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三星s20ultra能不能取代微單?

表吵理我


1、三星手機照相功能迭代很快,到了S20時代已能滿足遊客對超廣角、人像、長焦的迫切需要

本人一直使用三星手機,從Galaxy Note2到Note Edge、S6edge+、Note8、S9+、S10…感受到了手機成像技術快速的迭代,也切身體會到用三星手機拍照頻率的上升。如果給Note2的相機性能打分合格,給Note edge打分良好,那麼從S6時代起,三星旗艦機的拍照性能開始吊打一眾友商,進入到最優秀的陣列。

用S6 edge+暗光微距拍攝的小籠包是那麼滴誘人。。。



關鍵是三星S6只需啪啪兩下雙擊實體HOME鍵就可快速啟動相機,相比卡片機或者是索尼QX10這樣的外掛鏡頭“怪胎”





佔盡了啟動速度(灰常重要)的優勢。雖然沒有超廣角和長焦功能(數碼變焦損失畫質使用意義不大),但是終於可以替代同時期的卡片相機了,再也不用手上拿著手機,兜裡揣著相機,揹包裡放著手機充電寶和相機鋰電池、SD卡。。。接下來經歷了漫長的擠牙膏階段,三星直到Note8才開始進入雙攝時代,到了S9+又增加了可變光圈以及凝時拍攝這兩個“小品級”功能,到了S10超廣角和強悍的視頻防抖功能才基本滿足了旅遊發燒友的需要。這不S20 Ultra就開始在長焦領域補短板了。老前輩三星S4 Zoom的本質是卡片相機加上安卓系統,而S20 Ultra才是真真正正的具備遊客在旅途中頻繁使用的集超廣角、廣角、人像、長焦等常用焦段於一體的旗艦手機,以一機之力為遊客的揹包減輕了4個定焦鏡頭外加一部微單的重量。。。

2、微單的優勢在於豐富的鏡頭群:小身材高素質長定焦鏡頭配合恐怖的防抖遠能“打”老虎、大光圈人像中焦鏡頭近可拍“糖水片”,很遺憾三星S20 Ultra完全不是對手

三星S20 Ultra的100倍變焦使用意義不大,更多的是用作廠商炫技,用過微單定焦“炮”群的朋友笑而不語。









建議:如果買S20 Ultra,變焦拉到10倍就打住,買S20或S20+,老老實實使用4倍以內變焦,你會發現其實4倍光學變焦以及超廣角的配置已經足夠擔當日常拍攝主力機。

3、突發的新冠疫情提示各位數碼發燒友、生活中的攝影家:物盡其用,快樂每一天就是最幸福的!

最後感謝三星、蘋果、華為、小米、藍綠廠等一眾廠商在競爭中不斷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產品體驗。三星S20、小米10pro同臺PK時代,卡片機已被手機成功替代,大家在旅行中放心地用手機拍拍拍吧!動物園打鳥、夜晚拍月球環形山、演唱會拍明星記得帶微單……(廢話)


北京旅遊發燒友拉基圖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三星S20 Ultra能否取代微單?

答案是否定的,就目前來說,手機相機是沒可能完全取代微單的。


根據樓主提問,相信樓主十分認同三星S20 Ultra的相機功能。

我們看一下S20 Ultra的相機配置:

三星S20 Ultra配備一億像素(108MP), 這是三星S系列首款一億像素手機,並支持OIS光學防抖與8K視頻錄製。另外三星S20 Ultra還配備了4800萬潛望式長焦+1200萬超廣角+TOF鏡頭,這是迄今為止三星手機最強大的影像系統。更重要的是, Galaxy S20 Ultra支持高達100倍數碼變焦,這是迄今為止變焦數字最大的旗艦產品。

通過上面的相機配置,無疑三星S20 Ultra絕對是目前手機裡面拍照性能最強的!

但是對於一款手機而言,拍照畢竟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相比於專注拍照的微單來說,顯得不夠專注!


手機再怎麼強大,也不可能取代微單,只能作為輔助拍照來用。

為什麼呢?

要知道微單是專注拍照錄像的,整個微單體積比手機比例大三倍以上,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是沒有道理的!

