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為何無人敢吃?

用戶68852507


咋一看標題,以為題主說的是哈密瓜。心裡想著哈密瓜沒說不敢吃吧。在仔細一看,竟然說的是西瓜。心裡納悶,西瓜什麼時候在沙漠裡遍地都是了?還不能吃?



原以為題主是胡亂問的,結果一搜索,還真有一種叫做藥西瓜的沙漠植物。這種藥西瓜雖然頂著個西瓜的名頭,但和我們平常吃的西瓜是完全不一樣的。平常吃的西瓜,根本無法在沙漠裡面長大,存活;藥西瓜卻可以,但也不是像題主說的遍地都是。特別是現代,全球氣候異常明顯,很多以前普遍存在的動植物,都變得稀少了。藥西瓜也一樣,並非隨便一處沙漠都能夠見到藥西瓜。所以,先不論藥西瓜毒不毒,現在去沙漠,基本上你是看不見藥西瓜的。



藥西瓜接的果實類似於西瓜,如果不仔細辨認,很可能以假亂真。不過藥西瓜內部是類似於絲瓜或者葫蘆一樣的果實,和西瓜那種紅瓤完全不一樣。所以只要切開藥西瓜,立馬你就會發現不一樣。藥西瓜之所叫藥西瓜,是因為本身有毒。全身都有毒,如果不經處理就吃,就會發生中毒現象,嚴重時候會危機生命。所以說,沙漠裡見到藥西瓜,不要吃!



不過,古代人們智慧是無敵的,就連看似有毒而一無是處的藥西瓜,也被先民們開發出來藥用價值,真的是令人驚歎。另外,我們也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不可思議,藥西瓜、西瓜,一字之差,竟然會造成兩個“雙胞胎”差別這麼大!


科學探秘頻道


大家都知道,在沙漠中行走必須備足水,如果在沒有水的沙漠中行走,給你一個大西瓜那也是令人欣喜的事。

但題主卻說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只是無人敢吃,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說到沙漠,想必大多說人頭腦裡浮現的都是黃沙遍地的景象,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西瓜呢?下面就聽聽有書君的介紹:

這種沙漠西瓜,並非我們常見的綠皮紅瓤,汁多又甜的西瓜。它是一種外形酷似西瓜的植物,它叫“藥葫蘆”也叫藥西瓜。

從外觀上看,它的大小顏色和正常的籽瓜大小相似,不過它是白瓤的,味道極苦。不但不能清熱解暑,從果實到藤蔓都帶有劇毒,不慎誤食可能還會出現腹痛,頭疼的現象,嚴重的可能會致命。所以,不會有人會吃的。

它也並非遍地都是,只是在戈壁上比較多見,主要分佈在北非、南歐、西亞、印度等地。

在沙漠那種嚴重缺水的地方,怎麼會長出西瓜?畢竟西瓜在生長過程對水份有嚴格的要求。如果水份不足,將會嚴重影響果實的膨脹,出現果實破裂或者畸形的情況。所以,根據西瓜的生長條件來說,沙漠很難長出正常的西瓜。

不過這種瓜雖然身帶劇毒,但也並非一無是處,一方面可以作為除蟲劑;另一方面,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在一些地方,可以用它治療便秘,胃病、肝病等,也因此被人稱為藥西瓜。

另一方面,藥西瓜,雖有毒,但在沙漠裡,能看到植物,那就等於是看到希望,因為有植物的地方就可能有水源。

當然,不要因為藥西瓜有毒,就認為沙漠裡所有的食物都有毒。要知道沙漠裡的也有能吃的,比如在阿拉伯沙漠裡有種南瓜,它們的外皮十分堅硬,但水份充足。人們常常摘下解渴,而且味道不錯。

有書君提醒大家出去玩為了安全,一定要提前做好出遊攻略。遇到沒看過的植物不要去隨便碰觸,因為會無知會害死人的。

如果你在不慎吃了藥西瓜,並且出現了不適的反應一定要儘快就醫,以免危及生命。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試想一下,當你走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之中,偏巧飲水早已喝乾,你渴的喉嚨冒火,此時就算一杯水在你眼裡也比黃金值錢,就在你為水源而苦惱時,突然看到前面有幾個西瓜,你會怎麼做?

