膩。


從《伯德小姐》看懂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獨特視角及對人性的思考

② 不沉浸於電影所帶來的情感波動,才能看到更多電影之外的深意


觀看一部電影時,我想很多人都會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一部電影的劇情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看完一部電影后,對電影的評價是:“這部電影挺勵志的。”但是單純的從情感角度入手,不免會錯過電影中真正想要向我們傳遞的深意。


《伯德小姐》就是那種讓我們看完感覺直擊心靈,但是又不會義憤填膺的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削洋蔥,故事想要表達的內容在我們的面前被一層層的被剝下,在心理發出嘆息聲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隱藏在其中關於生活的真諦。

比如說,如果沉湎於《伯德小姐》中主人公與母親之間的爭吵,我們就會被導演設置的情緒節奏所包裹,這樣很難跳出電影看到為什麼伯德小姐母親對她的愛是喋喋不休。


在觀影后,相對於電影帶給我們情感上的衝擊,我們更應該挖掘這部電影中導演為什麼要如此設計這段情節,這段情節為什麼會引起情感的波動,哪些情節引起了我們藏在內心深處的共鳴。跳出電影帶來的情感波動,才能看到更多電影之外的深意。


從《伯德小姐》看懂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獨特視角及對人性的思考

③ 分析人物的行為語言,更深層次理解導演鏡頭下的深意


所有的電影都有一個共性,每個出現在電影中的人物,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而電影中所有的故事,又是從他們身上進行展開的。因此,想要了解一個人物的所思所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觀察人物的行為語言。


比如,《伯德小姐》中主人公的父親,有著抑鬱症,剛剛失業,處在人生的低谷。但他對於伯德小姐來說永遠都像是一個太陽,溫暖地照耀著自己的女兒。他知道自己不開心,所以他才更希望女兒能夠開心。他也不怎麼會表達,但卻會讓女兒知道自己就在身後。


伯德小姐通過她與父親日常的行為,將他的形象刻畫的更加立體。父愛無言,伯德小姐的父愛常以他獨有的沉靜,詮釋著父愛的責任。

如瓊瑤所說:父愛同母愛一樣的無私,他不求回報;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於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體會。


電影中每個人物,其實都有導演的精心設計,每個人物的背後,都有導演隱藏的故事及情感。仔細分析人物的行為語言,會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一部電影。


總結一下:

想要真正看懂《伯德小姐》,不能單單從故事情節進行分析。如果只從故事情節分析,我們只會看到電影中平凡人的掙扎、親情之間衝突等等,我們不會真正看到導演對人性的思考及心中的柔情。


因此,今天這篇文章就介紹了一下我對《伯德小姐》故事之外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也結合電影,分享了三個從更深層次角度看懂一部電影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