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宋徽宗趙佶有哪些主要事蹟?

妖嬈史話


宋徽宗趙佶是北宋倒數第二個皇帝,北宋是斷在他手裡的。我想簡單的從三個方面一個點來說他。

一,\t趙佶是一個文藝皇帝,有多文藝呢?反正現在的娛樂圈,文藝圈,以我的水平我想不出來一個名人能稍微比得上他文化上某一方面成就的。這位皇帝自小對筆墨,丹青,茶藝,詩詞歌賦,音樂,騎馬,射箭,蹴鞠,奇花異石,飛禽走獸都有濃厚的興趣,而且是從文藝少年一直持續走到了文藝老年,一路上各個方面天賦異稟,樣樣精通,成就非凡。留下了很多作品,寫過《中國茶書經典》,創立了書法瘦金體;喜愛水墨畫,是工筆畫的創始人(本人超喜歡工筆畫,清新! );留下詞集《宋徽宗詞》,在位期間極大的推動了中國美學事業的發展。

二,\t趙佶推崇道教,甚至算得上迷戀。也許因為他真的還想多活500年?不知道啊。\r我想先說說我對道教的一點點看法,從現在的影視劇中,常常能看到有關道教的,要麼是畫符鎮鬼,要麼是神神叨叨給人算命,或者是長生不老的話題。但是我從一些書籍中看到其他的方面,那些道士的煉丹爐裡面有中醫的發展,那裡還有化學的,物理的實驗,華佗就是道教的。世界近現代的發展是在工業發展的基礎上,一個物理的理論,化學的理論都可能衍生出各種程度的高科技,任正非說到基礎教育,希望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言歸正傳,趙佶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在位期間,耗費巨資,興建宮觀,道教地位逐步上升,幾乎成了國教,後世流傳的很多道教人物和神仙都是他老人家發揚光大的。

三,\t宋徽宗是個昏庸皇帝,這是肯定的,但是政治上其實也有偉大功績。\r趙佶貪圖享樂,建立萬歲山,話說萬歲山裡有看不完的亭臺樓閣,說不盡的靡麗紛華,宋徽宗自己讚頌它窮工極巧,光怪陸離,真是無比的享受啊。因為愛好奇珍異寶,群臣以及那些投機取巧的人為了討好他到處收集花崗岩,收集的過程中巧取豪奪,手段用盡,從而導致了一場有關花崗岩的動亂,就是方臘起義,方臘這個人不贅述了。在位期間,還有梁山起義,國內起義不斷,國家外圍呢,女真族已經建立了大金,岳飛在前抗金,趙佶在後依然山水詩畫,風流人生。\r除了昏庸,政績有哪些呢?趙佶發展道教,那時候醫,道不分家,道教地位的提高,也在醫學上惠及了百姓。另外我們都知道宋朝經濟繁榮,趙佶重視農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皇帝還自己撰寫農書,當時的人口比建國時多了五倍,是漢唐盛世時期的兩倍,人口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超過一億。秦始皇和漢武帝建造的鄭,白二渠很有名,趙佶最終完成的豐利渠卻很少被提到,豐利渠是引涇史上第一座建立在岩石河岸上的工程,比建立鄭,白二渠難度大的多。鄭國渠灌溉面積約四萬傾,白渠約四千五百傾,豐利渠根據資料是三萬五千九十三傾,比鄭國渠小一些,是白渠近八倍,興修水利是利國利民的大功績。

再說一點呢,趙佶和名妓李師師有一段感情,皇帝和風塵女子的風流韻事總是被人津津樂道的。

如果趙佶只是個王爺,不是皇帝,在文化界的地位會不會更高呢?







小賀公子


宋徽宗趙佶並非一無是處。客觀上說做皇帝不太合格,政治上昏庸無能,是個典型的當官不行但在個別領域有特長有才華的領導,就其在書畫上的藝術成就來說,還是可圈可點的,對中國書畫歷史的發展起積極促進作用。這種人,算是時代把他放錯了位置。不過歷史沒有對與錯,把時間的軸線拉長,一切都有存在的道理。


個人感到,其主要成就有:一是重視畫院、設立畫學。趙佶在沒有成為皇帝之前,就很喜歡書畫,與當時不少畫家都有聯繫,比如駙馬都尉王詵、宗室趙令穰等,有事沒事就和他們湊在一起交流研習,活的不亦樂乎。他上任後,唯我獨尊,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利用手中的權力,設立畫學,擴充翰林圖畫院,命人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對繪畫藝術有不小的推動作用。這些是開創性的,憑良心說還是了不起的啊。從另一面說,他要不是皇帝的話,這些事不可能辦得了。

