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要不…您就…跳跳?”小太爺孟煩了託著那顆斜躺在車欄上的腦袋,用挑逗的眼神,故意激怒著我們的阿譯長官。

書生意氣的阿譯很是無奈,做了個欲起身的動作,準備跳車明志,幸而孟煩了又來了個認輸的姿態,這才算是撫慰了他那個受刺激的心靈,接著一個招牌式的少校捋發,結束了這場互相傷害的對話。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孟煩了的嘴就是這麼損。審訊完龍文章後,炮灰們擠在一輛卡車上,在返回收容站的途中,他開始對那個“漁網開的過大”的阿譯長官,進行語言與心靈的雙重打擊,嘲諷著阿譯做龍文章那樣人的願望。

這個死瘸子,就是這麼招人“煩”,無時無刻不用他的損嘴擠兌人,而且總是一招命中,專門挑別人心裡的刺。在炮灰團的人渣裡,除了狗肉,他誰也不放過。

其實,還是在審訊龍文章的時候,我們也知道了孟煩了,一開始也是個有覺有悟的熱血青年,愛國學生。戰爭爆發後,他就參了軍,抱著保家衛國的熱情,在前線衝鋒打仗。然而,幾場仗下來之後,他徹底墮落了。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他看清楚了現實,明白了中國與日本的實力差距,明白了當時己方陣營裡的權力爭鬥和傾軋,認清楚了中國為什麼會迅速的丟掉那麼多的領土,更明白了自己這個民族的某些劣根性…

他作為一個讀過書、明白事理的人,看透了當時的局勢,看透了所有的現實——麻木!是的無論是當時的底層士兵還有普通百姓,抑或是高官高知,他們都有著不同階層的麻木。

孟煩了想得太多,看透了現實,所以在痛苦中掙扎著。他不像迷龍、不辣、蛇皮股那樣,這群人是底層的草根,他們沒有那麼多的大道理去思考。

迷龍只會想著兄弟、老婆與兒子,再多的東西,他的腦袋就不夠用了。不辣是個開心果,他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一曲胡大姐劉海哥,什麼都過去了。而至於蛇皮股,更是把菜刀剁在案板上,再說一句“蛇哥做的菜好起不好起呀”。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這群“人渣”式的兄弟們,在豬肉燉粉條子後,就像是納了“投名狀”一樣,緊緊的捆在一起,經過了野人山的大撤退與南天門的反擊戰,就在祭旗坡上過上了那渾渾噩噩的日子。或許,他們知道自己的日子有點不對頭,可是他們卻找不出來這個原因在哪兒。

他們不知道,可孟煩了知道,他看得太透徹了,作為一個讀過書的人,他明白了這個根子在哪兒。可是,他無力改變。

魯迅先生可以用他的筆,鋒利的指出問題的關鍵,但是他一個大頭兵,整天在槍林彈雨的死亡邊緣,只能想著如何保住這條別人看不上,只有自己珍惜的小命。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孟煩了,一個有熱血思想的男兒,經歷過種種殘酷後,終於看透了現實,卻無能為力,只剩下在痛苦中掙扎。於是開始墮落了,是的,他以他獨有的方式——毒嘴,挖苦打擊別人,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他是經歷過千帆的人,他是有思想的人,他總是一針見血的戳到別人的痛點,然後獲得滿足感。

對於龍文章,對於阿譯長官和小書蟲,他更是無情的嘲諷。因為,這些人和他一樣,都看清了現實,明白了問題的原因,但是這些人卻依舊懷著初心,去尋找他們想要的結果。孟煩了不幹了,他是從那個地方過來的,他知道其中的殘酷和無奈。他更是用自己的毒嘴,去打擊著他們心中的那個根。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其實,他的嘴越毒,就代表著曾經的自己對那個根有多熱愛,他的心是有多麼的痛和憤懣,他看透現實後,在無奈地痛苦掙扎!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伴隨著優美的背景配曲,小書蟲上線了,他一到祭旗坡,就用那幼稚的熱情演講,尬扇著這群麻木人渣們的情緒。詩一般的語言,歌頌著他幻想的那種場景,他沉溺於夢幻般的高大,讓人們想看猴子似的圍觀。孟煩了這時候,都懶得用那張毒嘴去損他了。他打心底瞧不上這位圖樣圖森破的年輕人,乃義務啊!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他孟煩了是從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自己以前就是這副德性,他比誰都明白,所以他看不慣甚至看不上。他已經喪失了曾經的美好,甚至用毒嘴去打擊追尋這群美好的人,來求得心理的平衡。龍文章、阿譯才是他打擊的對象,這個書蟲子,只配得上“打”!

