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堅持下去,雲霧終被驅散,擁抱明媚的陽光


堅持下去,雲霧終被驅散,擁抱明媚的陽光

堅持下去,雲霧終被驅散,擁抱明媚的陽光

黎明時,城市的天空有薄霧。

因為一次疫情,已經顯得不重要了。

小狗的吠叫,大門關閉著,不確定的溫度。

一架飛機用清晰的聲音告訴大地的人們,沒有留下一絲痕跡。

在小廣場看著老人們打太極拳,不看霧濛濛的天空,只盯著手上的一招一式。

從外地回來隔離的鄰居,從窗戶看,大人盯著一臺筆記本電腦的蔚藍的屏幕。那麼兩個小孩呢?

我明白了語言和夢的相互割裂和距離,

它們的差異。作為邊界。比肉體更輕盈,比靈魂更優越。

疫情,讓人改變,不得不改變和適應的生活方式。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寫到:誠實的生活方式其實是按照自己身體的意願行事,餓的時候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現在也不僅僅是這樣,關注疫情的動態,是必不可少的。

悲劇,永遠不是數字,或者空洞的文字。對旁人來講死亡人數只是個數字,對當事人來講就是一條生命,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那麼多人悽慘的死去,沒有告別,沒有葬禮。

這個春天,被數字打擊,被謠言戲弄,

被太多的恐懼和憤怒撕裂,咆哮不能,分不清白天與黑夜。

堅持下去,雲霧終被驅散,擁抱明媚的陽光


小說家馬克·吐溫說:“有時候,真實比小說更加荒誕,因為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的,而現實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那麼多院士,醫生, 護士, 警察,社區幹部,每個人,都沒有沉睡,都在戰鬥。

一邊抹淚,一邊卒行在病毒狂暴的大地上。

每個人的背後,都站著一個家庭。有多少家庭。血的顏色,心中總在下雨。

雲霧是一種憂鬱地預示,疫情數據新增病例在下降,可是每天還有死亡,就揪心地疼。

世界在蔓延,確診病例還是是零,倒是很擔心。

災難中的生活是多麼脆弱,不堪一擊。

苦難從來都不優雅,它也不會顧全大局。

一聽到咳嗽聲,心就震顫不已。

看到同仁們每天在圈裡推銷保險,“不要等身體垮了,倒下再買保險就晚了”。

每個人都不容易,每個人都在參與這場戰疫。

想坐觀其變都不行,想等待著都不能。每個人都不是銅牆鐵壁 ,每個人都是血肉之軀。

看到疫情世界蔓延,更是不知所終,啥時候是個頭呀。

攜帶病毒的人不知所蹤,疫情迴流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每個人都謹慎一些,小心一點,別讓病毒鑽了空子。

看到不帶口罩的孩子就想喊一聲,就像鉛灰色的雲霧壓近。孩子就像受到驚嚇的麻雀一樣,靈巧地飛起。

風和塵,在晦暗的街道和廣場聚集,但光並未死去。

有的人,哼著一支曲子,從玄關走出,頭低著,看不清面容。

究竟要經歷過怎樣的苦難,才會對活著的生活感到慶幸?

我已經無法想象。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可能真的還意識不到。

堅持下去,雲霧終被驅散,擁抱明媚的陽光


在現實生活中,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什麼時候來臨,更不知道意外以何種方式降臨。

這是生活的魅力,也是生活的可怕。

它是時代的灰塵,普通人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不是因為富裕或者貧窮,每個人都能體會那種生死掙扎的悲情。

人們比較會遺忘,換句話說是不敢去回憶吧。

更何況這次不僅僅是天災還有人禍。

歷史的塵埃落在個人頭上,何止是一座山。

那些被寒冬凋枯的草木啊,是飄向了遠方,還是重回大地。

此刻已見樹坑周圍的小草返青,每一片嫩芽都彷彿重生。

漸長的綠,一直期待陽光的照耀 。萬物緘默。

霧,散了。陽光,暖了。始終站在起心動念的院子裡。患得患失,這說不來哪種滋味的傷痛呵。

複雜的世界,豢養了誰,引吭高歌的頑疾,又讚了誰。

再堅持一下,再等待些許時日,等疫情真正結束,去感受尋常煙火中的溫暖,去愛值得被愛的一切,去欣賞每一個日出日落,去聆聽大自然的笑語歡歌…

霧過天晴是永恆不變的預言,平安喜樂是這一生的預言!

堅持下去,雲霧終被驅散,擁抱明媚的陽光


(作者檔案:孫樹恆,筆名恆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供職陽光保險內蒙古分公司,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西部散文家學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