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這位百歲老人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將中國叫醒

拿破崙曾經這樣形容過我國的國家,他說:中國是頭睡著的雄獅,一旦醒過來,她就能主導整個世界的秩序。然後這位法國皇帝又補充了一句“萬幸,他還睡著”。

有很多人在我們國家發生危難的時候,還是會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認為雖然我們睡著了,但是一旦醒來的話就是無人能敵的。而在我國的近代的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就出現了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了喚醒這頭沉睡的雄獅,嘔心瀝血,為之付出畢生的心血。

這位百歲老人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將中國叫醒


而我們今天說的這位就是這其中的傑出代表, 他的名字叫做馬相伯。可能提到這個名字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是他創辦的大學,大家都應該是很熟悉的,復旦大學,直到現在都是我們國家內的一流大學。

然而在他離世的時候,他卻發出了這樣的一個感慨:“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把中國叫醒”。他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這位百歲老人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將中國叫醒


馬相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而他的出生也並無什麼特別的地方,只不過是湊巧生在了1840年,在個鴉片戰爭和中國屈辱近代史開始的年代。

在我們國家是一向不缺少聰明人的,而馬相伯就和很多神童一樣,他們都是非常聰明的,5歲的時候進入到私塾讀書,後來因為感覺私塾中的先生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教他了,他就從老家江蘇鎮江到了上海,只為尋求更深的學問。這件事情看似平常,但是當時的馬相伯才年僅11歲,而且這百十里的路就是一個11歲的孩子,為了求學一步步的硬生生的走過去的。

這位百歲老人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將中國叫醒


後來,在見證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洋人的堅船利炮以後,給了馬相伯很大的震撼,他發現了我們國家在技術上面落後,所以便積極的響應當時開展的洋務運動,從事外交活動,在他弟弟馬建忠的影響下,他成為了一名很優秀的外交家。

因為工作的關係,他去過日本、美國、法國以及意大利等國家,也見識到了這些國家的先進技術,他開始不滿足於只是在器物上學習洋人,而是要從提倡科學精神上開始,自己興辦實業才能真正的讓國家變得富強,但是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他的這些想法都並不容易實現。

這位百歲老人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將中國叫醒


因為看不慣當時朝廷中的很多做法,他在光緒25年選擇了辭官回滬,開始專心研究西方科學。但是很快他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年齡已經大了,想到用教育的方式來救國的辦法。光緒26年,他將自己的家產全部都捐給了天主教會,作為創辦自己理想中的“中西大教堂”的基金,並且還立下了“捐獻家產興學字據”。

這位百歲老人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將中國叫醒


1902年,南洋公學發生了墨水瓶事件,學生們紛紛選擇離校,就連一代教育大師蔡元培先生都選擇了辭職,而也是因為這次事件,蔡元培先生給馬相伯介紹了很多的生源,解決了他最頭疼的問題,但是這個時候的天主教會則拿錢不辦事,經過馬相伯的多次催促才創辦了震旦大學院。

馬相伯就擔任這個學校的校長,雖然當時的學校條件比較簡陋,但是馬相伯卻也是拼盡全力的在做。梁啟超看到以後也很高興,誇讚這個學校是我國唯一一所具備條理的私立學校。而因為學校的一系列的開明政策也使得學生們很喜歡這個學校。

這位百歲老人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將中國叫醒


後來的時候,馬相伯收留了一個因為譏諷時政的青年于右任,因為他的一些想法都太過於激進,使得天主教會害怕清政府會因此難位他們,所以決定把這個學校改為教會學校,更改了很多馬相伯設定的規章制度,這讓學生們都十分的生氣,決定退學抗議。當時已經65歲的馬相伯看著自己一手創立的學院竟然變成所謂的神學學院,一氣之下也退出了。後來在馬相伯好友張騫以及當時總督等人的幫助下,又再次創辦了復旦大學。

到了九一八事變的時候,馬相伯老人已經91歲了,雖然年齡大了,但是看到全民抗戰他也總想幹些什麼,可是他卻早已散盡家財了。他後來想到了賣字,就這樣他靠著替別人寫信、寫春聯,一筆一劃的賺到了10萬元,將這些錢全部捐給了我國的抗戰事業。

這位百歲老人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將中國叫醒


活了近百年的馬老努力了一生卻還是看不到一絲的希望,他只能向喪家之犬一樣到處的輾轉,走著走著竟然走出了國門到了越南,而馬老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走出國門了,發現以後他一下老淚縱橫,說:“正愧無德無功,每嫌多壽多辱!”

1939年11月4日,馬相伯終於走不動了,在越南逝世,享年100歲,他活了一百年,見證了一百年的屈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