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初學書法,隸書選《曹全碑》還是《張遷碑》?

吟風閣主人


初學隸書可以選擇的碑帖很多,其中大家選擇較多的是《曹全碑》和《張遷碑》,對於初學書法者,我推薦從《曹全碑》入手學習隸書,因為《曹全碑》線條比較光滑,而《張遷碑》線條比較斑駁,相比較而言,初學者更適合《曹全碑》。

我們首推《曹全碑》作為隸書入門的首選,但是想寫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隸書三個月入門,但是三十年寫不好”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隸書距離我們時代比較久遠,而且字勢要求比較嚴格,並不是所有的人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水準。

《曹全碑》秀美飄逸,想寫出古拙的味道來還是比較難,所以我們可以從《曹全碑》入手,旁涉其他的隸書名碑,以《曹全碑》為支點,以其他的隸書碑刻為旁枝,不斷的吸收營養,假以時日自然會有所成。


陳老師愛畫畫


您好,我是新堂,專注書畫藝術,看到您的問題,在這裡我發表下個人看法,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您的問題問的很好,一個問題,切中了書法審美上的兩個方面。首先,就兩個碑帖來說,我們先分析下兩者的區別,再討論初學者更適合學那個,或者說您更適合學那個。

您問的問題切中了書法什麼上的兩個方面:媸、妍。通俗的講就是:端正、倚側。更有甚者說成是美和醜(這裡的醜不是說難看,是審美的一個趣向)。

《曹全碑》風格上端正典雅,法度深嚴,結字優美,刻工精緻。漢碑中經典的端正一路的碑刻。作為初學者,學起來更加容易掌握法度。

《張遷碑》風格上樸實無華,大膽粗放,不拘一格,在漢碑中,是屬於樸實粗放一路的代表作品。作為初學,更容易使人感受到書法書寫之美,造型上靈活生動。

作為初學者究竟挑選字帖。有很多人問過我,也有不少學生曾經有這樣的問題。就我個人而言,作為初學者,並不拘束於何種字帖和字體,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作參考。

第一,審美。作為初學,喜歡那個更重要,喜歡學起來才有動力,首先想想自己是喜歡秀美的還是樸實的。

第二,方法。有好的方法是我們學習任何東西的最好捷徑,所以對於初學者,究竟你選的字帖有沒有好的方法有助於學習。

第三,老師。有好的老師引導,對於選帖或者方法,都有很大的幫助。如果選定了一個老師,更多是聽取老師的意見,在這個老師指定的方法下去學習,更能達到效果。

我是新堂,一直專注於書畫藝術,希望我的回覆能幫到你,想了解更多,環歡迎關注滾私信。








新堂的藝術生活


  初學隸書者,如果從《張遷碑》和《曹全碑》二者中選擇一個碑帖練習的話,筆者認為應該選擇前者。

這裡先介紹一下《曹全碑》,其用筆平穩,體勢開張而秀麗多姿,方圓兼備而以圓筆為主,精氣內含,柔中有剛,蠶頭雁尾尤其突出,其波磔之法與《石門頌》有異曲同工之妙。此碑自明萬曆初在郃陽出土以來,受到書家一致好評。清萬經評此碑: “秀美飛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清孫承澤評: “字法遒秀逸緻,翩翩與《禮器碑》前後輝映,漢石中之至寶也”。清方朔評:“此碑波磔不異《乙瑛》,而沉酣跌宕直合《韓敕》”。

而《張遷碑》,其用筆以方為主,是漢隸中方筆的典型代表。其筆畫厚重質樸,骨力勁健,再加上篆籀筆意的運用,使其古拙中有一股雄秀之氣。其結體常於平穩中見奇崛,靜中寓動,錯綜而富於變化。初看此碑似有笨拙之感然細細咀嚼,則會領略出其體態變化多端、疏密得體、錯落有致、方圓兼備的巧拙之妙。特別是碑陰之字,似不經意,但其意態上的雄健高古之氣尤為明顯。明代孫退谷《庚子銷夏記》評其書雲:“書法方整爾雅,漢石中不多見者”。清郭沿先則稱此碑為“是碑為冠”。

《張遷砷》用筆以方為主,然它的方中寓圓之趣,又是其他漢碑所不及的。其行宅澀勁,富於篆意而又不失靈動。

我認為《曹全碑》過於柔美,容易入俗,難以體現漢隸之正大氣象,不易為初學者入眼。而《張遷碑》厚重朴茂,天真爛漫,令人觀之甚喜。

所以我選擇《張遷碑》,此乃個人喜好!





