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創建一核多元機制 發揮聯防聯控作用翔安區內厝鎮通過黨建引領,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力量作用

創建一核多元機制 發揮聯防聯控作用翔安區內厝鎮通過黨建引領,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力量作用

內厝鎮嚴防死守,在最基層築起轄區防控的第一道防線。(黃小雙 攝)

創建一核多元機制 發揮聯防聯控作用翔安區內厝鎮通過黨建引領,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力量作用

內厝鎮在多個區域開展防控排查工作。(黃小雙 攝)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元暉 通訊員 張 瀘 洪炳權

  昨日清晨,距離翔安區內厝鎮準提寺一公里左右的路口,除了六七名戴著口罩、彆著黨徽的基層幹部外,幾乎看不到其他人的身影。進村卡口的一面黨旗迎著寒風飄揚,成為廈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關鍵時刻的一道獨特風景。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一聲聲投入疫情防控的戰鬥號角,迴盪在鴻漸山下、蓮溪水畔。翔安區內厝鎮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區委重要部署,按照“全覆蓋、兩落實”的基本要求,以“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為目標,通過黨建引領,最大限度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力量的作用,不折不扣落實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防控疫情鬥爭的第一線。

  衝鋒在前 聯防聯控機制穩固構築

  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鴻漸山下強勁打響。內厝鎮黨委於1月22日成立領導小組並制定印發《貫徹落實省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工作職責預案》,28日下午將防控領導小組升級為“疫情防控指揮部”並召開8個工作組和17個村居書記聯席會議,第一時間將區委組織部出臺的《關於進一步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先進模範作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細落實的通知》進行了傳達部署。連日來,他們以黨建為龍頭,爭做疫情防控的先鋒員、宣傳員、示範員、守護員,實現鎮、村、小組三級聯動,形成黨旗帶團旗,黨建帶團建,黨員幹部帶頭,青年先鋒爭先,老人協會、婦代會、鄉賢理事會密切配合的聯防聯控機制和良好互動互助氛圍。

  支部亮黨旗、黨員亮身份、崗位亮本色,比黨性、比奉獻、比成效!在疫情防控中的黨員先鋒形象,再度溫暖了這些冰冷的日子——內厝全鎮各基層黨組織持續深化“三亮三比”活動,廣大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積極響應號召爭做志願者,協助有關職能部門和村(居)委會等組織,做好武漢返鄉人員登記、外來人口排查、小商店統計等工作,鎮黨委三個機關支部緊密結合“百聯千戶”結對共建,黨組織積極主動對接外來人口聚集的趙崗和後垵村,協助做好入戶防控摸排、宣傳引導等工作,切實增強防控力量。

  黨員義工隊火速上陣,對出租戶、建築工地、種植大戶、小作坊等重點區域建立黨員聯繫戶,無死角摸排,做好宣傳、服務、管控,落實監管措施。內厝鎮在社區治理中的“一核多元”機制,也在此次戰“疫”中釋放出強大活力,鴻山村、黃厝村、鋤山村黨組織積極發動村兩委、老人會、黨員義工隊等,分別在內厝鎮與南安交界小光山佬嶺宮、東燒尾的內塘邊及鋤山村道文明設置卡點,引導車輛原路返回,減少輸入風險。

  自力更生 加班加點生產口罩

  已近深夜,鴻漸山下的多家手工作坊依舊燈火通明,村民們自發地前來工作,在他們的巧手下,一副副自制的口罩快速成型,在當前全國上下口罩等防護裝備異常緊缺的背景下,內厝鎮發揮自身優勢,自力更生、生產自救,為村民們和一線幹部提供防護必需品。

  “‘疫’起抗戰,自力更生;同心同德,‘憋’來無恙。”昨日,內厝鎮黨委組織委員吳善營的微信朋友圈一出現這些字眼,便受到眾人的一齊點贊。在他看來,此次用心用情推進疫情防控,與“愛心廈門”建設緊緊地融合在一起,必將集聚起最為強大的合力。

  在此過程中,尤其顯目的,依舊是黨員的“示範帶頭”作用。連日來,內厝鎮強化值班值守制度,嚴格落實防控疫情工作“日報告”“零報告”制度,返鄉外地黨政領導、引進生、選調生收到通知後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並立即率包村工作組深入村居一線、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區域交界、農貿市場等區域開展防控排查工作。

  密集巡查,奮戰一線,內厝鎮還建立黨政領導帶隊巡查制度,每天巡查中非野生動物園、妙高山等景區及64座民間信仰點關閉情況並勸返遊客。同時,包村幹部、駐村第一書記組織各村(居)入戶對流動人口進行摸底排查,精細統計小型農貿市場數量,在最基層築起轄區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群策群力 婦女頂上半邊天

  昨日中午,內厝鎮蓮塘村的女黨員小林剛做通村裡一位拒絕戴口罩出門的老人的思想工作,回家吃了口飯,又帶著一摞宣傳資料上路了。她說,鎮裡和她一樣的“女戰士”還有很多。實際上,這幾天在該鎮自制口罩的忙碌的作坊裡,也出現不少婦女的身影。

  上下聯動遏制疫情擴散,內厝婦代會成為了一個關鍵詞。“在這場硬戰中,我們婦女要頂上半邊天!”不少人這樣自豪地表示。

  在黨的旗幟下,這些天內厝鎮的創業青年也成為該鎮防控疫情的重要力量,在內厝青創會的微信群裡,時刻都在閃現著青年們心繫疫情、積極行動的最新信息。內厝鎮新聯會同樣把口罩等防控物資源源不斷地捐贈到基層一線。

  愛心在閃耀,力量在凝聚。許厝村入黨積極分子許政修發現農貿市場宣傳較為薄弱,主動無償提供音響用於防疫流動宣傳;蓮塘村福廈高鐵拆遷戶自發組成宣傳隊,主動聯繫村“兩委”,深入村居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翔安區“1152”工作機制正迅速應用到這場防疫鬥爭中,內厝鎮以村黨組織為核心,通過村居務聯席會議佈置工作,第一時間組織村民貫徹落實村黨組織防疫工作部署。

  疫情面前,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嚴峻鬥爭中接受這場深刻黨性洗禮的內厝人,還將大踏步向前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