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老闆開會常說"在會議上,大家都要發表意見,哪怕罵娘都可以,沒有關係"真沒關係麼?

履霜影視


真的罵娘了,就沒有關係了。(開除,解聘,因為左腳先邁進公司………)


縉雲明鏡


公司裡之前來過一位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叫小偉,他是屬於那種在校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

小偉剛剛參加工作,腦子裡的想法有很多,而且特別喜歡創新,總是想著能不能有更好的辦法。

每次開會的時候,小偉的準備都是最認真的,但遺憾的是,因為僅僅是一位試用期的員工,在開會的時候基本是得不到發言權的。

儘管每次小偉都把自己的小本本寫滿,然而到了會議結束後沒可能一個字都沒有說出來,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頻頻點頭,假裝聽得很認真。

然而有一次,我們的市場策略出現了一點問題,遲遲找不到破冰的入口,老闆經常召集大家開展會議,希望能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過討論來討論去,卻始終沒有什麼好的結果,老闆也有些著急,靠在椅子上,看著面面相覷的我們,突然雙手一拍,說到:

“大家是不是對於我提出的想法,不好意思反駁呀,你們不要有顧慮,今天你們說啥我都聽,就算罵娘都沒關係,大家暢所欲言!”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想的應該都是同一件事:不是不好意思反駁,而是誰會真的正面去反駁呀。

於是就又裝作有了全新的思考一樣,在本子上亂寫亂畫起來,然而有一個人表現的十分興奮,他就是小偉,聽到老闆說這句話,小偉就像是身上的禁令被解除了一樣,立馬“嘩啦嘩啦”的翻起本子來。

緊接著,小偉舉起手,對老闆說,自己有一個想法,老闆也來了興致,想要聽一聽,然後小偉就否定了老闆之前的一個想法,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但是小偉畢竟沒有什麼工作經驗,提出的解決方案几乎沒辦法落地,再加上他可能有些緊張,表述的也有些問題,結果說完之後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可小偉卻因此而倒了黴,在會議上得罪了我們的小心眼兒老闆,必然是沒有好果子吃了,結果那個月還沒有做滿,就被公司以“與工作崗位不匹配”為由給辭退了。

在職場裡工作比較久的人,其實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

老闆說過的話,連一半兒都不能信,最多隻能信三分。

顯然,小偉就是一個相信了十分的例子,老闆說什麼他就信什麼,沒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更沒有對自身能力的清晰認知,最終給自己帶來了一段不愉快的職場經歷。

特比是在會議上發言,其實真的很有講究,老闆同事坐在一桌,你講話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看著你,這時候你哪怕說錯一句話,都有可能被有心之人利用。

作為一名職場人,在會議上發言至少要做到“三看原則”:一要看老闆,二要看同事,三還要看看自己。

我們首先來說一說“看老闆”。

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即便是同一群體,這種差異也是巨大的。

同樣是老闆,有的人寬宏大量,有的人小肚雞腸;有的人嚴於利己,寬以待人,有的人則從不反省自己,只知道盯著別人的錯誤。

所謂的“看老闆”,其實最最重要的,就是看你的老闆是什麼樣的人品,他是否足夠的寬容,是否尊重他人的意見,是否願意聽聽員工對問題有哪些見解等等。

如果一位老闆能夠集思廣益,開誠佈公,充分尊重員工的想法,那麼這樣的老闆必然能夠在會議上,收到更多、更好、同時也更加真實的反饋。

相反,那些“玻璃心”的老闆則是員工稍微有點持懷疑態度,就認為員工不服從,甚至是反對,想必這樣的企業不管怎麼開會,員工永遠都會順著說,反正企業倒閉自己還能去其他地方工作,何必得罪人呢?

看老闆的第二點,就是要看老闆的行為,別隻相信老闆的嘴。

有些老闆嘴上說的特別好聽,然而實際辦事的時候,卻完全不是這樣,就像我的老闆一樣,嘴上說罵娘都行,可事實上別說是罵娘,你說話聲音高了一點都不行。

而有的老闆卻正相反,儘管嘴上什麼都不說,但是卻用實際行動來引導大家放開包袱,暢所欲言,語言和行動所帶來的感知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員工自然也分得清孰真孰假。

因此,想在會議上發言的時候,不妨先看看你的老闆,他是不是一個能容得下其他言論的人。

接著,我們再來看一看身邊的同事。

除了老闆的人品和行為要看透徹之外,我們身邊一起工作的同事也要留心觀察。

職場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地方,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管在哪個公司裡,都會有一些別有用之人,他們始終盯著別人的一言一行,企圖從中找到一些把柄,從而在關鍵時刻,犧牲掉他人的利益來保全自己的利益。

