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將戰“疫”初心寫在生命的最後時刻

新華社天津2月29日電(記者宋瑞)辦公桌上整齊擺放著幾本企業安全生產檢查記錄,牆邊還掛著新冠肺炎防控應急小組值班表,張世林的名字頻繁出現其上,但桌前卻少了他忙碌的身影。

57歲的張世林生前是天津市濱海新區新城鎮鄧善沽村的黨總支委員。自1月23日起,張世林就參與到村裡的一線戰“疫”中。1月29日晚7點半,張世林在夜班途中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後於2月10日離世。

“防疫工作不能斷人吶,夜間檢查必須有村幹部守著,疫情嚴重,我看完病就回來。”這是張世林病發給當晚一同值班的村委會副主任沙俊明的最後一句話。

當日傍晚,連續在路口巡查了幾個小時的張世林登記完入村村民信息、為車輛消毒後,突然感覺身體難受。“他回屋就吐了,蹲著就站不起來。只說頭疼得厲害,冒虛汗。”沙俊明說,隨後女兒張麗帶著張世林直奔醫院,但此時的張世林已陷入昏迷。

令張世林牽掛不已的鄧善沽村有1700多戶村民,轄區內有十幾家大型倉儲、化工、混凝土企業以及幾十家個體經營戶。疫情暴發後,張世林主動請纓入戶排查和進企業摸排。

鄧善沽村黨總支委員王春利曾與張世林在一間辦公室。他說:“企業中外來人口比較多,居住地較為分散,張世林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摸排,辦公室一天都見不到他的人影兒。晚上回到辦公室,還要整理好一天的記錄內容,輸入電腦後,才肯從辦公室離開。”

從發放宣傳單,再到上門告知防疫注意事項,張世林不知疲倦地騎著電動車挨戶走訪。天津市凱益化工廠的負責人高玉和說:“廠裡員工和張世林都很熟,誰是本地人、外地人,他一清二楚。”

村裡卡口值守、疫情宣傳、後勤保障一線……哪裡需要人手,哪裡便會出現他的身影。“咱黨員不幹誰幹?”張世林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王春利說:“我們看見張世林脖子上貼著很多膏藥,但是他從沒說過身體不舒服。”

村民姚恩霞是防疫中的一名志願者。她說,張世林總是囑咐她們入戶排查要細心登記,家家戶戶都得走到了,不能漏掉一個人。

“他是村裡的大好人,總是笑眯眯的,待人和善。”這是張世芳、王麗華等村民給出的一致評價。但在妻子李桂芬和女兒張麗的眼中,張世林是個不著家的人。“疫情期間,他不顧家,我們娘倆早上起來睜開眼就看不著他了。”李桂芬說。

張麗回憶,父親總愛穿一雙加棉的“補丁”皮鞋。“他說穿這鞋幹活得勁兒,恨不得一直穿。家裡擺放著膠水、鞋線、模子等各種修鞋工具,哪兒壞了補哪兒,很是寶貝。可一到幫村裡幹活時,進泥地、踩水溝,彷彿不是自己的腳。”

張世林不愛給自己添補東西,更不願意麻煩別人。疫情期間,張世林喪事簡辦。張麗說:“追悼會只是個儀式,爸爸是在疫情防控的值勤崗位上累倒的,他一定牽掛著村裡的疫情,只要大家平平安安,我爸就開心了。”

張世林的手機裡存滿了和同事們一起防控疫情並肩戰鬥的照片,而他與家人的照片在相冊中卻挑不出來幾張。其中笑得最燦爛的一張是他過55歲生日時,頭戴生日帽、懷抱外孫女的照片。

“世林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新城鎮副鎮長葉宗君說,時至今日,大家仍覺得世林同志一直與大家並肩作戰。我們將繼續把防疫的大旗扛下去,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