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上週美股大跌,為什麼黃金的價格也下跌?

木頭弟


非常簡單,因為黃金前期走勢強勁,獲利盤擔憂下跌風險,同時股市跌到支撐位成為機會,獲利盤拋出進入股市抄底

其實本次股市至少A股已經調整到位,只是因為疫情導致了恐慌情緒,順便帶來了調整,而一步到位後,的確已經出現了買入機會,和2月4日一個意思


連板股王


黃金本週可謂“先甜後苦,樂極生悲”,金價周初一度受避險浪潮助推而暴漲至2013年1月以來高位1689.21美元/盎司,但隨後市場急轉直下,週五(2月28日)金價暴跌4%,自日高最多暴跌超80美元,創下7年來最大跌幅,一度跌穿1570美元關口至2月12日以來低位1562.73美元/盎司。

週五的大規模拋售使得金價跌破了1600美元關口,在股市大跌的情況下,投資者拋售黃金來籌集資金,以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引發了黃金的拋售。此外,此前設定的保護性拋售止損被觸發,也導致黃金遭到了技術性拋售。


從技術上看: 因為無厘頭的暴跌,致使幾乎所有的技術性作用全部失效,只能從行情的走勢和周線上找到理論上的技術性判斷。

從周線上看,黃金還在上升通道中,1570是還黃金的中長線的多空分水嶺位置,很慶幸的是黃金週五最終收到1580以上,表明黃金的上升趨勢還沒有改變。不過因為暴跌的原因,1570的支撐性偏弱,能不能真正的有效還需要下週的黃金走勢來確認。

從上週的行情走勢上看,1620是我們始終強調的短線多空分水嶺位置,而且上週在1620附近連續10次以上的反覆性的試探支撐的有效性。但是最終跌穿1620以後黃金呈現暴跌走勢。所以從技術和行情走勢上看,1620依然是黃金短線的多空分水嶺,和黃金反彈的最重要的壓力位。

總結:1570依然是黃金中線多空轉折點位置,但是技術性較弱,需要下週黃金的走勢確認的有效性。 1620是黃金的短線的多空轉折點位置,也是黃金能否再次重回升勢,還是從此由空轉跌的開始的決定性位置。

喜歡本回答,請關注,點贊,評論,謝謝


匯市飛翔


一個是,黃金從之前的1500多美元/盎司,直接站上了1650美元/盎司,甚至還要劍指1700美元/盎司。由於短期內漲幅過大,積蓄了大量的獲利籌碼,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快速回落。國際金價大跌是炒家獲利回吐或者説是做空的結果。

另一方面,國際金價重挫,美元指數也跌破了99,説明避險資金流向黃金、美元目前要暫告一段落。不過,黃金與美元齊漲共跌,也可以看得出黃金上漲的空間並不是很大。

導致美股斷崖式下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首先,美國當地爆發了流感病毒,這將影響到美國經濟的增漲前景,同時全球暴發了新冠病毒疫情,使世界經濟前景充滿變數,這是美股下跌的主要原因。




上海華少哥


這幾天國外股市暴跌,金銀價格不漲反趺,黃金為什麼突然不避險了,個人理解如下:

第一,黃金的避險屬性其實在2月13-24日有所反應,不到兩週時間,金價從1570美元上漲至1690美元,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剛剛發酵的那兩天(上週末2月22、23日),金價在21、24日兩個交易日上漲了70美元,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漲幅。

第二,從美股歷史上的幾次暴跌經歷來看,黃金在初期會上漲,但是隨後都會跟隨美股一起殺跌,直至美股企穩(例如2008年年底金融危機,黃金也是先揚後抑,跟隨美股大跌)。

主要有兩方面因素:

一方面,股市連連暴跌導致資產流動性問題,很多基金和大型機構需要轉移資金來滿足股市追加保證金的要求,也就是說拋售黃金來彌補股市暴跌中的保證金追加。

另一方面,當市場極度恐慌的時候,相比於黃金,日元跟美債才是最終避險資產。(日元為避險資產的原因:當經濟差之時,各國靠降息來刺激經濟,而降息時持有相應貨幣就不划算了,且預期還要繼續降息,高息貨幣匯率受到壓制,低息貨幣就有了避險作用,日本長期低利率,降無可降,也就成了傳統避險資產)