這樣的人我們在職場裡務必要小心,因為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坑的體無完膚。

特別是在會議這樣重要的場合上,我們一定要看清,身邊是不是有這樣的人存在,這樣的同事非常無恥,他們不在乎抄襲與否,不在乎同事關係與否,只要能帶來利益,他們什麼事情都會做。

明明是自己辛苦做好的方案,卻被他人竊取,換成是誰,恐怕誰都會感到委屈和不爽。

而要留心的另外一種人,就是職場裡嫉妒心特別強的人,也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小人”。

職場小人們見不得任何人比自己優秀,一旦發現誰比自己優秀,就會立馬施展各種排擠、孤立的手段,企圖打擊更加優秀的你。

有句話說的好,不要和職場裡的小人周旋,因為他們有的是時間。的確如此,當我們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的時候,他們在琢磨著如何算計別人,如何拉別人下水,因此我們真的很難有時間去和這樣的人周旋。

所以,在會議上務必要觀察,有沒有這兩種人坐在自己的周圍,如果有,不妨現在會議上保留意見,回頭單獨和老闆聊一聊。

最後,我們回到自己的身上,來看一看自己。

看完了老闆、看完了同事,也是時候看看我們自己了。

其實在我看來,最終的表達是我們自己來完成,所以我們更要對自己有一個認真的審視,對自己的能力、表達水平、方案完成度等都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才行。

小偉雖然想法很多,腦子也很靈活,但是他對於自己的方案完成度、自身的表達能力以及方案的可行性等問題,都沒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這導致他雖然得到了發言機會,但是最終卻將這次機會,變成了一顆引爆自己離開的炸彈。

當我們對於自身存在的能力缺陷看不清楚的時候,顯然就不是在會議上發言的最佳時機,不知你有沒有注意過,很多人平時發言並不多,甚至沒有,可是突然的一次發言,就震驚了領導和同事。

這些人,其實就是完成了這個正確審視自己的過程,對自己的能力以及方案都非常自信了之後,在眾人面前來了一次完美的發言,從而讓所有人感到驚豔。

綜上所述,想要在會議上發言,還真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情,只有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對於外部環境有了仔細的觀察,當一切都對自己有利時再發言,才是更加明智的舉動。


職男小凡


我上初中的時候,班主任總會叫我和另外3個同學去辦公室玩,給我們吃的,玩遊戲,然後順便聊天,玩的時候聊班裡誰最近談戀愛了,誰最近打架了,誰又和誰鬧矛盾了。然後班主任對班裡的事就挺了解的,該罰罰該打打,當時年幼我不懂,長大後才明白。

相似,老闆就像班主任一樣,嘴上說著沒關係,大家儘管提,真的沒關係。說的多了,大家就相信了。但是換個場景,你告訴大家,說,我平日裡有啥毛病,大家儘管提,罵我也沒關係,大家真的就開始說你,小氣,脾氣壞,垃圾,你心裡真的好受嗎?臉上不是強裝鎮定卻還是青一陣紫一陣嗎?甚至還會忍不住解釋,我不是這樣那樣而是怎麼樣怎麼樣。

下來之後,你真的會覺得沒關係嗎?心裡不難受嗎?會不會覺得大家都不理解自己?少數人可能會真的改,但是如果真的沒關係,古代為什麼直言進諫的忠臣多數以枉死為歸宿?皇帝不偉大嗎?不想把國家治理好嗎?為什麼還是奸臣當道的多,誰都愛聽好聽話,皇帝都不例外,老闆能例外?所以,別太天真了。


職場精髓


我想起我曾經有過類似的情形!!

二十年前的事情,所說的同提主一樣。我們在做的20個人都信了?!簡說一次發言講困難的提條件、為領導抱不平的、七言八語、人云亦云的好不熱鬧。二時過去老闆說渲洩完畢!書歸正傳。

大家說的我都聽到了、克服困難完成任務!

後來我們私下討論了一下、感覺到老闆用意。會上渲洩範圍可控會下渲洩範圍不可控!

工作紀實可以指導人生!


瘋老頭941


你信了你就吃虧了!我們公司老闆經常會找我出去談話,然後他問我對公司有什麼意見嗎?儘管提。我就信以為真,我說"覺得工資有一點低,福利待遇也不太好。"

我本來以為老闆會欣然接受,至少不接受,我們倆也會像朋友一樣好好的說話,但是沒想到他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他冷冷地問我:"那你覺得工資多少好?"

