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讓一個人不缺愛?

誠心娛樂生活


不知提問者是為自己而提,還是為別人而提。

假如為別人而提,我想你是很關心對方,那如果你有愛,多給予對方關愛,耐心,讓對方看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有人陪伴,有個給予愛,有理論指導,學會自己愛自己,加上別人的愛,慢慢的會溫暖過來。

假如為自己而提問,找人品好,靠得住的好朋友,多陪伴,不傷害你,自己看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學一學指導方法。

除非你變一個物種,是人就都會缺。只是缺的方面有很多不同


減肥哈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關於如何讓一個人不缺愛?

關於愛的含義太廣泛了,我就拿其中的幾個典型來說說。

一、家庭

我從讀書起都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很多事情都不想和別人說,只是一個人默默地悶在心裡。

大學時,我很少給我父母打電話,往往是一個學期給他們打點話的次數不超過5次,打電話也只是向他們要生活費然後就沒有了然後了。

後面大學畢業,一個人又到了距離他們很遠的地方上班,一年到頭給他們打電話的次數就更少了。

母親曾多次向我哥哭訴,為此,在電話裡沒少被我哥教訓“你這麼多年書都讀哪去了?她們是的的爸,你的媽。”

往往被我哥罵過一次之後,可才沒有持續到兩週,又變回原樣了。

事情在我外婆去世的那天發生了轉機。

我把那天給我打電話說“你外婆快不行了。”

突發的不幸消息令我惶恐不安,匆匆地買了動車票,回到家發現我是最後一個到家的。

後面參加完外婆的葬禮後閒聊才知道,她們都是第一時間買機票飛回了家,只為見外婆最後一面,我卻姍姍來遲,未能再見外婆一面。

自此以後,我便暗自下定決心,一週必須兩次和家裡人溝通,從最簡單的微信發信息,到打電話最後視頻通話。

如今,這個習慣已經不可更改了,甚至幾乎沒天都要和家裡人說說話才能睡得著。

彷彿一夜間就懂得了家人的重要,不要等到失去後再來彌補,那都是毫無意義的。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父親幾乎半天一個視頻諄囑我要注意安全,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保護好自己。

更加讓我學會了珍惜眼前人,家人是第一位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二、朋友

我在公司上班屬於朋友比較少的,畢竟不擅長交際。每天上完班就自己一個人呆在宿舍,玩玩遊戲,看看視頻,到點睡覺。

突然有一天,為數不多的幾個同事打算叫我去參加活動,一起玩個桌遊。

在遊戲中,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一起玩的很開心。

後面越來越多的類似的聚會活動都會帶上我一起,慢慢的我的性格變得不再那麼內向和孤僻。

朋友們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關懷著我,我真的很感謝他們。

要想愛與被愛,只有走出去,走出你那個昏暗無光的小房子,從一場場小的聚會開始,勇敢踏出第一步,走出後,你會發現,太陽是如此溫暖。

三、愛情

都說愛情是美好的,人們對美好的東西又近乎本能的痴狂。

你可以在愛情中體會到初戀的甜美,熱戀時的瘋狂,分手後的痛苦,步入婚禮殿堂的喜悅。

雖然我不知道該怎麼獲得愛情,因為我也在渴望著愛情的到來。

但是,我一直在做3件事:

第一,時刻學習。不論是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是興趣愛好。

第二,保持好心情。不要讓壞心情影響自己。

第三,懷抱希望。對愛情持有最誠摯的希望。

當愛情到來時,奮不顧身的抓住它,墜入其中,各自體驗愛情的酸甜苦辣……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努力的小胖幾


大家好,我是文采悅,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以下說法都是個人經驗,可能有很多錯誤的地方,大家見諒。

首先,我個人認為缺愛一般有這幾種問題。

1:缺乏安全感(小時候父母不在乎我不關心我的感受導致的這種安全感缺失)。

2:如果小時候缺愛,長大以後不論在戀愛關係中還是人際關係中存在“過度補償”的心態。

3:討好型人格。就像小時候總是小心翼翼希望博得父母的滿意,長大以後在和別人交流的過程中也總是不自覺地想著自己應該怎樣做對方才能高興,才能像那個時候的爸爸媽媽一樣愛我一點。

