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看過的電影千千萬萬,讓你記憶最深的是哪一部,你為什麼喜歡?

小熊影圈


二十年前三月的一天,我曾在大街邊溜達的時候,無聊地端詳了一眼慘黃的老電影院,生鏽的大鐵門緊閉,門前滿地的枯葉垃圾,連那個曾經最熱鬧的像個老鼠洞的售票口,都結上了厚厚的蜘蛛網,蜘蛛網上還掛著幾隻早已風化了的死蒼蠅,凋敝的像是個被拋棄的破教堂一樣。我對於“破教堂”的概念並非來自於電影院,而是錄像廳。記得當時看吳宇森導演,周潤發,李修賢主演的《喋血雙雄》,陰森的大堂、殘破的塑像、漏風的窗戶、歪倒的桌椅, “吱紐”一聲推門,驚跑了四處亂竄的白鴿,悽慘的背景音樂裡搖曳進主人公悽慘、悲壯的身影……錄像廳代替電影院似乎是一種無法阻擋的大趨勢,懷念那個時代,兩塊錢可以看四部港臺錄像的日子。當然,時代變遷,風水輪流轉,電影院現在滿大街都是,又高檔又舒適,影音效果又好,但還是懷念錄像廳。


資訊快車道


我的答案是《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我至今為止看過十多遍,看到我幾乎記住了每個情節,每段精彩的臺詞。


這部電影於1998年4月在我國上映,在這之前,我已經在學校附近的鐳射廳裡看到了港版的《鐵達尼號》。



還記得看完的那個晚上,和好友走在回學校的路上,哭得泣不成聲,不停在問:“為什麼結局會是這樣,為什麼Jack一定要死呢?為什麼Jack和Rose不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呢?”


1998年的4月,我即將高考,整個班級都籠罩在高考前的低氣壓裡,而我卻泡在鐳射廳裡,一遍一遍地看著《泰坦尼克號》,無法自拔。


我專程去文化商城買了《泰坦尼克號》和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的海報,好友買了《泰坦尼克號》的原生磁帶,用復讀機在宿舍裡循環播放。


我們那個時候像中了毒一樣地陷入《泰坦尼克號》的坑裡,不過喜歡看的一般都是女生,男生甚至連片名都搞不清楚,記得有個男生問我看的是什麼電影時,我說是《泰坦尼克號》,他聽成了《太太你可好》。



為什麼我會如此痴迷於這部電影呢?


首先,是男女主角的顏值,尤其是男主角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的顏值太高了。


《泰坦尼克號》時期的小李子金色的頭髮,稜角分明的臉龐,深邃的藍眼睛,簡直是太讓人著迷了。我一直不是特別喜歡西方人的長相,但是小李子的出現改變了我的刻板印象。


在《泰坦尼克號》之後,我還接連看了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鐵面人》、《致命快感》,當然還有後期的《紐約黑幫》、《無間道鳳雲》、《盜夢空間》、《禁閉島》、《荒野獵人》等。


我覺得小李子的顏值巔峰是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穿著花襯衫的羅密歐行走在海邊,微風拂過他金色的頭髮,他轉過頭,憂鬱的眼神望向鏡頭,這幅畫面是我看過那麼多電影,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女主角凱特·溫絲萊特說實話有些微微發福,但是她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觀眾,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沒有人可以取代溫絲萊特去飾演Rose。



其次,是以悲劇結尾的愛情更加讓人久久難忘。


雖然我很喜歡看小甜文,也喜歡看甜劇,但不得不承認,悲劇更讓人印象深刻。


2012 年《泰坦尼克號》重映,重溫這部電影,和當初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Rose是有未婚夫的,而且兩個人已經在一起了,這個時候突然闖入的Jack就好像是個第三者,破壞了Rose即將到來的婚姻,即便這是Rose不想要的,但是依然掩蓋不住他們相愛的不合理性。


所以,兩個人的愛情註定就是悲劇。


愛情之所以讓人慾生欲死,就是它能讓你從中感受到你渴望的東西,Rose從Jack的身上感受到了不同的味道,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一切都是她所向往的,但是如果她和Jack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是童話故事,不是偉大的愛情。