二是發展人才、推動繁榮。這個皇帝如此喜歡書畫,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自然也對書畫界的人才高看一眼、厚愛一分。聽說當時畫學列入科舉考試之中,以招攬天下英才。畫學也被分為不同的學科,共分為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等六科,主要是摘取古人詩句作為考題。考入後按身份分為“士流”和“雜流”,分別在不同的地方進行培養,而後不斷進行考核,選拔人才。他在位時,畫家的地位和待遇都有所提高,在服飾和俸祿方面要比其他方面的藝人要高,這個不足為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那個單位領導有文體方面的愛好,那個單位有這方面特長的人就和領導走的近,也容易受重視。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他指示和帶動下,一時間書畫創作大為繁榮,湧現出很多著名的書法家畫家。

三是屢有佳作、留傳後世。趙佶多才多藝,吹彈、書畫、聲歌、詞賦無不精擅。平生著作極多,偏重於水墨畫,但傳世不是很多,大多都丟了。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有詞集《宋徽宗詞》。他創造的“瘦金書”,一直以來受書法家重視。筆者對這種字體也很喜歡,多有臨摹。正如有評價說:“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跡求也。”有資料說: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也和這位書畫皇帝有關係。張擇端完成這幅歌頌太平盛世歷史長卷後,首先將它呈獻給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用他著名的"瘦金體"書法親筆在圖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鈐上了雙龍小印。

四是崇奉道教、有所貢獻。徽宗還有個愛好,就是對道教很信奉,多次下詔搜訪道書,設立經局,整理校勘道家各類書籍,主導編成的《政和萬壽道藏》是我國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是不可多得的寶貴史料。
他還下令編寫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道教神化人物傳記。他還親自作《御注道德經》、《御注沖虛至德真經》和《南華真經逍遙遊指歸》等書,使我國道籍研究有了完備的資料。總之,這個皇帝的藝術貢獻不可小視。大家還有啥不同的觀點,可以一起交流啊。


啥事是啥事


先了解一下宋徽宗趙佶創下的歷史記錄吧!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死在異邦的皇帝,也是第一個沒有葬入大宋皇陵的國君,挺慘的是吧!其實如果他是一個官宦人家的一位公子哥兒,肯定會像唐伯虎一樣留下一個風流才子的美名,可惜,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他承受了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成為一國之君,也得了一個悲慘的結局!關於他的風流韻事那可是一說一籮筐!【幼失雙親,天賦異稟】趙佶是宋神宗和陳美人之子,趙佶剛滿四歲的時候,宋神宗就駕鶴西去,母親也隨之病逝,但是生在帝王家,他還是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不喜歡學習正統的儒家經典,反而對丹青,筆硯,騎射,蹴鞠等非常有興趣,還自創了“瘦金體”,在書畫方面有過人的天賦。


【紈絝子弟,輕佻放浪】趙佶週歲的時候就被封為寧國公,後來被封為端王,他生性風流好色,結交了一大幫臭味相投的紈絝子弟,只是在太后和其他長輩面前做做樣子,虛心尚儉,其實私底下行為十分不堪。【天子好奢,沉湎女色】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趙佶自從登上皇位以後,十分放浪形骸,他曾說:太平無事多歡樂。他的帝王生涯幾乎都是在奢靡中度過了,也就有了蔡京,童貫,高俅等這些奸臣當道,國家民不聊生。他和京城名妓李師師的愛情故事也一直被流傳至今。

【靖康之恥,帝王成囚】在宋徽宗日日快活行樂的同時,宋王朝已經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內有農民起義不斷,外有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聯兵討伐,後來金兵南下,宋徽宗再也無心享樂,但是也無法擔起抗金大任,於是就選擇了坑兒的辦法,把皇位傳給兒子趙桓,自己逃跑,靖康元年汴京陷落,宋朝皇室宗親一併成為俘虜被押回金國,史稱“靖康之恥”。成為俘虜的趙佶受盡屈辱,終於在南宋紹興五年死在金國五國城,終年54歲。兩年後,他去世的消息傳到南宋,七年後,他的棺槨被送到宋朝,但是後人發掘,其實裡面只有一段木頭,屍體已經不知所蹤。曾經繁榮一時的大宋王朝就在他的手上斷送了!


