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想學習,但不自律怎麼辦?

是戳爺啊


這是個很棒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核心不在於學習,在於自律。不僅僅學習需要自律,減肥需要自律,戒菸需要自律,早睡早起不熬夜需要自律,不亂嚼舌頭議人是非也需要自律。難以自律是人類通病。

難以自律的原因,我想不那麼好回答,似乎心理學、基因學、行為學、神經學方面的專家更有發言權。我只談自己一點淺顯的認識。

首先,個體不同,在某方面自律的能力就有差異。有的孩子放學就做作業,不用家長催促,學習任務完成的利利落落;有的孩子先搞別的,在大人的威逼利誘下拖拖拉拉搞到半夜。這就是個體差異,雖然做作業這件事跟社會環境、家庭教育等因素有關,但不排除個體內存的基因密碼在佔主導因素。

其次,知易行難。為什麼說行動最難?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很多事,大家即使知道是對的,也未必然去做,何也?。就拿學習而言,除非你對所學內容極感興趣,否則,你是端著書本枯坐在此大傷腦細胞舒服呢,還是去玩令人著迷的遊戲過癮?學習獲得的好處是一年、三年或者五年後才能看到的,玩遊戲帶來的享受是當下能感受到的,你追求享受的大腦會極力去說服另一個努力的自己。急功近利是人的天性。如同大家總想一夜暴富,不願一點一滴的積累財富一樣。

怎麼做到學習的自律?小小的建議如下,希望能有一點用。

1.加入一個志同道合,健康向上,相互幫助,充滿激情的學習團隊。個體難有作為,群雁可越千里。

2.大目標化為千百個小目標,努力追求每個小目標的成功。

3.對自己要狠一點,支持那個積極向上的自己,打垮那個追求當下享受的自己。


微山秋水


我以前也差不多是這樣吧...

我覺得我以前初中老師有個特別特別好的建議

拿著筆,敞開書,你可以神遊四海,別放筆別合書就行,過半個小時不行,再過一個小時,看看你能神遊四海多久....

我是覺得神他媽好用,愧疚不說了,神遊也是會膩的吧....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並不是適合所有人

但是我覺得,分著神去學習,最難做到的是,是下筆去寫第一題,你不妨堅持試著去寫一兩題,解題的成就感或許會讓你回神吧...

還有千萬不要說服自己,去拖延做題的時間...或是自我安慰...


音樂you你


不自律主要有方面,有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我還是覺得環境對人的影響力有時確實是很大的,所以你可以找一個圖書館或者自習室或者有人學習的地方,你自然就會進入學習狀態,從而不但改變的客觀原因而且還間接改變了你的主觀原因。

我之前也有想在家裡學習的想法,但是一會看電視,一會看手機,一會和家人聊天,一會吃東西,最後一天過去了什麼都沒有做成。最後我決定去圖書館學習,到了圖書館看到每個人都在埋頭看書,我也很快進入狀態,然後一天很快過去了,狀態也很投入。

再後來自己養成了去圖書館的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最重要。

所以用養成一個好喜歡的方式,去克服不自律的習慣。


雪球投資


朋友,每個人都有惰性的一面,你屬於拿起書本看不進去,玩著手機又內疚自責,總之每天過的不愉快,就算自律性強,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因為你靜不下心來[靈光一閃]

為什麼靜不下心來?你所要做的事情並不是你想要做的事,而是形勢所迫,方向所逼,導致你浮躁,煩躁,即將畢業的年齡,想必你還未進入社會,還沒經歷過社會和生活的各種壓力和磨礪,人往往到了逝去青春的年齡才恍然大悟

建議你將所要乾的事重新思考整理一下思緒,把這件事的好處總結總結,讓這件事變成你所愛好的事情,當事情變成你的愛好,自然不會枯燥無味,欣然樂意主動去做這件事[驚呆]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起到真正的作用,加油哦[碰拳][碰拳][碰拳][碰拳]






智慧農業醉清風


首先,放平心態,只管耕耘不問收穫,才是最佳的策略。對於高三的同學來說,充分利用時間,最大限度地提高時間的利用率,以及靜下心來持續學習的時間延長,對於學習成績的提高這是毫無疑義的。但必須有個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出現“心浮氣躁以及分神、跑神”的現象,這就是俗話所說的“過猶不及,物極必反”的道理。

