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人說糧食的價格才是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根本所在。你認同嗎?

姚社朝


個人之見!

農民伯伯種田是很幸苦的,種過田的都知道,要想米好吃就得如何如何去種,如何如何去曬。我是農民之後,小時候自己家裡種的比外面的買的好吃,現在吃不到了,因為現實家庭支出的需要,種田賺不了錢,只能填飽肚子,孩子需要教育費,種田又沒有收入,所以只能放棄種田,去外省賺錢。

說實話種田技術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現在會種的年輕人又有幾個?我們國家每年糧食還得進口,自己的田園風光在種樓,樓能吃?人口都老齡化了!還種樓!!!但留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回首是一生91135742


不是,如果漲了更好。一畝地,一年掙800元,要投入,打藥,澆地,還有亂七八糟的,得投入每畝10工。一個工80元。你就是在漲,漲上兩倍。我有五畝地,現在掙4000元,你就是一年掙一萬多,還是不如打工。收入跟不上發展,



用行動來展望未來


我70後,在山東海陽,家裡種了幾畝蘋果葡萄,前年種了三畝小畝,今年一點也沒有種,我這裡種一畝小麥,耕地打埂播種一畝120元收割120元化肥100斤一包140元麥種農藥春天一邊尿素最少100元不算人工一畝費用差不多400元,我一畝小麥畝產800斤差不多掙400多塊錢,不如出去打幾天工,小麥一斤也不賣自己吃,這就是現實糧食價格不能太高,國家調控的怕增加城市消費成本只能打壓農民,你們見過除了糧食十多年不漲價還有什麼十多年不漲價的?


阿峰223125687


我是城市Farmer.我不認同這個觀點,糧價只是影響農戶種糧的影響因素之一。

我個人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技術指導工作,以我這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從農業生產角度分析,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共同影響農戶種糧的積極性。

一是農業生產成本偏高。

受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影響,農民增收不確定因素在增大。在之前工作發現中,農戶普遍反映農業生產成本過高,糧食價格不穩定,尤其是近幾年水稻難買,玉米、油菜價格下滑較為嚴重,同時又取消了最低保護價,部分農民增加投入困難。這幾年隨著環保高壓,17年以來,種子、農膜、化肥、農藥價格都在增長,增幅5-10%左右。以水稻為例,畝種植成本600-800元水平。受資金影響,仍有部分農戶特別是一些種植大戶春耕備耕物資儲備不足,種糧意願不強。

二是信貸機制難以滿足農民需求。

金融主體對農業生產環節的信貸支持極為有限,信貸機制滿足不了不同生產規模農民的個性化需求,難以滿足農民發展規模養殖、設施種植以及農產品加工等資金需求量大的項目,存在農民“貸款難”的問題。之前工作中調查統計,所在工作縣有350家專業合作社、400個家庭農場、2100多個種植大戶發展規模生產和經營,用於生產和基礎設施資金投入缺口在20億元。

三是勞動力普遍缺乏且老年化嚴重。

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勞動力嚴重不足,務農人員中40~65歲年齡段佔比不足20%。在家多數為老人、婦女、小孩,且文化水平低,不易接受新技術,給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

四是農田渠道需要清修。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仍然是最薄弱的環節,農業抗災減災避災能力不強。隨著取消小農水費、農村稅費改革取消“兩工”後,末級渠道的維修養護主要由農民用水戶自行進行維修養護,鄉鎮(村)政府及廣大農民參與田間末端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的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到水利設施最後一公里。近幾年隨著農田改造的投入加大,抗旱,抗澇的能力逐漸增強。


城市Farmer


種地是大部分農名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如今單位面積耕地的糧食產量受限的情況下,提高糧價也就意味著能夠提高他們的收入,而這也是不少人認為提高糧價是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的關鍵因素之一,那麼提高糧價真的能夠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嗎?我看未必!這次科學興農由於肺炎疫情滯留家中,對於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的觀點有了點新的看法,在這裡也同大家分享一下。

