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西遊記》中為什麼只有孫悟空能從祖師那裡學得長生之道?

豫虞於漁


其實啊,西遊記並不是真實的,只是想告訴我們磨難,痛苦,失望,都是人生,必須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沒難都體驗了師徒之間的感情,還有不渝的感情,他們的感情不能用時間來衡量,因為這之間他們包含了太多的情緒,複雜的思想,只要你們夠認真對待,你們會度過難關,也會突破九九八十一難到最後取得真經,只不過在之間的艱難險阻,你們能不能克服?這是很重要的,當你們,你們走過這個過程的話,你們會看到百花齊放春天,又綻放出了另一個光彩,你們走過春夏秋冬,看過你們彼此的崢嶸歲月,就會越來越,珍惜彼此,從而走過一生


偶然回眸


《西遊記》中為什麼只有孫悟空能從祖師那裡學得長生之道?主要原因是悟空為仙石所化、天資聰穎。

一、仙石所化,出生驚動玉帝

在原著中,孫悟空原是一塊仙石,自開天闢地就開始吸收日月精華。化作石猴之後,拜了四方,就目運金光,直達天庭,玉帝見金光焰焰,就命千里眼、順風耳朵開南天門觀看。我們可以想一下,孫悟空自開天闢地就開始吸收日月精華,體內蘊含了巨大的靈力,這哪裡是普通凡夫所能比擬的,本來就是仙體再加上巨大的靈力,作為與天同壽大覺金仙的菩提老祖,肯定是知道孫悟空的,所以孫悟空到了三星洞門口不敢敲門進去,菩提老祖早已知曉就叫仙童來迎接孫悟空了。

二、天資聰穎,猜透師父暗謎

孫悟空在菩提老祖那呆了六七年,也就學些言語禮貌、寫寫字,掃掃地、養養花幹些雜活,一日菩提老祖開始講經說法,孫悟空喜的手舞足蹈,被師父看見,結果師父問他想學什麼,他是這也不學那也不學,師父怒了,手持戒尺將悟空頭打了三下,又倒揹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了。其實這是菩提老祖在考驗悟空,打三下代表三更,關中門代表從後門進去。結果悟空就猜透了,在三更成功見到師父,才得到了長生之道的修行口訣。

三、學生的成就就是老師的成就

作為老師,都願意教天資高的學生,學生成就了,也是老師的成就,所以菩提老祖傳長生之道與悟空,是自然而然的,事實也證明菩提老祖的選擇的是正確的,後來孫悟空成功護送唐僧西天取經,並修成鬥戰勝佛。

看到這裡讓人想起禪宗的一個故事:禪宗五祖弘忍準備找接班人,讓弟子各作一偈,六祖惠能無意作了一首名傳千古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第二天,五祖弘忍到碓坊見慧能(此時的慧能已在此舂米八個月),五祖問“米熟也未?“慧能答“米熟久矣,猶欠篩在。”表面他們在說米,其實是在說修道的境界,然後五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慧能即會祖意,到三更去見五祖,五祖為說《金剛經》,慧能聽到後大悟,五祖傳衣缽于慧能,慧能成禪宗六祖。看到這是不是有種很熟悉的感覺,作者吳承恩學富五車,精通儒釋道,可謂禪宗公案信手拈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六七年裡,菩提老祖不傳長生之道給悟空呢,同樣五祖弘忍為什麼讓慧能舂米八個月?這就是當老師的高明之處,就算是個天才,也是要磨練一番的,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樣才能方堪大用。修道之人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淒涼,所以這六七年裡,菩提老祖也在考驗悟空,看他是否真心向道,還是半途而廢!