最後,好的電影是由諸多因素成就的。


《泰坦尼克號》以一場海難為大背景,以愛情為主線,刻畫了人類面對災難時的眾生相。


有為了錢昧著良心讓男士上傳的大副,最終場面失控,飲彈自殺;

有想要藉著泰坦尼克號攫取利益的投資商,在沉船時不顧廉恥跳上了救生艇;

有選擇和船一起沉入海底的船長和設計師,還有一名鉅富;

有別人都慌亂逃生,卻依然堅持演奏的樂師;

有在船尾,抱著傾斜的桅杆,依然在祈禱著的牧師;

有太多太多的妻離子散,也有太多太多的生死相依。


至今想起來那每一幀畫面,都覺得新潮澎湃。

當多年後,年老的Rose通過探測器再一次看到已經腐朽的泰坦尼克號時,她想起了曾經容光煥發的那艘巨輪,暈黃華貴的水晶燈下,裝飾豪華的木質樓梯上,有一個身影背對著她,看著面前的時鐘。


她拾級而上,他緩緩回身,兩個人相視一笑.....


《泰坦尼克號》是jack和Rose回不到的當初,也是我回不去的青春。


我想,時隔多年,問起最愛哪部電影時,我脫口而出是《泰坦尼克號》的那一刻,更懷念,更難忘的其實是我那當初美好而又單純的十八歲。



路妖知馬勵:路妖,姓路,喜妖,故名路妖,寶媽,通信行業工作者;馬勵,喜歡作家路遙,因個人經歷坎坷,自我感覺活得比較勵志,故名馬勵,保險重疾核賠師、網文寫手、自媒體寫作者。路妖和馬勵是攜手走過三十多年的青梅好友,路妖孩兒幼小,馬勵先獨自寫作,他日兩人一定會共同協作,一起徜徉文海。

路妖知馬勵


在我看過的所有電影裡,令我記憶最深的是《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部電影,我幾乎每年都會重新看一遍。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被它搞笑的情節和出彩的人物設計給打動。

後來一遍一遍重複看,發現這部電影打動我的其實是它的故事核。

這部電影主要是講男主角蘭徹是個十分與眾不同的學生。他從來不隨大流,他敢於去質疑當時傳統的填鴨式教育,並且用自己的智慧去打破那些陳規。

比如,他從來不認為“死記硬背”一定能學好理論知識,他覺得作為學生,能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隨大流。

要跳出傳統,要敢於說不,要活出真正的自己。

對於如何做到這些?

這部電影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同時,《三傻大鬧寶萊塢》除了幽默詼諧的風格以外,美輪美奐的歌舞也很令人難忘。

在寶萊塢的電影中,精彩華麗的歌舞向來是一大特色。

在這部電影中也不例外。

男女主角在獨特的印度音樂下,演繹各種高難度的舞蹈,為整部電影更添了幾分浪漫和律動。

整部電影的講述方式也很有意思,一開始是倒敘,然後採用不斷的“閃回”來講述這個故事。

一個又一個搞笑的情節點,夾雜著人生意義的探討,讓觀眾久久難忘。

整部電影將近三個小時,可是觀眾看完卻不覺得拖沓,反而覺得意猶未盡。

真正難忘的好電影,就有這樣的魅力。


寫作者瀟湘清塵


說到記憶最深的電影就不得不說小時候看過的林正英的殭屍系列電影了,而這其中我記憶最深的一部是《殭屍先生》,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

為什麼記憶最深呢?

因為這部電影是我小時候第一次看的殭屍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電影是在我堂哥家看的,看完以後已經天黑了,小時候是住在農村的,雖說兩家相隔不遠,但是也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腦海中總是出現剛剛看過的電影畫面,總感覺有一個殭屍在暗中注視著我,回家的路感到十分漫長,最後我是跑著回去的,到家才心安一點。看完電影后的連續幾天都不敢半夜一個人去上廁所。

最喜歡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殭屍電影,雖然當時很害怕,但是它的精彩劇情還是令我很喜歡。整部電影既刺激而又搞笑,讓人完全沉浸在劇情中無法自拔。明明是一部恐怖片,卻又在其中穿插了許多搞笑的情節在其中,讓觀眾的恐懼心情可以在笑聲中消除。

