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上海交大的這場國際科研“雲會議”相隔11000公里

上海交大的這場國際科研“雲會議”相隔11000公里

圖說:一場相距11000多公里的國際科研合作“雲會議”在上海交大召開 來源/上海交大提供

昨晚21時,4位專家坐在上海交通大學的一間會議室裡,正參加著一場相距11000多公里的國際科研合作會議,這場特別的國際科研合作“雲會議”是交大首個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召開的跨國學術研討會。就在幾分鐘前,先後有來自10個地點的IP通過ZOOM網絡會議系統呼入會議室,橫跨中國上海、武漢和美國底特律、亞特蘭大四城。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大學、埃默裡大學的科研人員通過視頻會議探討“新冠疫情對師生及醫護人群的情緒影響及心理支持體系建設”研究。

這次意義特殊的國際會議,緣起於2016年三方的合作。當時,在精神健康領域研究成果頗豐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王振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與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副院長李衛東教授共同成功申請到由上海交通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設立的聯合研究基金,與密西根大學的Srijan Sen教授、Margit Burmeister教授就“住院醫師心理健康研究”項目開展為期2年的跨國研究。因為合作成效顯著,雙方科研人員在項目結題後,繼續保持科學研究的連線,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攻關。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原本的學術活動取消,原本可以面對面探討的國內外專家也身處三地。疫情牽動著全球科研人員的心,科研在當前形勢下愈發重要。於是一場國際科研合作“雲會議”就此展開。

在線會議上,正在武漢抗擊疫情第一線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王振教授介紹了“抗疫前線”醫護人員、病人及當地工作人員心理狀況和心理干預工作的開展情況。美國密西根大學Margit Burmeister教授與Joan Zhao研究員介紹了密西根-交大國合項目論文投稿情況。上海交通大學李衛東教授向合作伙伴們介紹了“新冠疫情對師生及醫護人群的情緒影響及心理支持體系建設”的合作設想,並就合作目標、計劃分工、實施步驟、困難及解決辦法等進行探討。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院士也連線此次會議,他強調,隔離不隔研,科研不斷線,抗疫無國界,希望能夠積極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通訊員 皎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