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過後,手機有必要增加紅外線測溫功能嗎?

緣水禪心


手機增加紅外測溫,自動遠傳程序,當異常時,系統自動關閉打電話,只能接收防疫中心電話,通知到醫院檢查,否則手機關閉一切功能。其實這一套系統並不複雜,沒有人管。同濟法醫系劉良早就呼籲,解刮新冠死者,就是沒人理會。


彪伢


    近日來,由於疫情原因,測體溫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目前,我們使用的體溫計主要有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等,除此之外,很多人提出了手機測體溫的想法。如下圖所示▼,某山寨手機就可以用來測體溫。

    上圖顯示的手機測體溫,可能集成了體溫槍的元件。看來,手機集成測體溫的功能,並不是技術上的問題。


    手機測體溫的方案

    目前,我們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機可以利用攝像頭和AI算法測長度、利用收音器測噪聲、還可以作為指南針使用,也可以測距離。但是,並沒有集成測試溫度的傳感器。因此,手機測體溫,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體溫傳感器,可以使內置的,也可以是外置的,通過藍牙、wifi等方式連接到手機,將體溫測試結果傳輸給手機顯示,可以採集耳溫、腋溫、額溫的傳感器。

    第二,讀取和分析數據的軟件,有些app可以將體溫數據上傳到雲端,體溫異常時,通過微信、短信、聲音等方式報警,還可以對體溫數據實時分析,給出健康建議。

    上圖顯示了可以貼在腋下的體溫計,通過藍牙連到手機,實現體溫數據的24小時監測,通過手機端還可以查看歷史數據。

    上圖顯示了一款可以採集耳溫的體溫計,直接插在智能手機的耳機孔中,不足2秒就可以讀取到體溫數據,在app中顯示。這款體溫計,不需要內置電池,通過紅外線讀取耳鼓膜的溫度,讀取溫度時,將其插入到耳機孔中,溫度指數直接轉換成音頻信號,同時智能手機即可讀取。


    智能穿戴設備

    除了上述解決方案外,還有科技公司開發了智能手機專用的微型溫度傳感器模塊,可以測量-40~200攝氏度的人類或者物體溫度,採用了免接觸的技術,可以有效避免感染風險,還可以用於測室溫、物體表面問題等等,如下圖所示▼·。

    這款溫度傳感器非常適合作為智能穿戴設備使用,如果集成到智能手錶、智能手環就更好了。


    總之,智能手機本身無法測試體溫,需要藉助第三方溫度傳感器,然後通過藍牙、wifi等方式將數據傳輸給手機,實現顯示、報警、自動上傳等功能。隨著智能穿戴設備的發展,將來手機、手錶、手環有可能集成溫度傳感器。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魏祥玖


手機增加這個測體溫功能當然是個好的開端,紅外線測溫,測血壓等等。但是到時的購機成本也會相應增加。如果大面積普及了,市面上會出現形形色色的多功能手機,手機制造商也會競爭市場,有了競爭為了利益,某些環節就可能出現縮水。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數據的準確性,不同的手機測出的數據可能出現差異,在36.9和37.0之間就是不同的概念,這是舉個例子。就是說結果的取捨很難判定,相對精確的是水銀溫度計,這是目前普遍認可的,但是測溫時間至少五分鐘,還有不適合隨身攜帶,或者打碎了有水銀中毒的可能性,這是缺點;電子測溫儀使用方便,在室外容易受溫度的影響,測量不準;紅外熱成像記錄儀,僅用在機場,車站等人流多的地方。這些都有各自優缺點。手機,一般人人都有,用手機似乎是很方便,也似乎是一個趨勢,但是會不會需要藉助第三方軟件,提供的數據準確性如何,這些還需要進一步實驗完善。論其必要性是可有可無。也不一定非用紅外線,直接用手觸摸指紋鍵。個人見解!


微樂娛


其實手機要增加的功能還可以很多。除了紅外測溫度功能之外,也可以增加紅外測距離功能啊!

現在人們應用手機越來越多了。以前一些必須用工具可以做的事情慢慢都歸到了手機上來了。現在對於測距離的功能,有特殊的紅外線測距器來完成。這些功能都可以轉移到手機上。

必要時也可以考慮手機測重量。方便普通人買東西時使用。


人在獅城2019


增加手機測體溫功能對手機制造商來說不是大問題,只是傳感器安裝在什麼位置比較合理,用什麼方式測量比較準確還需要考證。除測溫功能外,還可以增加更多的功能,比如:測噪聲,測酒精含量,測大氣汙染,測溼度,等等!


o快樂無敵o


2019年底、2020年初,武漢地區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這個病菌通過春節假期蔓延到了全國,有些甚至帶到了國外,而這種病因的起初症狀就是體溫過高。在當今全國和世界華人都在為抗擊疫情而努力之餘,人們不僅要問,這樣的病毒,無法提前預警嗎?答案是否定的!

記得2003年,中國發生的那一次SASI病魔,他的起因症狀也是發燒體熱。而就是在人們忽視它的過程當中,就迅速蔓延到了全國各地,形成勢不可擋的危害人民健康的勢頭。試想,如果我們有這個健康防控意識,能夠提前預測到溫度的變化,提前做好預防,那末這個病毒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控制的。那麼今年的這場瘟疫,同樣的也是由於體溫的變化及病菌的傳染,才帶來了大面積的迅速傳播和蔓延。那麼我們不僅要問,真的沒有一個提前防控的措施和手段了嗎?我們覺得,如果人們手上有一個自動測溫器,就一定能夠起到防控效果。而這個測溫器如果是植入在手機裡面,人手一個。就很容易形成一個提前的防控環節,如果你感到哪裡不舒服了,體溫高不高,用手機測一下,自然會讓人們想到該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治療和防控。如果遇到發熱,就提高警惕,及早檢測納入記錄名冊,提供給有關機構參考。這樣就會給人民健康提供很好的保障環境。那麼在全民大搞防控教育的時候,如果把手機上面安裝測溫計這個計劃進行落實,使人民群眾在家裡或者在工作崗位上就能夠及時檢測到自己的溫度這樣就會給國家帶來更大的便利,這樣不僅保護他人也保護了自己。同樣,如果在這次疫情過後,如果人人手機上都有了這個功能,又有了防控意識,那麼這個病毒不管在什麼時候爆發,我們都有機會提早預警和防控,讓病魔消滅在萌芽之中。如果說哪一個企業能夠在這個方面付諸實現,那將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喜旺哥哥聊婚禮


很佩服這個創意,手機配備紅外測溫,真實現了的話,那也可能顛覆傳統的體溫計行業,畢竟老百姓不會拒絕方便實用的事物。


老胡生活日記


如果手機增加了這個紅外線測溫的功能,肯定是一個加分項,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增加這個功能會給手機的體積,外觀,續航等帶來更大的設計難度。試想,如果一部手機有紅外測溫功能,但是額頭突出一塊,續航短很多,價格還死貴,那還不如買個專用的測溫槍呢。不過科技在不斷進步,需求也是科技進步的最大動力,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在市場上見到這種手機了。


解君憂慰風塵


我感覺,沒有必要,再說後裝的軟件的精準度也不一定好,成人是自我有感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