想必大多數人會不假思索的撲過去,瘋一般的砸開西瓜,而後大塊朵碩。在沙漠之中,沒有比這更幸運的事情了。

問題來了,沙漠中怎麼會有西瓜?

沙漠中當然有西瓜,只不過並不是我們常見常吃的那種皮又薄,汁又多的沙瓤大西瓜。這種西瓜不但不能解渴,還會要人性命。

因此,當你去沙漠地帶遊玩時,導遊會警告,沙漠中看到西瓜不是好事,不能碰也不能摘,更不能吃,因為這種“西瓜”不是真的西瓜,而是外形跟它非常相似的“藥葫蘆”(藥西瓜)。

這種藥葫蘆不但汁水有毒,就連外殼也含有劇毒,如果不小心碰了這種植物,讓汁流在手上的話,後果不堪設想。輕則導致表皮潰爛,手掌瘙癢,重者會導致生命危險,趙本山講話:晚期就是植物人了。

所以,就算你再渴,看到這些長得像西瓜的玩意兒,也要“敬而遠之”。當然,除非你已經受夠了乾渴的折磨,想要以此作為解脫,那就請大口的吃吧。不過請注意,吃完之後,你要忍受1-3個小時的痛苦折磨,然後才可以Game over。

其實不只是藥葫蘆,一般情況下生長在沙漠中的植物,80%都含有毒素,你認真想想,正常的植物怎會長在沙漠呢?

儘管人吃了這些藥葫蘆會死翹翹,但不代表動物也會這樣,有些沙漠中的生物早已習慣了這些有毒的植物,它們以此為食。比如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種類似西紅柿的水果,叫做“狼果”。這種水果長在乾枯的狼果樹上,個頭出奇的大,內部含有大量水分。這是沙漠中的狼族賴以生存的水果,它們會在夜間去品味這些沙漠美食,然後排洩出的籽會在幾年後長成新的狼果樹。這是一種自然循環的現象,但除了已經適應這種水果的狼族之外,沒有任何人和動物去碰這種果樹,因為除了樹枝上密集的尖刺之外,這些水果“中看不中吃”,含有大量毒素。

當然,並不是沙漠中所有的植物都有毒,比如阿拉伯沙漠中,有一種天然而生的南瓜,這種南瓜生在沙漠中,每年只能接受一次雨水的洗禮,因此它們拼命吸收水分。堅硬的外皮讓它們鎖住水分,途徑沙漠的阿拉伯人會將它們摘下,又能解渴又好吃,他們認為這是安拉賦予大地的食物。不過如果遇到西瓜,他們知道那玩意是騙人的,除非是自己想親眼見到安拉了,否則別去碰它們。

所以說出去玩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沒看過的植物更不要隨便碰觸或摘除哦,手欠永遠是惹禍的關鍵。


大獅


準確地講沙漠裡的這種西瓜並不是我們常吃的西瓜,這種西瓜學名叫做“藥西瓜”,雖然與正常西瓜一樣都是葫蘆科、西瓜屬,但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藥西瓜不但不能吃,反而含有劇毒,食用後有生命危險。藥西瓜的外觀和正常西瓜非常相似,但是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出區別的,正常西瓜大多是綠色外表,分佈有半規則的黑色、墨綠色條紋,而藥西瓜則是綠色與黃色相間的不規則外表。另外從內部西瓜瓤更能輕易分辨出,正常西瓜多為紅色,雖然也有黃壤西瓜,但是都是含水分巨大的,而藥西瓜的瓜瓤和葫蘆瓤很相似,軟綿綿的,含水分極少。
其實從藥西瓜的生長環境我們就應該能猜到此西瓜絕非善類,雖然西瓜屬於耐旱植物,但是在生長過程中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沙漠中長期缺乏水資源,能夠生長出的植物都極度缺水,更何況結出的果實,故而藥西瓜根莖、果實都有劇毒。不過藥西瓜在我國的沙漠並不常見,主要分佈在北非、中東、西亞區域,不可輕易嘗試,沙漠本就是缺水之地,中毒後沒有大量水,很難救治。其實從藥西瓜的屬性以及生長地區也不難發現,藥西瓜應該是正常西瓜的祖先或者是近親,我國多本典籍都有記載西瓜出自西域,而科學界也普遍認為西瓜的原始生長地是非洲,原本就是野生植物,經過人工培育後逐漸向北、向東傳播,通過阿拉伯、西域、印度後,大約在公元4、5世紀才傳入我國,所以有理由相信兩者的近親關係。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首先糾正一點,沙漠裡植物都很稀少,更不用說是西瓜了,所以沙漠裡遍地是西瓜本身就是不科學的。因此,題目應該是:沙漠裡的“西瓜”為何無人敢吃?

