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農村栽種馬鈴薯前在室內如何進行物理催芽?

霧都山客


你好。

種薯催芽辦法一: 在溫室接近牆根處或塑料大棚內的走道頭上(遠離棚門一端),用2一3層磚牆砌一方池,鉅細視種薯數量而定。

假如地上過幹,應先噴灑少數水使之略顯溼潤,然後再鋪1層薯塊,撒1層溼沙或溼鋸未(留意消毒,可採用日光消毒、灼燒消毒、藥物消毒等辦法),這樣可連鋪3一5層薯塊,最終上面蓋草苫或麻袋保溼,但不能蓋塑料薄膜。 

 種薯催芽辦法二: 可利用已有的苗床,也可現挖一個苗床。催芽辦法是,先將床底剷平,然後每鋪1層善塊撒1層溼沙,共鋪5層薯塊,最終在沙子上面蓋1層草苫。苗床上擔好竹竿,並用薄膜蓋嚴,四周用土壓好,晚上蓋草苫保溫。 

種薯催芽辦法三: 種薯數量不多時,可直接在室內催芽。可將薯塊裝在筐內,也可按10一 15cm 厚將其攤在地上上,然後將筐或薯堆用溼麻袋或溼草苫蓋嚴。

關鍵一、溼度的辦理: 催芽過程中溼度不宜過大。蓋種薯的沙子或鋸未應先加水拌溼,然後撒在種薯上。不能先蓋幹沙子再潑水,這樣會有大量的水滲到種薯上,形成溼度過大。沙子的溼度以用手握不出水為宜。

催芽期間,只要沙子不是很乾,一般不要灑水。假如催芽期間溼度大,很簡單導致幼芽莖部生根,這些根在耕種前煉芽階段會因失水而幹縮或死掉,因而影響耕種後新根的發作。

關鍵二、溫度的辦理: 馬鈴薯催芽的最適溫度是 15℃ 。氣溫低於 4℃ 基本上不發芽,氣溫高於 25℃ 時發芽快,但幼芽較弱。  

關鍵三、定時查看種薯: 催芽期間,應每隔5一7天查看1次發芽狀況。如發現爛薯,應及時將其挑出,一起將其他薯塊也都扒出來暴曬一下,然後再催芽。

關鍵四、及時綠化種薯幼芽: 馬鈴薯適合的耕種芽長是1.5一 2cm 。當芽長到達1.5一 2cm 時,將帶芽薯塊置於室內散射光下使芽變綠。幼芽變綠後,本身水分削減,變得健壯,在耕種時不易被碰斷,並且耕種後出苗快,幼苗壯。





樂悠悠LQ


馬鈴薯種薯室內催芽方法,具體為先將收穫的馬鈴薯種薯在室溫下進行包覆處理,然後置於2‑4℃條件下冷藏放置;待播種前10天將馬鈴薯種薯取出,先用28‑30℃溫水浸泡5‑20min,去除包覆層、瀝乾後,然後將其埋放在複合堆料中5‑7天;將上述溫水濃縮後冷凍乾燥得粉料備用;將馬鈴薯種薯取出切塊,保證每塊上至少有1個健壯的芽眼,然後放置在溼砂上,表層覆蓋一層2cm後的溼砂,繼續催芽培育,保持溫度18±2℃,待芽長2‑3cm即可播種,本發明通過合理的種薯處理,有效保證了種薯的活性,出芽率提高了35%以上,且催芽時間短,芽苗整齊健壯,成活率可達99%。

主權利要求: 1.一種馬鈴薯種薯室內催芽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如下:1)將收穫的馬鈴薯種薯在室溫下進行包覆處理,然後置於2-4℃條件下冷藏放置;2)待播種前10天將馬鈴薯種薯取出,先用28-30℃溫水浸泡5-20min,去除包覆層,瀝乾後,然後將其埋放在沸石料中5-7天;3)將步驟2)中的溫水濃縮後冷凍乾燥得粉料備用;4)將馬鈴薯種薯取出切塊,保證每塊上至少有1個健壯的芽眼,然後放置在溼砂上,表層覆蓋一層2cm厚的溼砂和步驟3)中粉料的混合物,繼續催芽培育,保持溫度18±2℃,待芽長2-3cm即可播種。




