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通貨膨脹被認為是對窮人的掠奪?加大投資力度有何利弊?

普慈賢


富人有更多的資產,賺錢能力更強,擁有的資源更多,自然更能應對通貨膨脹。從這個角度講,通貨膨脹是對窮人的掠奪沒有錯。


通貨膨脹,簡單理解就是鈔票印多了。央行新印刷的鈔票直接輸送給各大銀行,發行國債得到的資金投入到基礎建設或其他投資項目中,出口所得的外匯再用對應的新印鈔票置換,央行向商業銀行投放資金,這些都是增加貨幣的重要手段。


社會生產力的增長是有限的,可以簡單理解為GDP增速。


去年一年生產100件商品,今年生產了110件,增長10%。

去年社會上只有100元錢,100元錢可以買100件,1元一件,今年一下子新增了120元錢,雖然有了110件商品,但是社會上資金達到了220元,就得2元一件了。


富人之所以是富人,有可能是人脈更廣,有可能是能力更強,在社會分配中具有優勢,能拿到更多的資金。對於富人來說,物價上漲的影響是比較小的,收入增長完全可以覆蓋掉物價上漲部分。


窮人在社會財富分配中處於劣勢,能拿到的工資有限,只能滿足基本生活。當物價上漲時,收入增長跟不上,就只能節衣縮食,壓縮消費,降低生活品質。


加大投資力度有很多好處,比如改善基礎建設,增加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等,但是壞處也不少。


1、投資過程中財富更多流向少數人,比如掌握財富分配的人,跟這些人有關係的人;

2、投資的回報週期是比較長的,可能多年難以回本,產生債務問題;

3、窮人短期收益只有參與建設的工資,以及當地人生活上得到一些便利,難以改變貧富差距拉大的現實;


財智成功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說的非常對,通貨膨脹對於窮人來說,就是財富的掠奪;而通貨膨脹對於富人來說,選擇加大投資力度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這就是為什麼通貨膨脹結束之後會出現貧富分化越來越大,導致窮人越窮,富人越富,是因為富人利用了通貨膨脹,而窮人被通貨膨脹利用。

什麼是通貨膨脹

所謂通貨膨脹就是物價飛漲,貨幣貶值,我們口中所說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簡單通俗易懂的來講,就是你早晨花100塊錢可以買一隻雞夠一家4口人吃,而你下午100塊錢只能買4個雞蛋,只夠一家愁人一個人吃。

一旦發生通貨膨脹,窮人沒有太多的錢進行投資,導致最終的結果是被通貨膨脹所利用;而富人在通貨膨脹當中,由於有足夠的資本金購買固定資產抵禦通貨膨脹,雖然物物價飛漲,但由於固定資產抵禦了通貨膨脹讓富人在通貨膨脹之後變得更加富有。

通貨膨脹中的窮人與富人

在通貨膨脹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物價飛漲,而富有的人會利用固定資產抵禦通貨膨脹,比如說平時我們購買一套房屋需要100萬元,而當時的有錢人有200萬元。

此時它可以完全利用低首付高槓杆,比如說花10萬的首付,他可以買到20套房子,而在通貨膨脹之前他只能買兩套房子。

在經過通貨膨脹之後當初100萬的房子需要花200萬元錢才能夠買到,這時候的貨幣就貶值了50%,股價上漲了100%。

而20套房子按照200萬的價格進行計算,通貨膨脹之後他所有房產的總價值為4000萬,純賺2000萬,除去所有利息手續費等費用之後,純賺利潤在1000萬以上。

而窮人由於在通貨膨脹之前非常窮,買不起任何固定資產抵禦通貨膨脹,在通貨膨脹之後他們相當於要花一倍以上的錢來購置房產,在這種情況之下窮人越窮富人越富。

綜合來看:通貨膨脹對於富有的人來說是一次發財的機會,而對於窮人來說是一次被掠奪的機會,在通貨膨脹當中富人主動閱讀財富,而窮人被通貨膨脹掠奪,通貨膨脹結束之後形成了越來越明顯的貧富差距,由此貧富分化被再一次拉大。