我們先說答案,因為沙漠裡的“西瓜”不是西瓜,只是長的像西瓜而已,不能吃的原因則是因為它有毒性。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沙漠裡的“偽裝高手”。

沙漠裡的“西瓜”

在沙漠裡,什麼最重要?當時是水了,如果真的如題主說的那樣“沙漠裡遍地是西瓜”,那沙漠就不能稱之為沙漠了,而且去沙漠就不是一種挑戰而是度假了。原因很簡單,西瓜的藤蔓和根系有助於固土,沙漠也不會被沙化。

雖然西瓜是一種喜熱、喜乾燥的農作物,而且它在新疆、甘肅等地都有種植,但是這並不代表西瓜可以在沙漠中生長,因為西瓜的生長同時也離不開兩樣東西-養分和水。而沙漠中的沙子大都在10米以上,西瓜很難從沙子中吸取到營養,而且雖然西瓜喜歡乾燥的環境,但是不代表可以適應長期乾燥。

綜上,沙漠中是不適合西瓜生長的。那麼,沙漠中的“西瓜”究竟是何物呢?

沙漠中的“西瓜”只是長的像西瓜而已,它其實是一種藤本的有毒植物,學名藥西瓜。藥西瓜與西瓜一樣同屬葫蘆科西瓜屬,但是藥西瓜是藥西瓜種,而西瓜則是西瓜種。就像是獅子和老虎一樣,同屬貓科豹屬,但是一個是獅種,一個是虎種,它們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從外觀上看,藥西瓜與習慣非常相似,它們的外殼上大都有清晰的紋路,但是不同的是西瓜大都以綠色、墨綠色為主,而藥西瓜的外表則以黃色、淡黃色為主。除此之外,藥西瓜的瓤是白色海綿狀的,它的種子也比西瓜的要大很多。

由於藥西瓜有極強的耐旱性,所以在沙漠中有少量分佈。

藥西瓜為什麼不能吃?

單從名字上看,藥西瓜就不太具有食性,因為沒事誰會吃藥啊,再說是藥三分毒。事實也是如此,藥西瓜的果實具有很強的毒性,根據檢測它的毒性等級被判定為5級。5級毒性是什麼概念呢?

通常我們會把有毒的物體進行等級劃分,毒性由小到大一共分為6個等級,而1級是毒性最弱的,被稱為微毒,而6級則是毒性最強的,被稱為劇毒。而5級作為毒性僅次於劇毒的存在被稱為極毒。一般情況下,毒性是根據對人的致死量來劃分的,一級毒的致死量是15公斤以上,6級毒的致死量是少於5毫克,而5級毒的致死量則是5-50毫克每千克之間。

藥西瓜能被判定為5級毒性,就足見其毒性之強。少量食用藥西瓜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暈、腹瀉,如果過量食用甚至會引起死亡。

因此,藥西瓜是千萬不能吃的。而判斷它是不是藥西瓜也很簡單,比西瓜小(3-10釐米的直徑)、以黃色為主、瓤為白色海綿狀且種子比西瓜種要大得多。總之,在沙漠中看到西瓜不要吃就對了。

總結

沙漠中是沒有真正的西瓜生長的,而這些看起來像西瓜的“西瓜”實際上是一種有毒的植物,所以,見到這種植物是絕對不能夠吃的。雖然藥西瓜有毒性,但它也不是一無是處,相反的它是一味藥材,適量的服用還有利於通便、祛風溼。

所以說自然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獵奇動物社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為何無人敢吃?

在開始討論這個話題之前,筆者打算先講一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那會還在上大學,大約端午節前後和朋友一起去杭州灣灘塗遊玩,那邊稱一塘二塘三塘.....數字越大,說明越往海中延伸了!在某個海塘的路邊我們發現了一顆桃樹,樹上結滿了誘人的桃子!興奮的我們趕緊摘幾個嚐嚐,結果你猜是什麼味道?

