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蓝岭号指挥舰:美国海军第7舰队的旗舰,武备虽弱却是极大威胁


“蓝岭”号指挥舰是美国海军第7舰队的旗舰,满载排水量达18372吨,舰长194米、主甲板宽32.9米,航速达23节,在16节航速时“蓝岭”号续航力为13000海里。全舰舰员编制为821人,其中指挥部人员190人。“蓝岭”号在设计中围绕着“一切为保障海上指挥”的需要,可以说是设计独特。但“蓝岭”号后继乏人,其他国家的海军也并未群起仿效。

尽管从远处看去,“蓝岭”号的通长甲板布局很像一艘轻型航空母舰,但事实上除了少量的近距自卫武器外,它没有什么攻击能力。在海上作战中,“蓝岭”号除了履行指挥控制的职能外,几乎不担负其他作战任务,完全是一艘专业旗舰,但却是极大威胁。

“蓝岭”号的核心“旗舰指挥中心”是一个大型综合通信及信息处理系统,它同70多台发信机和100多台收信机连接在一起,同三组卫星通信装置相通,可以每秒3000词的速度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接收的全部密码可自动进行翻译,通过舰内自动装置将译出的电文送到指挥人员手中,这种信息收发处理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蓝岭”号的出现使美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大型海上指控中心,在技术上彻底解决了大规模海上联合作战的指挥问题。此后30余年,在美国海军每一次重大部署中都能看到“蓝岭”的身影。

作为一般舰队指挥舰,“蓝岭”号主要设有七个指挥部位:旗舰指挥中心、登陆部队指挥舱、对海作战指挥中心、反潜战中心、登陆部队火控中心、作战情报中心和综合通信中心。

“蓝岭”号的舰载武备较少,最初仅有两座八联装MK25“海麻雀”舰空导弹系统和两座MK33双联装76毫米舰炮,导弹和火炮均配置在上甲板的中部,以减少对指挥通信系统的影响。武器的装载原则是重点考虑本部防御,特别突出考虑对空防御。使用原则是指挥舰的护卫任务由编队内其它战斗舰艇负责,只要不对本舰构成直接威胁,一般不使用本舰武器。


而由于“海麻雀”导弹和双76毫米舰炮均属老式装备,作战效能低,1987年的现代化改装中,“蓝岭”号又加装了两座Mxl5“密集阵”近程防空武器系统、Mx36无源电子干扰装置和SLO—32(V)3电子战系统。

“蓝岭”号的动力系统选用了技术成熟、可靠耐用的蒸汽轮机,主动力装置为一台22000轴马力的蒸汽轮机,可以提供23节的最大持续航速,这一航速与美军现役的两栖舰艇大体相当,可以满足’编队航行的需要。

另外,为了保障两栖作战中指挥员离舰上岸的需要,在舰体中部甲板下有三个约占舰体长度二分之一的突出部分,存放了3艘人员登陆艇和2艘车辆登陆艇,舰上还可以搭载700名登陆作战人员及车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