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什麼叫ETF?購買ETF有什麼好處?

一位隱居大理的交易員


這個問題由兩個問題組成,我先回答這兩個問題,然後再引用一個例子來佐證購買ETF的好處!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什麼是ETF?”

1.ETF(Exchange Traded Fund):譯為交易所交易基金,國內更多的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雖然名字真夠長得,讓人摸不到頭腦!但是簡單來說,就是以複製市場特定的指數為目的,可以在交易所買賣的基金。

2.特點:在於基金經理要做的事情是最大可能的實現基金收益與指數漲跌完全一致,而非超越指數。聽起來很消極,很被動,不夠積極主動,但這是是懶人的福音,為什麼這麼說?在第二個問題的解答中我會提到!

其實ETF也不是什麼新生事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美國,它集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優點,投資者既可以像開放式基金一樣,在一級市場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又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基金份額。

3.區別於其他基金的地方在於:

1)在一級市場申購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反之贖回也一樣,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


2)由於同時存在二級市場交易和申購贖回機制,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淨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套利機制的存在,使得ETF避免了封閉式基金普遍存在的折價問題。

4.ETF可以分為指數基金和積極管理型基金

國外絕大多數ETF是指數基金。ETF指數基金代表一籃子股票的所有權,是指像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指數基金,其交易價格、基金份額淨值走勢與所跟蹤的指數基本一致。因此,投資者買賣一隻ETF,就等同於買賣了它所跟蹤的指數,可取得與該指數基本一致的收益。

下面我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購買ETF有什麼好處?”

由於採用完全被動式的管理方法,以複製某一指數為目標,兼具股票和指數基金的特色。可以說是懶人的福音!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購買ETF具有以下優點:

1.持有低成本

持有成本包括:管理費和託管費,由於採取被動投資的方法,基金公司不用僱傭更多的研究員、基金經理,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調研上市公司,僅需要緊跟指數,動態調整組合就可以,極大的降低了管理成本!

2.選股如同大海撈針

近30年間,全球共出現了6萬多隻股票。對於非專業投資者來說,持續選出優質的標的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ETF的投資標的是指數,不用為某個投資標的而煩惱!

3.風險分散

風險與收益是並存的,在投資人希望高額回報時,卻往往等來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黑天鵝”。 ETF基金用最簡單的投資組合,卻能規避諸多投資風險!

4.具有優勝略汰的淘汰機制

ETF複製跟蹤指數的成分股。而指數的成分構成是動態的(一般半年調整一次),決定某一成分股在指數中權重的最重要因素是成分股的市值,即隨著成分股市值的增長,該成分股佔該指數的份額日益加大;相反的,成分股的市值縮減,該成分股佔該指數的份額也會日益減小,直至剔除出指數。這樣的“優勝劣汰”機制,正是指數之所以能保有最有活力的成分股,從而長期趨勢向上的生命力所在!

談到ETF,股神巴菲特給我們上了一堂歷時10年的課:

1.這堂課起源於2005年,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提到,“由於高額的管理費用,主動管理基金的長期總體表現還不如低成本的被動型指數基金。”

信件曝光後,受到了許多華爾街精英基金經理的強烈質疑!

隨後,巴菲特在Longbet上立下50萬美元的之年之約:“從2008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的10年時間內,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表現將超過對沖基金的基金組合,屆時將以扣除費用、成本和支出的業績來衡量。”

標的金額50萬美元,如果巴菲特贏了,將捐助給奧馬哈一家致力於女童教育的慈善機構!

2.華爾街的應戰

在巴菲特的十年之約提出後,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一片譁然,在經歷了漫長的安靜與等待後,母基金Portege Partners的基金經理泰德﹒塞德斯(Ted Seides)接受了挑戰,選取了5支母基金作為的自己的投資組合,其十年後的平均回報率將與巴菲特選取的Vanguard S&P 500 ETF的表現一較高下。值得注意的是,這5支母基金將涵蓋數百支主動管理的對沖基金,其背後是大量的華爾街精英的智慧與辛勤勞動。那麼到底誰贏了呢?

3.10年戰況

第一年正值08年次貸危機,這五隻基金中的基金開端良好,在2008年都跑贏了指數基金!但是隨後的九年裡,這五隻基金做為一個整體,再也沒有超越過標普500指數!

