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東方快評丨藏族阿媽堅持送熱茶 讓行善精神永相傳

東方快評丨藏族阿媽堅持送熱茶 讓行善精神永相傳

  報載,右手拄著柺杖,左手提著裝滿酥油茶的茶壺和食品口袋。近日,一位藏族阿媽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卡點值守人員送熱茶的照片在網上流傳,不少網友為之點贊,稱其是學習的榜樣。據悉,今年68歲的龔如瓊老人說:“只要疫情不結束,我就一直送。”(見2月28日的《華西都市報》)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看到防疫工作人員每天在防疫卡點值班防守,十分辛苦,藏族阿媽認為“國家遇到了困難,我也想出一份力”。於是,每天她堅持為防疫工作人員送滾熱的酥油茶,也算是感恩國家。因為老人認為,自己年輕時因腰肌勞損險些癱瘓,幸虧有國家重大疾病救助和醫療保險政策,才讓老人得到及時治療沒有癱瘓,所以,點點滴滴,老人銘感於心,是該報答國家的時候了,故“只要疫情不結束,我就一直送。”

  每天堅持送熱茶,乍一看,是一件小事,不值一提,但對於一個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來說,確實不是一件易事。此事雖小,但一滴水能夠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其精神難能可貴。既發揚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展現出偉大時代的良好風尚,也傳遞著無私奉獻的社會正能量,在社會上樹立起了一個大愛無疆的行善風向標。

  不可否認,在社會轉型期,利益的分化與侵蝕、觀念的多元與錯位,使社會道德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複雜生態,以致一些領域出現了嚴重的道德滑坡與失範。這說明在人際互助、彼此信任方面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需要用真情去喚醒,用榜樣的力量去感化,讓人們的血管裡流著“道德的血液”,多奉獻愛心。

  而今,藏族阿媽堅持送熱茶,無疑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因為有了像藏族阿媽這樣默默堅持,為愛而送、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冷漠,沒有任何理由不對社會友愛、慈善的力量充滿信心。畢竟,助人為樂、無私奉獻、見義勇為仍然是社會倡導的主旋律,仍然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美德和基石,理應大力弘揚;否則,社會發展將會失去靈魂。

  但丁說:“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丘吉爾說:“人們因所得的東西而活,因所奉獻的東西而打造生活。”雖然在防疫期間,追求美德的人,追求奉獻的人,不止藏族阿媽;甚至與那些捐款10億元、上千萬的富人相比,藏族阿媽堅持送熱茶,不可與之相提並論。但是,善款有價,愛心無價,捐多捐少,都是一份愛心,一份真情。藏族阿媽堅持送熱茶,屬於平凡之中見偉大,更別具一格,更容易讓人淚目。

  試想,每當看到一個佝僂的背影每天往返於家和防疫卡點之間,踐行老人的“溫暖之行”時,每當喝上老人送來的熱茶,吃著老人送來的糌粑、餅乾、奶渣子和糖果時,難道不感到防疫更有力量,人間更有溫情嗎?難道不感到不能讓像藏族阿媽這樣的老百姓失望,要堅守崗位,管理卡點,堅決打贏防疫阻擊戰嗎?難道不感到要感謝藏族阿媽,要發揮藏族阿媽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把行善美德和精神永遠傳遞下去嗎?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