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農村種植的萵筍,為何杆小長不高?

常德農村小趙


萵筍為直根系,耐移植。幼苗主根發達,經移栽後,根系分佈淺而密集,再生力強。根群主要分佈在20~30㎝耕層中,幼苗葉莖生於短縮莖上,短縮莖進入旺盛生長期後,隨著生長逐漸伸長和加粗,形成肥大的筍狀嫩莖。

萵筍適應性強、喜涼爽,苗期較耐寒,主要在春秋兩季栽培。

萵筍種子在4℃時可以發芽,最適溫度15~20℃,30℃以上發芽受到抑制。幼苗可耐一5~一6℃的低溫,成株耐寒力弱,生長最適溫度為12~20℃,晝夜溫差大,有利肉質莖的膨大生長,產量高品質好。萵筍苗期需要溼潤的環境,莖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肥。萵筍適宜於種植在富含有機質而又通氣性好的壤土。土壤缺乏有機質,通氣不良,瘠薄幹旱,根系發育不良,莖被小,老化,產量低,品質差。





三省坡天堂


萵筍光長葉子不長杆子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萵筍生長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長葉子的階段,這個階段只長葉子,不長杆子,這時候萵筍在充分的吸收營養,給下一階段萵筍杆子的生長積聚營養,就類似竹子一樣。大家肯定都聽說“雨後春筍”這個詞,其實竹子並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夠長那麼高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生長,竹子的根系已經長到了一定的程度,這時候杆子才會突然的生長起來,就跟我們人的厚積薄發一樣。長葉子的階段,葉子會一層一層的疊起來,這個階段接近尾聲的時候,萵筍葉子顏色會加深、變短,質地變老,這時候的葉子味道可能有點苦,此時候萵筍就要準備長杆子了。

種的萵筍可以既吃葉子又吃杆子嗎?答案是可以的,不過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正常萵筍的定植需要再20釐米以上,如果喜歡吃葉子的話可以將萵筍的間距適當的縮小,另外還可以在一個定植坑裡面中上好幾顆萵筍。這樣長得比較小的萵筍就可以經常的來採摘內嫩葉來吃,個頭比較大的萵筍葉子留著,讓它給萵筍杆生長積聚營養。如果說自己家的菜園比較小的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空間,獲取更多的萵筍哦。

萵筍種植的時候應該選擇地勢比較高、排水性良好的地塊作為苗床。萵筍的生長期比較長,大約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說萵筍生長需要大量的養分,因此施底肥的時候一定要充足,這樣才可以保證萵筍的整個生長期的肥料需求。

育苗的時候先澆足底水,等水下滲之後,將少量的種子摻雜在細砂或者細土中攪拌均勻以後撒在苗床上。條件允許的地方可以蓋上保溫模提高地溫,增加出苗率。

萵筍播種最好選擇陰天播種,這樣利於土壤中水分的保持,將種子提前浸泡10-12個小時,當種子膨脹以後撒播在育苗盤上,然後用篩子均勻的篩上2毫米的細砂將種子覆蓋,然後澆水等待出苗即可。

播種後25天左右,萵筍幼苗長出5-6片葉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定植了。定植前先在苗床上施上充足的有機肥,然後做成1.2-1.5米的高畦,按照15-20釐米的間隔定植,定植以後早晚澆水,確保土壤溼潤,同時應加強種植管理,促進萵筍苗的生長。







鄉野阿文


不請自來!

我是個農民,疏菜一直都是自種自給!

本人的看法與題主的不同!農村種植的萵筍,為何杆小長不高呢?本人是這樣認為的!杆小長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品種不同!在農村種植的萵筍,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紫皮萵筍。一般被稱為香萵筍。明顯的要比另一種青皮萵筍短小且細。

