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為什麼聽了那麼多書和講座,比如得到、樊登讀書等,卻感覺沒學到什麼?怎麼辦?

不重則不威


只有通過自己實踐,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我傾向於學習他一部分的優點,不可能完全做到按照他說的做,畢竟所處年齡環境文化時代個人特徵都不一樣,取其精華。

最重要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最後還是建議每個人包括自己努力實踐,探索自己的道路,條條大路通羅馬。


深邃的世界


看到這個問題的瞬間,我感覺這個問題彷彿是專為我量身定做,從16年開始,我陸續花在各類網絡培訓的費用超過2萬元。



我在生活中其實是一個很節約的人,但我特別捨得在學習方面花錢,大概是潛意識裡覺得這種花費不同於一般的消費,算是一種投資,另外一方面,我又是一個感性的人,容易被營銷。



比如得到剛推出付費專欄,我一下就訂閱了兩個,關注的公眾號,推送了什麼課程,只要是我稍微有點興趣的,馬上就會下單,只要別人說好的培訓,我內心就會按耐不住,因為我對現狀太不滿,太想尋求改變和突破了,一直抱著聽幾次課,吸收一點新信息,就能獲得蛻變的幻想。



我上過一天1000元的線下營銷培訓課,還買過幾千的培訓資料,花幾千塊參加一年的社群,還學過幾千塊的寫作課,但最後想想我得到了什麼呢?



說實話,從物質層面來看,沒有掙到一分錢,工作還是維持原樣,從精神層面來看,我更加空虛和內疚。我最開始的學習完全出於功利目的,我學習的初衷是想獲得更好的職位,更高的薪水,我是有所求的,但是結果並不像課程宣傳的那樣。



我不怪別人,只能怪自己太年輕,把學習想得過於簡單。現在我深刻理解到,工作後的學習還是需要聯繫實際,學跟工作相關的內容,學了馬上有用武之地,俗稱邊幹邊學,這樣的學習叫理論聯繫實際,才有意義。



19年這一年,我再沒有抱培訓課程,工作之餘的時間都在陪孩子和做家務,內心沒有功利,反而平靜很多。

我現在認為,像你問題中提到的那種學習,對我們的職業生涯幫助真的不大,還被別人牽著走,浪費很多時間。成年人還是應該有意識的尋求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哪怕對工作沒有幫助,能讓自己身心愉悅,不功利的學習,長期來看對我們也很有利。

我給你的具體建議有以下三點:

1、對那些快餐課程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不要幻想你學了某個課程,就能成為牛人,大部分時間你都只是參與了一下,屬於被收割的韭菜一類。

2、對工作不要太心急,允許成績慢慢來;

人的心一急,就很難做出客觀的判斷。我們要把自己當成個普通人,允許自己走得慢一點,把時間拉長看,開始慢的最後大多都走得更高。

3、投入生活中去

一個人除了工作,還應該有生活,不要忘記分一些時間給家庭,陪陪家人,一個人越多參與生活,他越可能成為一個接地氣不固執的人,他才不容易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阿川說情


說說我認識的一個朋友的故事吧。

朋友今年29歲,初次相識感覺比較精緻、幹練,但也僅僅是看起來而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開始讀書,什麼四大名著,海內外歷年暢銷書等等。幾年下來,家裡堆滿了各種書,遺憾的是,這些書未曾被翻過幾頁,嶄新依舊……

再後來隨著《樊登讀書》的興起,朋友立刻開了會員,併到線下參加讀書會。這本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但後來發現朋友參加讀書會僅僅是為了往朋友圈傳幾張擺拍的照片。再後來隨著對朋友的瞭解,我才知道,原來她所謂的讀書僅僅是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因讀書而有“氣質”而已……

為此我覺得很好笑,但念與朋友的自尊,又不好直接講出來。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竟然將朋友“引入歧途”。所以,朋友“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除了家裡越來越多的書。

培根說:“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讀書,需要思考,需要內化,需要將所讀所學真正轉化成自己的東西。


阿白讀書


對於聽書,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我用的聽書軟件是得到和喜馬拉雅,喜馬拉雅主要是在睡覺的時候或者喝茶聊天的時候,放一些情感故事或者聽一些相聲、評書之類的。使用最多的還是得到,但是我屬於蹭課的,就是那種不繳費,天天蹭免費的課的人。先聲明,不繳費不是人品的問題,而是其他層面的問題。

