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北極圈波羅的海邊的夏宮,彼得大帝曾在此避暑,生活場景如昔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聖彼得堡 陰(之九)

彼得大帝夏宮(Peter the Great's Summer Palace),又稱“俄羅斯夏宮”、“彼德宮”。它位於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距聖彼得堡市約3公里,面向芬蘭灣,佔地近千公頃。

大北方戰爭的取勝,使彼得大帝的野心得以極大滿足,為了彰顯俄羅斯作為名副其實的“大國”的地位,需要建造一座與之相適應的宮殿——夏宮應運而生。此後,歷代沙皇對它雕琢、潤飾,使得它更加美麗迷人。1704年,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下令興建夏宮。由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設計,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也是聖彼得堡的早期建築。地位極像中國的圓明園或者避暑山莊。

北極圈波羅的海邊的夏宮,彼得大帝曾在此避暑,生活場景如昔

18世紀初,夏宮經常舉行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18世紀中,為紀念俄國在北方戰爭中的勝利,在宮殿的前面建造了一個由64個噴泉和250多尊金銅像組成的梯級大瀑布。其中,在噴泉群大半圓形水池的中央,聳立著大力士參孫和獅子搏鬥的雕像,塑像高3米,重5噸,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噴泉。。

1934年後,夏宮闢為民俗史博物館。現今,成為18世紀和19世紀宮殿花園的建築群,供遊客參觀。

北極圈波羅的海邊的夏宮,彼得大帝曾在此避暑,生活場景如昔

夏宮的內外裝飾極其華麗,兩翼均有鍍金穹頂,宮內有慶典廳堂、禮宴廳堂和皇家宮室。

北極圈波羅的海邊的夏宮,彼得大帝曾在此避暑,生活場景如昔

令人眼花繚亂的黃金、紫金工藝

建造這座宮殿,集中了當時法國、意大利為代表的全世界優秀建築師、工匠。彼得大帝也親自積極地參加到工程籌劃之中,並做了一些指示。今天保留下來的由他親自設計的規劃圖紙等達十幾幅之多。1723年,在彼得大帝去世前的兩年,舉行宮殿、公園竣工儀式。它由美麗的噴泉、公園、宮殿組成,分上花園、下花園,其中大宮殿在上花園。

北極圈波羅的海邊的夏宮,彼得大帝曾在此避暑,生活場景如昔

在夏宮的參觀,在導遊的帶領下依次參觀。裡面很奢華,有很多貼著金箔的大廳,有大量油畫的陳設,基本還原了很多當時彼得大帝生活的場景。每一個場館,在陳列前約1米處都有繩子隔離,都有俄羅斯大媽嚴厲看管。這些大媽看著遊客的身體部分稍微超過繩子,就大聲的喊,不停的喊,極其盡職盡責。

北極圈波羅的海邊的夏宮,彼得大帝曾在此避暑,生活場景如昔


北極圈波羅的海邊的夏宮,彼得大帝曾在此避暑,生活場景如昔

在夏宮裡,看到了當時王室們就寢的床,很窄也很短。據說,當時的醫生給皇家的人說,要坐著睡覺,這樣可以避免高血壓等疾病。現在覺得很荒唐,也不知道當時的人怎麼相信並做到的。現在感覺是陋習。宮殿裡有不少中國瓷器,還瓷器上有中國繪圖,很漂亮。在接近北極圈的異域見到我們國家的瓷器和工藝,很是感慨,如同他鄉遇故知,很親切。

北極圈波羅的海邊的夏宮,彼得大帝曾在此避暑,生活場景如昔

夏宮中還陳列了過去王室吃飯的場景,各種器皿擺滿桌子,講究自是不必說。作為普通人,還是覺得太複雜和繁瑣,活得太累。我們中國,古代皇宮的禮儀和講究也同樣如此。可見但凡皇家的日子都比較的繁瑣,讓人不舒服,不自在。

北極圈波羅的海邊的夏宮,彼得大帝曾在此避暑,生活場景如昔

整個宮殿按照設計好的遊覽路線,大概一小時左右參觀結束。出來後,也沒有時間參觀花園了,大家就陸續出來,在門外的商品點逗留了一會兒,買點紀念品。我買了一頂灰色的絨毛帽子,和之前美妮買的白色同款,很漂亮,後來團友看到後,打趣說“中國製造”。

參觀完夏宮,去吃午飯,依然是八菜一湯的團餐,沒有特別的。

吃完飯,我們要去著名的冬宮啦,那可是世界公認的“國際四大博物館”,想想就嚮往。在冬宮停車場下車的時候,天空下起大雪,天氣很冷,因為沒有到預約時間,我們在門口的一個長廊下避風雪,等了差不多30分鐘。終於聽到導遊的召喚,我們可以進去了。和夏宮一樣,進去後依然是寄存大衣,穿鞋套,發耳機,跟著當地導遊遊覽。只不過,冬宮內的陳列比夏宮還要壯觀的多的多。

北極圈波羅的海邊的夏宮,彼得大帝曾在此避暑,生活場景如昔

葉卡捷琳娜二世座椅


(請您明天21:00繼續登陸頭條號“老喬遊記”閱讀“俄羅斯遊記”下一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