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孩子初三了,連-1-1等於多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大岔姐


這個問題應該先和孩子好好聊聊,為什麼連-1-1都不知道等於多少,問題出在哪?

而這個原因,普遍是因為上課沒有認真聽課,而不是學不會!要想到,連這個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要該怎樣應對中考,面對中考,面對成績,面對家長、老師?中考成績不夠好的話,沒有上高中,又該何去何從,難道就直接面對社會了嗎?當然,成績也不是很低的話,可以選擇職高,可問題是在職高了也會好好聽課嗎,難道就這樣虛度光陰嗎?

所以,簡單的問題往往要從簡單的基礎開始慢慢學習,才能把知識一點一點積累,一步步提升自己。以後看得這種簡單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以後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致中考的學子

謝謝


創作者LI


初三的學生,還不知道一1一1是多少,那說明成績太差。他起碼沒記住數學正負數的運算方法,“同號相加,符號不變;異號相減,取絕對數值大的符號”。他在學習時沒用心學,但不見得他就是絕對的笨人。現在已是初三要畢業了,做家長的乾著急也不是好辦法。家長應面對現實做好以後打算,能夠出現轉機。

實事求是,隨勢而為。是正確對待子女的良策。我並不是挖苦,我也不怕得罪,獻出以下具有前景的辦法,供參考。

一、如象這樣下去,走學文化考大學,是肯定不行。不適合走這條路就不強行去走。

二、讓他初中畢業後,去參加技校學一門技術,為今後生活鋪上方便之路。

三、有的人學數學不行,但他學技術很行。在工程技藝上也有文化不高,於吃卻妙。這樣的例子多得很。

四、人只要有健康的身體,有勤勞的行為,就不愁沒飯吃。許多草根明星從星光大道走出來的。他們也不見得知道負一減一是多少。

五、人的發展按興趣的軌道並行,也能成才。

六、家長對小孩的培養,不能非讓他成龍不可,但不能不讓他成人。從意志、道道、情商去培養,讓他在獨立生活的陽光大道前行。


育人有方


您好,我是愛中草藥的數學老師。從您的題意中我感覺到您的孩子數學基礎應該很薄弱。你說的問題我有些疑問:

一、家長平時不關注孩子的學習嗎?從您的描述中,您應該是知道負數概念的,那孩子到初三了這樣基礎知識都不會,哪她拿什麼參加中考呢?我聽到這個有點驚訝呢,這個在小學數學中已經負數概念,可能作為選學內容沒學而已。


二、您的孩子在學校在學習嗎?想學習嗎?作為數學老師,我在教學過程中是遇到有的學生升入初一第一次遇到負數概念不知道解題的情況,如圖1:

剛開始,初一學生遇到負數在前面她很陌生,但如果她對小學數學加法交換律熟悉,這樣的題目她也會解。如圖2:


一般學生這題會了,負數加減基本會解題了。對於您說的-1-1的值,就需要熟悉有理數運算答則,先確定符號然後運算得出-2。

言歸正傳,對您孩子目前負數概念都不熟悉。我能給出學數學方法:孩子好好的把初一到初三的基礎知識抄一遍書本上基礎題型做一遍。從頭開始,現在對於她來說基礎知識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基礎知識熟悉的話中考或許可以考到60~80分之間(120分制)。

希望對您有用,個人之言歡迎同行指正與交流!


愛好中草藥的數學老師


情況一:如果家庭條件普通,孩子確實在學習上不入門,可以考慮別的出路。舉個例子:鄰居家的孩子,初中畢業的時候,幾門課加起來不到150分,家裡條件一般,但是父母都盡心盡力的供應他讀書,天天聽見父母陪他寫作業的叫喊;父母半路出身做艾灸按摩之類的,孩子也感興趣,初中畢業就去讀了醫藥類技校,父母說孩子學的挺好。

如果您是差不多情形,可以看看孩子有沒有喜歡的事情,比如針灸推拿、導遊之類的,都可以考慮。

情況二:不管家裡情況怎麼樣,如果是因為孩子沒好好學,而產生的這種情況,看這問題就知道父母想讓他學好。【先戒掉孩子的陋習,改善學習環境。】如果父母文化程度好,可以從基礎知識陪他開學,畢竟才初三,高三才是人生的轉折點,有足夠的時間讓他變好;如果父母覺得教育能力差,就找個師範類的本科或碩士生(1.可能比較省錢,畢竟需要很長的週期 2.師範類的相對比較靠譜),長期給孩子教育做輔導,最好能和授課老師有所聯繫,知道孩子哪裡有問題。

情況三:如果孩子是被父母溺愛成這樣的,就如手機視頻上(父親給孩子餵飯,孩子忙著打手機遊戲)那樣,確實沒辦法了。

情況四:可能與前面有衝突,家裡條件很好,這種情況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總結:如果孩子有那個能力,父母也想堅持,應該先改掉陋習(之所以覺得會有陋習,是因為初三不應該不知道-1-1),淨化思想,擁有好的學習環境,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跟上來。

剛剛初三,人生的路還沒開始呢!