居然是鹹的,根本無法下口!

一、沙漠中的西瓜能吃嗎?

按常理來說,西瓜當然能吃,但能長在沙漠中卻無人採摘,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碰到這種事情必須冷靜想一想,這是西瓜嗎?為什麼沒人吃?因此只要有一絲機會,對於這種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還是能忍則忍!

看起來瓜形、紋理以及植株都非常像西瓜,但事實上這只是一種和西瓜外觀類似的藥葫蘆,莖葉以及果實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吃了輕則腹瀉重則喪命!

藥葫蘆的打開後的果實外觀,和早期野生西瓜也有些類似!

左一是未經人類改造的西瓜,跟藥葫蘆幾乎就沒啥區別!但各位可傻傻的別把藥葫蘆當成了西瓜!

二、沙漠中還有那些看起來人畜無害卻需要注意的植物?

沙漠中的植物能生存下來,很明顯有它們的生存之道!因為有太多的食草動物或者昆蟲哦啃食,假如連這些動物都不吃,不是有毒就是會引起皮膚過敏,再不濟也是渾身長刺,似乎這幾種我們人類都得敬而遠之,畢竟一身騷癢或者扎幾個血窟窿都不是那麼好玩!再有就是植物上隱藏的沙漠昆蟲也不是一個善茬!

千年蘭,葉子看起來都乾癟癟的,但這是一種生命極強的植物,甚至能存活數百年!但接觸極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所以各位還是離得遠點!不過這種植物也就出現在西非沙漠或者荒漠地帶!

烏羽玉:含有墨斯卡靈等生物鹼,誤食後會產生莫名快感和幻覺,如果在沙漠中出現這樣的幻覺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傾向,但即使在家中也不要嘗試,畢竟這已經屬於毒品一類!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沙漠裡種的西瓜,其實是可以吃的!並且因為陽光照射充足,西瓜還會非常甜。

人們不敢吃的是藥葫蘆,這種植物外形和西瓜十分相似,如果打遠一看,真的有可能把它誤認成西瓜,但是除了外形酷似西瓜之外,它的內部結構和西瓜並沒有任何關係。

這種植物的果肉就像海綿一樣,裡面鑲嵌著很多顆種子,還有劇毒!如果不慎碰到了它的汁液,就會導致皮膚潰爛,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並且這種植物沒有任何能吃的部分,是一種沙漠特有植被。



人類一旦誤吃的話,就會導致腹瀉不停,如果不及時治療,耽擱一段時間後身體機能衰竭,就徹底歸西了!這種植被主要分佈在沙漠地區是一種劇毒植物,千萬不能吃。


有弊就有利,藥葫蘆雖然不能直接食用,但它其實也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可以起到驅寒的作用。所以說沙漠裡種的西瓜其實是可以吃的,但是藥葫蘆卻不可以吃,大家一定要分辨清楚,不要誤食!

(關注“半仙兒”讓你瞭解更多的科學小知識)再見


諸葛半仙兒


首先,沙漠遍地是西瓜?這個肯定有點誇張。不過沙漠裡的確有一種類似於西瓜的植物,真的很可能會給那些沙漠裡極度缺水快要喪失意識的人們帶來一絲“希望”。

這種類似西瓜的植物叫藥葫蘆就像武俠小說裡說的一樣,凡是一些極其罕見的植物或者動物都是存在於一些遙遠或者極端環境下,比如一般劇毒都是產自西域,有起死回生功效的天山雪蓮一定長在大雪山上等等。藥葫蘆也是生長在沙漠裡,這裡環境嚴酷,也造就了藥葫蘆一些獨特的性質。

這種植物僅僅是和西瓜外形上有相似之處,除此之外跟西瓜沒有任何關係,它沒有西瓜瓜瓤紅色,瓤質脆嫩,汁多爽口的甜蜜感覺,它是沒有汁水的,也不會解渴。藥葫蘆內部幾乎是空心的,裡面的“果肉”像是海綿填充物一般,在這些填充物裡分佈著一些類似葵花籽一樣的種子。說白了,這種構造的植物,真沒人敢當成是水果一樣來對待。