小書蟲為他的幼稚付出了代價,被龍文章一老拳打在了臉上,畢竟龍文章帶他來是見識現實的戰場,可沒想到被這廝胡攪瞎摻的,搞得一鼻子灰。孟煩了是非常歡樂的,他看到了龍文章的尷尬,和小書蟲的可笑行為,心理那點扭曲的平衡又次得到了釋放。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他打擊龍團座,尤其在那個兩個美國佬來到炮灰團後,他就更是加大了對龍文章的詆譭與糟蹋。他知道,這個死啦死啦還沒死心,還想借著美國軍事顧問的東風,重整旗鼓,殺回南天門。可是,眼前這倆美國佬也是上峰派來的“人渣”,讓 “洋人渣”和自己這群“土人渣”混合到一起,不就是垃圾分類嗎?

這個無所不用其極,靠睡軍需官小老婆來乞討物資的炮灰團扛把子,還不明白上峰的良苦用心嗎?保家衛國,壯懷激勵,丫根本不配談!老老實實做自己的人渣不好嗎?祭旗坡上的鹽水煮芭蕉不香嗎?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然而,骨子裡的孟煩了依舊還是嚮往著龍文章那樣的境界!他奢談報國,放不下那個麻木的自尊。卻依舊冒著生命危險,跟隨著死啦死啦偷偷溜到南天門,描繪著日軍的防禦工事,為未來反擊南天門做準備。

誰都沒有想到,牽制南天門日軍的竟然還是這群炮灰!這群死人渣們,只不過是不被任何人惦記的普通在普通不過的炮灰!螻蟻惜命,他們就是螻蟻。在上峰爭奪權力的較量中,他們成為了內鬥的“殉道者”!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孟煩了看透的現實,就是那麼殘酷!大樹堡下,頑抗堅持了38天!此時的他們不再單單是為國,為民族而戰了,也僅僅是為了自己能夠活下來。

是的啊,沒有人在意自己,自己難道不該在意自己嗎?當看著豆餅、大鬍子、蛇皮股、麥師傅…這些朝夕相處的袍澤兄弟們,一個個在自己眼前離去的時候,那是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呢?

他們是人渣,是炮灰,是被人忽視的最底層的垃圾,可是在這場民族危難的抗戰中,又是肩負了多大的犧牲呢?

郝獸醫去世了,我們應該知道這位來自於西安的農家老人,他的家已經完全消失了,唯一的兒子早在半年前已經戰死,而他,只有祭旗坡上的一壘黃土而已,可是若干年後,誰又還會記得他,記得他們呢?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八十年前,一場聲勢浩大的徵兵活動在中華大地上開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響應著當時中國戰區最高司令長官的號召,四十萬中國青年參加了遠征軍,踏入了異國他鄉,從此有多少壯士一去不復返呢?

《團長》電視劇的結局,是在六十年後,老了的孟煩了,心態已經平和,這位曾經的老兵,在雲南騰衝的大街上走著,眼前看到的人,彷彿就是那群袍澤兄弟們的轉世。

在這個和平的國度裡,他們依舊是平凡的人,他們有的在給人聽診,有的在鍛鍊,有的在當保安,有的在做商人…似乎已經忘記了那段曾經並不遙遠的歷史,只有已經年邁的生者,思緒還在飄忽著…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豬肉白菜燉粉條子,成了孟煩了拿手的好菜,也成為了團迷心中永遠的一個結。時間成為歷史,老兵已經凋零。唯有國殤墓園的一抔抔黃土,彷彿訴說著那段慘烈的過去。普通的人們啊,就這樣長眠於此。

這是他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這個故事裡有你,有我,也有他,讓我 們記住吧,記一輩子。

《團長》:炮灰團中的毒嘴,孟煩了在麻木人性前的掙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