秦桑之


圍繞宋徽宗的主要事蹟,就是亡國的藝術家。宋徽宗是個文藝範十足的皇帝,喜歡書法,繪畫,茶藝,音樂,詩詞歌賦,蹴鞠,花草奇石,飛禽走獸,道教等。政治上也頻出昏招,比如聯金滅遼,因喜歡花石,惹的民怨沸騰,爆發方臘起義。靖康之恥,被虜北國,家破人亡。

宋徽宗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死後,由於沒有兒子,皇位就從哲宗兄弟們中選出,宋徽宗得以繼承大統。寵愛同樣是藝術家的蔡京為相,蔡京貪汙腐化,賣官鬻爵,排除異己,寵愛太監童貫,掌管軍事。政治軍事黑暗。

喜歡花草奇石,為了建一個叫“艮嶽”的皇家園林,在南方收集花石,不惜得罪百姓,造成方臘起義,同時還有宋江起義等,雖然都起義失敗,但也對統治造成不利的影響。

最大的一個糊塗事就是聯金滅遼,遼是滅了,金就擺在眼前。造成金兵南下,虜走徽欽二宗,還有宗室後宮幾千人北上,受盡虐待恥辱。

就這樣昏庸的皇帝,也不是一無是處,畢竟是個藝術家,創造出書法瘦金體,繪畫上造詣很高。宋徽宗還發展了宮廷繪畫,廣集畫家,創造了宣和畫院,培養了像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一批傑出的畫家。他組織編撰的《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是美術史研究中的珍貴史籍,至今仍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有詞集《宋徽宗詞》。

喜歡道教,發展道家醫術,為中醫也做出一定的貢獻。

如果雖然是一個皇帝,但是對藝術也毫無耽誤,是可悲呢?還是可嘆。


李躍汗青


宋徽宗的事蹟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藝術的天才,生育的高手,政治的庸才,結局的悲慘。

中國古代帝王不乏有藝術天賦者,如唐太宗,玄宗的書法,陳淑寶的詞與音律,李煜的多才多藝與詞,音樂等。

而徽宗趙佶是自宋以來,公認的藝術天才,他精通音律,書法一流,他獨創的新書體~~瘦金體,堪稱古今一絕。他又是天才畫家,以精工逼真著稱,工花鳥。如《芙蓉錦雞圖》《竹禽圖》等。他在位的最大愛好是,喜歡收集天下的古玩書畫,網羅天下的畫家名師,充實他的宮廷畫院。

宋徽宗一生另一大喜好是喜愛生育,希望多子多福,江山永固,皇位接力有來人。他迷信把寢宮建成北高南低,就會兒子多多。其實是他生育能力超強,他一生共生養了31個皇子,35個公主,弄了個66順。在中國古代帝王中也算是姣姣者。有人戲言,徽宗活了54歲,大半生不是在書房寫字畫畫,就是在後宮造人!

他治國無能,政治昏庸,是出了名的昏君。其它的不想多說,只說他晚年所定的昏庸國策,就是“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目的是一心想光宗耀祖,其實犯有幾大錯誤:

一是他不知金朝是虎狼之師,特不靠譜,毫無誠信可言。二是他不明白遼一滅,宋也失去戰略屏障,暴露在強敵面前,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和歷史教訓。

三是他不明白宋朝有多虛弱,宋軍有多脆弱。這是害人又害己的國策。

果然,1125年宋金把遼滅了,1127年,金兵又把東京給攻破。釀成了歷史悲劇“靖康之恥”。金兵對東京開封燒殺搶掠,洗劫一空,使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城變成了廢都。金兵揚長北去,但沒有忘記把徽宗欽宗父子,以及後宮佳麗,皇子公主,王公貴族等幾千俘虜,加上無盡的財寶,統統帶走,擄到東北上京。想當年,這群曾經享盡榮華富貴,醉生夢死的上層貴族,歷經數千裡的路途顛沛流離,受盡了多少飢餓病痛顛波,受盡了多少金兵的凌侮,姦淫,殘殺。沿途的這種苦與痛,這種生不如死的絕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這群狼狽不堪,心神疲憊的宋朝上流貴胄,被關在了黑龍江又北又冷的小鎮五國城裡,只能坐井觀天,受盡凌侮。結局一個個的悽悽慘慘悽悽。貴為大宋天子的徽宗關了三年,最終病死在冰冷的地窖裡,欽宗又過了二十多年以淚洗面的日子,一天56歲的天子囚徒被金帝逼著去參加馬球比賽,從馬上摔下,被亂馬鐵蹄踐踏而亡。一位太后級的佳麗,47歲的鄭賢妃,即南宋高宋之母,被送入浣衣院――公共妓院,被金兵金將姦殺。其她幾十位,嬪妃,公主,被金朝瓜分,轉讓,賣掉,幾乎沒有一個有好結局。

真正的國破廟毀,家破人亡,客死他鄉,慘不忍睹!