俗話說“心猿意馬”,意思就是我們的心就好比猿猴一般,一會想東一會想西,能上天能入地,在小說裡,悟空就象徵人的思想,八戒象徵人的慾望,沙和尚象徵人的業障,白龍馬代表氣,唐僧象徵本性。菩提老祖傳給悟空的長生之道,其實也是作者吳承恩自己對道的的體會。對道家有過研究的人,看菩提老祖傳悟空的那首長生口訣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其中一句“都來總是精氣神,緊固牢藏修漏洩。”從某種意義講《西遊記》是本小說,從另外一種角度來講,《西遊記》也是一本道書,是中國傳統文化儒家佛家道家的集大成者,只不過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就如道家《參同契》,未入門者如看天書不知所云,內行人如獲至寶當修行寶典了。

    


靜心手寫


在《西遊記》中,在描寫孫悟空這個形象時,作者用了大量的語句,可以說整個西遊記中唐僧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人,而孫悟空則是除唐僧外的絕對主角,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共有兩位師傅,一是菩提祖師,二是唐僧,而我之前在回答“孫悟空和哪吒誰更叛逆”中也表明了我認為,唐僧和孫悟空二人雖名為師徒,但是二人更多的是合作關係。而這種合作關係則是從側面反映出了孫悟空在西遊記中的重要性,所以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能從菩提祖師哪裡學習到長生之道的原因我認為有兩方面原因:

孫悟空在《西遊記》中主角光環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從石頭中蹦出後,先當上了猴王,後學會了八十一般變化,更是上天庭摘桃,下地獄改生死簿,下龍宮奪定海神針,不提西行取經,孫悟空的經歷是師徒四人中的經理最為豐富的,所以在主角光環下的孫悟空就應該是特殊的,也因此只有孫悟空能從菩提老祖哪裡學的長生之道。

孫悟空不平凡的來歷

孫悟空雖然只是一隻猴子,但是孫悟空的出生決定了他是不平凡的,”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天地精華為生,自然孕育而生,而這樣的猴子從它降世的那一刻,蓬萊的菩提老祖也許便已經知道了,甚至在後面孫悟空遠至蓬萊拜師學習,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菩提老祖的預測中,下山的樵夫也未必是凡人,在西遊記中,普通人看到會說話的猴子時都是感到害怕的,但是這個樵夫在看到會說話的猴子時不僅不害怕,反而告訴他要學習就要去蓬萊去找菩提老祖,那這有沒有可能是菩提老祖真實的意願呢,在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童子道:“我家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孫悟空剛到山門口,菩提老祖便已安排弟子來接,說明菩提老祖對孫悟空的行程是瞭解的,而在菩提老祖將孫悟空逐出山門時又說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這說明菩提祖師對孫悟空之後所做的大鬧天宮等行為皆是在菩提祖師預料之中,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對於孫悟空一生的命數,菩提祖師是有所預見的,預料到會大鬧天宮,會西行求經,也因此,在這一段師徒緣分中,儘量教給他一些保命的本事,教會他長生之術。


一屜湯包


菩提祖師出現後一直神隱,但是他對孫悟空的過去未來了如指掌,為什麼傳授給他長生技能之道等,那是因為悟空是可造之才,且負有特殊使命的。

孫悟空悟性高,被敲頭能悟出師傅本意,是可造之材。

菩提祖師應該是佛教人士,而且是如來佛祖可能性最大。《西遊記》取經的原由是是東土的南贍部洲的大唐人好殺,剛剛從地府還魂回來的唐太宗,被地獄中的冤魂嚇壞了,想超度他們,就舉辦水陸大會,唐僧主持水陸大會的法事。這時觀音菩薩故意變身癩頭和尚來攪亂唐僧的法事,說“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唐太宗得知就拉來問大乘佛法在於何處?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然後觀音菩薩顯出真身,震驚了整個長安城,接下來就有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

佛教在唐朝之前就已經在東土發展,並形成了一定勢力,但是東土也有原來的道教文化傳統。兩個宗教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佛教有繁榮發展的時候,也有被滅佛廢佛的時候。東土以玉帝為核心的道教神仙體系希望牢牢掌控這片土地,但是西天以如來為首的佛教體系希望擴大對東土的影響力,就從各個角度滲透東土。首先佈置好取經的人選唐僧,然後借唐太宗李世民鼓動唐僧去西天取經。為了讓唐僧順利取經,物色好幾個徒弟,其中孫悟空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只有把他培養出來了,才能幫助唐僧克服重重困難。

