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他是溥儀一生最恨的人,挖墳掘墓,竟然是為了報300年前的仇


他是溥儀一生最恨的人,挖墳掘墓,竟然是為了報300年前的仇

溥儀,作為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一生極為坎坷:三歲登基,六歲就被逼退位。十八歲的時候,又因馮玉祥發動政變,被趕出了紫禁城。後來,又被日本政府控制,充當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因為這些事情,溥儀曾經恨過袁世凱,也恨過馮玉祥,甚至對日本人也有過咬牙切齒的恨。但後來,溥儀對這些事情,都慢慢釋懷了。因為有些東西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非人力所能扭轉的。


他是溥儀一生最恨的人,挖墳掘墓,竟然是為了報300年前的仇

可是還有一個人,是溥儀一生最恨的人,至死都無法釋懷。他就是“東陵大盜”孫殿英,這個在清東陵挖墳盜寶的人。而對於盜墓的事,孫殿英卻說是為了報300年前的仇。至於,他們之間究竟有何恩怨,大家可接著往下看:

他是溥儀一生最恨的人,挖墳掘墓,竟然是為了報300年前的仇

01 舊仇新恨

(1)與清王朝的舊仇

1638年,也就是崇禎十一年,清軍大舉進攻高陽。這時,曾擔任薊遼督師的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與家人奮勇抵抗,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清軍攻破城池。孫承宗自覺無顏面對天下,在城破之時,自縊身亡。而孫家上百口人命,也被清軍屠戮殆盡。只有孫承宗的四兒子被保姆冒險帶出了城,為孫家留下了一條血脈。

自此,孫家人便將這份血海深仇,深深地埋在了心裡。面對強大的清王朝,他們只能等待機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孫家人在等待中,離開了人世。但他們始終堅信,只要不斷的傳承,就總會有希望。


他是溥儀一生最恨的人,挖墳掘墓,竟然是為了報300年前的仇

(2)與清王朝的新恨

孫殿英小的時候,清政府的統治已經是岌岌可危了。但當時,滿人比漢人還是享有特權。孫殿英八歲時,他父親因開賭場與一個滿人賭徒發生衝突,被捕入獄。後來,孫殿英的父親在獄中被打死了。

於是,孫家與滿清政府又添了一層新恨。從此以後,孫殿英的母親就不斷地把這“舊恨新仇”講給孫殿英聽。希望他有一天,能為孫家祖先和他的父親報仇。


他是溥儀一生最恨的人,挖墳掘墓,竟然是為了報300年前的仇

02 來自孫殿英的報復

1928年,距離孫家滿門被殺,已過了將近300年,而離孫殿英的父親被打死也過了31年。孫殿英經過多年的努力,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革命軍的軍長,而且還奉命在河北剿匪。

這時,孫殿英認為時機成熟了。他要用最殘忍的手段,讓所有的滿清人,為自己或他們的先輩們犯下的過錯後悔。


他是溥儀一生最恨的人,挖墳掘墓,竟然是為了報300年前的仇

於是,孫殿英率軍前往清東陵,並用火炮炸開了慈禧的定陵和乾隆的裕陵,他不僅將兩座陵墓中的寶物一掃而空,還將慈禧的屍體扔到了荒野裡。

這不僅是為了墓中的寶貝,可能夾雜在心中的,更多的是仇恨。孫殿英要用挖祖墳、鞭屍、斷龍脈的方式,來一解他們孫家世世代代的仇怨。


他是溥儀一生最恨的人,挖墳掘墓,竟然是為了報300年前的仇

事後,孫殿英曾辯解到:““滿清與我祖上,有不共戴天之仇。況且,我的父親也是死在他們手上,此仇不得不報。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