社長財經


筆者認為,通貨膨脹是多印鈔票造成的,而多印鈔票掠奪的是普通的大眾,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是依靠工資過日子,多印鈔票後必然是錢不值錢,普通大眾的收入又沒有其他的渠道,只能眼看著貨幣貶值。而對於富人來說,他們掌握著資源,壟斷著資源,倒如:通貨膨脹會漲價的資源食品等相關資源是掌握在他們手中的,核心資源及金融資源是他們壟斷著的,無論是在資本市場做空還是購買通貨膨脹條件下保值的黃金,這些他們都能做到。而普通的大眾手裡沒有這些資源,只能等著自己的錢不值錢。所以說,通貨膨脹是對窮人的掠奪也有一定的道理。加大投資力度的利弊,主要看是誰來投資,如果是政府投資,只能是加速通貨膨脹,政府的投資註定是大量的浪費的,從人類的經濟史來研究,任何時候政府的投資,或者政府主導的投資必然是成為少數人掏空國家發財的工具,而不會產生經濟效益,政府的投資也只能投資基礎設施。經濟的發展只有市場投資才能真正產生效率,產生經濟效益。政府的投資只能是在國計民生的重大領域或者基礎設施方面。因此,不能過度依賴政府投資來發展經濟。發展經濟還是需要市場這隻手,讓市場投資。經濟學的兩隻手要均衡,政府這隻手在經濟領域的投資不能太強大,市場這隻手應該在經濟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只有兩隻手互相配合,經濟才能健康發展。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說道通貨膨脹,大家應該都並不陌生。伴隨通貨膨脹發生的往往是貨幣超發,購買力降低,物價上漲,然後對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一輩子辛辛苦苦積攢的儲蓄縮水嚴重......



浮雲君覺得通脹的確是對於窮人的掠奪!


(1)窮人的可投資渠道少,面對通貨膨脹,基本無能為力


窮人因為原本所擁有的資金體量就較少,可用於理財的資金就不多,再加上由於相關理財知識的匱乏,一般來說,他們會選擇的理財渠道也只有銀行存款而已。


三年期銀行存款的利率也只有 3.5% 左右,現在由於貨幣的超發,M2的泛濫,每年貨幣增長的速度都維持在 12% 以上,也就是說對於窮人群體而言,他們的資金每年都在以 10% 左右的速度在貶值!


面對物價的上漲,面對財富的貶值他們能怎麼辦?—— 大部分人也只能坐以待斃。


對於富人群體而言,他們可以從銀行以較低的利率獲取貸款,然後加大投資,在通脹的影響下,商品價格水漲船高,然後每年以此獲得 30% 、50%乃至更多的利潤......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房子。這 10 年來,M2 翻了一倍多,貨幣大量發行,大部分流入了地產領域,開發商、炒房團把房價一輪輪炒高,然後以 5 倍、10倍的價格賣給普通民眾,掏空他們一輩子的積蓄,甚至還要讓他們揹負幾十年的欠款。




(2)窮人沒有選擇的餘地


大家有想過這個問題嗎?為什麼窮人會貧窮?—— 因為他們教育程度低,擁有的人脈資源少,資金匱乏,擺脫現狀的渠道少......


很多窮人為了打破現狀,努力通過上學、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為了改變命運。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什麼選項?


王思聰創業失敗了,還能回去繼承家業,我們失敗了,往往一輩子就這樣了!—— 窮人試錯的機會少,選擇的餘地狹窄,想要擺脫現狀太難了!




加大投資有何利弊?


(1)對於普通人來說,加大投資大概率也是虧損

炒股票、買基金,真正能賺錢的普通人 能有幾個?“二八定律”就擺在大家面前,擁有資源的、擁有團隊的富人群體、機構投資者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和資金,他們獲得了資本市場最大的紅利。


而多達 80% 的普通投資者都是不賺錢甚至是賠本的。


所以,加大投資,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也並不是一條康莊大道!


更何況,窮人本來就沒有多餘的閒錢可以去投資。



(2)對於富人而言,甚至什麼都不做,財富就會向他們聚集!