第一回,孫悟空漂洋過海十多年終於找到了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老祖住處,菩提老祖早料到他來了,不等他來問就安排童子開門引進。頭七年孫悟空只學了講經論道、言語禮貌、習字焚香等基本技能。孫悟空堅持要學長生之道,並在一次課堂上惹怒了菩提老祖,老祖用棍子敲他三下,然後背手離開,悟空領悟了師父用意,夜間三更時候進師父寢房後門進入討教本領,孫悟空接下來學到了長生妙道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菩提祖師預言孫悟空五百年後會遭天降雷災、火災、風災,菩提老祖趕孫悟空出山門的時候囑咐孫悟空,然後惹禍行兇,不能說出師父身份,否則“把你這猢猻剝皮挫骨,將神貶至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得菩提老祖私授秘術的片段

事後孫悟空果然惹火行兇,強要了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亂改陰間地府的生死簿,後偷吃王母蟠桃、破壞蟠桃盛會、偷吃太上老君仙丹、大鬧天宮。但是孫悟空攪擾的都是東土的道教神仙體系,最後玉帝不得不求助如來佛,把孫悟空鎮壓再五行山下。 我們可以藉此推測,孫悟空一系列破壞行為的背後一定有佛教的勢力提前推演佈置的,孫悟空只是他們的棋子,目的是擴大他們在東土的影響力。

接下來西天取經的路上,觀音菩薩招納道教神仙體系被打壓的人士協助唐僧取經,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敖閏的兒子,被告忤逆罪,觀音親自想玉帝求情放在人間等候作唐僧腳力。豬八戒本是天蓬元帥,因醉酒調戲嫦娥差點被玉帝處斬,罰重責二千錘,貶入福陵山成了豬妖,沙和尚本是捲簾大將,在王母蟠桃宴上打碎了玉玻璃,惹怒玉帝,差點被殺,最後在赤腳大仙幫助下,改貶流沙河。取經結束後,取經團隊正式給予佛教系統編制,白龍馬為八部天龍豬八戒為淨壇使者,沙悟淨為金身羅漢。取回的大乘幫助佛教在東土繼續擠壓道教神仙系統的地盤。


鈐邑長樂人


菩提代表智慧,悟空本無名字,他的師父菩提老祖賜名為行者,行者即是修行人的意思。行者由於爭強好勝,賣弄神通,被師父菩提老祖趕下山去。就像一個孩子接受了後天的教育以後,但還沒走完全長大成人。還需要社會的薰陶和磨鍊。像極了我們剛入社會,覺得自己牛掰極了,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那都是自己的想當然。大鬧天宮,不就像我們剛接觸社會時,全世界都是你的一樣[機智]。

孫悟空就代表著我們這個思想,像猴子一樣攀緣。一會不能停留,不能平靜。什麼都想抓,什麼也抓不住。後來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指山下了。五指山不就是我們凡夫的貪,嗔,痴,慢,疑嗎?試問我們哪個能沒有這些,一直都被這大五蓋蓋覆著。不能證得菩提智慧。我們大師兄的神通再牛🐮也跳不出三界還是在五行中翻滾。後來唐僧的出場,揭開了山頂觀音菩薩的六字真言符咒。大師兄才得以衝出山體,衝上雲霄。被師父唐僧賜名悟空。悟空就是要悟到一切萬有皆空。空才能生萬有,非有非空,即空即有的如來境界。大師兄之所以能承諾保他師父去西天取經,是因為我們的這個第六意識本事最大了。想啥來啥,只要好好利用就是滿滿正能量。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猴脾氣和牛脾氣上來的時候[發怒]誰也不服了。所以才有了他最好的把兄弟牛魔王的出場[呲牙][靈光一閃]西遊記中這兩個人物都是混世魔王,魔王中的魔王。想想我們自己的生活中,平時都文質彬彬的,遇到不如意的境界一來那不就是牛魔王下凡嗎[大笑]再來談談他的緊箍咒,也就是那個鐵圈圈。觀音菩薩因為他經常不聽話,猴急了就想撂攤子走人,回他的花果山當猴王去。不就像我們本來發誓要做的某件事,剛開始幾天還能堅持,慢慢的自己就原諒自己,偷懶,放逸。擼鐵的小夥伴們應該有同感[靈光一閃]說好的每天6點的健身呢?你又堅持了幾天[可愛]請不要對號入座[可愛]所以唐僧一念咒,他就疼的滿地打滾。乖乖的聽師父的話,繼續牽馬一路向西。哎呀哎呀媽呀!一下扯遠了,正式回答施主的問題[我想靜靜]長生之道是佛道兩家都追求的,一個是精神長生,一個是肉體長生。悟空從佛家講,他代表第六意識,代表我們的思想念頭。但是這個念頭我們何時能停留住一刻呢?一直像流水瀑布一樣從不停留。但是有一個東西他一直在,那就是你的知性,覺性。比如你現在餓了和你小時候知道自己餓了。他那個知一直沒變過。可能不是很好理解[摳鼻]慢慢參去吧[祈禱]