農村徐大叔


2020年,過完春節,對於準備種植春季馬鈴薯的農戶朋友,就需要把馬鈴薯的播前準備工作提上日程了。春季馬鈴薯種植,在南方地區一般可在1月至2月上旬就可以開始播種了,播種不宜過早,也不宜過遲,只要確保在終霜期後苗出齊即可。

種植春馬鈴薯,現在很多農戶都會採用秋季收穫的馬鈴薯作春馬鈴薯的種薯,但是為了保證馬鈴薯能夠出苗齊,出苗壯,咱們農戶朋友必須對種薯進行催芽,這是由馬鈴薯的休眠特性決定的。

種薯催芽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常用的有藥劑催芽、溫床催芽、冷床催芽、露地催芽及室內催芽等,早春栽培種薯催芽由於是在寒冷的冬季,有一定的難度,一般會在室內和塑料棚內進行催芽。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阿杜在港城


常用的催芽方法如下:

溫室大棚內催芽在溫室靠近牆根處或塑料大棚內的走道頭上(遠離棚門一端),用2-3層磚牆砌一方池,大小視種薯數量而定。如果地面過幹,應先噴灑少量水使之略顯潮溼,然後再鋪一層薯塊,撒一層溼沙或溼鋸末(注意消毒,可採用日光消毒、灼燒消毒、藥物消毒等方法),這樣可連鋪3-5層薯塊,最後上面蓋草苫或麻袋保溼,但不能蓋塑料薄膜。

育苗溫床催芽可利用已有的苗床,也可現挖一個苗床。催芽方法是,先將床底剷平,然後每鋪一層薯塊撒一層溼沙,共鋪5層薯塊,最後在沙子上面蓋一層草苫。苗床上搭好竹竿,並用薄膜蓋嚴,四周用土壓好,晚上蓋草苫保溫。

室內催芽種薯數量不多時,可直接在室內催芽。可將薯塊裝在筐內,也可按10-15釐米厚將其攤在地面上,然後將筐或薯堆用溼麻袋或溼草苫蓋嚴。

催芽期間的管理

溼度催芽過程中溼度不宜過大。蓋種薯的沙子或鋸末應先加水拌溼,然後撒在種薯上。不能先蓋幹沙子再潑水,這樣會有大量的水滲到種薯上,造成溼度過大。沙子的溼度以用手握不出水為宜。催芽期間,只要沙子不是很乾,一般不要澆水。如果催芽期間溼度大,很容易導致幼芽莖部生根,這些根在播種前煉芽階段會因失水而幹縮或死掉,因而影響播種後新根的發生。

溫度馬鈴薯催芽的最適溫度是15℃。氣溫低於4℃基本上不發芽,氣溫高於25℃時發芽快,但幼芽較弱。

檢查催芽期間,應每隔5-7天檢查一次發芽情況。如發現爛薯,應及時將其挑出,同時將其他薯塊也都扒出來晾曬一下,然後再催芽。


孫老大的農村生活


你好.我是農村付付,今天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分為三部分

1.馬鈴薯,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馬鈴薯又稱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塊莖。與小麥、稻穀、玉米、高粱併成為世界五大作物。

2.馬鈴薯在長江中下游二季作區有春、秋兩季種植傳統,由於7-8月高溫,秋季馬鈴薯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播種,9月20日前後出苗,11月上旬收穫,11月中旬以後溫度過低,地上部容易死亡,因此,秋季馬鈴薯生育期較短,適播期僅8月底至9月初約10天的時間,適播期短。自然條件下,馬鈴薯種薯由收穫至芽萌動需經過2-3個月休眠期、約1個月齊芽期,因此自然條件下種薯從收穫到播種至少需要3-4個月;另一方面,齊芽後超過3個月又會因為發芽過度而嚴重影響產量。因此,春季生產的種薯因出芽後時間過長,難以用於次年的春播,而秋季生產的種薯因休眠期沒過,也難以用於次年春播。