大家不要不相信,浮雲君舉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


窮人,擁有一萬,存一年期銀行定期,利率 2% ,一年利息

200 塊


富人,擁有一億,存一年期「私人銀行」,利率 10% ,一年利息 一千萬


這就是差距,這就是所謂的「馬太效應」!


窮人越來越弱勢,翻身的力量越來越微弱;富人卻越來越強勢,即便不用付出努力,也能賺得可觀財富!更何況,馬雲、馬化騰那樣的超級富豪還這麼努力......


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總結


馬太效應,一個世紀難題,恐怕很長的一段時間也得不到解答。


雖然歐美的福利制度的確能起到一定的緩和社會作用,不過受眾太少,對於更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民眾來說,前面的路,依舊艱難。


浮雲財經觀


1:什麼是通貨;通貨就是被本國人民認可接受的,可以用來交換物資的中間媒介載體,在我國就是人民幣,在俄羅斯就是盧布,在美國就是美元,在德國就是馬克。

2:什麼是通貨膨脹;顧名思義就是這些貨幣在本國市場存量增加,適量的增加可以刺激生產消費,如果過量增加,就會造成物價上漲,就是老百姓土語說的“錢毛了”,惡意通貨膨脹會造成市場混亂,經濟危機,比如津巴布韋和委內瑞拉。

3:為什麼通貨膨脹被認為是對窮人的掠奪;一旦通貨膨脹率過高,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是貧困人群,因為通脹率過高,會造成物價過高,人們的購買力就會下降,貧困人經濟來源一般都很低,入不敷出,生活質量下降是個必然。形成惡性循環,窮人越來越窮。實際上就是高企的物價奪走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4:加大投資力度有何利弊;對於不缺資金的人來說,加大投資力度是被動的,因為物價上漲,同等的物資量必然需要更多地資金,如果是有利潤的行業還可持續,如果是微利行業,只能苟延殘喘勉強維持,一旦失策,面臨倒閉,損失量更大。

5:通貨膨脹具有傳導效應,初期有利於高端資金鍊,伴隨時間的推移,慢慢傳導至平民底層,畢竟底層人口基數大,收入參差不齊,受益於通脹的人群,會得到相對應的收入,也就不會太大影響生活,但對於得不到通脹紅利的人群,一面收入不增加,一面負擔高物價帶來的擴大支出,很快就陷入困境。

6:通脹會以匯率的形式在國家之間傳導;比如美元貶值,輸美產品就會換回更多的美元,流回本國換本幣就會更多,那麼本國市場就增加了貨幣存量,形成通脹,所以很多國家會伴隨美元國際匯率的浮動而變動,以穩定國內貨幣市場存量,穩定物價。一旦調整不到位,就會造成本國高通脹率,比如阿根廷和土耳其。

7:所以絕大多數有能力的國家2條腿走路,對外實行浮動匯率,對內實行利率管控,通過準備金槓桿調節市場貨幣存量。已達到控制通脹率的目的,來對抗國際金融風險。避免本國資產財富流出到外國,同時以補貼的形式增加本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變相增加就業,增加工人收入,抵禦通脹帶來的風險。

8:對金融資本市場嚴加管控,防止域外資本操縱市場,一旦失策,造成本國經濟崩潰。比如亞洲金融風暴,日本廣場協議,1992年代的蘇聯休克療法等等。所以有能力的國家都會嚴加管控輸入性危機。


驛動星期六


通貨膨脹簡單來講,就是貨幣超發,造成購買力不斷下降,也就是大家俗稱的錢不值錢。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2019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98.65萬億元,狹義貨幣(M1)餘額57.6萬億元,全年淨投放現金3981億元。2019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5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7%。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十年前,2009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60.6萬億元,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為22.0萬億元,增長32.4%。也就是說十年時間,M2就翻了超過三倍。目前M2增速保持在8%左右。