扒拉靈魂


在原著西遊記裡的第三回中的一段,算悟空宴請他結拜的兄弟的在自家的花果山喝酒聚會,醉了以後算悟空就睡著了,然後就夢到了一黑一白二鬼上來就勾魂。一路來到了一處地方,仔細一看,原來是到了閻王處了。看到這裡我們就很奇怪了,明明孫悟空已經學了長生不老的本事,為什麼還會被黑白無常勾魂呢?而且他們還冷笑著跟孫悟空說,他的陽壽已經沒了。孫悟空當時就特別生氣,大鬧閻羅殿。閻王害怕了,連忙求饒。孫悟空當時就揪著閻王問,我已經學了長生不老的法術,怎麼還會死?

閻王當時打哈哈說是,小鬼弄錯了。孫悟空不相信,要翻生死薄查看。原著中寫到,孫悟空翻開生死薄,上面寫到:孫悟空,天產石猴陽壽342歲,善終。這時候相信大家都一樣的疑惑,明明孫悟空是學了長生術的。難道被他師傅給騙了?

回想當初孫悟空學藝過程,孫悟空的目的十分明確,不是長生術的絕對不會去學。當時菩提祖師問了悟空好幾門法術,皆因為不能長生所以沒學。後來菩提暗示悟空半夜去找他。悟空以為師傅這是要偷偷的傳授給他。後來菩提祖師教給孫悟空72般變化。可以肯定的是孫悟空學的這個72變,肯定不能長生的,要不然也不會被勾魂去,孫悟空從生死薄上把名字勾去,這才得以長生。

其實讀完整本西遊記才知道,根本沒有長生不老的法術,三個方法,吃蟠桃,吃人參果,勾生死薄。菩提祖師看孫悟空對長生太執著,所以教給他大本事,知道他遲早有一天也要鬧地府,有本事就不會被勾魂了。也能得個長生。所以孫悟空另下山時菩提祖師告誡他不要在外頭宣揚是跟誰學的本事。





雲飛影視


菩提祖師把孫悟空培養成了一個文韜武略的全才,孫悟空的本事包括:1.七十二變。孫悟空運用此法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是他屢次戰勝敵人的最有用的本事。2.長生不老術。這是孫悟空最想學的本事,在祖師的房間裡半夜三更開小灶學的。3.筋斗雲。孫悟空對兵法運用十分嫻熟,經常教育八戒悟淨什麼是“金蟬脫殼”,什麼是“分瓣梅花計”等。孫悟空對“三十六計,走為上”更是運用得得心應手。呵呵。以上三樣技能都是第二回裡明明白白的交待清楚了是祖師專門給孫悟空開小灶教授的。以下的技能和本事,在祖師學藝那一回原著裡沒有明確的交待是怎麼學成的。4.武功。孫悟空的武功很強,幾乎可說是登峰造極,只有二郎神,牛魔王,青牛怪,等少數幾個人可以和孫悟空在武功上算是平手。依據《西遊記》原著,只可能是從祖師這裡學的。86版電視劇安排的是孫悟空和師兄們每天切磋學到了十八般武藝。5. 身外身法。就是拔根毫毛,變出分身。這個恐怕不在七十二變之中,因為沒有見其他人用過。原著中說“原來人得仙體,出神變化無方。不知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但其他神佛從未用過此法術。儘管此法術戰鬥力極強,孫悟空在西遊途中用此法術卻不是很多,而這也不是萬能的一種法術(怕風怕火,不能對付黃風怪,芭蕉扇,等)。6. 移山縮地法。孫悟空第四十回,為了擺脫紅孩兒,用此法使唐僧很快甩掉了變化成小孩的紅孩兒。7.岐黃之術。孫悟空會“懸絲診脈”,說起朱紫國國王的病理,頭頭是道,顯然是諳熟此道。8.文學功底和佛理。孫悟空能出口成章,吟詩作對,還能點化唐僧佛學(比如第三十六回賞月時唐僧思鄉三個徒弟對月吟詩,點化唐僧),甚至比唐僧更有佛性,說明他的詩文功底和悟性都是極佳的。


