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你認為詩詞中最有江湖味的有哪些?

語堂


對於這個問題,喜歡古風詩詞的我有些淺知拙見,所以不請自來。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何為“江湖”?江湖的本意泛指江河、湖泊,後經道家引申衍生出“天下”之意,江湖二字最早出現於《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在《岳陽樓記》中,范仲淹也寫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自此之後,江湖二字逐漸成為了遠離廟堂官府的代名詞,而這個江湖,也是武俠小說中,所謂的江湖,它有著自己的一套遊戲規則。

眾所周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裡自然有著恩怨情仇,想必很多人對江湖的認知,來自金庸、古龍兩位大師的一眾名作,其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是成為至理名言。

我整理了部分富含江湖俠氣的詩詞,藉此機會分享給志同道合的友友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俠客行》

詩仙李白僅用短短數十字,將古代俠客描繪的淋漓盡致,豪邁不羈的筆墨下,令人感覺俠客之氣、凌厲的劍意撲面而來,據統計,李白詩詞中出現“劍”字的佔總數的10%;

青年時代的李白,也曾“脫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李白的詩詞、張旭的草書、裴旻劍法,是唐玄宗御賜“三絕”,據說李白的劍法師承劍聖裴旻。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貫休《獻錢尚父》

這首佳作是詩僧貫休,在錢鐐自稱吳越國王時的祝賀詩,據說錢鐐當時認為“十四州”數量太少,派人告訴貫休,如果改成“四十州”便親自接見他,但貫休聽後回應道:等他(錢鐐)管轄的州增加到四十個,我再改詩。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復》

這首詩將鮮衣怒馬入江湖的少年,與在江湖裡經歷了起起伏伏,看透物是人非的中年形成對比,滄桑無奈的感覺很是深刻,整首詩雖然是懷念友人,但讀完這兩句詩,卻是感覺濃厚的江湖氣息。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賈島《劍客》

詩人以劍客的身份訴說心意,歷經十年打磨的利刃,劍刃寒光凌冽,不出鞘則以,出鞘必見血。

一蕭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龔自珍《漫感》

劍氣蕭聲相得益彰,可嘆空有一身抱負本領,卻沒有用武之地,白白的辜負了平生的狂名。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每每說起江湖豪俠,第一印象大都是男子,像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而秋瑾這首佳作,卻讓無數男兒汗顏,國難當頭之際,怎可苟且偷生,雖無龍泉寶劍,也要斬滅敵寇。

描繪江湖豪俠的詩詞還有很多,像是“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等等

胡秋原曾說過“儒、隱、俠構成了中國知識分子三大性格要素”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里,贈飲天下人,江湖中人心險惡、刀光劍影、臥虎藏龍、兒女情長、大起大落……都是江湖自帶的魅力。

江湖是男兒嚮往的沙場、英雄的天下,只有中國,才有最地道的俠客,也只有中國詩人,才能描繪出最正宗的江湖。

可真正的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能應對就不容易,想要懂全更是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