4:自卑:以上三種表現基本都可以概括為自卑。想想也是能說的通,在形成自我意識,自我價值的關鍵時刻,理論上你最親近的人卻往往無視你甚至否定你,時間久了能不自卑麼。

5:膽小懦弱,害怕失敗,害怕被別人拒絕,害怕給別人添麻煩,很多事情明明想去做結果在自己腦子裡過了一遍想像可能被拒絕或者可能會麻煩到別人,往往也就不了了之。

如果想去愛別人,這五個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

要相信對方會真心愛你的。

缺愛的人在戀愛過程中更容易吃醋。

其實缺愛的人一般比同齡的孩子都懂事的更早。因為很小的時候就學會做一個乖孩子討父母歡心。

然而越是這樣,卻越是容易在感情中出現吃醋,懷疑,或者出現一些在對方眼裡“沒事找事”的情況。

為啥呢。我是這麼理解。

我們從未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值得被愛。

吃醋、懷疑。並不是真的第三者讓我們覺得自己地位受威脅,而是在對方 解釋,哄我 的這個動作上,證實了“他是愛我的,我是值得被他愛的”這個信念。

吃醋不是懷疑對方,而是懷疑自我。

要從觀念上改變這個問題,要相信對方是愛自己的。他要是不喜歡你,幹嘛和你在一起?你身上肯定有他喜歡的特質,只要相處時保持最真實的樣子,別人是不會無緣無故離開的。

所有的自我懷疑是因為的父母,是他們一直都錯了。因為他們可能是缺愛的大人,他們也沒被愛過,所以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才給我們造成傷害。

但是戀人不一樣,真正的愛的確會讓人改變,成長,甚至感到自己在完整。所以,只要勇敢大膽的去相信去愛。

另外我覺得缺愛的人很多時候是不敢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因為羞恥心,或自尊心,自我表露對很多人而言是最難的事,我曾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明明我希望對方可以陪我,但假如他說要陪朋友,那我是絕對不會說出“能不能陪陪我,我需要你”這樣的話,而是直接生氣,生悶氣。我渴望對方能看透我的心思,我渴望對方能看透我每一次的無理取鬧然後肯定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就是一定要等對方猜,猜不中繼續生悶氣,在很多個這樣的時刻對方看來我都是無理取鬧或莫名其妙,也真的很傷害感情和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價值。

但是不論我多渴望,我都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脆弱。我只是渴望被看見,被瞭解。甚至是我寧願失去,寧願不要,也絕不表達自己。

意識到自己的過度補償行為並且及時改正。

在感情裡過度補償的行為主要表現在情感上:

戀愛關係之所以十分美好是因為它修補了我們童年時期的缺失。我們第一次感受到“被肯定、被無條件地愛、被照顧、被呵護。”每一次作死之前我都能夠意識到自己在作死,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

但是那種“被別人愛著”的感覺真的太美好了。就像溺水的人終於呼吸到新鮮空氣,讓我再呼吸一會,然後溺死我我也願意。

一次次地向對方索取關心,索取肯定,索取“愛”,只會讓對方越來越累。並非不應該索取,但問題就出在,缺愛的人很容易太用力了,對方的精力只能分給你百分之二十,你卻無止境地索求。恨不得心裡上的那個洞一次填滿。

結果就是把別人嚇跑了。

不要討好。

討好這個詞有點不恰當,不過一時半會我也想不出啥更貼切的詞。先將就用著啊。

在相處的過程中,我多次有意識到對方做的不對的地方,比如“他以為我睡著了偷偷翻我手機、他每天都會等我QQ看我空間、跟好友聊天記錄”之類的在我看來及其不成熟的做法,然而我從來沒和他提過我的想法。

後來我想了想原因就是,我害怕,我怕一這麼說,他就不愛我了。怕這麼說會破壞我們的關係。

甚至於有一次吃飯時,他把暴殄天物變成暴zhen天物,我想說都沒說出來......

我害怕一切我以為可能破壞我們關係的情景,害怕他不高興。所以什麼事情都順著他的做法。

這也是不對的。

這不是愛一個人,而是失去自我。要相信自己的想法和選擇,不要一味地妥協,一味地去想怎麼做他才會高興,怎麼做他才會滿意。

要敢於說出,表達自己的想法。

討好別人很容易讓人覺得沒勁,你想想那些溜鬚拍馬自欺欺人的角色哪個是有人格魅力的?