王巍然2020


初學隸書《曹全碑》是最佳的選擇。

《曹全碑》是隸書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學書法的人,具體說學過隸書的愛好者們無一不知,不寫的字帖。他的特點是:用筆藏鋒圓潤,筆畫粗細變化很大,主筆的特點明顯,比較好掌握。

《張遷碑》為啥不適合初學?咱們分析一下。

其用筆特點為方筆起筆,古樸、厚重,轉角方圓兼備,運筆遒勁而曲折有力,對於初學者比較難掌握。





小張老師


練好書法需要一個持久的過程,要寫出一手漂亮的好字,非下一番苦功不可。“不求量,但求質”,要求必須多比較、多思考,反覆練習,堅持不懈。古人云:“寫字者,寫志也。練字是長期艱苦的勞動,是對毅力的磨練。著名畫家齊白石曾說“莫讓一日空閒過”,只有持之以恆,才能妙筆生輝、筆下有功。

練習書法需要臨帖仿寫,在臨帖過程中,通過對碑帖或墨跡的結體、章法的觀察和揣摩,感悟出間架的精巧之法,領悟出通篇書法的氣韻。

下功夫臨摹名帖名碑是走進去學習書法,但是書法臨帖的終極目的是從碑帖中走出來,那喜歡隸書朋友們怎麼選字帖,市面上很多種隸書碑貼,今天我們就拿《曹全碑》和《張千碑》這兩本字帖做比較,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還是相信老師推薦的。

《曹全碑》的結構特點主要表現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橫勢,間有長、方結體,橫向開張流暢,縱向含蓄穩健,從而使結構顯得雍容大度、飄逸多姿。

《張遷碑》線條給人一種沉厚的感覺。以方筆為主,而又方中藏圓,圓中寓方筆劃嚴謹豐腴不失於板刻,樸厚靈動,堪稱漢碑中的上品。再加上歷盡千年風化後蒼樸的石氣,使線條更具立體感與金石氣。

兩個碑貼不論從風格還是章法都有所不同,《曹全碑》字形結構疏朗平整,舒展奔放,整體風格非常飄逸多姿。而《張千碑》風格獨特給人一種古拙大氣磅礴感覺,筆法厚重古樸自然此乃上品也!所以個人還是推薦《張千碑》,不論你是業餘愛好還是以後想當一名書法家,選一本好的字帖很重要,選一本適合自己的字帖更重要!我們學習書法的目的就是提升自己,作品得到專業書法家朋友認可。








壽州居士書法


我認為還是要以個人的愛好為主,只有心生歡喜才能產生興趣,有了興趣才有堅持練習的動力。《曹全碑》為陰柔之美。婀娜多姿,體態窕窈,豔而不俗,秀而尤清,中宮緊收,精氣內藏,舒展如群鶴翔翅,雅靜端莊,得華貴於古厚之中,富清秀於風月之間,筆精墨妙,豐腴蘊藉,情馳神縱,超逸優遊,意氣靈和,開明麗清雅一路。不知者以為軟媚,深知者以為骨峻。歷代將它與《禮器》並稱,視為漢碑至寶。

《張遷碑》是東漢晚期作品。通篇為方筆,方整勁挺,稜角分明,結構謹嚴,筆法凝練。書風端正朴茂,方勁雄渾。初看似乎稚拙,細細品味才見精巧,章法、行氣也見靈動之氣,沉著有力,古妙異常。字形偏於古拙一路,碑中字體大量滲入篆體結構,字型方正,然端整雅練,剝落之痕亦復天然,結字運筆已開魏晉風氣。結構組合,端正中見握讓錯綜,靈活變化,殊多生趣,而又沉著方勁。碑陽之字樸雅秀雋,碑陰之字稍見縱肆,皆高潔明朗。學漢隸者,都以此碑為最後範則。然而得其方秀者多,得其凝厚者寡蓋其含蓄內蘊得之不易也。








李年榮


都應臨學,先根據個人愛好選一帖精臨、臨透,再換帖。


手機用戶23178279905


還是先學曹全,如果你是女生,以後也不要寫張遷,太男性化,曹全太柔美,練練基本功可以的。


中醫老曹


初學書法三字經最合適


伯樂愛茶


本人認為以個人喜愛的字形更能使初學者有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