小余帶你看劇


我個人認為西遊記的作者,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通過小說反映出一些社會矛盾和現象,當然裡面有佛,教和道,教的一些淵源。很多朋友在看過這部電視劇後,留下了一個深深的印象,就是玉皇大帝被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嚇得趴在桌子下大喊:快去西天請佛祖。那麼,問題來了,電視劇雖然這樣拍的,但在《西遊記》這部名著中,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情節?這個真沒有。

只要看過原著的小夥伴們就知道玉皇大帝嚇到桌子下大喊這個情節,其實書上根本沒有,這完全是電視劇在豐富情節上的改編,為了襯托齊天大聖大鬧天宮的勇猛而已。

個人認為小說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揚道抑佛!這裡僅舉幾個例子,當然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一、悟空師父—菩提祖師是佛祖如來也無法得見的道家高真。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身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座斜月三星洞中傳道。書中第一回,寫孫悟空初見祖師時候的情形,“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臺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雖然提到了西方提到了菩提甚至這山還叫靈臺,但悟空學的是道術,練成的是太乙散仙,很明顯沙門教育不出來啊!而且後書中,又寫菩提祖師開講大道,“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足證祖師是道家人物,因為沙門一向力主信仰純粹,只有道教主張兼容幷包,因此,祖師是國教道家高真無疑。而長生之道也是道教之終身追求。在這裡是突出了對道的重點。

確認了祖師身份後,我們再來看祖師的能力也就是神通,書中第二回說道“祖師道:你今有緣,我亦喜說。既識得盤中暗謎,你近前來,仔細聽之,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悟空叩頭謝了,洗耳用心,跪於榻下。祖師雲:知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自有龜蛇相盤結。 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裡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這一段既通過性命雙修、精氣神、龜蛇、五行等道家術語再次側面證明須菩提祖師的道家高真身份,同時也顯露出須菩提祖師的大法力,“功完隨做佛和仙”,一定程度上,不管是道祖太上老君還是佛祖如來貌似也沒有如此凌人霸氣和自信。

再從徒弟悟空的能力來看,菩提祖師至少也應是鎮元大仙級別的上真,而書中第八回這樣寫:“佛祖對眾言: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啥意思,就是佛祖他老人家壓根就沒看得見菩提祖師,佛祖是誰啊?可是就沒看見西牛賀洲還有菩提祖師這號高人!你說對手強不強呢?

二、高道鎮元大仙和高僧唐三藏的為師之道

前面既然提到鎮元大仙,那先就順著這個思路來吧!鎮元大仙是道家真仙這個身份不用多講,我們來看看書中第二十四回,鎮元大仙應元始天尊之邀去了上青天上彌羅宮,臨走前囑咐清風明月給唐僧一行吃兩個人參果,這人參果可是好玩意,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還得三千年才熟,而且這大幾千年的才結30個果子,這樣的珍寶大仙二話不說直接要給唐僧二個,僅僅是因為唐僧的前世金蟬子五百年前給大仙遞過一杯茶,每讀至此,就不僅為道玄真仙風範所傾倒。

說回正題,大仙回觀後得知樹毀後,“大仙聞言,更不惱怒,道: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孫的,也是個太乙散仙,也曾大鬧天宮,神通廣大。既然打倒了寶樹,你可認得那些和尚?清風道:都認得。大仙道:既認得,都跟我來。眾徒弟們,都收拾下刑具,等我回來打他。”

