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庚子事變慈禧逃到山西后,都找了哪些人?

縱觀太原


進入山西,慈禧太后的生活狀況才真正得到改善。在山西,慈禧太后受到山西商人的熱情招待。當時,山西商人由於經營票號,或者經營茶葉,頗多鉅富之家。其中頗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德通和大德恆兩家。

這兩家商人都和朝廷有往來,一聽慈禧要來,大張旗鼓的就去迎接去了,酒肉美食,銀兩伺候。慈禧稍作休整後向商家提出要借錢要借10萬兩銀子

10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大家都覺得慈禧太后在山西呆不了多久,還要前去西安。10萬兩銀子借出去,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結果,賈繼英力排眾議,借!他帶頭拿出銀兩,支持借錢給慈禧太后。東西湊竟然拿出了30萬出來借給慈禧。

慈禧後來為了表示感謝,將西逃期間的所有財稅都讓德通和大德恆來管理,另外《辛丑條約》的賠款也都是經由這兩家商號交給外國的。僅僅這兩件事情,兩家商號掙的可不僅僅是當年的三十萬。


御前帶刀侍衛


“庚子事變”是指1900年發生的八國聯軍入侵我國首都的戰爭。慈禧逃到山西后,找了賈繼英和喬致庸等人。

清朝末年,由於西方列強不斷侵略中國,國內又不斷髮生農民起義事件。在這種內憂外患中,清政府大權掌握在慈禧手中。1900年(農曆庚子年)下令對八國宣戰,很快,英、法等八國聯軍便攻入了北京城,最後導致中國陷入空前災難,險遭瓜分。這場動盪被人們稱為"庚子事變""庚子國難"。

慈禧見大事不好,馬上就帶著光緒皇帝逃跑了。由於慈禧一路的開銷太大,銀兩又沒有帶多少,所以一路上吃了些苦頭。當她逃到了山西時,官員都好生伺候她。

在太原時,巡撫衙門還佈置了慈禧和光緒的行宮,所用物件,都是嘉慶年間給皇帝巡幸五臺山準備的。在巡撫衙門的陪同下,慈禧一行逛了山西的祁縣、太古、平遙等地,還順道體察了一回民情。

賈繼英

慈禧太后駕臨祁縣時,臨時行宮就設在“大德恆”總號。大德恆的總經理賈繼英,還把慈禧太后接到了自己的家裡好吃好喝的款待著。慈禧太后見他家財萬貫,就向他提出借十萬兩白銀,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賈繼英很爽快地就借給了慈禧三十萬兩白銀。許多晉商都認為慈禧這次“凶多吉少”,朝廷局勢堪憂,說他借出去的銀兩無疑是“有去無回”。賈繼英卻十分淡定,絲毫不擔心。

其實,賈繼英把錢借給慈禧時,還向隨駕行官桂月亭、董福祥提出“太后西行時,若有賦稅等收入,還請允許我‘大德恆’票號經營”的要求。事後,他向祁縣“大德恆”總號老闆作了詳細的稟報。祁縣“大德恆”總號不但沒有訓斥賈繼英,反而將此項差事交給他全權負責。

此後,慈禧太后沿路搜刮的銀兩和賦稅收入,都陸續存入“大德恆”票號。此時的大德恆票號儼然成了大清朝的臨時府庫。

“庚子事變”平息後,慈禧太后回到京城,準備開設官辦票號。她下旨特詔賈繼英進京籌辦戶部銀行,賈繼英任首任行長。從此,開我國銀行之記錄。

喬致庸

慈禧到山西時,還找了一位富商,他是祁縣的一戶鉅富喬致庸。喬致庸一向深謀遠慮,慈禧逃到山西后,他抓住機會結交官員,讓慈禧的行營設在喬家票號的總號,還慷慨地借了40萬兩銀子給慈禧。

面對喬致庸的忠義之舉,慈禧問他想要什麼賞賜,喬致庸說只要老佛爺的四個字。慈禧便寫了“福種琅嬛”四個字的匾額賜給喬致庸,這塊匾額一直被掛在喬家大院的門楣上。

慈禧回到北京後,同樣對喬家的生意照顧有加。喬致庸的生意越做越大,晚年致力於擴建喬家宅院,終於建成了著名的喬家大院,家產也超過了千萬兩白銀。

從賈繼英和喬致庸身上,我們看到了晉商的智慧和格局。他們有著進步的經商理念,對未來的規劃清晰而超前。因而,晉商在中國歷史上,才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名人史海觀心閣


帝后倉惶辭廟堂,晉人隆重接駕忙,兩宮逃難資費緊,晉商籌款表忠腸。見得最多的晉商如喬家和賈繼英。


史智不愚


慈禧逃到山西,找了喬家大院,曹家大院,還借了銀子,回京後,還曹家大院一列金火車。


遍天下111


山西富商喬致庸是一個,其他的官場上的人肯定多了。


貝多芬彈不出我的憂傷


賈繼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