通貨膨脹為什麼會給人掠奪窮人財富的感覺?因為通常普通人更喜歡儲蓄,但是隨著通脹增加,貨幣不斷貶值,購買力不斷下降,錢也縮水了,反之富人更願意貸款,用槓桿去投資,隨著通脹走高,貸款也不斷被稀釋。舉個簡單例子,20年前花10萬買個房子,每月500元貸款,當時500塊錢可能買500碗麵,時至今日可能只能買100碗,普通人把錢放銀行,銀行貸款給富人,錢還是500元,但是無形中400碗麵沒了。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通貨膨脹的確是窮人的掠奪,背後是有原因的:

簡單來說,通貨膨脹就是有更多的錢進入到社會上,成為一個新蛋糕,富人和窮人的錢都貶值了,但是富人依靠著資金,資源等,依靠錢生錢得到了更多的蛋糕。

而窮人沒多少錢,沒多少資源,沒多少實力,在新財富分配裡面,也得到了蛋糕,但是相對於富人得到的蛋糕來說,實在太少了。

所以,通貨膨脹下,看似富人和窮人的財富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增加了,但是財富之間的差距拉大了,變得窮人更窮,富人更富裕。

有人說自己工資上漲全靠通貨膨脹,其實就是指:通貨膨脹推著工資升高,但是富裕的人工資升得更高,這樣一來,貧富差距拉大,可以理解為對窮人的掠奪。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國家的經濟總量是不斷增大,這意味著必須有更多的錢來流通,不然新增的經濟無法用貨幣來表示,所以在經濟增長的過程裡面,會有新的鈔票進入到市場裡面,造成通貨膨脹,進而拉大貧富差距。

不過越是通貨膨脹大的時候,窮人改變命運成為富人的可能性大,越是通貨膨脹小的時候,窮人越是難以改變命運,前提是國家經濟穩定增長,不要舉那些經濟不穩定,出現極大問題的國家來反駁,比如至少通貨膨脹250倍的津巴布韋。

因為通貨膨脹大的時候,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享受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伴隨的是通貨膨脹較大,越是這個時候,雖然富人更有優勢,但是窮人也比通貨膨脹小的時候容易增加財富,改變命運。

最後那個問題是加大投資力度有何利弊,由於沒有支出加大哪個方面的投資力度,所以也不清楚有何利弊。


財道


通貨膨脹並不是對窮人的掠奪,銀行才是在對窮人掠奪。

現在經濟的運行就是一個債務關係,每個人的收入是另一個人的支出。

銀行低息吸納窮人的存款,然後放貸給富人,銀行家天生就嫌貧愛富。富人僱傭窮人,組織起來生產產品,產品再銷售給更多的窮人。銷售產生的收益,一部分支付銀行的貸款一部分支付給窮人工資,大部分被富人拿走。銀行收回富人的貸款,賺取息差,把微博的利息和本金還給窮人。窮人拿著可憐的工資,一部分繼續投入銀行賺取微薄的利息,然後購買富人生產的產品。然後窮人說我買不起,銀行和富人合謀推出信用卡,提前消費,窮人找銀行借錢購買產品,下次發工資時再還給銀行本息。我們現代經濟就是這樣的循環,商家漲價就是其利潤來源,只是把這個鍋推給了通貨膨脹。而且在這個循環裡,窮人賺取的利潤最少,富人和銀行賺取最多的利潤。再加上窮人的新消費觀,提前消費,窮人就越來越窮,甚至是入不敷出,最後破產。

一年又一年,窮人就在這個循環裡越來越窮。方便大家理解我再舉一個例子:

第一,拉美國家去工業化後,只能出口原料和農產品,但是需要進口工業品,就在這樣的貿易逆差中,慢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並返貧的原因。

不管是國家還是個人,不進行產業升級,不賺取超額利潤,不勤儉持家都會在這個循環裡越來越貧窮。國家是要產業化,從出口初級農產品到出口工業品。個人就要從勞動收入升級成財產性收入,這樣你才能脫離窮人變成富人。


卯未辰來


通貨膨脹通俗來講就是物價上漲而貨幣貶值的一個過程。

我國2019年的M2是200萬億,2000年的M2是13.5萬億,20年時間翻了15倍左右。如果當初的1萬元到現在沒有升值到15萬元,這就意味著你的資產被通貨膨脹給削弱了。反映到生活裡,就會感覺錢沒以前經用,而物價卻高了許多。