我個人來說是比較喜歡聽書的,在我小時候,文化生活是比較匱乏的,甚至於連課外書都沒有,家裡倒是有一些繁體字的書,但是看不懂。文化獲取除了上學,基本上就是村裡的廣播和後來家裡的黑白電視。廣播每天在傍晚的時候會播放一段評書,屬於連載性質的,大致要聽上好幾個月才行,早晨家裡的黑白電視也是放評書,現在還記得田連元講的七俠五義。可以說,我有很多歷史知識,基本上是靠聽評書所獲取的。

後來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聽羅振宇講邏輯思維,後來他成立了得到大學後,我就下載了得到APP,說句實在話,他現在在每天一講裡面,質量明顯不比前幾年,更多的是介紹課程,不過也講新的內容。我幾乎每天都會聽,把當天的聽完還會接著聽以前的。時間主要是上班的路上和下班的路上,週末跑步也會聽,不過效果會差一些,畢竟跑步的時候思考不是很方便,總被氣喘吁吁所打斷。

我先說說我是怎麼聽的,基本上都是聽“羅胖”老師的觀點,對自己感興趣的觀點,自己會主動思考一下,對於自己不喜歡聽的,比如經濟之類、公司之類的,就做一個大致的瞭解,但不是不聽,尤其是裡面說不準有那句話就會和你的實際工作、生活經歷相貼合起來,自己以前沒感覺,有時候一啄磨,不就是這回事嗎。對於所說的一些觀點,自己會用手機的記事本先記下來,可以和別人探討,可以自己查找資料,這個過程就是自己深化認知的過程。

有時候,講的東西自己並記不住,但是有時候能夠大約記得一些觀點和做法,我認為這就足夠了。要想在做深一步的瞭解和思考,如果是想鑽研這個領域或者從事這個領域的工作,我想可以,但如果不想的話,這就足夠了。

從題主的說法來看,覺得沒有什麼用,其實聽書、看書,並不是讓你覺得自己有了多大的收穫,不能簡單的劃為能夠背了多少收唐詩宋詞,記下了多少個英語單詞,聽書和看書,會讓你增長閱歷。從我個人來講,通過聽書,有很多的觀點正在慢慢的融入自己的思想,自己雖然沒有感覺到,但是從與別人的交流中就會發現自己的思考正在進步,尤其是在與同事們溝通工作上的事情或者開會座談的時候,引用一兩個觀點,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見解,別人都感到非常驚訝。就好比羅胖老師曾經講到過的自由,自由是什麼,自由不是你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你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

所以,聽書、讀書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但是過程中一定要自己思考,或許現在沒有收穫,但是堅持下去,自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思想成熟的人。


傲虎樓主


有些人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有些人學習就是跟風,有些人就是不知道該幹嘛,所以天天保持學習上進的形象。看看有些人的朋友圈就知道了,天天早起打卡記單詞,可是你要問他做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變現途徑,他就回答不上來了。


國人現在學英語的熱情之高,超乎想象。上次我下班回去的路上,碰到英語機構地推人員發宣傳單,非得拉我上去參加試聽課。耐不過她的堅持,就上去參觀了一下。沒想到人氣還挺旺,不少附近公司上班的白領,帥哥靚女,還有家庭主婦,還有沒事幹的老爺爺老奶奶在那裡學習,戴耳機聽英語的有,一群中國人圍到一起坑坑把把說英語的有,看英語電影的有。

當時我就在想:沒事幹的時候多學習,參加類似的活動,肯定是好的。可是真的有這麼多人需要英語嗎?除了那些工作中真的有機會用到英語的公司白領,有多少人是真的需要英語的呢?比如那些老頭兒老太太,都半截身子埋土裡的人了,不想幹嘛就幹嘛去唄,為什麼要湊熱鬧要幹這些,吃力還不一定有結果的事情呢?今天記兩個單詞,明天忘記八個,越學越倒退,越學越受打擊,那你學習英語的意義是什麼呢?