零度看天下


宋徽宗趙佶,對他的一生評價真是難以言表,可謂之”酸甜苦辣”五味雜陳…。恨他吧、卻想到五國城裡他遭受到的那種罪孽與寒磣,實乃予滋情軟;…尊他吧、從登基初始的平反冤獄、竄逐奸佞,納雅頌貞,到後來的通過詳定元祐黨籍,他排擠了幾乎全部正直的朝臣,讓蔡京與王黼幾個奸邪小人集團重新把持了朝廷,國之正氣則一蹶不振、再無回春!民生亦累積憂患(引起方臘起義等不穩定因素)……。…但徽宗身上也有拿得出手”珍寶”,即他的筆墨字畫、以及他寫的詞。我腦海裡就永存著他的三件佳品,一是他繪畫的那幅《瑞鶴圖卷》,圖景為汴梁宣德門上方彩雲繚繞、神態各異的丹頂鶴翱翔空中,彷彿迴盪著一種悅耳的永久天籟!(收藏於遼寧博物館)。…二是他寫的一幅”瘦金體”書筆,為夏日(七律)...”清和節後綠枝稠……”(收藏於臺北故宮)。…三就是他寫的《燕山亭》,寫他俘後北行途中,見到如燃的杏花,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詞。主要圍繞杏花的形態色澤及瓣兒的一疊疊冰清玉潔,展現出精美絕論的人景襯托與黯然勾通,”羞殺”比喻天上仙女見至都要自愧不如。”易得飄零”之下詞意急轉,鋪寫了杏花的由盛而衰,即為時不久便會逐漸凋謝,根本經受不住料峭春寒和無情風雨的摧殘,不日花落枝空!這裡潛藏著作者以帝王之尊,現卻降為階下囚,心情之愁苦非筆墨所能形容!酷似李煜的”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無限慨忿。後面的”天遙地遠,萬水千山”及”雙燕”、”夢裡”、概括出了從期望到失望、由失望到絕望的內心活動,又像極了李煜的”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反映出作者內心深處哀痛之極,肝腸斷絕。……王國維《人間詞話》雲:”尼采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即宋徽宗)《燕山亭》略似之。”……(謝謝啦)!!


桃花塢裡桃花扇


趙佶(1082-1135),北宋徽宗皇帝,在位二十五年,(1082-1135)。在他主政時期,奸臣當道,窮奢極欲,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內憂外患,紛至踏來。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傳位與趙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與兒子一起淪為亡國之君,最後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

趙佶是一位藝術家皇帝,他終日潛心迷戀於書法和繪畫,無心坐在龍椅上處理龐大的大宋政事,他先是啟用當時的足球明星高俅,封他為殿帥府太尉,接著又重用蔡京、童貫之類,把一切朝政都交由這幾個人處理。而他則狠抓文化藝術事業,並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給畫家以優厚的待遇,鼓勵他們創作優秀的作品,像米芾、張擇端等一代大師遂應運而生。他廣泛收集民間文物,特別是金石書畫,擴充翰林圖畫院,將御府所藏曆代書畫輯編成《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 他對於宋代畫院的建設和院體畫的發展,對於書畫藝術的的推動和倡導,以及對於古代藝術的整理與保存,是有突出貢獻的。他稱得上是一個“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這位亡國皇帝政治無能,生活窮奢,但是藝術造詣極深,吹彈、書畫、聲歌、詞賦無不精工極研,堪稱一代大家。平生著作極多,都散佚無存。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有詞集《宋徽宗詞》。

趙佶的書法,初習黃庭堅,後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並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書”體。“瘦金書”是書法史上的一項獨創,其特點是瘦直挺拔,側鋒如蘭竹,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所謂“如屈鐵斷金”。這種書體,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書體,趙佶把它的藝術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後代習其書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正如《書史會要》推崇的那樣:“筆法追勁,意度天成,非可以陳跡求也。”傳世書帖有《草書千字文》、《閏中秋月詩帖》等。


叫我奧迪哥


徽宗皇帝,只是個花鳥魚蟲的逸樂主。讓他去治國,國不亡有違天理。如果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沉溺在文字遊戲,風花雪月中,這個國家的人民必定遭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