我本來還想說希望能夠增加1k的,但是我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明顯是不樂意了。於是就馬上打了圓場說:"嗯,其實也還可以,我只是隨意地吐槽一下,和外面的也差不多。"

雖然我打了圓場,但是領導也知道我是敷衍的。然後從那以後不知道是我自己多想還是怎麼的,我感覺他對我的態度就變了。

所以我覺得關於薪資的這種事情吧,還是不要談的好,特別是當自己能力還不是很傑出的時候。還是給領導留個好的印象比較好。

所以我覺得這題主說的這種肯定不是真的沒關係,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說。

一、領導只是想表達自己能虛心接受意見

他說這句話只是想表達他自己是一個能夠虛心接受別人意見的人,但是很多時候有人說的話和做事卻是不一致的,比如我的老闆說有什麼不滿意的儘管提,但是當我提了之後他也什麼都沒有做。

所以你如果真的罵爹罵孃的,說的特別難聽,對方真的能接受嗎?不一定。

二、領導對自身的承受能力沒有清晰的認知。

萬一在會議上真的罵娘,領導能夠保證他自己一定不會發火嗎?不能。

想必他對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也沒有一定的認知吧。畢竟每個人對自己的認知程度都有限,所以他可能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而一旦你真的這麼做了,他心裡不舒服了,到時候吃虧的只是你自己。

所以我覺得有些話,他也就是嘴上一說,我們就這麼隨便一聽就得了。在會議上是該發表意見,但是一定要態度端正,語氣委婉,不要太過分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簡屋,和我一起,在職場中實現逆襲!

簡屋


老闆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有兩個三個意圖:

1、鼓勵大家講真話

很多人,在面對老闆的時候,都不敢講真話。大多是會講一些阿諛奉承的話。因此,老闆為了鼓勵員工講真話,他只有講這些話,來降低大家的心理負擔。

因為老闆也知道,下面的人對著他,肯定是隻會講好聽的話的,至於真話,可能永遠都聽不到。

2、一段客套話

你會發現,大部分的老闆在開會的時候,都會鼓勵大家:大家要敞開講啊,不要拘束,有什麼說什麼。

其實,這些都是老闆的客套話。

畢竟開會如果每個人都不敢發表意見,那這個會開了也沒有什麼意義。

只有大家講一些有具體意義的話,會議才有效果!

3、展現魅力領導者的形象

我相信,很少有人會說:你們千萬不要講真話,在這裡只能奉承我!如果真有人這麼說,那大家對他只有唾棄了。

老闆這樣說,或許是為了向大家展現他魅力領導者的形象而已。

畢竟一個敢聽真話的領導者,在別人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

因此,鼓勵大家講真話,或許是出於老闆的真心,也可能是老闆的假意。至於會怎樣,要看你的老闆的為人!

那還該不該講呢?

我覺得,只要不是人身攻擊的話,在以解決問題的前提下,一定要講真話。但是,講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技巧,不要對別人有傷害。

如果不是給老闆造成難堪的,我相信老闆不會放在心裡!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有關係。

我之前任職的建築企業,老闆在年會上講要讓公司全員漲薪30%、亞奧給在功底上的兄弟提高食宿標準到人均3000塊/月,當時大家都在歡呼。但是在年後公司公司薪酬福利方案時,老闆卻並不是按照年會上說的全員漲薪30%,甚至都沒有做到全員平均30%,而是部分優秀的員工比較大幅度的漲薪,一般的員工、績差的員工都沒有。對應的福利功底住宿標準等等,也是遠遠沒有達到的,但是整體來說相對於公司以前,是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

所以從這件事我深刻的意識到,很多時候老闆的承諾、公開的講話,涉及到的一些觀點措辭不一定是假的,但是一定不能全信。因為大多數這種情形老闆只是一種表態、一種對目標狀態的鼓勵,宣導意義大於實際行動,比如上面我的案例故事中老闆只是在年會上表達一種態度要給員工提高薪資、提高福利,整體大幅度的提到。同樣題主中提到的到老闆,也是重點在於表達讓大家暢所欲言的姿態、鼓勵大家說話。

但是這種情況卻只能認真聽、當真看、部分做。也就是老闆說的話肯定有真實的部分,就是真的會漲薪、真的可以發表意見,但是隻能部分做,就是不會所有人都漲薪,這從管理激勵的角度來看也不合理,在會議上別說罵娘,就是表達一些過激的觀點也是為難老闆、讓老闆下還不臺。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應當積極響應老闆的號召,多在會議上發表一些有意義、積極的觀點,而不要真的去罵娘。


以上供參考。



職場教練李麟


老闆說"在會上,大家都要發表意見,哪怕罵娘都可以"真沒關係麼?

