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以買代幫,東興區讓滯銷農產品成“爆款”

近年來,內江市東興區通過整合政府、電商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和消費群體五大主體力量,積極探索以城市自身消費能力支持貧困地區農副產業發展的“以買代幫”電商精準扶貧模式,打造集規劃、營銷、管理、生產、消費於一體的產業脫貧“生態鏈”,實現了脫貧攻堅由行政意願向全民意願的提升,由單向幫扶向雙向互助的轉變,形成萬企幫萬村、萬家扶萬戶的攻堅合力。

截止目前,該模式銷售貧困戶農產品53種,實現農產品銷售額4000餘萬元,貧困戶戶均增收8000餘元,助推823戶實現了脫貧。


以買代幫,東興區讓滯銷農產品成“爆款”

讓滯銷甘蔗成爆款

2月28日,內江市東興區石子鎮龍安村,村民段智芳正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收穫一捆捆甘蔗。一旁,“以買代幫”電商平臺的工作人員正在幫忙將甘蔗裝車。

“疫情發生前,地裡的甘蔗非常好賣,就在周邊場鎮零售,春節前就能賣完。”據段智芳介紹,疫情發生後,今年種的甘蔗找不到買主,銷路不是很好。

在一次和值勤村幹部的聊天中,段智芳瞭解到內江“全搜索”公司的“以買代幫”電商平臺,能夠幫助滯銷農產品實現網上銷售,便萌生了入駐的念頭。

“瞭解情況後,全搜索公司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第二天就來實地查看,幫我們家甘蔗錄製宣傳視頻,迅速上架‘以買代幫’平臺,並全程給予指導和幫助,提供物流配送服務。”段智芳說,“自入駐以來,通過‘以買代幫’電商銷售平臺,已經銷售了7、8噸甘蔗。”

不僅僅是石子鎮龍安村的甘蔗,還有楊家鎮觀音井村的紅果參、雙才鎮賈家村耙耙柑、田家鎮獅溝村的蔬菜……據悉,由內江全搜索公司開發的“以買代幫”電商平臺,全面梳理採集了脫貧村產業情況,以及各村各脫貧戶正在銷售的農副產品等信息,整理了20餘個扶貧產業項目,有40餘種季節性農副產品在商城經營銷售。

據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買代幫’電商銷售平臺已累計銷售全區滯銷農產品120餘萬元,眾多農戶因此而受益。

建區域電商生態鏈

以買代幫,東興區讓滯銷農產品成“爆款”

內江全搜索公司負責人胡耀斌介紹,“以買代幫”產品不僅僅是在公司線上平臺自營,還有眾多的入駐商戶和社群團長幫助分銷。

全搜索公司以免費讓門店產品上平臺銷售為前提,在內江城區內建立以買代幫社區電商服務站12家,社區自提點60多個,為消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產品購買和提貨終端服務。消費者一般頭天下單,第二天中午就能收到貨。

同時,公司積極與餐飲、機關、學校等單位合作,構建農產品配送、水果配送體系,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新鮮的果蔬賣給客戶,既解決城市群眾的菜籃子問題,也解決了農村群眾的增收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兩千多家入駐商家,通過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源源不斷將全區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胡耀斌表示。

下一步,內江全搜索公司計劃投資2000萬元,在原有倉庫的基礎上,自建集配中心,解決農產品產銷銜接問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及品牌價值,助力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馬忠劍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毛春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