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軍人、軍醫,中國復興的脊樑

馬旭,今年86歲,是我國首批女空降兵之一,曾創造我國空降兵歷史上的多個第一。老人最近一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裡,是因為她把畢生的積蓄1000萬元,全部捐給了家鄉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

軍人、軍醫,中國復興的脊樑

2018年9月,馬旭和老伴顏學庸銀行去匯款時,還引起了銀行工作人員的警覺,引發了一場“八旬老人轉鉅款,銀行員工報警”的故事,正因為這場美麗的誤會,她的事蹟才得以廣為人知,當時,我們也進行了報道。前不久,馬旭時隔72年,第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

重回故土 難掩激動心情

走在家鄉木蘭縣的松花江公路橋上,馬旭一直牽著老伴兒顏學庸的手,兩位老人一輩子生活清貧樸實,走到哪裡,穿著的都是這身舊軍裝。從14歲當兵離開故土,這是86歲的馬旭時隔72年第一次回到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


軍人、軍醫,中國復興的脊樑

年輕時的馬旭

馬旭: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來了。

馬旭的戰友:問你到家感覺如何?

馬旭:我非常高興,我一路上看我的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沒有看見過這樣寬闊的馬路啊,都是小土路。我都不敢認我的家鄉了,認不出來了。

為了把畢生積蓄捐獻給家鄉,馬旭老人幾乎沒給自己買過什麼新衣服,最貴的鞋子也只有十五塊錢,不過這次回家,除了軍裝,她卻特意帶了另外一件衣裳回來。

軍人、軍醫,中國復興的脊樑

馬旭說,她和老伴顏學庸,遊過長江和武漢東湖,現在最大的願望是在松花江裡,下水感受一下家鄉的溫度。除了重溫鄉情,兩位老人這次回到黑龍江省木蘭縣,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與木蘭縣委縣政府,正式舉行1000萬元善款捐贈儀式,並進一步確定善款的使用用途。

軍人、軍醫,中國復興的脊樑

馬旭:我希望這筆錢用在教育事業,因為少年是我們祖國的花朵,是我們祖國的未來,是我們祖國的希望,把他們教育好了,他們今後會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越來越富強,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強大。

按照馬旭老人的願望,黑龍江省木蘭縣已經對善款的使用作出了初步規劃,考慮到當地中小學生,一直缺少一個室內課外活動場所,當地決定建設一座馬旭文博藝術中心。

軍人、軍醫,中國復興的脊樑


千萬捐款用於家鄉教育事業

馬旭的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2018年底剛剛實現脫貧摘帽,當地許多學校的教學樓都是翻修改造的,孩子們的課外活動場所有限,聽說馬旭奶奶捐款為他們蓋了一座文博藝術中心,很多孩子都把馬旭當成了心目中的“英雄”。

老兵榮歸故里 播撒大愛真情

在古代,一個人回家鄉要穿上最好的衣服,能衣錦還鄉是件特別榮耀的事。馬旭絕對有條件這麼做,但她卻選擇把畢生積蓄傾囊捐出,真到還鄉時,身上還是那件百穿不厭的舊軍裝。能為家鄉的鉅變盡一份心,出一點力,這可比衣錦還鄉榮耀百倍。當然,捐的錢再多也是有限的,對那些孩子們,用完了就沒了,但這種精神他們能記一輩子,用來愛自己,愛家鄉,用之不竭,生生不息。

她14歲參軍,就再沒回過家鄉,她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她在軍醫大學畢業,她又成為了第一個女空降兵,老人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與此相比,一千萬的捐款似乎都不值一提,似乎只是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這兩位老人的精彩,更看到這樣一種樸實淡泊而富足的生活態度,不是已經有更多人受到感召,也在捐款捐物,這才是這一千萬更大的價值,涓涓細流,匯聚成海。人不“為”(四聲)己,還是人不“為”(二聲)己,如何為己?如何為人?馬旭奶奶老兩口的做法給了我們一個問問自己的機會。

編排:安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