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沒有哪本書,閱讀後感覺整個人都昇華了?求分享?

龍江好好


《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是明代居士袁黃教誨兒子的四篇文章,依次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這本書被稱為中國歷史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高一的暑假,那年我正好十八歲,先是很虔誠的看了李曉旭投資拍攝的電影《了凡四訓》,電影中闡述的道理是我第一次完整的接觸,如飲甘露,內心歡喜,我開始對世界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開始覺得未來不再迷茫,對人生意義的理解也更加深入。然後又看了原書,這一次的感覺更加強烈,如醍醐灌頂,終於明白善心善舉可以改變命運!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改變自己要由內心做起,內聖而後外王,一心向外弛求是本末倒置,緣木求魚。讀完書本之後,我又恭恭敬敬的將書抄了一遍,每一次抄之前,我都會把手洗的乾乾淨淨,就像面對聖賢一樣。

《了凡四訓》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的內心因此得到昇華,書中的道理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不愧為智慧經典。




無兩書房


我去年看的一本書叫《刻意練習》,讓我覺得原來每個人通過刻意練習都會變得非常優秀。

那時候我看這本書是5月份!當時想用刻意練習中是學習到的知識減肥。沒想到效果非常好!當月就瘦了15斤。

刻意練習讓我覺得雖然自己是普通平凡的人,但是通過刻意練習的努力,自己也會有希望變得更好。

這是一本很實在落地的書籍,它裡面提到四個關鍵條件。

1.明確目標

2.要有專注的練習狀態

3.要有反饋機制

4.走出舒適區



阿寶兒


閱讀後讓整個人都昇華的書籍推薦。

1、《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

2、《邊城》

該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該小說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

3、《活著》

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擊或許令讀者無從同情,但餘華至真至誠的筆墨,已將福貴塑造成了一個存在的英雄。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4、《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蹟,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5、《從一到無窮大》

曾有人這樣評價這本書:有一本寫於上世紀中葉的書,既不是有文公武衛的紅寶書,也從沒成為過在媒體上狂轟濫炸的“主打”書,卻在初版近三十年後悄悄再版,並再一次在新世紀抓住了無數號稱叛逆、前衛的“80後”人的眼球,並讓我這個“70初”人也再度夜不成寐,通宵“複習”。這本讓我二十年後仍然沒完沒了地好好學習的書是——《從一到無窮大——科學中的事實和臆測》。

另外還有《少有人走的路》、《百年孤獨》、《挪威的森林》、《人類簡史》、《瓦爾登湖》、《老人與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等


有話郝浩說


能讓自己閱讀後感覺昇華的書,一定是在作者某個方面給予了我們的啟示,讓我們感嘆到原來生活之中還有這樣精彩的一面,這樣的書籍讀來確實可以鼓舞人心,結合我最近看過的非常有啟發的書籍,與各位朋友分享一下。


第一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人生之中每個人都有一座要跨越的山,可能是你的夢想,因為生存或者沒有信心的緣故,而擱置了很久。當我讀到這本書時,深刻感受到作者強大的內心力量。

為了能擺脫命運給她的種種不公平,她奮發努力終於成為了自己所夢想的樣子。書中作者也給出了教育的深刻意義,教育是為了讓你多一種視角去看待自己,最終完成屬於自己的救贖。



這本書一上市就成為了暢銷書籍,如果沒有讀過,強烈建議讀一讀,激活你的生命,猶如重生。


第二本《漫長的告別》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愛是具備包容性的,對於我們所愛的人我們應該付出真心,被愛的人一定會覺得被愛所包容。即使愛你的人做錯了什麼,只要是他是愛你的,也大可不必去計較,真的是這樣嗎?



而這書讓村上春樹前後讀了12遍。也許就是這本書中的對愛的負面性,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書中各種戀愛關係全部都走向了告別的結局。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啟示就是,愛並不一定就能帶來美滿的結局,讀完這本書你會對愛有一個更加完整的認識。


第三本書《窮查理寶典》

這本書看完那真的是整個人都昇華了。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一個學科,系統學習一門專業的知識,可是這樣的學習方式並不能真正的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是為何?

