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58歲僅發表一篇論文就突破世紀難題:數學家張益唐

2013年,一篇《素數間的有界距離》被數學界最高期刊《數學年刊》強烈推薦發表之後,這個沉寂了三十年的人,瞬時成為了數學界的傳奇。他只發了一篇論便突破了世紀難題“孿生素數猜想”,一鳴驚人。

此人就是張益唐,當時他已經58歲了。他的故事幾乎成了現代數學勵志的楷模,他是北大的高材生,他以優異的成績赴美國名校深造,在美國,他歷經坎坷,為了一口氣,他端過盤子、送過外賣、當過收銀員。

58歲僅發表一篇論文就突破世紀難題:數學家張益唐

1955年,張益唐出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父母平日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教他學習。他卻天生酷愛數學,9歲便開始研究勾股定理,對所有的數學猜想充滿好奇。

那個特殊年代,取消了高考制度,迫不得已,他只能去北京的鎖具廠當工人。 1978年高考恢復,他匆匆地考了一次,成績不太理想,但第二年重新再考,23歲的張益唐考上了北京大學數學系。

大學四年,他在北京大學數學系是人人皆知的大才子,崇拜他的姑娘更是從學校南門排到了北門。

四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本科畢業,又順利在北大完成碩士學業。當時的北大校長的丁石孫認為,應該培養一批有利於中國發展的實用型人才,他希望張益唐能出國學習更實用的代數幾何,極力推薦他去美國深造。

58歲僅發表一篇論文就突破世紀難題:數學家張益唐

1985年作為公派自費生張益唐踏上了赴美攻讀博士學位之路。長路漫漫,而他卻只帶著一個箱子,一個挎包,一雙木頭筷子,還有一本《古觀止》,他來到了普渡大學。普渡大學是世界頂級名校,這裡培養了13位諾貝爾獎得主,抗日名將孫立人,中國的兩彈元勳鄧稼先、火箭專家梁思禮、熱能工程專家王補宣,陳學俊也都畢業於此。

能到美國頂級名校深造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大家都認為,張益唐可以順風順水的成為偉大的數學家了吧?

他雖然成績依然優異,但是與導師的意見時常不合,他的導師是華裔臺灣數學家莫宗堅。在讀博士的最後一年,張益唐將兩年就寫好了博士論文交給導師,但然導師的理論被檢驗出錯誤,這讓他的導師覺得丟臉,這讓張益唐幾乎無法畢業。

58歲僅發表一篇論文就突破世紀難題:數學家張益唐

沒有辦法,他的博士讀了七年,終於在最後一年,他交出了自己的博士論,導師終於通過了他的論文,但是卻不肯給他寫推薦信。他可算是被這個導師給“坑慘”了

沒有導師的推薦信,意味著,他在美國不會被任何研究機構錄用。他又因為不滿意自己的博士論文,不肯發表出去,從而失去了在數學界立足的機會。

正在他不知何去何從之時,他的母校北京大學給他伸出了橄欖枝。一直很看好他的著名數學家、北大校長丁石孫力邀他回北大任教。

然而,張益唐卻拒絕了。這個決定他從沒有解釋過,但是朋友們看得出來,他在爭一口氣。

在美國沒有導師的推薦信,就算是名校畢業也很難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為了生存,他在美國送快遞,端盤子,在汽車旅館做小工,快餐店裡做收銀員,受盡了人家的白眼。

雖然生活如此,但是他卻從未放棄過他喜愛的數學,依然默默地研究數學。

他幾乎是一夜成名,正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所以人看到的都是他的成功,可是又有多少人看到他的付出和堅持呢?

他一路走來,經歷許多辛酸和白眼,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喜愛的數學研究,多年的堅忍不拔,終於一舉成名天下知,榮譽接踵而來。

58歲僅發表一篇論文就突破世紀難題:數學家張益唐

憑藉著這篇論,張益唐躋身到了世界重量級的數學家行列,並且還獲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等多項世界級獎項。

蟄伏三十年,無人理解,不受認可。天賦可以承擔短暫的精彩,但唯有堅持,才能賦予永恆以改變。

成名之後,張益唐閉口不談當年和導師的過往,即使對最親密的朋友也緘口,“這個事情就過去了,我不想談。”

普渡大學的那段求學經歷,還成了張益唐終生的陰影。他曾說:“我不太願意提普渡的這種經歷。普渡最近要給我一個傑出校友,我說我大概不會去領這個獎的。可以這麼說,北大是我唯一的母校。”

張益唐能在數學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他的堅持、和他對數學的熱愛有很大關係。其實數學是整個科學的支柱,很多學科都離不開這個工具。偉大的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能有如此成就也和他的數學好有很大關係。他不僅是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也是個出色的數學家,他的楊-巴斯特方程,仍是現代科學家重要的數學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