第二個,英叔的精彩表演令我大開眼界,向觀眾展示了神秘風水先生的一些不為人知的一面,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他的一些動作至今仍然印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第三個,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殭屍電影,它開啟了我對殭屍電影的好奇,之後我將林振英所有的殭屍電影都看完了,到現在有時也會時不時的刷一刷。而且裡面的女鬼新娘當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她感到十分可惜。

最後,林正英的殭屍電影都是經典之作,開創了新的電影類型,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從此再也沒有人拍出過好看的殭屍電影了。


紫蒼天狼


說一點自己的事,這是我很難忘的事情,高中的故事,它也和一部電影聯繫起來了,名字叫《我的機器人女友》。

《我的機器人女友》我看過了5遍以上,看第二遍才懂得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大題的講一下電影講的什麼故事。電影講的是男主角因為一次恐怖襲擊被槍給打中了,但是,男主角前幾天買的彩票中了大獎,男主角用這些錢畢盡一生的經歷製作了機器人。之後機器人穿越了時空,拯救了男主,男主愛上了機器人,但是機器人沒有感情,之後男主和機器人慢慢的培養感情,但是機器人油鹽不進,就是看不上男主,男主一氣之下將機器人逐出家門,由於機器人的穿越,導致的很多本來應該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引起了東京大地震,這時,機器人突然地現身,拯救了男主,但是,機器人也是在這次地震中犧牲了,並且有了感情,但是,機器人永遠的離開了,不能再陪伴男主了。

我記得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在高中,當時喜歡上了班裡的一個女生,但是女生並不知道,這是地地道道的暗戀,後來慢慢的接觸她了,還是在將要高考的時候,當時大家都是一個勁的學習,我也不敢有什麼過分的舉動,這畢竟關乎我們的未來,如果現在突然盲目告白,必定會影響學習,我就一個人忍受折磨,這種事真的很難受,雖然沒有什麼疼痛,後來,高考結束,我們真的走在了一起,我和她看了這部電影,還信誓旦旦的承諾了許多,但是,這段感情沒有熬得過暑假。沒有過多的埋怨,傷心是當然的,整天的想,這樣的狀態延續的半年多,在大學開學期間尤為強烈,人也不熟,沒有人說話。以前是很喜歡看這部電影的,這件事發生了以後,我沒有再看過,甚至那些聽過的歌也不會再聽了。

有時候愛情是挺無奈的,一部電影也有很多的故事,大家呢,我也想聽聽大家的故事,還有,我現在很好,找到了真正愛自己的女朋友,生活很滿足,大家也要加油,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春哥聊遊戲


忠犬八公的故事,這是我看一次哭一次的電影。

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一條小狗八公,遺忘在火車站,被大學教授帕克撿到,一人一狗說不清的緣分就此開始了,帕克的妻子開始極力反對飼養八公,但是看到丈夫和八公在一起那真心的笑容,妻子終於軟化了。八公在帕克的呵護下慢慢長大了,從某一天開始,八公早上送教授去車站,晚上在車站等教授回家,車站就像八公和教授的另一個家,一個只有他們兩個人的地方。後來教授不幸去世,八公再也沒有在車站等到教授回來,於是八公跨越千山萬水,等過春夏秋冬,一直在車站守候,只是為了等他心愛的教授。



電影無處不在的背景音樂《goodbye》,每次音樂響起,淚點也來了。讓我印象最深刻一幕是女主人若干年後再次回到車站,不經意的發現了八公還在車站等著帕克,她滿眼不可思議,“你還在這等他嗎”“你會生病的”,這時候連男主人的妻子都已經慢慢的忘記他了,開始新的生活,可是八公還在等他的主人回來,無論多久,一直在等他。最後女主人,問八公自己可以和他一起等嗎,她像是在徵求意見,等了帕克這麼多年的八公比誰都有資格決定,此時的八公張開了嘴巴,像是答應了,女主人哭著說謝謝,此刻的八公彷彿真的變成了家裡的一份子,變成了一個人,這個鏡頭真是神來之筆。


一直對動物的電影難以抗拒,看慣了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對這種始終如一日的真情實感毫無抵抗力,在內心深處大家或許都在渴望一份真摯的感情,一種沒有任何功利的純真,只為了一個人好,可惜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卻永遠遇不到的,因為沒有所以才覺得更可貴。

八公是真的用自己的一生等了一個人啊!