得到啊,樊登讀書會啊,還有那麼多的書籍和講座,學習的機會和平臺,鋪天蓋地,到處都是。這些東西都是時代進步的標誌,肯定都是好的,可是作為你個人,你的目標一定要明確,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自己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最近我天天看奇葩說,得到平臺的創始人羅振宇也是現場嘉賓,我經常看到有其他主講嘉賓直接就諷刺他是“販賣焦慮”的,很多人都跟著笑。當時我就在想:得到平臺做那麼大,影響人群那麼廣,而且現在也取得了那麼大市場效益,羅振宇的得到平臺,被估值十幾億美金。難道就一句“販賣焦慮”就完全講明白了嗎?還有樊登讀書會,被高曉松說成是販賣成功學,難道就是因為一部分人,尤其是這些人是名人,對這些平臺不認同,你就跟著排斥了他們嗎?不,你要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保持思想上的獨立思考,不能盲從,對事情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

別人都說好的,也不一定適合你;別人都說不好的,也不一定就真的對你沒有幫助。一切要以自己的感覺為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檢驗標準。


對於學習,我們不能盲從;對於學到的東西,不能僅限於聽明白了。聽明白了,沒有實際去用,就還是不夠明白。一定是從自己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來學習的,而且要不斷地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其實得出今天這樣一個問題是好事兒。愛學習也是好事,總比那些什麼都不做整天在那裡抱怨的人要強。


作家楊文華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反省了很多年,尤其在連續幾年每年看書幾十本,還又聽公開課,又每年看幾十部電影,卻覺得好像還不如以前讀大學的時候就一學期認真看一本書然後就寫一篇書評來得收穫多。

歸其原因主要有幾點:

放進籃子裡的菜≠吃到肚子裡的營養

聽課、閱讀、看電影看展,這些都是我們學習很好的途徑。

但是我們每個人都上過學。都知道,如果光聽一節課,老師講得再生動,你聽得再專注,但如果不記筆記日後回顧,不做作業立刻鞏固,不參加測試考試檢驗疏漏,那過不了多久,這堂課就只會成為一段經歷,具體其中的價值和收穫都會慢慢淡忘。

這就好比我們去超市買了一大堆菜,但是就放在那裡,也不下鍋做菜,最後的結果肯定是我們肚子依舊餓著,菜慢慢爛掉罷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模仿以前小時候課堂上的學習過程:

帶著問題和系統輸入 - 記筆記整理精華 - 用自己的方法輸出鞏固 - 過一段時間自我檢查

就拿我們讀一本書來說:

第一步: 預習

閱讀前瞭解整本書的系統結構,找出自己著重需要閱讀的部分

第二步:記筆記

閱讀中隨時記筆記,勾畫重點和自己的理解,如果很重要的部分不能理解還可以做一些相關搜索

第三步:做作業

閱讀完一本書後整理自己的筆記,如果是文學類作品可以理出情節情感線,如果是論理性作品可以做思維導圖,並對自己勾畫的亮點和分析進行整理,甚至可以試著輸出一些感悟和書評

第四步:考試

可以自己設置每隔一段時間,對這本書中的精華內容進行檢測,看看自己是不是還記得當時的理解和學習,可以看看聊天和新的輸出過程中是否能正確運用

不是所有買回來的菜,都非要下鍋端上桌不可得

做過飯的人都知道,有時候想好要做什麼菜,買回來後發現家裡少了點什麼配料和配菜,只能先擱置,或者換種菜式;

而即使原材料都OK,買回來發現裡面夾雜著一些不乾淨不好的菜,那就得立刻剔除,甚至可能整顆菜都要扔掉。

我之前有段時間想學習一些人際交往接地氣一些的實踐操作和運用,在這個過程中就發現正好有兩個關注的公眾號都推了一本書,就去下了電子書看。

可是看了幾頁發現內容好像沒有什麼新鮮,反而連篇累牘地贅述了很多我早就知道的東西,但是總覺得既然已經看了,不看完好像自己之前都“白看了”,還偏偏這本書並不薄,但我又不怎麼感興趣,於是花了我斷斷續續一個多禮拜才看完,而看完的那一刻又覺得,現在好像才是真的“白看了”。

我們學習的過程,不只是輸入,輸入前和輸入過程中都要隨時進行篩選和甄別,更重要。

發現不合適的內容就立刻略過和快進,發現這本書這堂課原來根本不是我想要學習的方向,那立刻停止,及時止損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不是把時間花在沒有沒有價值的事情上,只為了追求“我今天又讀完了一本書”而已。