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面對一個問題。你潛意識裡首先把這個問題先歸個類。這是屬於什麼類型的問題,然後去回憶自己以前學過的知識或者根據自己的經歷以及別人的想法,你得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式,隨後你去慢慢嘗試。



這樣的做法並不能說錯了,只不過可能並不高效,會讓你陷入困境想問題越來越窄。查理芒格說你應該拋棄學科之間的界限,想問題的使用運用多個層次去解決問題,這樣去想問題才具備完整性。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想問題的時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維給限制了。一個方向不行就立馬調整一個方向去思考,或者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去思考,這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總結

從某種角度來說,任何的書讀完都可能對我們有一定的認知提升。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對書中的內容也會有不一樣的認知。所以我們才說活到老學到老。
非常感謝你的閱讀,我是@成長伴書行 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長期分享關於好書思想總結,歡迎關注。

成長伴書行


分享一本曾經對自己有過提升和改造左右的書,看有無俾益。

這本書就是《中國人史綱》

鄙人2006年左右初讀《中國人史綱》,當時正處人生彷徨之際,然後讀罷此書後,確實感覺心曠神怡了很多。之後,有友讓我薦書,便每以《中國人史綱》相贈。至今,已經買了好幾套,因為買了送,送了又買……

簡介

《中國人史綱》,這是臺灣作家柏楊先生在獄中時所著。極具可讀性,極具思想性,極具指導性。

《中國人史綱》最早是1987年在大陸出版,是近代以來中國作家著史的最傑出代表作。該書近八十萬字,講述和評論了從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時代到二十世紀第一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國歷史。

平民治史的一個高度。

該書在將歷史寫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見方面,至今無人可以逾越,甚至可以說,連個堪稱及格的競爭者都沒有。是中國人共同的家族史、最好讀的中國通史。

柏楊的史觀以“人”為中心,自稱是平民著史、獄中著史,“不為帝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所以取名《中國人史綱》,重點在“人”。柏楊一生經歷坎坷,因有大苦難,所以有大憤懣與大悲憫,這種情懷始終激盪在文字裡,才使得柏楊作品的魅力不因時間的流逝而稍有減衰。

視角宏大,中西合璧

該書,在每章最後的“東西方世界”一節,別具匠心和視野,評論了同時代的西方世界,對於開拓世界觀極具價值。

此書宏達的歷史視角,刻骨的評論講述,最好讀,最易讀,然而讀其形容易,讀其神卻就難了。雖然,現在看來,柏楊先生的觀點,很多或者有些地方確屬一家之言,但可貴可敬之處更多。

一句話,《中國人史綱》可以作為世界觀、歷史觀的啟蒙著作。

好讀!易讀!讀後,或許會讓你昇華!


鋤揚軒


  讀書使人進步,讀書使人覺悟,書不僅是知識源泉,更是精神糧食。讀書要讀對書,讀好書,這樣才有利於身心健康。盲目亂讀,不僅浪費時間,還會勞心費力。\r

  \r

  首先,什麼叫能讓人精神昇華的書?\r

  \r

 第一,精神昇華和書類有一定的關係,尤其和經典名著。比如美食,雜誌,小說這類的,你看了只會是精神消遣。而經典名著多數說道理,實例,經過歷代名人閱讀,審核,裡面都有啟迪人生的奧義,否則不會傳承下來。\r

  因此,我推薦你看道德經。\r

  \r

  道德經是老子所寫,包含道家的無窮智慧,是中華文化的瑰寶。\r

  \r

  人的一生都會有些迷茫,痛苦,要想解脫自己,昇華思想,道德經是最好的選擇。\r

  \r

  雖說經典無數,但道德經的實用和可讀性算是罕見,尤其是對人而言,有極大的益處。\r

  \r

  就像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說的是天地萬物在老天眼裡,是平等的,沒有誰尊貴,沒有誰卑賤。這是不是能讓感到不公平的人們,一下豁然開朗了呢?是不是能讓隨意踐踏聖靈的人們,一下謙卑了呢?\r