(美債為避險資產的原因:只要美國繼續掌控自己的貨幣,那麼國債違約就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第三,原油暴跌降低通脹預期+美聯儲降息的不確定性。

黃金本質是抗通脹,但是近期全球疫情蔓延導致經濟預期非常悲觀,布油已經跌至50美元,而油價是通脹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所以通脹的預期大幅降低。

同時,美聯儲對於降息的態度一直很謹慎,這兩方面因素疊加,黃金短期繼續大幅上漲的驅動力就減弱了。

其實週五(2月28日)盤中,美聯儲緊急表態,稱美聯儲正在監測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構成的風險,承諾在必要時採取行動。言外之意就是可能於近期再次降息,所以美股、黃金都有所反彈。


海大師ll


第一,黃金的避險屬性其實在2月13-24日有所反應,不到兩週時間,金價從1570美元上漲至1690美元,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剛剛發酵的那兩天(上週末2月22、23日),金價在21、24日兩個交易日上漲了70美元,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漲幅。

第二,從美股歷史上的幾次暴跌經歷來看,黃金在初期會上漲,但是隨後都會跟隨美股一起殺跌,直至美股企穩(例如2008年年底金融危機,黃金也是先揚後抑,跟隨美股大跌)。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股市連連暴跌導致資產流動性問題,很多基金和大型機構需要轉移資金來滿足股市追加保證金的要求,也就是說拋售黃金來彌補股市暴跌中的保證金追加。另一方面,當市場極度恐慌的時候,相比於黃金,日元跟美債才是最終避險資產。(日元為避險資產的原因:當經濟差之時,各國靠降息來刺激經濟,而降息時持有相應貨幣就不划算了,且預期還要繼續降息,高息貨幣匯率受到壓制,低息貨幣就有了避險作用,日本長期低利率,降無可降,也就成了傳統避險資產)(美債為避險資產的原因:只要美國繼續掌控自己的貨幣,那麼國債違約就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第三,原油暴跌降低通脹預期+美聯儲降息的不確定性。

黃金本質是抗通脹,但是近期全球疫情蔓延導致經濟預期非常悲觀,布油已經跌至50美元,而油價是通脹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所以通脹的預期大幅降低。

同時,美聯儲對於降息的態度一直很謹慎,這兩方面因素疊加,黃金短期繼續大幅上漲的驅動力就減弱了。

這是綜合因素


奕凱


因為美聯儲的溫和降息,對美元指數提供了一定的支撐,美元指數有所上漲,而非美貨幣係數則出現了下跌,黃金在美元走強的同時自然就變動較弱,隨之而下跌了。要知道的是,黃金是一個避險情緒的工具,但是當市場顯示的不那麼嚴重的時候,往往給予黃金就是一種“利空”的調整。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在歷史上的幾次降息週期開啟以後,黃金的上漲趨勢雖然確認,但是也不是一路高歌猛進,只漲不跌的,中間也會經歷所謂的短期回調。而對於現在的美國情況來說,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種衰退前的徵兆,但是還未進入一個確定性的衰退週期,所以黃金的避險表現自然不會那麼強烈。

對於市場預期來說,只有出現了以下三種情況,才能夠大幅度地刺激黃金短期上漲:第一,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甚至更高,超出了市場的預期。這就說明,美國的危機程度很大,否則不會一次性降息那麼多。第二,美國股市大跌,甚至已經確認了走熊趨勢。對於現在的美國來說,經濟衰退前兆一覽無遺,就差美股大跌後的一錘定音了。第三,就是經濟衰退被確認。我認為這在2020年出現的概率較大。