囫圇吞棗,沒被噎死已經算你命大

現在很多app都設置了各種數據打卡的模式,讓我們每完成一節課,讀完一本書都能點上“已完成”的圖標,那一刻特別有成就感。而等到你一個月、一年後來看自己實現了了那麼多“已完成”,更是成就感爆棚。

尤其當你打開各種app上都是“我如何一年閱讀200本書”這樣類似的推送時,雖然這些文章可能分享的是真的有價值的閱讀方法,但可能對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這些數字給我們潛移默化傳遞的焦慮。

於是很多人,包括我,就會沉迷於追求數量絕對值的這種表面成就感之中。

一口氣不停吞下那麼多東西,沒把我們噎死,甚至讓我們徹底對學習和閱讀失去興趣,已經算我們幸運了。

很多的焦慮,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施壓,而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其實是對我們學習非常重要的一種動力,但與其總是告訴自己“我還可以做更多”,還不如告訴自己“慢慢來,我可以做更好。”


蟹肉的職場星球


說句讓大家不愉快的話,我覺得樊登和當年我讀書時間風靡一時的于丹沒有區別,

都是非常成功的商人,能夠準確抓住時代的躁動和當代年輕人的痛點,然後你發現于丹的受眾和樊登的受眾,在心態上,重合度很高。甚至有一大批人就是同一批人。

于丹和樊登都是一樣,講出一大推非常正確正能量的廢話。對大部分人生活而言,並沒有任何改善改變,聽完根本不記得他說了什麼,只是記得樊登的人或者他的團隊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聽書本來就是無聊的消遣,效率都比不上教學視頻,用網易公開課和中國大學MOOC看視頻學的東西都比聽書好。

聽書,我用的喜馬拉雅fm,開車無聊的時候聽聽就可以了,聽下自己喜歡的小說,或者類似矮大緊的奇聞異事,蠻有趣的,學知識漲文化還是自己啃書吧。


會蘭子


樊登讀書會員,普通本科大學生,不請自來。

不知道樊登老師講的《認知天性》這本書樓主有沒有聽過,想要記住的方法,就是要讓大腦感覺到不舒服,去運用。裡面有一些關於學習的方法。

我會有過這種情況↓:

樊登讀書!啟動!

發呆😳+犯困

樊登讀書!關閉!

這樣肯定是學不到東西。

對我個人來說,加入樊登讀書我的收穫還是挺大的。

我是半年前偶爾下載樊登讀書的,那時候遇到一個好看的女孩,想到了《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這本書。

(之前下載過,三年前,第一次聽的就是這本書,那時候因為覺得太貴果斷卸載)

忍痛開了會員😭,之後就覺得三百多塊花了,肉疼啊,然後給自己規定最少每天聽一本書,從人文開始到各個專欄,聽到第20幾本書時我就徹底愛上了。

然後上課不聽課,有時候從早上起來開始就開始聽,一聽聽一天,現在是聽了240本,還剩下作者光臨的幾本實在是捨不得聽了。

接著買了《高效閱讀必修課》和《論語.上》

前幾天因為有戰疫限時免費活動,《可複製的溝通力》剛聽完,現在《可複製的領導力》聽了一半,像什麼《世界的孩子》這些免費的欄目都聽了。

噹噹噹當!!

我用的都是聽,而不是學,因為我覺得我這都不算學,只是聽了一遍,發心有一部分是因為好奇,有一部分是為了刷進度。

最近打算把所有能聽的聽完,然後進行系統性的二刷。

聽完我覺得我最大的改變是,覺得之前的我真的是太淺薄了,之前的 完全是陷在達克效應中的,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現在雖然還不是很精通,不過你要中國文化,孔子,老子,竹林七賢,唐詩宋詞我懂一點。

西方哲學,伊壁鳩魯,柏拉圖,蘇格拉底,犬儒主義,斯多葛學派也不是一無所知。

世界觀:當今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成吉思汗,造紙術,玻璃等影響人類進步的幾大發明,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穆斯林什麼的也都略知一二。

當然還有

如何更好的溝通,培養領導力,什麼錨定效應,銷售是怎麼回事,如何寫好的故事廣告文案,如何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如何做一個好爸爸好媽媽,如何處理原生家庭的關係等等等等

可以說

如果不是樊登讀書,我不可能半年之內瞭解這麼多東西,我不可能找到我的人生的方向,不可能想到原來世界這麼大!有這麼多有意思的人和事情!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改變世界!我們的目標是探索宇宙,是星辰大海!