(如有瑕疵,請糾正)




愛看新聞啊


您好,看到您這個問題時,我有點蒙,因為我不知道您說的是真是假,一個能夠上初三的學生,不可能連-1-(-1)等於到少都不知道。但是,在這裡,做為父母,您應該這樣做,以下是幾點建議:

第一,認識孩子,接納孩子。你要知道他這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明白他的痛苦和矛盾。明白他的頂牛是身體發育的原因,不是他不聽話。他來自自身發育的矛盾狀態給他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家長唯有認識接納孩子的這些表現,才可以做好後面的教育。要注意培養和孩子的親情關係,親情是化解孩子內心恐懼的良方,讓他有安全感,在安全和被他認可的基礎上,教育才顯得是為了孩子好。

第二,尊重孩子,學會和孩子交流。孩子往往以自己是小大人自居,而你依然認為他只是個孩子,就不對了,家庭的事情可以讓孩子參與討論,可以吸收孩子意見。平時,要多與孩子交流。但要注意這時候的交流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你去幹啥,要談論生活、理想、包括時事。同時你要做一個傾聽者,以孩子發言為主,別以為你在指導孩子,把你的觀點強加給孩子。交流要有層次,要有對事物的理解。

第三,學會放手,給孩子空間。這個時候,你喋喋不休的講是孩子最反感的,要和孩子保持一定距離,給孩子一個私人空間。別老跟在後邊這不對那不對。讓他對立的思考,實際上也是一個梳理他內心浮躁的一個過程。

第四,面對孩子的“頂牛”,學會“服輸”。當孩子和你頂牛時,你要知道你這是再有理由,也要冷靜。等待孩子發火。因為你這時講道理,他絕對聽不進去,即使他知道你講的的是真確的。給他時間,讓他自我修復。





專注TED


孩子初三了,連初一的基礎知識正負數的計算都不會,該怎麼辦?

能怎麼辦?

要麼從現在開始學習!要麼放棄!

問這個問題的父母,你們臉不紅,不臊嗎?

你們平時對孩子不管不問,對孩子學習情況一無所知,對孩子只管吃飽穿暖,從來不會主動去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真正缺什麼,遇到過什麼困難,有什麼困惑?

孩子都讀初三了,即將中考的時候,你們竟然還可以恬不知恥的問出“孩子連基礎的正負數計算都算不出來,咋個回事,咋個辦?”這樣的問題?

那我就很想知道,在孩子剛上初一的時候,你們在哪?你們在幹什麼?是不是如果連中考都沒有的話,你們連這樣的問題都不屑一顧?初三的孩子,難道他需要的只是這一個問題的答案?

所以!你們家長要反思,為什麼孩子到初三了還做不出初一的題目,問題出在哪?是學不會還是不想學,還是別的原因導致了這樣問題的出現,平時的家校溝通,家長會,學生手冊家庭報告成績單數學成績等等等等?非要火燒眉毛了才去揪這雞皮蒜毛?及時和孩子溝通一次,就問他還想不想學,要不要學,最主要的,你們家長不能因為就這樣而放棄!

如果孩子有意願,就從“0-1”開始補起吧

沒有人天生是不可救藥的,大多數的時候,只是積重難返。

我的執教生涯中遇到過這麼一個孩子,六年級了,除法一塌糊塗,乘法也經常出錯,這樣的孩子,和您初三的孩子有得一拼,家長送過來的時候,基本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我通過對孩子的測試,堅定的告訴家長,孩子沒問題,你們別放棄!

就這樣,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從二年級的乘法口訣表開始,從簡單的一位數除法,到兩位,多位乘除開始練起,中間還得兼顧圖形面積體積和各種單位換算,方程正反解比例化簡比,因數倍數質數合數公因數公倍數,分數加減法通分約分,分數乘除,小數計算,最難的部分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思維,不都得一一陪著孩子去教,去練?

