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紐約時報》赤裸裸的恐慌 by Dean Baker

媒體大量刊登對他們的讀者毫無意義的東西。關鍵是,當你拋出數以百萬、億萬和萬億計的數字時,很少有讀者知道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只要添加一些上下文就可以使它們有意義,比如表示它們與經濟規模的關係,或者表示它們與人均數量的關係。

事實上,瑪格麗特·沙利文,《紐約時報》的公共編輯,完全同意我的觀點。在她的專欄裡,她還得到了當時的華盛頓編輯戴維·萊昂哈特的熱情贊同。但後來什麼也沒有改變。

我們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2/22/20)中看到了這一失敗的成果。《20世紀美國報》以數萬億美元的額外稅收和支出的形式,提供了一個真正的大數字狂歡,讓讀者無從知曉這些稅收可能對經濟和/或他們的錢包產生多大影響。

我們被告知:

即使是身為億萬富翁的布隆伯格,也會對富人和企業增稅約5萬億美元,這比拜登多出50%左右。

稍後我們得到:

到目前為止,桑德斯的政策議程是領先候選人中最昂貴的,不過估計數字各不相同。他的政策計劃僅在少數幾個方面——醫療、高等教育、住房和氣候變化——的成本可能在10年內超過50萬億美元。相比之下,聯邦政府目前預計在未來10年支出約60萬億美元。聯邦政府的總開支是一個背景。


《紐約時報》赤裸裸的恐慌 by Dean Baker

沃倫女士的建議包括一系列涉及社會保障、氣候變化、高等教育、K-12學校和住房等領域的新項目。綜上所述,這些提案和她的“全民醫療保險”計劃估計10年的花費將超過30萬億美元。

對於未來10年30萬億美元將會是多少錢,大多數讀者可能沒有一個很好的概念,一個有用的瞭解它的開端可能是經濟的預期規模。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這十年的GDP約為280萬億美元。這意味著30萬億美元的額外稅收和支出將略低於預期GDP的11%。布隆伯格預計的5萬億美元稅收將佔預計GDP的1.8%左右。

更具體地說,2020年的稅收佔GDP的16.4%。相比之下,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繁榮時期,稅收收入超過GDP的19%,在2000年達到20%的峰值。這意味著,與上世紀90年代末相比,布隆伯格提出的增稅方案所帶來的收入佔GDP的比例要小得多。

沃倫和桑德斯的提議可能會比上世紀90年代末的水平高出一些,但可能比這篇文章中真正的大數字要少一些,這可能會讓讀者相信。如果我們將稅收增加GDP的11%,這將使稅收增加到GDP的27%多一點,大約是2000年峰值的7個百分點。

桑德斯的提議將意味著增加大約18個百分點的稅收,使我們的稅收佔GDP的34%多一點。這比2000年的峰值高出很多,但仍遠低於大多數其他富裕國家。(為了得到完整的比較,我們必須加上州稅和地方稅。這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桑德斯提出的許多聯邦開支。“全民醫保”將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目前由州和地方政府承擔的支出。)

這些提議當然可以更詳細地討論,但像這樣的一篇文章至少可以試著把這些數字放在一定的背景下,讓它們對讀者有意義,而不是像唸咒語一樣只是在“萬億”之間折騰。事實上,就預算和我們以往的做法而言,拜登和布隆伯格的提議算不上什麼大交易。顯然,沃倫和桑德斯的提議更加雄心勃勃。讀者可以決定他們認為潛在的利益是否值得付出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