真的沒關係麼?你試試不就知道了。

開個玩笑,老闆說的這種話,你可以相信,但千萬不要照做,一旦真做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你都難以再到公司繼續待下去。

一、口是心非的領導

如果你的領導是口是心非的說了這句話,那你肯定是不能夠去相信的,信了你就慘了。

有朋友可能會覺得疑問,領導為什麼要在這件事上口是心非呢?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領導的上面還有領導,有些領導上面的領導要求他公平公正的開會、管理團隊,吸取各類建議,從而優化工作效率。

大領導都發話了,小領導當然要按要求去做,但是吧,這個小領導平時在工作上做得很不到位,漏洞百出,如果員工真的在會上隨意發佈意見,被大領導聽到了,自己肯定會受到影響,所以內心是很不想讓所有人隨意發言的,但沒辦法,也就只能口是心非的說出這類話了。

第二,領導內心就不想有人反駁自己的建議,只有自己說的話算數,但是如果太過於強勢,壓著員工不敢說話,又會不利於管理團隊,還會惹人口舌,損害自己在職場上的口碑與形象。

所以表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足的,讓其他人看上去這個領導非常的公平、公正,願意放下身段與員工討論相關事宜。

如果你在第一種情況下,真信了領導的話,在會議上各種吐槽公司、工作、領導等等,表面上可能會沒有什麼事,但大領導什麼都聽進去了,回頭就會對小領導做出處罰,接著小領導就要來處罰你了,可能會刻意給你難度極高的任務,讓你沒做好,扣你工資、責罵你,甚至開除你,並且平時還會慫恿其他同事冷落你等等,總之你會很慘。

如果在第二種情況下,真信了領導的話,在會議上各種吐槽公司、工作、領導等等,同樣表面上可能會沒有什麼事,但小領導都聽進去了,本來只是做個樣子才這麼說,結果你還真這麼說了,嚴重損害到了他的形象,本來就是一個虛偽、口是心非的人,開完會之後能不找你算賬嗎?

所以對於領導的這句話,你還是別信了吧,在會議上,也千萬不要罵娘。

二、實話實說的領導

如果你的領導是實話實說,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會議上要隨意發表意見,甚至罵娘嗎?

阿胖的建議還是不要,這都是套路啊。

雖然這位領導希望你們這麼說的目的,確實是為公司著想,想去努力優化團隊的工作效率,所以才說出這番話,但相信我,沒有人會希望在自己主持的會議上聽到各種難聽、甚至罵孃的意見。

你可以試想一下,你是領導,你很希望大家提意見來共同進步,但是有員工在會議上破口大罵xxx領導、xxx事情,你再冷靜情緒也會波動的,情緒一上頭,你什麼建議都聽不進去了,這次會議的目的也達不到了,其他員工的情緒也變得極差,你肯定會對那個破口大罵的同事產生不良情緒的。

所以,無論你的領導是哪種人,他在會議上說了什麼讓你們隨意發表意見,甚至罵娘,都不要信,因為你領導再實誠,你在他會議上罵娘般的提意見,他都會不高興,到時慘的就是你。

那咱們就一點意見都不提了嗎?那肯定不行,提出好的意見是能夠展現出你的思考能力的,會幫助你升職加薪。

但是千萬要注意,我們在提意見的時候一定要考慮領導與同事的感受,當然要追求真實,這樣才能讓公司進步的更快,但不要破口大罵,抱有情緒的提意見,那樣會影響所有人。

總結:老闆說"在會上,大家都要發表意見,哪怕罵娘都可以"真沒關係麼?

當然不能這麼做,無論你的領導是哪種人,一旦破口大罵的提意見,對所有人都不好,意見一定要提,但無論你的領導怎麼說,你都要以一種平靜的去陳述事實的狀態提意見。


阿胖: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專注自我提升·閱讀·思維,每一篇文章與問答都是乾貨滿滿,如果你的問題,在我頭條號裡找不到答案,那就算我輸

阿胖讀書


如果老闆的口頭禪是:“去死吧!”難道你真的去死嗎?

如果你真的信了老闆的“保證”,感覺沒關係的話,那我就給你模擬一個場面吧。

“皇上,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講了您可能會砍了我的腦袋。”
“講吧,朕答應你,免你一死。”
“皇上,我上了你的小姨子。”
“來人!拉下去,給我砍了!”

既然老闆開會常說這句話,那就說明這已經是他的一種習慣,那他說這個話的時候,又有幾分真心呢?