不要表演。

缺愛的人很容易在愛人面前示忠心,一次兩次地說我愛你還不夠,要說二十次一百次,我愛你三個字也不夠,非要表達出“無論你做了什麼哪怕殺人放火強姦我都不離不棄“的感覺。

我在高中暗戀一個直男時多次幻想過“若干年後他被老婆拋棄心灰意冷時遇見我我不顧一切跟他遠走高飛”或“和他一起出去玩他不知道我一直默默地愛著他結果過馬路時一輛大卡車衝過來我把他推走自己倒在血泊中臨終遺言是對他的告白”諸如此類的劇本。

這也挺噁心人的其實。一味地示好,一味地抓住各種機會去表明自己有多愛他多愛他。在別人眼裡可能覺得這樣,挺....弱智的。

當然我說的表演不僅侷限於表忠心方面。

我覺得即便是戀人之間,最好也保持一個不卑不亢的狀態。

我不會求著你愛我,也不會因為你愛我而居高臨下地看著你。








文采悅


一方面要父母給予愛,另一方面時要敞開心扉,強大自我吧

因為我發缺愛並不一定是沒有人愛,也可能是因為太過封閉自我,無論親人對你再好都感覺不到那份愛罷了。現在有好多類似的新聞,說一個是十三四歲少年,甚至還只是個孩子,因為和父母的一些爭執,因為老師的一句批評就跳樓,甚至因此發生了殺母慘案,事後調查發現,發現他們大多存在“缺愛”得感受。難道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給予他們愛嗎?恐怕不全是吧?

所以我想,缺少身邊愛他的人,給予的愛不夠多,可能只是造成一個人缺愛的單方面原因,自身原因還佔很大一部分。想要讓一個人不缺愛,一方面是要多給予,多關心,另一方面時要幫助他打開心扉,只有打開了心扉,愛的陽光才會照耀全身!



瑤瑤情感社


缺愛大多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一是父母沒能給他足夠的關愛,二是不容易發現愛,三是容易綁架愛。

成年後,缺愛的孩子遇到一個對自己好的人是沒有任何免疫力的,更談不上正確看待婚姻一說。

初識的愛,他會覺得很幸福,對比下終於有個人這麼愛他,期間你對他的愛不能少,且能越多越好,因為他會怕失去來之不易的愛,並試圖尋求證明你是否愛他,是否會一直愛他,道德綁架的愛。所以,別人給他再多的愛也是徒勞,最終還是得靠自己走出來。

首先,要自己認識到缺陷,並願意改變,通過心理療愈方式可實現。然後在生活中樹立堅強獨立的理念,戒除依耐。

學會去主動愛,不要一直處在索愛的原地。



雪苗子


終究是她/他的內心缺憾,需要從本人的心理建設抓起,外部的輸入如果本身缺乏足夠的認知和化解力,也不一定有正向影響。

所以,從外圍多給予其增強心理建設的機會,是我們能做的正向影響較大的行為表現,比如,多傾聽、多同理心、多引導其參加活動、多閱讀、多運動、培養興趣愛好



玫瑰從來不慌張bea


如果是親朋戚友缺愛,那麼我們應該給他多一些關心,多一點陪伴,讓他知道其實他在我們的心裡是很重要的。

如果是自己缺愛,那麼,首先應該詢問自己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是缺愛的人。如果是因為父母關心不夠,那麼就應該好好和父母溝通,告訴他們你需要他們的關心和呵護。如果是朋友的關心不夠,讓你覺得自己缺愛了,那麼,你要知道,朋友在質而不在量。有那麼一兩個能挺身而出的朋友就很滿足了。如果是因為社會上的人給你冷漠,那麼說明你還需要成長,還需要成熟,因為社會是不會理會我們的感受的。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愛自己才是真道理!好好愛自己,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不折磨自己的胃,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你會發現,你並不缺愛。


無憂姑娘


1、缺愛往往是自身原因,看不到身邊的愛,所以調整自己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否定身邊的一切。

2、和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誠,真誠待人,別人也會回報以相同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