電影清除計劃


首先說明一下我是一位個人覺得資深的電影迷,我這個人看電影比較通吃,什麼科幻的、動作的、劇情的、警匪的、武俠的等等,只要我感覺好看的都會去觀看,而且是不會快進一秒鐘的那種,因為我感覺看電影只有通篇看完了才能瞭解一部電影的整體故事框架,那下邊進入正題。

我在大腦中搜尋者我這些年觀看的電影中。哪一部是讓我記憶深刻,我想應該是《暖春》這部老電影了。這部電影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現在我已經大學畢業工作5年了)學校放大電影時觀看的,當時全校200多人吧,據我估計95%的同學都不同程度的哭了,當然我也是這95%的其中之一。電影非常感人,有的同學直接控制不住自己哇哇大哭起來。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的村長兒子二狗揀回一個暈倒在村口的女娃,打破了小村多年的寂靜。村民圍著女娃議論著,年邁的寶柱爹蹣跚著步子走上前,背起尚存一息的女娃朝家走去。

  寶柱媳婦兒香草過門多年不生娃,得知寶柱爹揀回個野娃時,認為他想當眾出她的醜。小花非常懂事和心疼爺爺,土坯屋裡有了笑聲,香草十分妒忌,決定送走小花。香草在她孃的精心安排下,一次又一次地騙走單純的小花,最終都沒能得懲。從此七歲的小花每天給爺爺做飯,日子過的很辛酸也很快樂。

  心地善良的小花不記恨叔叔和嬸孃,一次次用真誠和稚嫩的心去接近他們。好學的小花把偷偷學來的字用木棍都刻在土裡,小花終於上學了,她知道考第一爺爺會笑,所以就回回考第一。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香草的肚子依然沒有動靜。香草娘聽說吃螞蚱能治她的病,寶柱不屑理她。小花聽到後,偷偷把路上的螞蚱一個個抓進瓶子。寶柱和香草看著炕上的10大瓶螞蚱,被深深的震動了。小花終於用自己的寬容和善良感化了寶柱和香草,香草流下了懺悔的眼淚。爺爺和小花被請回了正屋,他們穿上香草給做的新衣服,看著桌上豐盛的飯菜,哽咽著難以下嚥,小花撲進香草的懷裡喊出了生平中的第一聲娘……


影視家園


我真不是來寫影評的。

說實話我一直很喜歡昆汀,從風格手法到廢話囉嗦的臺詞以及神級配樂都牢牢套住我,所以連他早期打殭屍的B級片都很願意拿過來看,那時候昆汀和奧利弗•斯通也真是兩個活寶,“戀腳癖”這個稱號也是從那時的殺出個黎明

開始的(要是我沒記錯的話)。

但是看昆汀電影會掉眼淚我也是始料未及。

我並不能算是玻璃心影迷啊,就比如說讓妹子們哭得睫毛膏都流進嘴裡的那些電影吧,我腦海中的橡皮擦情書戀空什麼的並不是十分能get到,反而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一一爆裂鼓手這種總把我打動得一愣一愣的。

說回來,昆汀第一次讓我掉眼淚的場景是這樣的:

沒錯這是Django Unchained嘍。單獨看這兩張截圖是沒什麼啦,但要知道Django和Schultz是費了多大的千辛萬苦才找到這個癱倒在地上的黑女人,也要知道Django和這個黑女人Broomhilda的故事。所以可以說這是幾乎生死闊別之後的重逢,他們一定都沒想到此生還能夠再見面,所以在Django打開門說了句“Hey,little trouble maker”之後Hilda直接不省人事。毫無道理啊,我就笑哭了。

嗯這是個黑奴的故事,但是這是個很過癮的黑奴的故事。

當然不是每個黑奴的故事都是過癮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導演都願意把黑奴的故事拍得過癮。但畢竟這是昆汀的電影啊,他可是個把希特勒拍成被一個女人炸死在電影院裡的痞子啊,所以過癮當然是昆汀的本職。在此之前我認為昆汀最過癮的一部電影是Death Proof,國內翻譯成金剛不壞(真不願意提這個鬼譯名),講的是一個自以為是愛欺負女人的直男癌患者最後被幾個女人打胖了的故事,這種女性崛起報復的結局比不上末路狂花的滅亡宿命感,但起碼更帶勁。