他之所以這樣說,無非是顯示錶面上的開明,打消大家的顧慮,讓大家暢所欲言而已。可實際上,他心裡明白的很,讓大家發表意見,不過是想聽聽對他支持的有多少,反對有多少?他好藉此看看這個決策執行的障礙有多大,心裡好有個底。

如果這時候真有不識相的,發表反對意見,多半面臨的結果肯定像東哥一樣。在一次會議上,東哥這樣罵一名高官:

“這位先生,我請你來不是證明我的決策是錯誤的,我請你來是把我的決策落實到位、執行到位!如果有困難,你要想辦法如何完成。”

東哥還是非常耿直的,如果換做其他老闆,也許當場不會說的這麼直接,但事後很有可能讓其走人。

基於這一點,別說真的罵娘了,就是稍微反對老闆的話可能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哪裡還敢發表意見呢?

因為在老闆的潛意識裡,讓大家發表意見,哪怕罵娘都可以,其真實含義是這樣的:讓你們說你們咋不說呢,配合我說點吧,給我做老闆的一點面子,否則冷場不好看呀,讓你們罵娘就是刺激你們,還真敢罵娘?那一定給你好看。

除非你是張飛、李逵那樣的火爆脾氣,可能真的會罵娘,不過你要清楚,張飛、李逵罵娘罵的是別人和敵人,可不敢罵大哥,否則是不想活了!

可見張飛、李逵們並不笨。這就是職場裡的江湖。

其實開會大家不發表意見,那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都是聰明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數,在沒有確定老闆的意圖之前,誰敢貿然發話?即便老闆點將發言了,聰明人會說一些都不得罪的話,或者還有高明的,表面上說不贊同老闆的觀點,但實際上跟老闆提倡的一致。

中國的會議文化很深奧,很多真話都是不是在會議、在臺面上說的,會議上說的話多半是合適的話和體面的話,你想想,那怎麼可以罵娘呢?真那樣的話,那不是反了天?

叔叔我可忍老闆絕不可忍!記住了。

我是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以上內容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抄襲。

喻派職言


這種話茉莉主持會議的時候也說過,茉莉的建議是不要說真話,說真話你就慘了。

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第一,實際案例

茉莉曾經在一個國企工作,我們經理是一個非常高壓的領導,入職半年,我就發現公司的離職率出奇的高,一個部門大概十個人,一年不到就換了三個批次。但是工作還是要繼續的,所以茉莉作為秘書,就承接了一個任務,領導不在的時候,召開部門例會。

茉莉內心還是非常想做好部門的工作,希望同事能說出目前存在的問題,把關鍵的節點找出來,希望以後人員也能穩定下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但是不得不說,會議上所有同事的發言以及同事的動態,茉莉都會報告給我經理的,因為這樣說,經理才是我的上司,同事不是我的上司。

所以,看到這裡的各位同事,你們覺得,如果你在會議上暢所欲言,你的一些言論不會作為領導考量你的標準?


第二,觀點與角度

茉莉自己是員工,但是也是老闆的秘書。其實員工考量問題的角度和老闆是絕對不一樣。換位思考,如果你現在是老闆,特別在這個疫情之下,特別是要自負盈虧的公司,你考慮的就是如何降低各種支出,減少成本,維持公司。當然公司有源源不斷的進賬除外。比如說,茉莉的領導就在考慮如何做減薪的工作,調整工資結構構成,保證人力資源的投入產出比。

員工的角度,現在更多的同事,包括茉莉,也會考慮我們自己的投入產出比,我做了這麼多事情,老闆有沒有給我合適的薪酬,適當的獎勵。還不說我們已經在公司工作,現在茉莉在面試的時候,應聘者也會考慮,自己的過去的工作經歷以及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我應該開一個什麼樣的價格,對方公司給我的價格,是否能對得起我過去的工作情況。

所以員工和老闆各自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大家的立場也是不一樣的,在職場裡面,只能說找大家的平衡點。


第三,開會時說什麼

當然茉莉也會建議大家要爭取自己的權益,作為同事,你不會爭取,就自己憋屈而已。但是表達也是要有技巧的。同時也要觀察你領導的情況。比如說,茉莉舉例的那個領導,只要她發現你有考慮性價比的問題,你不是在考慮奉獻的問題,她就已經暗搓搓的想要開掉你,招人代替你。所以性價比是不能說的。開會就是做做樣子的。

但是如果是稍微開明的老闆,實事求是的老闆,就可以稍微修飾的說出來。但是茉莉這麼多年的經驗,我可以告訴你,所有的領導,就算是國企的領導,也是喜歡你是一個愛奉獻的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