  其次,“心浮氣躁”的原因常常是要求自己能夠完全“心無雜念”,心思百分之百的用在學習上,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就不斷地責怪和強迫自己,結果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注意力越加難以集中。這時候就容易會把正常的心理現象當成了異常,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越是跑到了“怕被幹擾”,“怕注意力不集中”上,導致對於外界刺激過於敏感,結果真的“注意力不集中”了,於是更加苦惱,更加想擺脫這種狀況,更加關注注意力的問題,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難以自拔。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不必過於責怪和強迫自己,採取一種“順其自然”——“注意不集中就不集中吧,只要集中的時候我能聽好課就行”——的態度,該幹什麼幹什麼,只要儘自己的努力就是了。以這種態度去對待,相信您“心浮氣躁”情況肯定會有所改觀的。

  第三,科學合理運用大腦,千萬不要因為一味苦讀,不注意鍛鍊,不注意休息,打疲勞戰,而造成的大腦“讀寫保護”。常言道: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得學習和工作。為使學習、工作緊張而有節奏地進行,避免無謂地消耗時間與精力,應當科學地支配自己的每一天時間,保證每天除學習或工作外,都有必要的睡眠、活動、休息的時間。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為自己制訂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一旦計劃制訂了,就要儘量嚴格按照計劃實施,這樣才能建立起條件反射,您的努力才會有收穫的。

  第四,自我警示和自我提示。找一根橡皮筋套在手腕上,當發現自己走神時,拉橡皮筋彈擊手腕,以起到警示作用;找幾張卡片寫一些提醒自己的警句,置於平時學習時容易看到的地方,以起提醒自己的作用。

  第五,採取“斷續式”方法,適時轉換注意的內容。比如,看20分鐘書後,休息一下,或改做別的事情,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第六,把平時的學習看作是考前的衝刺,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所制定的任務。


戰神白話財務一點通


首先,寬慰你一句,不是你一個人這樣,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或者說,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

然後,再敲打你一句,所以大部分人都過的很平庸。

自律不自律都是相對的。因為自律意味著一種狀態的緊繃,有的是精神狀態的,有的是身體狀態的,一定程度內的緊繃是可以的,但是緊繃大了,人也會受不了。比如說吃素,有的人能夠嚴格自律,堅持十幾年吃素,吃的仙風道骨的,有的人做不到,因為饞肉,不吃不行,還有的是身體受不了,老吃素把身體吃虛了,那這樣的就別堅持了。還有的人自律堅持早起,但是人和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有的人覺少,早起有精神,可以增加工作或者學習時間,有的人真心是不行,他每天就得睡夠10個小時,起的早了一整天沒精神,啥也幹不明白,中午午睡又都睡回去了。所以我們不能迷信自律,而是要實事求是,為我所用。

像你所說的問題,我也遇到過,當初考研的時候,開始也學不進去,每天拿著好幾份報紙進自習室(十幾年前的事了,那會兒報紙還是主流媒體),看完一份報紙看幾頁書,再看一份報紙再看幾頁書,然後一到飯點就跑去吃飯,一上午下來看的書沒有看的報紙多。自己每天也煩惱,也悔恨,像你說的想打自己,但是沒辦法,控制不住就是控制不住。真正的原因,主要還是壓力不夠,因為那會才是三四月份,離考研還有十個月呢,總覺得時間還早,沒有緊迫感。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暑假,暑假一過,也沒有人催,也沒有趕,緊迫感一下子就來了。隨著身邊的同學開始申請保研,開始做簡歷,開始去上輔導班,自己每天也開始琢磨畢業去向問題,不是瞎琢磨,是正經琢磨,開始設想考不上研究生的出路,想來想去,確定自己還是想接著上學,考不上研究生的後果挺難以接受的。就這麼的,每天也不用鬧鐘了,早早的自己就醒了,到了自習室也沒心思看報紙了,看看那麼厚一摞書還沒看,題還沒怎麼做,越想越覺得時間不夠用。等到進了十月份,做了幾次模擬題做的一塌糊塗之後,開始慌了,乾脆中午都不回去午睡了,就自習室趴一會兒,起來玩命學。晚上自習室關門後,回宿舍自己還要再學兩小時才睡覺。這些都沒人給我施壓,純粹是接受不了考不上的後果,沒有退路情況下,人的一種條件反射似的自我調整。