從最近幾個月黃金的走勢來看,從5月22日其實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比較高,1273美元漲到前今天最高的1560美元,只有四個月時間,漲幅已經達到了22.55%,這樣的漲幅也算比較大了,應該已經充分反映了市場的避險要求,而且已經是漲幅有點過度了,可能已經透支了很多利好消息的影響。因此,當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的消息傳出,黃金應聲下跌,也是順勢進行調整。主要原因應該還是最近黃金漲幅較大,也確實需要調整了。所以綜合來看黃金未來長期的上漲趨勢不變,短期只是對於數據,對於恐慌情緒的暫緩,甚至是一個合理的黃金短期回調,屬於正常範疇。25個基點的降準明顯是市場所不接受的,但是是美聯儲所能夠接受的。說白了美聯儲不是為了滿足市場而降息,他更考慮的是如何維穩經濟和股市,甚至減弱未來衰退的概率和空間!





生活好美未來


通常情況下黃金和股票是沒有直接關係的,只有在特定的時間節點才會有間接的關係,因為投資黃金的本質是避險的,所以當股市下跌時,提前預示經濟走向下滑週期的時候,黃金就會上漲,但是假如有更加避險的資本品出現就不同了,譬如升值中的美元或者美債。這樣黃金反而沒有以上升值趨勢的貨幣這麼保值,這個時候黃金就會一起暴跌。

股票市場和黃金市場常常是資產組合選擇市場中最重要的兩個,資本都是逐利的,從資金流向上看,股票市場和黃金市場通常是競爭性的。一般而言,當經濟運行良好,證券市場處於中長期的上漲趨勢時,投資者更願意從股市中投資獲利,大批的資金為追逐股票投資的高額收益而流出黃金市場,導致金價下跌。而當經濟運行狀況較差,股市處於中長期的熊市時,就會有部分資金迴流至黃金市場,導致金價上升。

不過,由於不同股票指數的表現差異很大,並不是所有的股票指數都與黃金價格有明確的相關關係的。正如近段時間我們所看到的,美國股票大幅度下跌,而金價也隨之下跌並創出新低,很大程度上是受當前疫情對世界的經濟的影響。


向日葵廣視角


美元和黃金宰呈現一定的負相關關係。黃金作為金融性資產和融資性資產,在特殊流動性短缺的情況下,通過黃金和美元之間的SWAP市場可以轉化為美元的流動性。所以當美元的流動性在金融機構之間出現異常的情況(往往就是各種金融危機的基本表現-流動性危機),黃金並不不具備任何所謂的避險性,充當的都將是流動性的替代者被拋售。

此外,2012年10月之後華爾街便開始流行關於“黃金成為資金池(Liquidity pool)”的說法,高盛也有一篇報告提到資金池的概念,傳統上大家認為黃金是投資的標的物,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黃金也是非常好的融資載體。比如大家都看到了關於索羅斯減持黃金ETF的新聞,但背後蘊含的黃金從投資向融資的轉變卻是極少數人能夠理理解的。

而油價是重要的全球調節器,其路徑如下:

油價上漲—通脹—貨幣政策重緊—資本流入—追逐利利差—追逐投資回報率—追逐資產價格—演變為單純的追逐資產價格—資產價格升高—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自我強化;

油價下跌—通縮—貨幣政策寬鬆—海外卻加息—資本利利差收縮—資本外流—將進一步寬鬆流動性換位—而資產泡沫進一步加速;

一旦油價再次上漲,則刺刺破泡沫


博弈每日基


這種情況在2018年3月份就出現過。但這次疫情並沒有讓週期加速,形成通脹後的衰退,而是讓週期逆轉了,回到了2018年的環境,大量資金確實在避險,但是沒有選擇黃金,而是選擇了債券,原因可能是他們認為,現在並沒有情緒反應的那麼糟糕。遠沒到絕望時刻,跟黃金相比,債券起碼還是有票息的,除非是大家覺得,債券還本付息都是問題的時候,才會轉而投向黃金。現在大家顯然沒有這麼想,不少大資金甚至認為,為了對沖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政府十有八九都會繼續降息。屆時債券還可以繼續穩定的產生收益。所以除非疫情全球大爆發,或者亞洲大爆發影響全球製造業產業鏈,黃金才會真正吸引避險資金的進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