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30天接診200餘例,都跟“它們”有關

“沒想到家裡的寵物兔也會咬人。”1歲3個月的澤澤給家養寵物兔餵食時,兔子突然跳起,把澤澤的右手食指咬出了血,家長趕緊帶孩子來醫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70歲熊奶奶在自家菜園裡除草幹農活,村裡的一隻土狗突然把她猛撲在地對其撕咬,造成頭部、手臂多處被咬傷,血流不止,家人見狀後立即撥打120送往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治療。

春節以來,動物咬傷事件頻繁發生。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發佈健康提醒,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市民要注意提防被狗、貓等動物抓咬傷,規範的暴露處置是預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特別要注意加強對小孩和老人的監護,這類人群是最易造成嚴重咬傷的群體。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30天接诊200余例,都跟“它们”有关

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是常德市動物咬傷處置指定醫院,能規範處理各種動物咬傷患者,年初引進了最先進的動物咬傷專業沖洗設備,主要針對各種犬類、貓、鼠、兔、蝙蝠等動物咬、抓傷後進行傷口處理、並能接種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動物咬傷門診負責人、急診科副主任文碧元介紹,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由攜帶狂犬病病毒的犬、貓等動物咬傷所致。當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抓傷或粘液接觸後,一旦引起發病,病死率極高。被動物咬傷後,儘量不要包紮,不可用嘴吸吮,不要亂塗藥水、藥膏,簡單處理後,立即前往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規範化處理。

經統計,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動物咬傷門診自2020年1月21日開診以來,已成功處理動物咬傷患者200餘人次。犬類咬傷患者最多,共有167例、貓咬傷44例、鼠咬傷11例、兔咬傷4例。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30天接诊200余例,都跟“它们”有关

延伸閱讀

動物咬傷——傷口暴露分級

I類傷囗:無需進行處置。

(1)接觸或餵養動物;

(2)完好的皮膚被舔;

(3)完好的皮膚接觸狂犬病動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洩。

Ⅱ類傷口:應立即處理傷口,並按相關規定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

(1)裸露的皮膚被輕咬;

(2)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或擦傷。首先用肉眼仔細觀察暴露處皮膚有無破損;當肉眼難以判斷時,可用酒精擦拭暴露處,如有疼痛感,則表明皮膚存在破損(此法僅適於致傷當時測試使用)。

III類傷口:應立即處理傷口,並按照相關規定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並接種狂犬病疫苗。

(1)單處或多處貫穿皮膚的咬傷或抓傷(“貫穿”表示至少已傷及真皮層和血管,臨床表現為肉眼可見出血或皮下組織);

(2)破損皮膚被舔舐(應注意皮膚皸裂、抓撓等各種原因導致的微小皮膚破損);

(3)粘膜被動物唾液汙染(如被舔舐);

(4)暴露於蝙蝠(當人與蝙蝠之間發生接觸時應考慮進行暴露後預防,除非暴露者排除咬傷、抓傷或粘膜的暴露)。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30天接诊200余例,都跟“它们”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