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可以分享一幅最打動你的畫嗎?

wojiushiwo080728


克里姆特的《吻》

這幅畫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強烈的裝飾風格。除了臉部、手部和一些花紋外,金色調幾乎籠罩了全畫,尤其是主體,男女的長袍好像一幅鑲嵌畫,又像一幅工藝性極強的圖案畫,這種“鑲嵌風格”不僅在油畫中絕無僅有,即在工藝中也獨樹一幟,衣著上的圖案紋樣也非常別緻,男人的是垂直的有力的長方形直線條圖案,女人的則是大小不勻的圓形和曲線紋樣,畫家以圖案紋樣來區別兩性的性別,帶有暗示或象徵的意味,男人頭上的花冠和女人髮際的星星,是愛的象徵,與地上的花朵互相呼應,豔麗的花朵密集在一起,尤如金色的岩石。

有人以為這是象徵愛情堅不可摧。

也有人以為這是象徵貌如磐石的愛情乃是朝開暮謝的花朵,轉瞬即會消逝。

但是不管人們怎麼爭議,審美的觀點還是具有一致性的,這幅畫因強烈的裝飾手法而由此產生的東方情調以及光怪陸離的美,是前所未有的。



日詩紀


羅中立《父親》


作品賞析

頭裹白布、手端舊碗,強烈的陽光下滿臉泥土般黝黑,佈滿歲月這把刀刻出的滿臉皺紋,眉弓上有大粒而欲滴的汗珠,還有凸出的眉弓與凹陷的眼睛,高挺的鼻樑、寬厚的鼻翼以及鼻樑右側粗黑大顆的苦命痣,僅剩一顆門牙、半張的嘴、乾裂的唇和手中端著的這碗渾水,形成呼應。

這是農忙時節最常見,但又最讓人忽略的景象。想必,老人剛經過一陣辛苦的勞作,口乾舌燥,正想端著水喝,突然,畫面就定格住,留下了這張滿是滄桑的臉。

為什麼會打動我?

初識此作品時,正值懵懂的初中,美術教材中的一幅《父親》,讓我第一次對藝術有了最初的震撼,從此也成為我最喜歡的美術繪畫作品。打動我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打動點1: 畫面衝擊力

金黃如豐收作物般的背景與古銅色佈滿皺紋滄桑的臉形成鮮明對比,面朝著的黃土,背朝著的天,混著泥土的汗水,深邃不見的眼,對於我這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這張臉我再熟悉不過了。

構圖飽滿,色彩深沉富有內涵,細節刻畫突出。

從上圖可以看出,容貌描繪得極為細膩,但是主體的形象沒有被細節的刻畫所影響,反而更加突出形象的特點。色彩用大面積的古銅色,在烈日陽光下,閃耀著如金屬光澤,有農村經歷的人應該都知道,農民的臉大多如此,說明作者羅中立有著豐富而深刻的認識。背景運用“豐收”的金黃,來加強畫面的空間感,體現了人物形象外在的“苦”和內在的收穫之“美”。

打動點2:內涵深刻,無盡的感動

從個人經歷來看,我對這幅作品有著更為深刻的感受。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我的爺爺就是一個與畫面人物極為相像的人,滿臉深邃的皺紋,灰白的胡茬,乾枯的雙手總會給我最甜的糖。

這幅畫,咄咄逼人,發人深省,因為這正是我最無法面對,永遠無法報答得起的人,在他面前突然黯然神傷。

這位老農的形象已經遠遠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農民。正是他們辛勤的勞動,才養育出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他是我們精神上的父親,鞭策我們這些兒女永遠努力生活,奮發進取。


創作背景

《父親》是1980年羅中立根據在大巴山生活的體驗,以及與農民結下的深情,創作的作品。《父親》中的藝術形象來源於一位名叫鄧開選的普通農民。

說說你最打動的一幅畫吧!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山海異聞錄




清風雅源書畫


站在莫奈《睡蓮》旁,就如同佇立在池塘旁邊,睡蓮可以說是莫奈一生對光與色表現的總結。向畫中的幻影致敬,向莫奈的藝術創造致敬。



胭脂茉莉十四行詩


一條老狗,兩把椅子。它睡了其中一把,另一把空了。把狗生最後的獨孤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人文魚Grace


這是中央美院教授賈又福老師的一幅畫,也是最感動我的一幅畫,賈又福老師把哲學思想運用到了這畫裡,是用宏觀的眼光,去審視繪畫對象,你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宇宙洪荒,人在自然裡的渺小。陰陽對比太極圖的運用使視覺倍受衝擊讓我興奮而震撼!賈又福老師是當代中國山水畫的領軍人物,他畫的太行融入了哲學思想和西方繪畫技巧,描繪得太行山光影的瞬間,簡直是一絕。



三休堂李彥敏


著名水彩畫家~黃老師作品

向一線醫護人員致敬!




龍哥手繪


這副攝影作品樸實無華,但能打動人的心靈。



劉永生萬州


看了這幅畫我想到了鍾老和那些不知名的白衣天使為了戰勝病毒衝在一線,不顧自己的安危搶救那些患者。我們宅在家裡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