  \r

  又比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說的是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美麗。\r

  \r

  這些句子都突出了通俗易懂的人生哲理,普通文化水平就能理解。\r

  這本書從讓你精神昇華,延續到了解道家的自然文化,小到動物植物,大到世界宇宙,每一句,都能讓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

  通過閱讀道德經,你去思考,摸索,久而久之,你就昇華了。\r

  \r

  \r

  不需要做太多的雜事,就如道家的無為而治,順其自然那樣就行。\r

  \r

  \r

  因為我們人類本就是自然的一員,和自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人要想昇華自己,必然要從自然入手。\r

  \r

最後建議你讀道德經時,可以去幽靜無人的地方閱讀,這樣有利於你吸收領悟。\r

  \r

  這個方法如果使用恰當,我相信對你昇華自己,一定是如虎添翼。\r

  千萬不要著急,不要多去亂看書,不要去刻意吹毛求疵,要看中國文化的古典名著。\r

  你自己要一步一個腳印,一天學懂一點,就算找到好書了,也不能急於求成。\r

  因為只有把基礎打牢固了,才能真正瞭解道德經,昇華思想,否則只是徒有其表。\r

  以上就是我對你的建議,希望你能多多參考,總結出自己的思路,早日升華自己!



我要上去


說到最近閱讀後感悟最大的一本書,我推薦柴靜的《看見》,起初讀這本書只是因為其中有記者柴靜親身經歷2003年非典的描寫,聯想到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所以拿來讀讀17年過去了為什麼還會有疫情發生,是我們不吸取教訓嗎?但真正讀之後,才被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所吸引。

柴靜作為一個記者,這個特殊的行業,看見了人間百態,也把這些東西用文字記載了下來。

看見,正如書名看見這樣,看見大千世界,看見人生百態。柴靜作為一個記者,其實這本書記錄的也就是她在央視做調查節目以來一點點的進步,一部紀錄片。不過正是由於記者這個特殊的行業,所以柴靜親歷了一些重大影響的社會事件,比如非典事件,雙城記,等等等等。一路走來,柴靜在一路反思自己,該怎麼做一個記者,從最初的青澀到最後的老練,都是一點點積累的結果。水到渠成。也通過自己的筆告訴了大家中國這個社會是什麼樣子的。書中讀到柴靜為了一個節目,翻來覆去的,整夜研究相關法條,案例,設想對方會怎麼問,自己如何應對,再次告訴了自己一個道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所有你看見的成功人士背後,都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努力。所以,自己也得努力。以職業為本,做好本職工作,回報家庭,回報社會。“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麼幸福。”所以,奮鬥,努力,給自己老去時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而不是在老去時懊悔年輕時每天就是偷懶,吃喝睡,沒有做出一點與眾不同、讓自己驕傲的事才是最可惜的。

人們還能笑的時候,是不容易被打敗的。

他要我自己多揉搓,把腦袋裡的疙瘩一點點揉開,揉出勁道。別無他法,晚上,我左手拿著專家聯絡表,脖子夾著手機,右胳膊按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趴在滿床的材料上看一整夜。

心智平平,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像小學生一樣,一條一條在本子上抄一遍才能記住,青苗補償費的數據挨家挨戶算一遍,問題列出來,想象對方會如何答,一招一式怎麼拆解,笨拙地雙手互博。

每個工作和職業都一樣,你要想做好,比別人更出色,你只有比別人付出更多,更努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宋偉偉,希望以後自己在處理工作,處理每個案子時也可以做到這樣。要想出色,唯有鑽研。

有樂趣的人從不說累。

發現工作的樂趣。

長天大地,多摔打吧。

勇敢去做,犯錯不可怕,怕的是沒有進步和收穫。所以多做多反思。

性應該是有美感的,過於放縱與揮霍的性多少讓人覺得有些猥褻。

完全脫離了愛,豈不是又退化成了動物?

