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士志於道也,如真似幻又若隱若現乎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這綿細的春雨,這隱約的漁火,這夢一樣的蛙鳴,這酣睡半夜還有一點的酒興,誰能繪事我的心影、解得我的恣意、慰籍我內心的戚然?唯這靜寂的風雨之夜,才是我心騖八極神遊古今的時光隧道。

士志於道也,如真似幻又若隱若現乎

這裡有我的清風竹林、臥石鳴泉,有我的琴聲幽幽、笛音縷縷,還有我的衣袂飄飄、情韻依依。未及期,與你月下對茗,琴詩和鳴;且不論,獨對夜雨淅瀝,情何以堪。有這份風淡與雲輕,有這份純淨與脫俗,不存衿契,縱無措亦心達。

然而,這仍不是我內心真正的大道。我心之道,是孤醉獨醒的不勝清怨和無邊愴然的明月獨濁,如列列秋雁、似離離春草,是心濟天下的情隨於性和獨善其身的古寺禪鍾,宛若一朵卓立的蓮花。

青山獨歸遠,珠簾卷人淚。此時寂寂,沒有詩性,也沒有遠方,更沒有紅巾翠袖,只有淚水與這春夜喜雨的水隨筆齊飛。

時光不再是少年錦時,我們也不再懵懂無知。很多事,雖說不清也道不明,捏不準也拿不定,但懷沙的屈子,千古悲情,總是不盡、不斷地招引,只要一閉上眼睛,他就行吟在我的左右,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始終不遠不近、不離不棄,讓我望而不及,惟有追慕他的大道、聆聽他的楚音。

成年人的悲哀,莫過年少讀書不知味,讀懂已是書中人。年少的時候,我們並不知曉朱自清在《背影》裡描述的這聲嘆息是多麼的沉重?少年閏土為什麼最後會變成小心翼翼呆板木訥的中年人?甚至嘲笑孔乙己怎麼就成了圍觀的唯一穿長衫的短衫客?還有那些吃著那夜似的好豆、看著那夜似的好戲的人。

士志於道也,如真似幻又若隱若現乎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士志於道也,如真似幻,又若隱若現乎。

士志於道也,是一士獨諤諤,千萬人吾往矣的果敢,是我思故我在,無須屈尊膝行,不必低眉折腰,雖清淡如水,然華枝春已滿、天心月正圓。

士志於道也,應該當有為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和敢於為生民請命、鐵肩擔道義的胸懷,應該當有不平而鳴,並享擁一吐為快的愜意。

這般大道之行也,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但道不行,唯乘桴浮於海矣。行者莫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只因心懷遠方,何在乎足下的曲折泥濘?

面對大道難行,我真的很想應勢而為,順意而歸,只作個閒人,靜對一天雲彩、一園春色,一張琴、一盤棋,一壺酒、一卷書,何樂不為?然常恨此身非我有,心懷南山三盤桓。

縱人困馬乏,道行遙無期,便退守一份從容淡定,寧靜致遠。舉世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我心之道,終歸何方?

士志於道也,如真似幻又若隱若現乎

人到中年的世界,喝的是苦蕎茶,再也無法像少年人那樣吃的是彩虹糖,可生活的每一步,我們不應該放棄屬於自己的責任,即便在歲月中把自己弄丟了,也要找回來還原出人生最本真的模樣,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