科學興農瞭解到,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的因素很多,如果說提高糧價能夠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的話,那麼在我國對農民提供種植補貼之後,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也並沒有提高多少,而如今科學興農在最近走進田間發現依舊有不少的農田存在撂荒現象。其中農民經濟效益偏低是種糧積極性偏低的主要因素,也就是所謂的不賺錢。

農民撂荒土地的原因也很簡單,賺錢程度不如打工來的快,如果這麼一個矛盾沒有解決的話,那麼諸多農民自然無意向去種植大量的糧食。那麼提高糧價就能夠比打工賺錢多嗎?可能網友會說那是因為糧價提高的還不夠。試問如果小麥糧價由當前的1.2元每斤提高到5元每斤,那麼人們還能夠消費得起碼?這也意味著買一個饅頭從原來的3毛錢一個漲到1.2元一個。一頓飯吃4個饅頭,單單饅頭就接近5塊錢。我想這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都無法承受吧!而且即便是對於農村家庭來說,出去買饅頭恐怕也真心肉疼了。

而即便是5元的小麥,畝收益也不過是5000塊錢,如今一人大概1畝耕地,種植4畝的耕地也才兩萬塊錢,這樣的效益對於一個小農家庭來說,難道就能夠比打工賺的多?我想並不會。從如今外出打工的經濟效益看,一個月最差的也要有4000塊錢,收入高的可以達到8000元以上。距離打工還是差了很多。

說了這麼多無非一個意思,願意撂荒的農民無論再怎麼提高糧價,他們依然會選擇撂荒土地,而願意種地的農民無論怎麼勸告,他們也依然會選擇耕種,畢竟即便是大家再怎麼說糧價偏低,他們依然是從中賺到錢的,而那些願意選擇撂荒的人,糧價再怎麼提高其實也很難超過他們外出打工的收入。

那麼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出路在哪裡呢?科學興農認為在於加速土地流轉,推進機械化,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如今對於的農業生產成本真的太高了。小農單打獨鬥的耕種增加了機械勞動成本,小地塊減低了機械勞動程度,提高了人力用工成本,綜合這些因素造成了如今種植效益偏低的局面。

不過這樣的局面當前也比較難以打破,如果耕地大面積的流轉,當前的城鎮化速度又跟不上,多餘的勞動力轉移安置是一個問題。而糧價問題大家也真的指望不上,雖說近些年的糧價整體有所上漲,但是一斤一毛或者幾分錢的上漲幅度,指望發家致富也太難了吧?而且國家為了穩定,安定百姓生活,也無法提高糧價,不過國家卻也實實在在的為農民提供了種植補貼,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效益。


科學興農


是真的,本來就理想,還要看天,一場大雨或者乾旱,蟲災……連本帶利都不如去城裡做個打雜工掙得多


小二郎不讀書去放牛


你好!我是柱子,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農村人真正種地的人來說,糧食價格確實影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就拿我們這來說吧,我們這邊一年種兩季,一茬小麥,一茬玉米,小麥畝產八、九百斤,玉米在一千二百斤左右,小麥價格在1.2元左右,玉米0.8元左右,這是正常豐收的年景,平均下來一年一畝地產值在2000元左右,還沒出去農藥、化肥、澆水等,人工就不算了,除去投資,淨產值在1000元左右,假如玉米能在一元左右價格,一畝地就可多增加200元,如果價格可以,有的人就會多承包一些地,100母地就可增加4萬左右,現在都是機械化 ,效率也高。

對於農村年紀大的人,因為打不了工了,種地成了他們唯一收入來源,價格高一點,農民就多收入一些。

如上分析,價格確實影響種糧積極性。



柱子有空說


我認為糧食價格是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一個農民工跑到一線城市去打工,就算每月有六七幹塊錢的收入,那也是很辛苦地掙來的,還得花費生活費等不少的費用,圖得是孩子在家能上學,老人在家能吃飯,儘管風餐露宿,也比種地到頭來一無所有強。如果糧食價格比現在高一倍,就會有大批農民回家務農,過一種老婆孩孑團聚在一起的生活,同吋,也會減少很多浪費糧食的不良現象,社會環境也會改變不少,養雞養狗的也得考慮成本的問題。粗糧也多被家庭改變成食品,相對於一些人體疾病也相對減少。[呲牙][捂臉][大笑][祈禱][祈禱][祈禱]。