“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蘊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就只是一張紙。”

“雨過地皮溼,沒滲入土壤,龜裂土地上,再強烈的震顫稍後就不見蹤影。”

“生命就如同旅行,在這個沒有終點的道路上,與相愛的人攜手為伴,共同尋找夢想,就算大雨溼透了道路,也總有放晴的一天。”

“把希望放在別人的身上是虛擬的,所以無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會有希望。”

“有時候,人們對事物的感受和判斷不同,跟講故事的方式有關。正義不能一概而論,只能在個案中實現。”

公眾是最容易被煽動的,保持理性,保持獨立,分析事件。藥家鑫事件就很典型。

什麼是幸福,進步就是幸福,起點低反而進步空間大,只要不停下進步的腳步就可以了。

自省精神。讀這本書,讓自己收穫了許多許多的感動,這些感動是來自哪些方面呢,源於對柴靜成長曆程的觸動,還是各種社會事件帶給自己的震撼,我想都有吧。自己一直以來都欠缺讀書的習慣,靜不下心來,又怎麼讀得進去書呢?煩躁的時候多讀書,從書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其實說昇華最大的書因人而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開卷即有益。個人愚見[奸笑]



日進為幸


《了不起的蓋茨比》。

生活中有許多悲哀與無奈,比如有那麼一個人存在於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那個人卻又與你毫無瓜葛。你想象出來的那個與之有關的未來,就像蓋茨比遙望對岸時,看見的那盞綠燈。你以為那是希望,是通往正確的方向,然而不知不覺中,你早已迷失了方向。

偶爾,我會無意間回憶起小說中的片段,比如蓋茨比向客人們展示自己衣櫃,翻出各式各樣的襯衫。蓋茨比的這一舉動,我在初讀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思考。有一次,在擦桌子的時候,我突然覺悟到蓋茨比此舉的動機,及其背後所隱藏的故事,不由同情起蓋茨比來。

蓋茨比終究沒有走出5前那段感情的陰影,他覺得自己沒能跟心愛的人終成眷屬是因為當初的自己一無所有。而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他再也不是當時的那個窮小子了。也正是基於這種心理,蓋茨比覺得黛西會回到自己的身邊。蓋茨比甚至在黛西老公的面前,理直氣壯地聲稱,黛西一點都不愛他,黛西愛的是自己,會回到自己的身邊,繼續5年前未能完成的故事。

故事的結尾,蓋茨比的死,我個人覺得是極具思考意義的。死亡出現的恰到好處,因為那個炎熱的中午,大家不歡而散。所有的矛盾都已經被激發,被挑明。沒有2個人物戲劇性的死亡,作者的思想便不能被很好地表達。

黛西回到蓋茨比身邊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除了蓋茨比自己,其他人都心知肚明的。因為這5年來,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大家的生命軌跡都在一點點地改變,只有蓋茨比依舊活在5年前的舊夢裡。

蓋茨比的死,是對這場迷夢的終結。他的死也更加印證了一點,那就是大家都在生活的泥潭裡艱難前行著,只有他始終執迷不悟。

葬禮上,寥寥無幾的人,像是玩弄人的命運在得勝後放肆的狂笑。黛西的態度,無疑讓人感覺心寒。但是,沒有人可以義正言辭地站出來,指責黛西的無情,因為誰也說不出她究竟錯在哪裡。

錯的人,是蓋茨比。生活總是有太多的不盡人意,像絆腳的石頭。我們被絆倒了,但必須再站起來,繼續前行。

現實生活中,像“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一種人會忽略諸多的現實因素,而只抓住過去的某一遺憾,拼命為此彌補,以為舊夢可以重圓。還有一種人,他們一遍一遍地在自己的腦海裡重複昨日的畫面,無數次地假設,幻想將來,卻永遠不會做出什麼實際行動。他們的生活,都不曾再見光明,他們將自己投身於茫茫的黑暗中,眼裡只有那一粒豆大的綠光。