拍照效果怎麼樣其中的光學鏡頭、CMOS傳感器等至關重要。對於手機來說,1億像素的模組已經足夠大了,我們看如下圖示:

我們再看看微單的CMOS尺寸:

通過上面兩張圖,是不是突然發現手機的1億像素模組又太小?另外,在縱向長度上,微單的長度更是手機相機模組高度的幾十倍!這裡面堆積了太多了光學設備與電子部件。


要知道,在鏡頭解析力(或鏡片孔徑尺寸)不變的情況下,面積越大那麼捕獲的光線就越多,得到的圖像就越精細,飽和度就越高,細節也就越多。

手機傳感器捕獲的光線與微單相比,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手機在這麼小的傳感器上卻擠了一兩千萬顆像素,像素的感光面積是非常不夠的,得到的信號常常不準確或缺失,相機只能做估值插值處理,得到的圖像常有偽色、偏色、暗部不準確、層次較少、細節模糊等現象。

反觀微單,基本上大部分的像素都能得到充足的光電信號,圖像上細節可以精細到像素級,畫質級高,寬容度級高,只要做過影像設計的都能親身感受到微單與手機相機的畫質區別。

最後補充一句:相機的CMOS尺寸是底大一級壓死人。

這個不是沒有道理的!


硬件十萬個為什麼解說


我感覺這次三星做搞這個手機真的是咬牙下本了,主攝用了1億八百萬的料子,貌似搶了國產小米10的噱頭。這個1億像素什麼概念,看看小米10的發佈會,那幾張在太空拍的圖片就知道了,一般的微單應該做不到吧?

s20u 有4顆攝像頭,主攝搭載的是三星二代ISOCELLBrightHMX傳感器,最高可拍出1.08億像素圖片,相比三星S10使用的1200萬像素主攝鏡頭,像素大小直接擴大9倍,這令三星S20Ultra相機的細節捕捉能力大幅提升。

s20u長焦是4800萬的十倍光,這就有點厲害了,相比華為p30 pro是800萬的五倍光變,oppo reno 10倍變焦。(這裡沒討論焦距,和底的大小,進光量等,僅僅是相對於主攝的相對倍數,不過也可以做個參考)。

之前看華為最大數碼變焦是50倍,三星這次的(高達)100倍也就不難理解了,小米不行,而且不看底單看像素的話,4800W混光十倍變焦,在光線良好的白天應該也是比800w和1300w要更有細節和優化空間的,不過夜晚的進光量就得再看看了。三星在今年追趕超越上了拍照的第一梯隊,小米10 個人認為有點懸,就看華為今年的p40系列能不能再引領明年的潮流了。

和微單來比,以佳能EOS R(單機)參數,價格在13000上下,有效像素3030萬,你要是從數據上來看的話,現在的手機一個個的全部能秒殺市場上大部分微單。但無論是手機還是相機,感光元件的面積都是區分畫質和成本的最大因素。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手機在宣傳像素的時候都會來一個AI加持,智能優化算法什麼的。你要明白,至少目前手機在硬件上還是無法達到相機級別,只能靠軟件算法後期處理,或是靠方便的P圖功能另闢蹊徑。

我們經常在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產品上看到“LEICA”的LOGO,而且這一特徵是從華為P9就開始的,也就是說已經有整整4年曆史,但華為所用的鏡頭只是“徠卡認證”而並非徠卡生產,可能有非常多的人都以為華為的手機鏡頭就是徠卡生產吧!

沒有人要用萊卡相機去換一個安卓智能手機吧?


初始值


尼康便宜的P1000變焦就夠手機們不知得追多久的,方便性手機秒相機這是最大優勢,我現在手機用的比相機多但承認代替那還為時過早



chehan


這次s20 ultra在屏幕和鏡頭方面確實牛,讓人有點出乎意料了。但是要和微單比,還是差的很遠了。

s20 ultra鏡頭組合

目前s20 ultra採用的是一億+4800萬潛望式長焦+1200萬超廣角+TOF鏡頭+OIS光學防抖+100倍數碼變焦,要知道之前華為最大也才到50倍數碼變焦,所以這樣的組合,稱之為當前最前android鏡頭組合,沒有人可以反駁。

s20ultra能不能取代微單?

但是雖然如此,和單反還是不能比。因為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CMOS傳感器尺寸,它是影響最終成像質量的關鍵原因,但是既就是s20 ultra的CMOS傳感器尺寸和一般的微單相比,還是要小的對。

小結

愛好攝影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話“底大一級,優勢巨大”,所以s20 ultra想要替代微單,現在看來是不行的了。


單眼皮老王


首先搞清楚手機和微單在哪方面有區別?最主要的就三點:coms尺寸,操控性,鏡頭擴展。

cmos尺寸帶來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景深和噪點控制。現在手機拍攝人像和靜物都有虛化功能,雖然跟大尺寸cmos虛化還是有點區別,但是勉強過得去吧。噪點就更好控制了,手機算法很厲害,色彩降噪啥的都能安排好。