所以啊,像你目前這種情況,你也不用太當回事,就是說明這個考試對你的人生和前途沒有太大影響,或者說本身你也不是很在意這個,你別說你在意,內心裡你實際是不在意的,真在意你也就不用面對這種煩惱了。你不是不自律,還是這個東西犯不上讓你投入能夠讓你認為是自律的精力。人生在世,還是讓自己舒服一點好,別太難為自己,別總跟自己較勁,不學就不學,不考就不考,快畢業了,有很多需要你做的事情,有很多需要你去珍惜的感情,你現在擁有的是你未來十幾甚至幾十年內都將無比懷念但是卻再也回不去的時光,所以,我勸你,儘量把這段時光過的美好一些吧。


一枚元寶


學習是一個跟生命等長的一個重要的必須完成

的事情,首先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如果不學習,會造成什麼樣的嚴重的後果?這個是必須要自己去深思的一個問題。當你把這兩個問題想通以後 ,那麼你從我要變成我想要讀書學習。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表,一個好習慣,堅持25天就會變成自讓自己終身受用的一個習慣。知識的海洋有許多有趣新奇的事物,等待著我們去發現。當你發現這其中的樂趣的時候,反過來你更會把學習當成一種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反覆的重複著。








都市農夫燕子


我建議你讀一本書《掌控習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這個很正常。但如何改變讓自己變得自律,形成好的習慣呢?

習慣的養成,一共就是四步,這四步分別是提示,渴求,反應,獎賞。 習慣這個東西的可怕之處在哪兒,就是它一旦啟動它停不下來了。 壞習慣容易養成是因為對我們來說幾乎都是即時滿足。而幾乎所有的好習慣,都需要延遲滿足。 狄德羅效應:就是你有沒有發現你生活中有一個東西發生了改變以後帶來連鎖的改變。把這個效應放進新習慣的養成中,會形成習慣的疊加作用。習慣的疊加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能夠幫我們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好習慣養成的四大定律:第一定律,讓它顯而易見。第二定律,讓它不可抗拒。第三定律,讓它簡單易行。第四定律,讓它使人愉悅。 養成新習慣的過程,就是你要進入心流區域的時候。因為心流不是習慣,心流是你需要專注的,你需要動腦子,你需要認真,這個叫作心流。習慣是你不需要動腦子了,習慣是你已經很熟練了,上來就做了,這叫作習慣。好習慣是我們自律的第一步。



鵬老哈


沒有誰會隨隨便便地成功,不要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既然想考編,就要制定出一個相應的複習計劃並落實執行。距高考還有100多天,受疫情影響,衡水中學生正在家裡準備高考。雖然他們在家,但他們總是堅持早上5點40分起床,作息時間與在學校完全一樣。起床後,先是早讀早習,然後每天上6節40分鐘的網絡課,練習量與在學校持平。考試也照常進行,但在家裡舉行,由家長監督。除了每天看四五個小時的直播課外,學生基本上每天可以每門課做兩套題。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學生們毫無怨言,還自嘲:生在非典,考在肺炎。


文風在線


不自律,這是多數人都有的通病,但這種病沒有通用的解藥,只能靠自己治癒。

我們對自己有多大的期望,如果期望值是100,那麼付出需要1000或者10000,甚至更多。不勞而獲,是不存在的,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在家裡真是懶得想打自己,恨鐵不成鋼,每天這麼浪費時間自己心裡也很難過

這句話,我知道你是發自肺腑的,因為我感同身受。能這樣反省自己,說明你心裡十分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態。能夠察覺到自己的頹廢是一件幸運的事情,至少你不會一直麻木不仁。

既然你已經有了準備“考編”的目標,比起更多茫然的人而言,你至少有了努力的理由!現在你要做的,就是考慮一下以後的生活:考編會為你帶來哪些好處?是否會讓你自己得到鍛鍊,更好的發展,擁有更優質的生活。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你距離成功就差實際行動。

現在有動力了嗎?能夠看到自己的目標,讓自己以後可以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而這隻需要你現在認真學習,成功通過考編就可以!

還在等什麼,趕快放下手機,去學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