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醫”家人,一家人

在疫情面前,很多日日相守的夫妻卻很難見面,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彼此只能通過微信視頻聯繫。距離確實拉開了,但美卻不曾消失,愛也依然溫暖。

“醫”家人,一家人


唐再慶一家四口人都是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的醫生。從臘月二十八一直到現在,四口人基本都是通過視頻通話來溝通。雖然是一家人,卻無法見面。

唐再慶的愛人 王春芳

比較擔心我愛人,因為他身體不太好,心臟剛做了四個支架,我還是挺擔心他的,因為他們會診挺頻繁,有時候半夜也會診。

“醫”家人,一家人


唐再慶一家合影

“醫”家人,一家人


唐再慶與兒子唐明昊合影

省傳染病防治院是省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定點收治醫院。唐再慶、愛人王春芳、兒子唐明昊、兒媳朱曉琳分別來自不同科室。平時唐再慶出專家診,相對自由些,但家裡其他三口人都在隔離病房和發熱門診,為了安全起見,四口人必須分別隔離。

“醫”家人,一家人


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內七科

主任 唐再慶

我是黨員,我是支部書記,醫生這是責無旁貸的一種責任,大家都是義無反顧的,我們一家都衝在第一線了。

“醫”家人,一家人


唐再慶與妻子王春芳合影

17年前,唐再慶和愛人王春芳是抗擊非典的主力,而今55歲的唐再慶已不再年輕,但過去的這一個多月,唐再慶卻基本沒休息過。可喜的是,60後的老唐培養出了80後的醫二代小唐。如今,兒子兒媳已經衝上了最前沿,也都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唐再慶的兒子 唐明昊

我已經連續工作了十天,在我手下是有四個患者。

“醫”家人,一家人


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內七科

主任 唐再慶

這個樓就是我兒子隔離病房的樓,他們平時就在這裡面工作,現在已經進不去了,我能看到我們的下一代積極去投入到新冠肺炎的治療和搶救中,他們對於我們醫院來說,對於國家來說都是棟樑,我感覺他們成長了,我們也欣慰了。

由於一家人沒法正常回家,3歲的小孫女就一直由姥姥、姥爺看護。兒媳朱曉琳趁倒班時間給孩子買了蛋糕,但生怕自己和孩子交叉感染,朱曉琳只能把東西放在家門口後就匆匆離開。

“醫”家人,一家人


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內七科

主任 唐再慶

SARS(非典)的時候沒有手機(視頻),大家都非常恐慌,誰也見不到誰,現在有手機了,有視頻了,這種科技進步把人拉近了,這樣我們還能見到了,要麼每天都是一種擔心,都是一種想。

“醫”家人,一家人


“醫”家人,一家人


目前,手機屏幕成了祖孫三代之間傳遞愛與溫暖的唯一方式,而這種方式很快就要成為記憶。

截至29日凌晨,省傳染病防治院累計24人出院,現有35名確診病例正接受治療,其中14名患者已經達到治癒出院標準,正在隔離觀察中。

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內七科

主任 唐再慶

共同的努力,治療得基本都穩定了,我覺得很短的時間內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仗。

版權歸新聞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請聯繫我們

《新聞夜航》熱線:0451-828982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