看把這哥們慫的。

不得不插一句嘴,就因為Death Proof之後瘋狂愛上了道奇挑戰者,更是把電影中她們無數次提到的Vanishing Point粉身碎骨)找來看。

是啊就是這位大姐趴在Vanishing Point同款道奇挑戰者上面玩雜技才有的群毆的故事,不贅述了,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噢對了最妙的是片尾曲很有意思,一姑娘無公害地在唱“女孩不是補品也不是藥,別在外面鬼混了,別再這樣,老爸你這是在送死”。

然後說回到Django上來,電影無比之長,160多分鐘,前半部分冗長繁複對白囉裡囉嗦,但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說這些廢話一分鐘也不能少。昆汀永遠是這樣,他不怕浪費膠片和觀眾的耐心,一定要徹底地保證他的人物要最有張力地鋪在我們面前。也有人說昆汀這次拍得太正統,是吧我承認除去塑造形象的手法和出字幕的B級片即視感之外,在前半部分我完全沒看見有很明顯昆汀的影子,可能也是因為昆汀想要對66年那部Django電影表達一下致敬吧。

還特地安排了老Django和小Django聊兩句。

到64分鐘小李子出場了,電影也開始頭暈目眩了。

噗,小李子這一回頭我瞬間跳戲了,這不是蓋茨比嘛!腦補著小李在說“你喜歡我的party嗎~”......到後來小李被Schultz醫生一槍斃命的時候我又跳戲到蓋茨比站在他家的泳池邊被Wilson槍擊時那張震驚的臉,就連胸口的白花簡直也跳了。

小李子是個農場主,上面站在他旁邊的老黑人是他的死忠管家,Django叫他Snow Ball,就是頭髮白了頭是黑的那種。

一看哎喲,Samuel Jackson啊,我是有多久沒看過他演戲了怎麼感覺一下子老成了這樣,黑皮怎麼會泛橘色呢......Samuel演不討好的角色也是常態了,這次是個瘸子,關鍵是他吃裡扒外啊,是黑奴沒錯但幫著白人欺負黑人就不對了,奴性不該是以殘害同胞為代價的。

Anyway,這不影響我還是十分喜歡Samuel,所以多來幾張他。


看這原聲帶歌名也知道了Django講的是一個關於自由的故事。從電影一開始Django就從一個戴著腳銬的黑奴幾乎變成了一個freeman,但恐怕不能算真的自由吧因為不論他走到哪裡所有人都詛咒著說在這個國家黑人是沒有資格騎馬的。說到底別人花錢給你買來或者以別的方式給予你的自由那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自由,只有靠自己掙得的自由才是踏實的。Django的自由是靠子彈一槍一槍打來的,為了他的愛人Broomhilda也為了他自己。可能也為了最後坐在囚車裡那個黑奴充滿希望的微笑。

槍戰開始的時候我一拍大腿,寶寶等了一百多分鐘終於是昆汀美學showtime了。昆汀其間用了黑人饒舌音樂,雖然有些年代錯亂感但不妨礙真的高潮了。這個黑人Django是個神槍手,雙槍簡直和荒野大鏢客一樣帥,隨後就血染了小李子的家。Django是有些孤注一擲的豁出去了,除了Broomhilda之外他也沒有什麼甘願為之放手一搏的東西了。黑奴什麼也沒有,他什麼也不想要。

作為一個黑人,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但卻受盡了所有的屈辱和苦難。被迫分離的無數個日夜裡Django眼裡夢裡全都是愛人的影子,就快要擁抱到她的時候又一次快要失去了。

昆汀典型的暴力畫面啊


Django殺回來的時候身騎白馬,簡直就像來救紫霞仙子的那個蓋世英雄。最後的一通槍殺彷彿是一場大型審判,我甚至覺得Django應該念那段低俗小說裡Samuel殺人前必唸的聖經了。

當然了,也不會讓美人再受到傷害了,並且美人的目光簡直就崇拜仰慕到不行,內心臺詞一定是“Damn,這麼diao是我男人啊我上輩子一定拯救了銀河系。”