來讀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吧,你會因為一個人對回憶的堅持而感動,你也會因為這份感動而心生無奈,你也會因為這份無奈而思考,漸漸地領悟很多,慢慢滴釋懷很多。


群主是大姐頭


我覺得的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我人生當中讀的第一部小說,而且那個時候自己沒有書,還是借同學的書來讀的。但是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就被這部小說吸引了。

這部小說雖然講述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社會面貌,但是我覺得任何時候來讀這部小說都很適合。雖然這部小數講述的是一些普通人的故事,但是在那些普通人與命運做鬥爭的過程中,我們見識到了人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部小說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愛情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也讓每一個看過的人都會意識到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我們自己努力與自己的命運做抗爭,我們就能夠獲得我們想要的生活。而路遙更是用那些最質樸的語言和道理像我們講述了一代人的成長,有無奈,也有煩惱,有痛苦,也有幸福,這就是生活。

“人的一生中關鍵的就那麼幾步,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與奮鬥。
我們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
無論幸福還是苦難,無論光榮還是屈辱,你都要自己遭遇與承受。

靠自己生活,靈魂都是安寧的。
人這一生,不是看你貧窮和富有,而是看你都做了些啥。
倘若人生一馬平川,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

北邁


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推薦的一本書是沈復的《浮生六記》。自從讀了這本書後,我就一直念念不忘,對裡面的的文字、裡面的情感、裡面的平凡小兒女的無奈難以忘懷。我沒有想到,一個人的文筆可以如此優美細膩,一個人的感情可以如此深如滄海。

沈復並不是一個十分出名的文人,他沒有李杜的風華絕代,不是詩之巔峰;也沒有歷代文士著作等身的非凡成就。他和那位孤篇壓全唐的張若虛比較像。張若虛憑藉一篇《春江花月夜》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中奪得一席之地,沈復亦是靠一本字數不是很多的《浮生六記》流傳至今。

在《浮生六記》中,很多人對裡面的芸娘讚不絕口,林語堂稱她是“最可愛的女人”。能得到一個大文豪如此盛讚,她自然有自己的過人之處。芸娘是每個男人都想娶的女人,聰明有才,賢惠持家,又懂生活情趣,擅長把枯燥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她會與夫君課書論古,品月賞花,會喝酒,行射覆之令。在皎皎月光中,二人並坐水窗,手執輕羅小扇,共論天上流雲,更是為了丈夫忍受婆婆的非議,還主動為丈夫納妾。這是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女子,也是一個情深至極的女子,年少時一見傾心,患難時不離不棄,死前仍為沈復著想。

後人為他們的愛情故事還寫了一句話:“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這裡面的“粥可溫”指的就是《浮生六記》中年少時芸娘為勞累的沈復特地準備了一碗小粥,年少時的喜歡與情意,都在這一碗溫粥中盪漾開來。

沈復的文字細膩優美,下面是《浮生六記》中的一段話:“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看那秋風金谷,夜月烏江,阿房宮冷,銅雀臺荒,榮華花上露,富貴草頭霜,機關參透,萬慮皆忘,誇什麼龍樓鳳閣,說什麼利鎖名僵,閒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唱一曲歸來未晚,歌一調湖海茫茫,逢時遇景,拾翠尋芳,約幾個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適性,或曲水流觴;或說些善因果報,或論些今古興亡;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

短短一段話,便盡顯文采。

沈復文采出眾,亦是深情之人。書中那句“情之所鍾,雖醜不嫌”,便是最好的寫照。芸娘死後,他便也失去了活力,不久也去世了。這不是感天動地的愛情,卻是相守一生的難得,是平凡煙火氣裡的兒女情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