我表達的這一切只是想告訴家長:數學沒有捷徑!孩子只能一個一個知識點的掌握和補充,在練習和理解的基礎上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

不到最後,都不要輕言放棄

堅持很難,但我總是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的!是的,這種回報並不僅僅體現在孩子的成績上,而是這種堅韌不拔的品質,能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可以在關鍵的時候,支撐著他繼續前行。

補就是了!告訴孩子“別怕!”

謝謝。


檸檬黃老師va


對於已經初三的孩子,居然連這麼基礎的數學知識都沒有,如果孩子不是天生愚鈍,只能說明孩子這幾年的心思根本沒有用在學習上。而作為家長,直到現在才擔心孩子的學習,也是算心大啦!不過亡羊補牢,未為晚耶。學習是一個人成長的必須經歷,但學習成績的好壞卻不能成為評判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全面瞭解自己的孩子,協助他身心健康地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焦慮他的成績。

首先,你應該想方設法獲得孩子的信任,獲得與其溝通的機會。其次,多花時間去陪伴孩子,瞭解他交往的朋友,瞭解他的喜好,瞭解他在學校的學習和表現,從而分析出導致目前狀態的原因。第三,獲得了孩子的信任,瞭解了孩子的喜好及能力後,引導孩子說出他的心裡話,聽聽他對未來的種種打算和嚮往。抓住他真正感興趣且有一定能力實現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幫他一起制定計劃,並協助提醒監督。我相信,這個年齡的孩子慢慢地就會找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雖然也許孩子會有反覆性,但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一定要耐心地陪著孩子堅持到底!靜待花開!


豬豬潤媽媽


首先,要搞明白孩子目前成績出現的原因,可能並非單純的知識點的問題,恐怕學習態度,或者有影響學習情緒的事情,這些問題要先解決。要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解決孩子的學習態度問題,讓孩子意識到中考對他人生的重要性。這些問題準備好之後,再研究學法問題。

  其次,咱們說學法問題,孩子考了30分,是單元性質的考試,還是相對綜合性的考試呢?要分析好孩子目前知識點的盲區。如果以前成績尚可,本次是單元考試,說明孩子在這一部分知識比較薄弱,需要及早跟上。如果屬於相對綜合的考試,說明孩子欠缺的知識比較多。初中有些部分知識點相對獨立,有的相關性又相比較大,所以,孩子要跟好同步,然後逐漸向前查漏補缺。

  那麼如果查漏補缺呢?我們來舉個例子,您一聽就明白了。比如,孩子學到分式,您一問,孩子還不熟悉因式分解,怎麼通分,怎麼約分?好吧,那就先補一補因式分解,一問因式分解,孩子還不知道什麼是整式,單項式,多項式,就別提整式的加減乘除運算了,一臉小茫然呀,您可一定要HOLD 住,小火山別爆發哦;那就從整式基本開始吧,oh no,孩子連有理數基本運算,運算律還不過關,那好吧,成新初一的白紙啦,從有理數概念和運算來著手吧。這時候,您還別失望,為什麼呢,該高興,找到孩子的問題所在了,初中數學,說少不少,說多不多,咱們再正著補唄。孩子一路升級打怪,孩子的成就感,肯定不比打遊戲勝利時的喜悅少,這就是信心。

  孩子目前是初三,,基本初中新知識都結束了,要開啟一輪複習了。這個寒假很關鍵!寒假的時候,一定要利用好。如果孩子自學能力強,或者家長可以輔導孩子,那可以在家查漏補缺。反之,建議孩子可以一對一,針對性,短期提高。

  另外,孩子可以緊扣中考考點,針對性複習。

  最後呀,想和家長說的是,要及早著手,看著孩子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鼓勵鼓勵再鼓勵哦!量變引起質變,等待孩子,成為真正黑馬的一天吧,加油!


101個王老師


沒啥沒啥。多半是玩手機玩遊戲多了,只會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能力還停留在六七年級階段。設法誘導,比如-l-1,可以這樣啟發他,-1比喻為欠人家一塊錢,″已欠一塊又欠一塊,一共欠幾塊″?肯定答″欠2塊″。對!再告訴他如何演算,-1-l=-(1+1)=-2。


王祖蔭1


如果真的是如你所說,你趕緊的在藍翔技校給他謀一份技術。

現在出來打工的話還是太早了,最好要先學好技術,窮人家的孩子,基本上理髮店,汽修,廚師。

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