如果沒有樊登讀書,我想都不敢想,我可能還會像其他大部分二十歲的年輕人一樣,為了畢業找什麼工作發愁,每天焦慮痛苦,

現在我知道了,“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謀食”

現在最重要的我覺得我是一個立體的人,我有著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我是誰由我自己決定,而不是像高中畢業,用十二年換了一紙分數,然後被人說我是上大學混日子的惡臭大學生。

我可以看到我的未來,

雖然我還一無所有,但是我心裡不會懼怕,因為現在的我有一顆好奇心,我有著終身成長的心態。

這是我加入樊登讀書最大的收穫,而且樊登讀書不要只把他當成是一個聽書的軟件,他還是一個挑好書的軟件,

像是《論語》《道德經》《達芬奇傳》《人生海海》《窮查理寶典》這樣老師在每一期都會反覆提到的書,我是會買來自己在讀一遍的。

具體提問的人是為什麼沒學到知識,由於對您瞭解的少不能給您一些具體的建議,希望我的經歷對您能有參考。

因為就學習來說,我們不能強求說讓任何一種學習軟件或者輔導機構做到完美。他們畢竟只是輔助工具。

學習終究是我們自己的事。


熊一頭


你為什麼沒學到東西?

哪怕知道線上的大部分知識付費是快餐,但我依然覺得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不可能學不到東西!


知識有兩種常見形式:體系、觀點。

樊登輸出的是觀點,得到專欄輸出的是低配版體系,我們看書——特別是一本好書輸出的是全面的體系。

你說沒學到?什麼時候面對觀點無法學到東西?無知或者知道

無知是不僅僅是指對所聽的不知道,更多的是基礎太差,完全對觀點沒有感覺,就像不懂酒的肯定喝不出拉菲和長城乾紅的差別。

知道是以為知道和真的知道,很多時候是以為知道封閉了探索思考的好奇之心。還有就是你真的知道,那這些東西對你就太淺了。

是無知、以為知道還是真的知道?


知識付費有什麼作用?

學習一定是以正統學習為主,知識付費為輔。

什麼意思?

1.正統學習就像房子的主體,必須以此為主,才能紮紮實實。比如認真讀一本書,學習一門課程。

2.知識付費指導一頭一尾一闊的作用。

一頭:知識探索的作用,比如瞭解某個領域的觀點,是不是適合自己,自己敢不敢興趣。也就是讓我們更容易去選擇學什麼。

一尾:當我們建好主體框架之後,知識付費就像房子的裝修,能夠讓我們的理解昇華,表達的時候更準確

一闊:當我們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之後,大範圍的抓取知識付費的觀點和低配體系,

可以快速的擴充我們的知識面,實現知識的遷移。


那我們面對知識付費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學習方法?

1.帶腦子學習,不停的思考,不管是學什麼。這需要一顆好奇之心,也需要掌握思考的方法。

所以從你學了馬上能用的知識開始——用的驅動力一定大於興趣。

思考的方法,我推薦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

2.正統學習不能丟。比如好好讀一本書,哪怕一年一本。

3.知識付費,每聽完一門寫一份讀後感(不論字數,哪怕是140字的微頭條——特別是你想學習的東西,而不是像聽歌或者相聲一樣聽完就算。

4.知識付費找到感興趣的,一定要找到對應的書來認真讀一讀。

5.讀完一本書也找一些網上的觀點來聽一聽。


祝每個學習的人都在2020充實自己的靈魂。


正午青銅


我學了日語之後,才懂得了為啥普遍覺得日本人比較懂禮貌,日語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的敬語體系,敬語之發達已超現代漢語,且已完全融入日常會話。我學了線性代數之後,才知道數字是可以多維的,三維四維n維都可以。我學了微積分之後,才知道計算是可以拆成無數個小塊後累加的。等等。這些教會了我要多注意說話禮數。考慮問題從不同側面背面,站在對方多方立場。解決龐大問題先拆成若干子問題會容易的多。這些都驗證了,我讀過的書,學過的知識,會融進我的思維講話處事方式。別人灌輸的,終究沒有親身體驗過後得出的結論來得深刻,就是這個道理吧。要想有用,就挑喜歡的知識和興趣,自己去學,自己去體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