10年時間標普500累計漲幅125.8%,對沖基金最高漲幅87.7%,最低漲幅2.8%!股神巴菲特取得最終的勝利!在這10年的時間裡,標普500指數領先於所有對沖基金,並以8.5%的年化回報率,複利,遙遙領先!

結論

ETF基金緊密跟蹤指數、投資透明性強、風險分散、持有成本低等諸多優點!巴菲特歷時10年的課程,告訴我們,對於華爾街精英來說,戰勝市場也是一件很難得事情!也映證了2005年,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提到,由於高額的基金管理費,主動管理基金的長期總體表現還不如低成本的被動型指數基金的判斷!


金曉生


股票中的基金,基金中的股票。

01什麼是ETF基金?

ETF基金的本質是一種指數基金,全稱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也常被稱作交易所交易基金。

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這種基金是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一種基金,這也是與傳統的指數基金之間的區別。

ETF基金雖然是開放式基金的一種,但是它同時具有封閉式基金運作的特點。在我們投資的時候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份額(和我們在第三方平臺購買基金的流程一致),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基金份額(與我們操作股票流程一致)。

02ETF基金的優勢

在上面ETF基金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發現,ETF是兼具了基金和股票的特點,那麼肯定也會有它獨特的優勢。ETF基金優勢如下:

①分散投資降低投資風險

這一條優勢就和我們常規的指數基金一樣,主要是通過跟蹤指數來進行投資,購買ETF基金等價於購買一個指數投資組合。

這樣組合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踩雷”,某一隻股票出現問題而導致大幅虧損。通過投資組合的方式讓我們的風險降到最低。

②交易成本低

在我們進行基金申購和贖回的時候,一般都是有0.5%到1.5%不等的申購和贖回費率。但是ETF基金有股票的特點,免印花稅,管理費與交易費用則會比較低,我們的交易成本就會相應的降低。

③交易靈活

ETF基金可以在盤中進行交易,而不是計算當天15點之後的基金淨值,當日的ETF基金上漲到一定的幅度之後,如果不看好後期的行情,我們可以立刻出手。

區別與傳統指數基金的長線投資,因為ETF的交易特性,我們如果短期內看好某一指數,也可以進行投資。

例如:2020年2月3日大盤大跌的情況下,個人比較看好大盤指數還是會漲到3000點以上,於是購買了券商ETF。果然在幾天後,大盤連續上漲,到3000點賣出,收益達到20%。

03購買ETF基金的注意事項

ETF 基金雖然還是被稱為基金,但是與基金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也因為可以在盤中交易與股票相關性較高,但是同樣還是有一些區別,在我們進行投資的時候要注意區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主要的注意事項如下:

①在看好的情況下,可以滿倉操作

在我們購買股票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是不要輕易的滿倉操作,因為滿倉操作在出現暴跌的時候無法補倉,容易高位“站崗”。

但是ETF基金因為是一個投資組合,天然的風險就比單一的股票低很多,特別是對資金量沒那麼大的投資者來說,滿倉風險也沒有購買單一股票那麼大的風險,不用太過擔心而錯失良機。

②可以短期炒作,同樣也可以長線投資

作為指數基金的一個分支,ETF基金是可以進行長線投資的,在長期持有的情況下可以和傳統指數基金一樣進行定投來分擔風險,提升收益;在短期內如果發現有衝高回落的情況,可以盤中交易,獲利出局落袋為盈。

綜上:ETF基金是兼具傳統基金和股票的特點,在我們進行投資的時候可以降低交易費用的同時還能有更高的收益,同時我們還能隨時落袋止盈,而不用擔心衝高回落。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歡迎關注,一起解鎖更多財經掙錢知識吧!

易將學財


不知道具體是那種,

ETF分為我們熟知的ETF指數型基金,就是我們熟知的跟蹤指數的基金。ETF基金和普通基金的區別就是,它能夠變相T+0交易,能夠在一級市場上申購,二級市場賣出,在二級市場買入,一級市場上贖回。

另外說的ETF就是最近比較火熱的上證50ETF指數期權,期權對大多數投資者比較陌生,但是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以標的物(上證50)為基礎的一種看漲看跌的保險,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但是期權同樣風險很大,虛值期權到期無法行權便一文不值。


Bree盤股


ETF為指數基金,投資ET下,避免個股踩雷,不失為一種穩健策略


南方人財經


ETF就是投資指數的基金,不太懂股市又想獲得高收益的小白很適合。但,無論哪種投資,追高都是不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