3.種子催芽技術已在多種植物上應用,作用是打破被動或生理休眠,提早播種,提高出苗整齊度。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馬鈴薯採用催芽技術勢在必行。常用催芽技術有赤黴素催芽法、沙床層積催芽法、見光曬晾催芽法等,但由於場地要求、出芽可控性或苗期素質等因素,很難在大規模種薯處理中應用,而且赤黴素催芽雖能有效縮短髮芽時間,提高發芽率,但芽苗纖細、側芽個數少,嚴重影響了馬鈴薯的收成和營養吸收。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感謝關注


農村付付


第一,浸泡催芽。很多人在切塊之後,為了能夠讓它更好的種植,會選擇使用赤黴酸進行浸泡。但因為其非常的敏感,所以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嚴格的控制好時間和密度,不然不僅沒好處,可能還會對其造成更大的影響。

第二,傷口癒合。我們知道,馬鈴薯在種植之前,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切塊。為了能夠讓其長的更好,要讓切塊後的傷口儘快癒合,可以放在陰涼處,一定要避免陽光的直曬。

第三,空間密度。我們在存放的時候,一定不要放進袋子裡,會非常不利於芽苗的生長,一定要進行平鋪存放,這樣可以避免傷害到後續的芽苗。

第四,存放層數。我們在進行平鋪存放的時候,不要放得層數太多,不讓會讓底層的馬鈴薯塊難以進行呼吸作用,而且壓力也會非常的大,一般兩三層為最合適。

第五,注意溫度。雖然春天溫度開始回升,但是因為春天天氣不夠穩定,所以也要注意進行保暖。

第六,避免淋雨。如果是放在室外的話,要注意不要接觸到水,春天降水開始增多,要提早進行防護。


漁人草舍


農村培育馬鈴薯催芽,還是老辦法好 !搭一個溫棚,溫棚內搭一個土灶,灶上放一口大鐵鍋,一定要大鐵鍋,裝滿水,灶門露在外面,灶內燒煤炭 ,火力要根據溫棚內的溫度來調節,溫棚內要放一個溫度表,溫度最好保持恆溫,一般溫度控制在30—38度之間,需要大約10天時間溫棚催芽就適合了。溫棚溫度由鍋內的水蒸氣增溫。


鄂州落鳥城花世界


薯塊按1比1的比例與溼沙混合均勻,然後攤成寬1米,厚0.3左右,長度視種薯量及場地面積定。上面及四周用溼沙覆蓋7至8釐米左右。溫度保持在15~18度,最好不超過20度,以免溫度過高引起薯塊腐爛或幼芽過細。芽長到2釐米左右時,將薯塊扒出在散射光下,使芽變綠粗壯後播種。


用戶51980689310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家每年都是自己做的紅薯苗。但和你做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我們這裡不會放到屋裡面去漲它發芽。我們會做一個池子,大約一米寬三米長。 用土和農作物當做肥料。前提是把水分做充足。再把紅薯排好放整齊。再用一層塑料薄膜蓋上。裡面會放一個溫度計。保持它的溫度達到,溫度太高的話就把這輛麼去掉。溫度太低的話就把塑料膜鋪上。過一段時間會發芽,

這是我們這裡的經驗,有什麼能幫助你的嗎?


石頭小帥哥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馬鈴薯種植不需要前期的催芽處理的。在種植以前做好馬鈴薯種子的消毒處理。直接種植就可以。當到達適合的溫度後會發芽生長。如果做了前期催芽處理在種植時候會有影響。因為容易碰到已經發的芽影響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