清風明月兩小道童沒看好家,連場子都被人砸了,兇手還跑得追不上,可師父回來沒惱羞成怒,反而安慰兩個小徒弟,這才是有道的真仙之風,反觀唐三藏,全書裡要麼罵悟空潑猴潑猴潑猴,要麼動輒用念緊箍咒威脅,要麼就是各種抱怨徒弟們連累了自己...在為師之道上,高僧和高道都可見一斑矣。

口說無憑,還是舉個例子吧,仍拿五莊觀這章看,書中寫“唐僧埋怨行者道:你這個猴頭,番番撞禍!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受他些氣兒,讓他罵幾句便也罷了;怎麼又推倒他的樹!若論這般情由,告起狀來,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通。”“唐僧道:他若干出這個勾當,不同你我出去啊,我就唸起舊話經兒(注:緊箍咒),他卻怎生消受!”而悟空趁夜帶數人逃脫時,“這一夜馬不停蹄,只行到天曉。三藏道:這個猴頭弄殺我也!你因為嘴,帶累我一夜無眠!”,大仙要鞭打眾人時,“那長老淚眼雙垂,怨他三個徒弟道:你等闖出禍來,卻帶累我在此受罪,這是怎的起?行者道:且休報怨,打便先打我。你又不曾吃打,倒轉嗟呀怎的?唐僧道:雖然不曾打,卻也綁得身上疼哩。”。各位小夥伴,徒弟悟空一體受罰,捱打一天都沒說啥,唐僧卻抱怨繩子勒的疼,都是做師父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虧得唐僧還是佛祖當年的二弟子轉世,自來名師出高徒,吳承恩此心可誅啊!額,這話題就說到這吧!

當然,肯定有人說,人參果樹最後不還是被觀音菩薩給治好了嗎?作者想說的不還是佛比道高,此言其實差矣!鎮元大仙初聞此事,一點不急的樣子估摸他老人家肯定是自有解決辦法了。

三、玉帝和佛祖的關係

玉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居於太微玉清宮,統領三界十方內外諸神與芸芸眾生,並管轄世間一切興隆衰敗、吉凶禍福。是在道家三清之下,四御之上的大神。

書中第七回如來收服悟空之後,玉帝挽留赴宴“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這裡面幾個詞,不敢、承、宣命、敢,可見佛祖如來對玉帝不說恭敬有加,至少也是對等關係才能用到這幾個詞彙,而前面提到了,玉帝是道家三清之下的大神,不必多講。

寫了這麼多,《西遊記》本身就是部小說,屬於對佛教玄奘法師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之事的神話,不論佛道,都教化世人向善積德,克己慎行,新中國成立後,佛道兩家互幫互助之美談不斷。在此,因小說事論小說,與虛無處談虛無,無意冒犯,還望佛道大德們勿怪。


弘道永正


孫悟空學了菩提祖師的長生之道後,卻被閻王勾魂,因為菩提祖師傳授的長生之道,並不能長生不老,其效果只是“成仙了道”,即“修得人身”,而在此之前,孫悟空只是一個畜牲。

《西遊記》黑熊精一回,三藏道:“我聞得古人云,熊與猩猩相類,都是獸類,他卻怎麼成精?”行者笑道:“老孫是獸類,見做了齊天大聖,與他何異?大抵世間之物,凡有九竅者,皆可以修行成仙。”孫悟空自己說自己是獸類。

《西遊記》白龍馬一回,觀音菩薩對孫悟空道:“你當年未成人道,且肯盡心修悟”,“未成人道”四字,說的就是菩提祖師未傳授孫悟空長生之道之前,菩提祖師傳授的長生之道,其實只是幫助孫悟空這類畜牲道的動物修成人道。

順便告訴大家一句,通天河的老烏龜,讓唐僧幫忙問的也不是壽命,而是“何時修得人身”,“成仙了道,修得人身”,才是通天河老烏龜的真正訴求。

為什麼菩提祖師答應傳授給孫悟空長生之道,教的卻只是“成仙了道,修得人身”的方法?因為長生不老之道,菩提祖師也不會呀,菩提祖師自己還想學呢!