操控性才是真正差異最大的地方,手機常用的只有快門鍵,少數手機才有專業的操控模式:比如iso,M檔等等。如果拍攝特殊題材照片,手機調整起來會很困難。

鏡頭也是差異性最大的一點,但是手機有個3-5倍光學變焦我覺得就很不錯了,類似18-55,18-70這種。

所以微單和手機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而是互補關係。



顏攝影


提問題的純拉仇恨,黑三星。20U很難達到卡片機水平,像素與底是相輔相成的,那麼小的coms,像素越高進光量越少,寬容度與成片都是問題,況且手機都使用廉價的塑料鏡頭,對畫質影響更大。手機出片當個生活記錄就OK,不過攝像還是不錯的,來個直播啥的沒問題。


SCP手袋鑑定


今天,小米又推出了自己億級像素的新款手機——小米10,近幾年手機在攝像功能上的提升有目共睹,有能拍月亮拍銀河的,也有能當望遠鏡用的,更有能把夜晚拍成白天的,大有一副把單反相機拍在沙灘上的勢頭,但是手機能的能取代單反相機嗎?

手機相機:方便好看才是重點

雖然已經出現了很多輔助設備,但是手機相機不論是在拍照還是攝像上,都突出一個方便好看。

比如現在的手機都自帶美顏、濾鏡、各種瘦瘦瘦等,這些功能雖然讓手機拍出的照片和視頻在還原度上水平較差,但是拍出來的東西就是好看,這就夠了,真正的專業人士也不會用手機去做一些專業性的拍攝任務。

人們用手機拍照,無非就是自己保存留待之後欣賞,或是上傳到社交網絡上讓大家一起欣賞,自然是怎麼美怎麼拍。如果非要在成像和後期的處理空間以及其他方面拿手機和單反相機做比較,那就有點自不量力了,現在手機廠商們盛傳“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個道理,手機在這個方面拿什麼跟單反比?

單反相機:真實才是關鍵

單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乍一看好像沒有手機拍的好看,這也是現在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說單反相機比不上手機的原因,但是單反相機拍攝出來的照片不僅還原度高,畫質和景深都不是手機相機能比的。目前的一些較為專業的攝影或是後期製作所需要的照片,都需要用單反相機拍攝,手機的成像質量還遠遠達不到要求。

蘋果最新推出的iPhone11Pro系列,它們在手機相機的後期可製作性上做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在拍攝一張照片時,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張、而是很多張,甚至是不同廣角的很多張。而且蘋果手機的成像質量一向名列前茅,照片的效果也比較真實,相比其他一些手機的“花裡胡哨”顯得更適合後期處理,但是這樣的照片在手機界沒有優勢,反而會被詬病。同樣的,單反相機拍攝出的照片確實沒法跟手機比,單反相機購買了一大堆專業設備,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能拍出一張銀河或是月亮的照片,而手機隨隨便便就能給你AI合成一個,這怎麼比。

在硬件上,手機有很大的劣勢

手機在硬件上永遠比不過單反相機,最大的原因就是體積的限制。

單反相機多大,手機才多大,再說手機本身並不是主打攝像功能(在國內還真不好說),所以手機只能在很小的一塊區域上發展攝像頭,而單反相機就是個相機,它不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還去做什麼。相差幾十上百倍的體積,在性能上當然會有非常大的差距,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因為體積,手機在鏡頭和傳感器這兩項關鍵性的硬件上均比單反相機差了很多。

但就體積差距這一項,就代表了手機在拍攝功能上永遠不可能超過單反相機,就像筆記本電腦的性能永遠不可能超過臺式機一樣,同樣的技術,我比你大,那麼我的性能就可以比你強,因為我可以用更大更強的設備。



平凡的林布


反串黑嗎?我覺得滑偽可以秒單反




TinkIes


不能取代微單。拍照的質量取決於cmos的尺寸大小。不能看總像素來評價照片的質量。手機的拍照主要是用於一些朋友圈的分享,網上文章的插圖,這些都不是問題。真正手機拍的照照片放到60寸或者更大的尺寸你就看出來照片的噪點各方面和照片細節還是和微單有差別的。另外一些大光圈鏡頭拍攝照片的物體虛實對比及虛實程度,手機拍照是替代不了相機的。手機的拍照的虛化是靠算法來實現的,有些時候手機拍攝虛化照片的不同地方會有顏色失色。只能說手機和微單使用的方面不同,不能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