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為什麼這幾年的古裝劇,總有一種看不下去的違和感

缺少新意。

四個字概括:千!篇!一!律

這幾年,各種所謂大型、斥巨資之類的古裝劇層出不窮,除卻少數製作水準在線的劇之外,絕大部分都是名頭響亮、話題不斷但是當真正看的時候,尷尬、違和等等感覺鋪面而來,總覺得少了 一些什麼東西!

為什麼這幾年的古裝劇,總有一種看不下去的違和感

“...憑藉大明星、大製作、大宣傳名聲大噪,極盡奢華的服裝和演員的美貌相得益彰...從劇本到選角到表演,極盡所能地奉獻了自己的全部藝術造詣:高顏值、高顏值和高顏值,舍此之外別無其他。”

“對歷史人物肆意解構的精神,正應徵了那句至理名言:無知者無畏...當這樣想不通、看不懂、剪不斷理還亂的劇情接二連三的上演時,也就逐漸形成了該劇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什麼這幾年的古裝劇,總有一種看不下去的違和感

“將盛唐氣象簡化為風花雪月的故事,將王朝演進簡化為情慾戰爭的宮廷,將歷史傳奇劇簡化為青春偶像劇。與其說在藉助熒屏夢迴唐朝,不如說在消費紙醉金迷的奢華。鑑於該劇在市場上的大獲成功,我們不得不承認,這部作品真正做到了成全了自己、委屈了別人。”


為什麼這幾年的古裝劇,總有一種看不下去的違和感


據不完全統計,季冠霖和邊江,

在《三生三世》裡談戀愛(楊冪、趙又廷演),

在《錦繡未央》裡談戀愛(唐嫣、羅晉演);

在《笑傲江湖》裡談戀愛(陳喬恩、霍建華演)

在《醉玲瓏》裡談戀愛(劉詩詩、陳偉霆演)

……

為什麼這幾年的古裝劇,總有一種看不下去的違和感

季冠霖邊江、喬詩語邊江,季冠霖張傑、喬詩語張傑,隨便排列組合一個,都是找出一部所謂的IP古裝劇。

有很多人提到原聲臺詞和配音的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配音應當是演出的配合而不是演技的全部。有的演員雖然臺詞好,但天然聲線就是不太適合古裝劇,為此配音無可厚非,比如《大明宮詞》。而有的演員臺詞功底簡直嚇人,為此配音不過是掩飾差勁的演技,呵呵。

為什麼這幾年的古裝劇,總有一種看不下去的違和感


近幾年許多古裝劇是怎麼樣的呢,拍攝週期短,外景少,綠幕摳圖多,成本大半是流量的片酬,導演審美差勁追求高飽和度服裝和奇怪打光,圖省事給女演員畫海苔八字眉,流量演技普遍不行,配音又總是那麼幾個大大,編劇們水生火熱沒人權還被罵,恨不得20天要改出60集,古裝劇現在又多為ip改編,導演為了市場又要一遍遍走瑪麗蘇傑克蘇賣腐賣姬的老路(真正的同性戀劇情又不敢拍),人物越來越撐不起來……

從甄嬛傳之後,基本上沒怎麼看古裝劇了,不是甄嬛傳的粉,實事求是的說,服裝,道具,劇情,演技都很不錯。但是,很可惜小說抄襲。

寒假很無聊,重溫了87版《紅樓夢》。驚歎於每個人物呈現,劇情緊湊,服裝精緻。

這是我從《劇說很好看》裡找來的:

為什麼這幾年的古裝劇,總有一種看不下去的違和感

三年劇本錘鍊,三載演員栽培,百位專家助陣,千套服飾雕琢,走遍全國十個省市,二百一十九個景點,拍攝鏡頭數以萬計,成就匠心精品。為什麼這幾年的古裝劇,總有一種看不下去的違和感簡單的來說以前拍的古裝劇著重於,現在拍的古裝劇著重於。而且現在是流量時代的步伐人這樣是去看什麼小鮮肉或者是什麼偶像,但是這些人的步伐都沒有什麼演技,除了靠臉吃飯,然而一部電視劇的投資成本有限,現在的那些什麼偶像出場費都高的嚇人,電視劇一半的製作成本的沒了,那裡還能呀那麼好的精品出現,所以是如今電視劇市場低迷也是有原因的,我本人現在也不怎麼看電視劇了,因為太囉嗦了,感覺沒什麼意思,歷史和劇情都特別的模糊。沒有一點歷史可言。

為什麼這幾年的古裝劇,總有一種看不下去的違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