《西遊記》裡,誰會長生不老之道?福祿壽三星會!

姜子再說一個你不知道的西遊記真相,會長生不老之道的不是菩提祖師而是蓬萊三仙。

《西遊記》人參果一回,原著中寫道:

三星道:“我們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與天齊壽;我們還要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你怎麼說他的能值甚緊?天下只有此種靈根!”

也就是說,通過“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是可以達到長生不老的效果的,但是非常費工夫,而且效果甚微,要想長生不老,還是需要通過外物——即吃葡萄人參果等仙果獲得。

菩提祖師的長生之道給了孫悟空人身與本領,強銷生死簿給了孫悟空無限的壽命,而蟠桃、仙丹、人參果,則給了孫悟空不生不滅的肉身。孫悟空從此不生不滅,長生不老,然而,傳授孫悟空長生之道的菩提祖師,卻無緣吃到蟠桃人參果,渡劫失敗死了!

菩提祖師看似神通廣大,多數人以為如來老君都發現不了他的存在,其實,五百年前,孫悟空離開不久,他就死了,不存在了。

《西遊記》菩提祖師一回,原著中寫道:

那祖師不多時覺來,舒開兩足,口中自吟道:“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閒。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幹!”

祖師聽說,十分歡喜,暗自尋思道:“這廝果然是個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盤中之暗謎也?”

祖師道:“你今有緣,我亦喜說。既識得盤中暗謎,你近前來,仔細聽之,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悟空叩頭謝了,洗耳用心,跪於榻下。

不覺的嚷鬧,驚動了祖師。祖師急拽杖出門來問道:“是何人在此喧譁?”大眾聞呼,慌忙檢束,整衣向前。悟空也現了本相,雜在叢中道:“啟上尊師,我等在此會講,更無外姓喧譁。”

祖師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間,斷然不可!

菩提祖師為什麼這麼著急自己的絕學找不到傳人?因為菩提祖師知道自己的大限快到了。

所以,當孫悟空打破盤中暗謎,菩提祖師十分歡喜。

為什麼孫悟空變鬆樹,弟子們嚷鬧,菩提祖師會急急忙忙出門?為什麼大眾要解釋說“更無外姓喧譁”?因為菩提祖師的方寸山也不安全,隨時擔心外敵侵入。

為什麼孫悟空作為菩提祖師的得意門生,菩提祖師會因為這麼小的一件事趕走他?因為菩提祖師傳授孫悟空惹禍的本領,也是如來傳經的一個環節,趕時間讓孫悟空去闖禍。





小劉影院


樓主你好,很開心回答關於西遊記的相關問題

本次回答問題,不懟任何作者自己其他人的答案,當然看到別人的回覆基本可以確定大多看電視劇的,因為在電視劇中神確實是長生,悟空也學了長生術,但在原著中,講到這我要多打點知識了,小說西遊記中所有的神仙並不是長生不老,所有的神都跟人一樣,在天宮活到七八十歲就根屁了,他們之所以長生是因為吃了蟠桃或者太上老君練的仙丹或者人參果或者金蟬子的屍體才得以長生,當然這一點在小說沒有明確的說,但有很多跡象是這樣表明的,比如說在悟空大鬧天空毀了潘桃園、偷吃了仙丹後,就只剩下人參果和金蟬子可以續命了,人參果在地上9000多年才一輪,根本無法滿足眾神的需求,於是便上演了全體神吃金蟬子,哪怕一口肉一口湯也能維持生命,於是便出現了10次的金蟬子輪迴……

那麼再說一下孫悟空的長生術,本在原著中悟空一出生如來已經推算出悟空的命運,後來到了人祖那學長生術,人祖也推算出他的命運了,說是長生術但其實教的是72變和筋斗雲臨走已經告訴他世上沒有長生術,這一點電視劇也有說

因為悟空大鬧天空吃的很多蟠桃和仙丹,就蟠桃來說,書中記載是小桃增加幾十年壽命,最牛逼的桃能增加幾千年不等的壽命

以上純手打,本人是一位對西遊記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且研究極深的讀者,歡迎有西遊記問題向我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