但是我說了,這畢竟是昆汀,不是所有的黑奴都能有獲得自由身的歸宿,也不是所有黑奴都有這麼強烈的反抗精神和智慧。大部分黑奴確實像小李子在電影裡說的,頭骨裡主管奴性的地方有三個深深的凹痕,可能他們大部分人都會認定世界原本就是這樣的,人分為貴賤階層也是理所當然的,逃跑、反抗、叛逆也許聽起來都很可怕。

所以不得不想起為奴十二載,所羅門最後也成為了自由人,但過程畢竟沒有這麼痛快。昆汀的本職是給你我帶來高潮,真實度這種要素可以退到模糊的地位。

但凡一個保有善心的正常人都不應該容忍奴隸制的存在。而且我覺得黑人的身材都好棒,肌肉很緊緻的那種。

關於黑奴啦種族歧視的電影看的不算很多,印象同樣深刻的還有殺死一隻知更鳥

自由追逐這個問題實際上太難了,沒有誰敢說黑奴制度被廢除之後黑人就獲得了絕對的自由。從撞車美國X檔案都可以看出要想讓黑人徹底生活在一個再沒有膚色界限的世界裡還需要靠一代代人的努力來消除這種差異。這跟女權問題是一樣的,人們認為女人和奴隸一樣需要服從,女權主義的呼聲此起彼伏女權運動也改變了很多東西,但最可怕的不是來自外在的偏見而是女人們彷彿天生地覺得自己“應該”或“不應該”怎樣的想法。然而當一個女人開始尋求真正自我和自由的時候她往往就是既危險又美麗的。

這是我記下的我們院長講的關於女性自我追求的筆記,“實現自由的方式是自我放逐”,“以死亡的方式來結束”。說起來太殘忍,但卻是不得不面對的真實。算了這個話題就不繼續了,不然太重。


還有還有,昆汀在Django裡面又跑了個龍套,在去採礦公司的路上演一個拖著Django走的“白人小子”,說了一些F word之後還沒十分鐘就被炸了。心疼。

所以今天就是記了一下一位我很粉的導演近年非常打動我的一部電影。就醬。


lookwhatlook


我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是《狼牙山五壯士》,一部老片。相信40歲以上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我對這部電影印象最深是因為它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電影。


還很清楚的記得,那時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已經忘記幾歲了,大概是6-7歲這樣子吧。那時候還在廣東的農村裡,家裡窮,沒有看過電影。生產大隊在一些特別的日子會請一些放映隊下鄉放電影。那時看電影都是露天的,放映隊在曬穀場裡掛起一塊大白布,然後用投影機,投影到白布裡就出現了畫面。


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全村人都搬小凳子來到曬穀場,然後看這部《狼牙山五壯士》。那時第一次看電影,甚至電視都沒看過。第一次看會動的畫面,別說有多激動了。可能因為年紀太小,電影內容未必完全看透,但是當時的心情應該是我看電影那麼多次最激動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我這樣的經歷。後來放映隊還來過村裡放過幾部電影,有《地道戰》、《董存瑞》等等。再後來上小學了,我們那時候上小學都比較晚,一般8.9歲才上小學。上小學那時候就有了放映廳。在我們學校附近。

第一次去放映廳看的電影是梁家輝、張曼玉、林青霞、甄子丹主演的《新龍門客棧》,這部電影是第一次看的武俠片,也是非常精彩。對我印象對深刻的,就是電影最後甄子丹飾演的公公被廚子用牛刀將手腳的肉全削光了,那時候感覺太恐怖了,呵呵。


眼鏡男Raymond


我相信我們看的電影都有很多,經典的也有很多,但是當你被隨便一問一下能衝擊你的腦電波讓你呼之欲出的就那麼一兩部吧。

首先我看到這個問題一下就可以衝進我大腦的應該就是《泰坦尼克號》,下面讓我說一下為什麼吧。首先是因為這是我人生中看的第一部電影,那是在我上初中的時候了,直道現在也清楚的記得:那是在一個週六的下午我表弟拿了這部電影 的DVD碟去我家找我一起看的,這是一部反映愛情的還是比較開放的電影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當時想看有不敢看的樣子,太滑稽了!

當然這部影片我也是很喜歡的,雖然故事很悽美也很荒謬,但是真正的愛情還是被嚮往和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