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清·曹寅《舟中望惠山舉酒調培山》:“三山五嶽渺何許?雲煙汗漫空竛竮。”

簡而言之,三山五嶽遍佈華夏大地,或綿延千里,或高聳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險峻。其中三山是華夏遠古傳說之地;五嶽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

三山五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發展與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小我們就說要遊遍三山五嶽,廣結五湖四海的朋友,但你真的能說出三山五嶽、五湖四海到底指的哪些地方嗎?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瞭解一下。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中國風景壯麗,但名山首推五嶽,一句“五嶽歸來不看山”彰顯了五嶽在華夏名山中的地位。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五嶽各具特色,早已聞名於世界。

其中,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這四嶽都位於長江以北,只有南嶽衡山位於長江以南。

在歷史上,五嶽並非一直是這五座山,其中北嶽、南嶽都有變化。封禪名山,實際上是古代帝王巡守疆土、炫耀武功的產物。

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其後漢武帝劉徹巡遊四方,遍祭五嶽,奠定了五嶽封禪制度的基礎。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登臨天柱山,設臺拜祭,封為“南嶽”。

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佈詔書,命名今河南嵩山為中嶽,山東泰山為東嶽,安徽天柱山為南嶽,陝西華山為西嶽,河北恆山(在曲陽西北)為北嶽,形成五嶽同祭的制度。

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後,拓展南疆,於公元589年,改封湖南的衡山為南嶽,其後歷代相沿不變。從此,天柱山在名山群中被冷落了1300多年。

明代又改山西渾源的恆山為北嶽,但因為路遠難行,仍在河北曲陽行望祀遙祭之禮。一直到清順治十七年,才移祀至山西渾源,最終使流傳至今的五嶽名山成為定製。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東嶽泰山

東嶽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

“重於泰山”、“有眼不識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已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積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西嶽華山

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縣。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嶽”。“自古華山一條路”,險居五嶽之首。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南嶽衡山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因它位處星度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度應璣衡”,像衡器一樣,可以稱量天地的輕重,能夠“銓德鈞物”,所以定名叫“衡山”。

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鬱,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嶽等。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

主要由天峰嶺、翠屏山相對的兩峰組成。主峰西側的磨峪口,西崖壁立,一澗中流,其間黃龍峽,山勢險要,古代這裡是大同盆地經倒馬關、紫荊關至河北平原的必經之地。

主峰天峰嶺,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被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中嶽嵩山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縣。嵩山自然景色奇麗,奧妙無窮。

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說到三山五嶽,很多人都知道“五嶽”是哪五座山,卻很少有人知道“三山”是哪三座山。

傳說中的“三山”,即海上的“三神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宮闕都是金銀打造,上有不死之藥,因此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戰國時期的齊威王、燕昭王以及後來的秦始皇都曾派人入海尋找此三山。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段記載說:“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另外一種說法是,三山是指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盤古開天闢地、共工怒觸不周山)、崑崙山脈(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脈(西王母娘居庭、女媧煉石補天)。

以上兩種說法,都極具文化意味,但不符合大眾的旅遊心理,故而,後人為了延續三山五嶽的美麗神話,就在五嶽之外的名山中間選擇新的三山,其中廣為流傳的三山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黃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是安徽旅遊的標誌,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讚歎:“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雁蕩山

雁蕩山,主體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臺州市溫嶺南境,最高峰百崗尖海拔1056.5米。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最後,簡單說下“五湖四海”。近代一般以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五湖”。古代的說法不同,如《國語》、《史記》中的五湖專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在《地理通釋十道山川考》中 ,原先的五湖名稱是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鑑湖。(彭蠡即鄱陽湖。鑑湖到了清代則被洪澤湖代替。)

四海,今指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但在古代也並非如此。在中國上古的世界觀中,認為陸地是方的,四周被大海包圍,故根據方位稱東、西、南、北四海。《西遊記》裡的四海龍王,源出於此。

《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中有:北冥有魚,其名為鯤(kūn),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這裡的北冥即北海,就是北方的大海。傳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又指傳說中陽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在世界最北端。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但在古人的認知上,所謂的“北海”,並非位於地球北極的海,而是北方的一個大湖。這個湖就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貝加爾湖。西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曾被匈奴扣押在此十九年,留下了“蘇武北海牧羊”的一段傳奇。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西海”同樣也是一個大湖,就是中國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在中國古代典籍裡被稱之為稱“西海”,藏語叫“錯溫波”,意為“藍色的海洋”。

在古人眼裡,青海湖所在地已經是地處極西之地了。這裡是仙山崑崙山所在,作為神話體系的構成部分,青海湖自然不是普通的江河湖水,所以就成為西海龍王棲身之處。直到民國期間,“西海祭海”都是一項國家層面上的官方活動。

「三山五嶽」和「五湖四海」到底指哪些名勝?

另外,青海湖還有一個名稱,那就是“瑤池”。這也和神話傳說有關,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位於崑崙山上。當然,傳說中關於瑤池的位置不止一處,也可以理解為有很多個瑤池,青海湖是其中的一個。

在許多古籍及傳說中都有關於西王母的記載,商代《歸藏》講述西王母擁有不死神藥。在《山海經》中有關西王母是:“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狌,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據考證,西王母是遠古時代的一位女酋長,歷史上可能確有其人,傳說三千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姬滿,到瑤池來會見西域部落聯盟首領西王母。後來,西王母和另一神話人物王母娘娘融為一體,《西遊記》裡齊天大聖大鬧瑤池蟠桃會里的王母娘娘,就是這兩個人物融合之後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