命運租界


其實糧食的價格還真的能影響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很多農民都是因這幾年的糧價低迷才不種植的。網上的行情表看似比較好,但實際上農民根本就賣不到那麼多錢。

就拿我們家鄉來說,水稻一斤才1.17元一斤,這在5年前一斤賣到了1.4元,而玉米收購價7毛一斤,和過去的1.1元收購價還是差了不少。當然小麥的價格也在不斷的下跌,從1.3元跌到了現在的1.05元左右,和網上的最低價1.12元還是有很大差距。

這才幾年,糧食的價格就已經下跌這麼狠,農民再有種地的積極性,還是要外出打工。現在我們家鄉的農田,基本上都被那些種植100畝地左右的人承包了,其他人都在外面打工,大家對種地並不抱有什麼希望,這對農民的打擊很大。

我們要知道,化肥、農藥的價格這兩年一直上漲,主要還是受到環保化的影響,結果生產的成本增加,抬高了農資產品的價格,從而讓農作物的生產成本增加。

可能有人會說,國家提供了惠農補貼,實際上一畝地也不過120元,這筆補貼多年都很穩定,沒有上漲太多,但農資的成本增加,機械化的成本提高,如此一來自然是讓糧食的種植成本增加。

糧價不提高也就罷了,但目前是一直很低迷,讓老農們很是愁苦,春節期間大家聊起糧食的話題,都在搖搖頭,對這個行業並沒有太大的希望和幻想。

現在市場中的蔬菜水果都在漲價,糧食的加工產品價格也在提升,唯獨糧價卻成為了一個“孤島”,不受外界市場的影響。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農民不願意種地,很多大戶們也都放棄了種植,農民本身就不容易,還要承受低價糧,老農們的苦誰人知!


惠農圈


農民不願種地,種地積極性不高一直是社會關心的話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變化,土地不在是農民生存的根本,大部分農村青壯勞動力都脫離農村開始進入城市打工,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因素很多,不能單單說是糧食的銷售價格低所導致的。

首先應該是說農民種地收益低影響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我國的農村人口基數比較大,農民所分得土地數量不多,小規模的種植往往收益不高,甚至有時候因為遇到災情的時候,會出現倒貼錢的事情。就拿小麥的銷售價格來說,市場銷售價1.2元左右,畝產1000斤,一家四畝地,除去各種人工、種子、花費、農藥的費用,一年下來剩不到2000元,這個收入還趕不上城裡一個月的工資。

但是在一些歐美及發達國家,糧食的銷售價格也不高,甚至有的糧食品種即使是出口到我國加上關稅之後,還比我國的糧食價格低,但是由於外國實行的是規模化農業生產,大部分的土地都用機械化耕作,各種費用比較低,所以在糧食價格不高的情況仍有很大的種植收益。

近幾年的種地成本中所需的肥料和農藥的價格都是不斷的在上升,並且地租也在不斷上漲,與之相反的是糧食的銷售價格卻沒有同比列上漲,並且隨著這幾年的糧食不斷豐收,越來越多的地區出現了農民賣糧難的事情,辛苦一年種植出來的糧食,卻很難銷售出去,這樣無形中影響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再有造成農民種地的積極性過低,也是由於最近幾年形成的農民進城風氣影響,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享受更好的城市資源,開始逐漸進入城市打工生活。在這股“進城風”的帶動下,很多農民當然選擇了工資比較高,相對還不那麼辛苦的城市打工生活。

所以,造成目前農民種糧積極性比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不斷提升農村的經濟發展,加強農村的基礎建設,儘快實現農業的現代化,通過規模化運作農業提高種地的效益,才能提升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有人說糧食的價格才是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根本所在。你認同嗎?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