更恐怖的是這種植物有劇毒,而且基本上藤蔓和果實的所有部位都有毒!萬一誤食藥葫蘆,頭疼腹瀉是免不了的,如果不及時去治療,耽誤下去,那就可能造成腎衰竭而無力迴天了。甚至藥葫蘆本身毒到一種什麼地步呢?你直接扔一根藤蔓或者一個果實下去,就可以在小範圍內起到殺蟲的效果。

不過幸好,這種劇毒植物分佈也不算廣泛,美洲和地中海的沙漠分佈比較多,其他地區就很少見了。藥葫蘆的情況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野外或者陌生的環境裡看到一種奇怪的動植物,可千萬不能去想象它們的作用,一定要謹慎再謹慎,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就像藥葫蘆一樣,中毒之後如果短時間內能得到救治,那麼生存幾率還是很大的,但問題是,你在沙漠中毒了,哪裡會有這麼及時的醫療救護呢?

所以野外探險的朋友在出發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掌握好生存技巧以及必要的救治技能。


科學認識論


能在沙漠中遍地生長的“西瓜”那絕對不是“等閒之輩”,你以為它會像平常從冰箱裡拿出的冰鎮西瓜一樣冰甜可口,這你就想錯了。沙漠中的“西瓜”千萬不要去吃,因為它很可能會要了你的小命。

這種西瓜的學名叫做藥西瓜或者藥葫蘆,屬於葫蘆科-西瓜屬下的一種植物,而平常的西瓜屬於葫蘆科-南瓜族-西瓜屬下的一種植物。藥西瓜在沙漠中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實際上跟沙漠中的仙人掌都差不多幾戶不含什麼水分。

藥西瓜中大體上含有9個化合物,其中包括2個生物鹼類化合物,3個三萜類化合物,4個三萜皂苷類化合物。從這些化合物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藥西瓜有毒,並且毒性不小。如果在沙漠中吃了這種藥西瓜幾乎就是要命的。
藥西瓜有著緊實的白瓤,和大多數的沙漠植物相同水分非常少比較幹,有這種藥西瓜的成熟果實可以製作瀉藥,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之一。
當然這種西瓜也並非是像問題中那麼誇張“沙漠中遍地都是”,一般主要是戈壁上比較多。並且果實大小僅僅有八九釐米左右,跟大家日常中見到的西瓜差遠了,況且不好吃。



科學黑洞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為何無人敢吃?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為何無人敢吃?在沙漠裡的人都知道水的重要性,而西瓜又是含水量非常大的一種水果,如果能在沙漠來上一個西瓜,相信沒有人會拒絕這種誘惑,所以沙漠的這種西瓜壓根就不是西瓜,只是一種長得比較像西瓜的東西,而且是不能吃的。

這種跟西瓜長得特別像的瓜叫做“藥西瓜”,雖然說只比西瓜多了一個藥字,但是和西瓜的各方面卻是千差萬別!不管是它的果實還是藤曼都是有毒的,一定不能食用,顏色一般為黃色,淡黃色,乳白色!因為有毒,經常被用來做殺蟲劑!其種子跟南瓜種比較相似!

藥西瓜具有很強的毒性,因為藥西瓜具有很強的耐旱性,所以可以在沙漠中生長。如果把藥西瓜當作西瓜來食用,輕則頭暈、腹瀉,重則直接一命嗚呼了,毒性這麼強的東西,味道肯定也不會像西瓜那樣甜美多汁的,所以見到藥西瓜一定要經得起誘惑。

藥西瓜最容易讓人產生錯覺的地方就是它的外觀特別像西瓜,因為它跟西瓜本身就屬於同一個植物科的植物,跟西瓜有著一樣的外觀,甚至很多紋路都是特別像的。對於那些在沙漠走了很長時間,炎熱的天氣,口乾舌燥,很容易就把藥西瓜當做西瓜直接吃了,等到發現不對勁兒的時候,往往已經後悔莫及了。

最後,總結一句話,“天上不會掉蝦餅,不是圈套就是陷阱”,如果沙漠裡邊有著遍地的西瓜,那麼很多人都願意去沙漠裡度假了,因為在充滿西瓜的沙漠裡,已經不是冒險,而是享受了,大家覺得呢?

(圖一、圖二為正常西瓜,圖三、圖四為藥西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