掠奪?答案肯定為不是。

要說通貨膨脹是對窮人的掠奪,那也是因國而異的,比如我們國家就控制的非常好,在這20年時間裡,居民的平均收入也在不斷增長,相對應的就抵消許多。外加樓市的升值,也給了我們一個保值的平臺,因此我們草根階層也沒有感覺到強烈的被剝奪感,生活的積極性還是非常高的。

同時,試想一下十年前的銀行按揭貸款,以30萬為例,期限25年,按等額本息的方式還款,那麼平均每月支出應該在1650元左右。十年前的1650月元可能佔據了你一大半的工資,現在可能連五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完全認定為對窮人的掠奪,我認為不科學。只要適度把握好通貨膨脹的節奏,是人人受益的。

加大投資有何利弊

目前我國的社會融資總額大概在260萬億元左右,較2010年增長了14倍左右。這就是國家層面加大投資的一種表現,特別在基礎設施、房地產、公共醫療等方面。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居民個人的投資也會隨著增加,都在同一趟列車上。

利:

1、進一步刺激了生產力,擴大了內需,使GDP增長穩健。

2、居民收入增加,就業崗位增加。

3、居住環境改善,配套設施健全。

從而有效的抑制了通貨膨脹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弊:很有可能會降低貨幣的購買力,導致一些儲蓄存款縮水。也會讓一些低收入人群生活壓力增加。

所以不管利弊,關鍵是看資源是否得到合理的配置,在效能上有沒有進一步促進的作用。總而言之,通貨膨脹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而產生的,只要主動干預,做好資源配置,就不存在對窮人的掠奪,更是利大於弊的一件好事。


陳先生談金融


通貨膨脹確實是對窮人的掠奪,通脹來臨,主要是貨幣超發,資產價格和商品價格大漲甚至是暴漲,貨幣購買力不斷降低,而窮人往往沒有資產,也沒有商品儲存,只是把錢存在銀行,拿著可憐的利息,即使偶爾有投資,因為專業化知識不夠和信息不對稱,也容易虧錢,而存銀行錢是越存越少,這倒不是說錢的數量少了,而是利息沒有跑贏通脹。

比方說張三有10000元,目前豬肉是33.3一斤,可以購買300斤豬肉,因為打工不易,省吃儉用存在銀行以備不時之需,存銀行一年利息是200元,但是通脹是5%,等於購買力下降了5%,豬肉變成了35一斤,一年以後可以購買291.4斤豬肉,是不是錢越存越少呢?

5%算不上太高的通脹水平,有的國家通脹率可以達到100%甚至100000%,這個時候錢存在銀行就會變成廢紙,到時候就不是錢了,像委內瑞拉就是這樣的國家。

而富豪就可以不同,像美國,美聯儲實施零利率政策數年,現在也是維持低利率,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一年也就是1-2%的收益,可是扣除2%左右通脹,錢是不會增加的,甚至稍有減少,很多居民連1000美元臨時賬單都付不起,哪裡會有多少股權投資,也就無緣享受低利率環境的財產性收益,美國不是很明顯,要是在歐洲就更加明顯,不僅僅要承擔通脹損失,存銀行還要給銀行倒貼錢,真的是不能存錢,問題是居民也不持有很多股票,無法分享牛市盛宴,但富豪就不一樣了,像微軟的比爾蓋茨,亞馬遜的傑夫.貝索斯,蘋果的喬布斯等就得益於股價暴漲,財富以倍數增加,首付在比爾蓋茨和傑夫貝佐斯之間搖把不定,個人財富都超過千億美元,即使扣除通脹水平,個人財富還是暴漲的。

低利率環境,就是拿一般居民的錢,給富豪投資錢生錢,富豪錢越來越多,居民生活未必就能水漲船高,甚至因為通脹高企而生活水平下降,如果是惡性通脹,甚至有可能成為赤貧,陷入生活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