而另一種青皮萵筍,在農村被農民稱之為:水萵筍。只要肥水充足,長的是又粗又大,並不比塑料大棚種植的猻色!
二,肥水氣溫的原因!因為農村的農民們,所種植的蔬菜,都是留著自己食用!所以他們追求的是疏菜的品質與口感!所用的肥料都是農家肥!而農家肥與化肥相比,根本就沒有那股猛勁!再加上農村種植的萵筍都是自然生長,而栽種萵筍的時間正值嚴冬,晝夜溫差極大,所以氣候限制了萵筍的自然生長,不像溫室大棚,就算在嚴寒的冬季,氣溫也能滿足萵筍生長的條件!所以在農村種植的萵筍,通常要比市面上賣的萵筍要短小一些!況且農民們更不願意用化學肥料來澆灌自己食用的蔬菜。



三,農家肥通常被農民們用作基礎肥料,由於農家肥裡富含著植物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所以它們為植物提供著勻衡的營養成分,但缺少的是化肥的猛勁!在植物生長的中後期,農民們經常會用腐熟的人畜糞料來澆灌植物的根部,來補充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所以植物只能在平穩的條件下自然緩慢的生長。

四,老農民們都知道,植物在栽種時的行距,也與植物生長的高婑粗細有著密切的關係!行矩過猛,植物生長為了搶奪陽光與養份,會拼命地往上竄!所以行矩過密,所生長出來的萵筍會又細又長!而行矩過稀,由於各種養份充足且陽光的光合作用又充足,相比之下,行矩過稀的萵筍會又粗又大!

以上是本人的幾種看法!

本人觀點。


三農問題探討者


你好:我是農村的阿偉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萵筍為什麼小長不高,說到萵筍我們就要了解萵筍,萵筍是大家常見的蔬菜之一,萵筍鮮嫩多汁,口感脆嫩爽滑,加上營養豐富,吃起來口感非常的好,所以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都在種植,萵筍的適應性強,可春秋兩季有的地區也可以越冬栽培,

(1)萵筍的種植方法,育苗時澆足低水,等水下滲之後將種子和一些沙土攪拌均勻,有利於撒種是不均勻,攪拌均勻後再撒在田地裡,撒好種子之後再覆蓋一層沙土不要太厚,薄薄一層能覆蓋種子即可,然後等待出苗。

(2)播種後18天左右幼苗🌱會露出土面,正常情況下28天左右後幼苗會長出5到6片葉子,這時候就可以定值了,定值要按照15或20釐米的間隔定值,定值後要確保土壤溼潤,要加強管理有利於萵筍苗的生長,萵筍的根系淺,吸取能力弱,加上萵筍的生長速度快所以應當種重施肥水這樣才能讓萵筍長得粗壯,

(3)萵筍光張葉子不長杆是正常現象,萵筍分兩個階段成長,第一個階段先長葉子不長杆,這時候的萵筍在大量的吸收營養,給萵筍杆吸收的量的營養才有利於根經的生長。

(4)萵筍可以生食口感非常爽脆甘甜可口,也可以涼拌在飯店一般涼拌煎炒比較普遍,還可以醃,一些城市裡面鹹菜區就可以看到。

(5)萵筍的功效,萵筍對心臟病、精神衰弱、和高血壓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經常吃萵筍有利於血管張力改善心肌收縮加強利尿,萵筍還有很好的清肝火一系養生效果都不錯有著千金菜的美譽,


農村的阿偉哥


農村種植的萵筍是露天生長的,是一種純天然的蔬菜,生長期長,杆子小不粗壯,好吃營養豐富,它與大棚裡生長的萵筍不同,大棚裡的萵筍時間短,杆大粗壯,它的吃囗稍差於露天生長的天然萵筍,所以農村種植的萵筍個頭小不粗壯。


王則純


那是種植管理上沒做到位。窩苣從定植到收穫,大概需要45-60天的樣子,冬季溫度低於5度要延期,在管理上要做到土壤疏鬆,多用有機肥,腐熟畜禽人糞尿最佳,生長前期應多施用氮素肥料,生長後期在不缺水份的情況下多使用磷鉀肥為宜,同時適時補充硼及其它葉面肥料。


新農民望天堯


因在農村種植萵筍沒有對它施過-些商品肥料,都是-些農家肥,比如各種木碳灰、豬屎糞、牛糞……,長出來都是無汙染的綠色植物,所以杆小長不多高。


自立農村小盧


有依據嗎。我看很大很高的。


汪建忠磚廠


品種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