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不甘敗於袁崇煥一介書生手上,努爾哈赤真的是因此憤懣而亡的嗎?

寶葉扶疏


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並不是一介書生,而是文武全才、身先士卒、智勇雙全的一代名將,是唯一對努爾哈赤、皇太極等後金軍主力保持全勝的明朝名將,因此努爾哈赤敗在袁崇煥手上並不冤枉,更談不上因此憤懣而亡。



公元1625年十月,德高望重的明朝遼東經略孫承宗遭到罷免,高第接替其職。高第認為關外一定會守不住,命令軍隊全部撤出錦州及右屯等地。

高第不顧袁崇煥反對執意要撤離,並且想要撤掉寧遠的軍隊,但袁崇煥表示寧願死在寧遠,也不願撤離,高第無法強迫袁崇煥,於是將錦州等地軍民盡數撤離,丟棄米粟十餘萬,在遷徙路上死亡的人非常多,哭聲震野,軍民怨聲載道。同年十二月,袁崇煥升為按察使。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後金政權的開國君主努爾哈赤得知孫承宗被罷免,於是率領十三萬後金軍主力(號稱三十萬)西渡遼河,二十三日,後金軍抵達寧遠(今遼寧興城),明朝經略高第和總兵楊麟擁重於山海關,不去救援寧遠。袁崇煥得知後,隨即寫下血書,與部將滿桂、左輔、朱梅、祖大壽、何可綱等將士盟誓,以死守城。


寧遠城的明軍只有一萬多人,努爾哈赤完全沒有把初出茅廬的袁崇煥放在眼裡,盛氣凌人地派人勸袁崇煥投降後金。

面對威風八面手握重兵的後金開國君主努爾哈赤的逼降,袁崇煥臨危不懼,他大義凜然地說:

“奴兵稱三十萬虛也,約有十三萬,吾修治寧遠,決守以死,豈肯降耳!”《東華錄》。

寧遠大戰,袁崇煥指揮一萬多明軍以少勝多大破努爾哈赤的十三萬後金軍主力,擊斃一萬七千多後金軍。

“是役也,奴賊糜爛失亡者實計一萬七千餘人”《徐光啟集》。

努爾哈赤也被袁崇煥的火炮打傷,狼狽逃跑。

“炮過處,打死北騎無算,並及黃龍幕,傷一禆王,北騎以皮革裹屍,號哭奔去”《石匱書後集》。

寧遠大戰讓努爾哈赤遭遇44年戰爭生涯唯一一次慘敗,七個月以後死去。 努爾哈赤在寧遠大戰以後曾經說

“自二十五歲起兵以來,戰無不捷,攻無不克,惟寧遠一城不下”《清高祖實錄》。

另外,在《春坡堂日月錄》中找到了一條明確記載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受“重傷”的珍貴史料。 據該書記載,朝鮮譯官韓瑗隨使團來明時,袁崇煥在寧遠之戰時曾把他帶在身邊,於是韓瑗得以親眼目擊這次戰役的全過程。

寧遠大戰結束後,袁崇煥曾經派遣使臣帶著禮物前往後金營寨向努爾哈赤“致歉”(實為冷言譏諷),說“老將(按指努爾哈赤)橫行天下久矣,今日見敗於小子(按指袁崇煥),豈其數耶!”

努爾哈赤“先已重傷”,這時備好禮物和名馬回謝,請求約定再戰的日期,最後終於“因重傷不治而斃”。

但據清太祖武皇帝、高皇帝兩朝實錄,寧遠之役,的確令努爾哈赤惱恨不已,但隨後他仍在繼續征戰。六月,蒙古科爾沁部的臺吉奧巴晉見時,努爾哈赤還親率貝勒大臣,出郊迎十里,並對其說:“今爾我無恙,得相會足矣!”說明努爾哈赤在寧遠大戰並未受重傷而死。

但是公元1626年的八月十一日,即寧遠大戰的八個月以後,努爾哈赤暴亡,後金官方的記載死因是:背部疽疾復發!

後金官方記載這個說法不可信!如果是一種普通的疽瘡能要得了強健體魄努爾哈赤的命? 應該還是同年正月進攻寧遠城時受到了明軍炮傷的原因!

這種威力巨大的西洋火炮,不但是讓努爾哈赤受了外傷,還受到了內傷!這些火藥進了內臟,就會中毒!當然這個火藥毒不是立即致命的! 而是到了同年八月初開始發作了! 這種可能性更加符合事實!


厚德載物49847


當然不是,主要是受了重傷: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親自率領13大軍渡過遼河,向袁崇煥鎮守的寧遠城進攻。

努爾哈赤根本沒有把小小的寧遠城放在眼裡,到了寧遠城下,努爾哈赤馬上就命令後金軍把幾百個用樹木做的幾十米長的攻城雲梯抬了出來,後金軍是鋒擁而上。袁崇煥站在寧遠城高高的瞭望塔裡,揮無著令旗命令守城的官兵們往城下扔滾木大石頭,後金軍是倒下一批,冒著箭雨又上來一批。袁崇煥命令放炮,炮聲一響,後金軍被炸得哭爹喊娘是血肉橫飛,紛紛不聽指揮都後撤。

第二天,努爾哈赤在高崗處親自督戰,後金軍擺開密集的隊形集中攻城。袁崇煥在瞭望塔裡看到這一切,命令幾門火炮一起開火。幾聲炮響後,大批的後金軍被炸死炸傷,剩下的士兵們都抱頭逃跑了,在高崗處督戰的努爾哈赤也被炸傷掉下馬來。

袁崇煥看見後金軍大亂,就指揮幾千關寧鐵騎殺出城外,在後金軍的隊伍裡反覆砍殺,後金軍是狼奔豕突的玩命的逃跑了。寧遠城的關寧鐵騎一直把後金軍追出近四十里,才凱旋而歸。

努爾哈赤受了重傷,回到瀋陽後,傷勢越來越重。小小的寧遠城沒有打下來,他是又急又氣,毒火攻心再加上傷勢發作,沒有幾天就死了。


隱者康司馬


謝謝您提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值得作答。

我的回答是:努爾哈赤死亡,不只是兵敗憤懣而死,還有其他更為重要的原因。理由如下。

三戰三敗,被迫退兵

明朝末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招兵買馬,開疆拓土,繼而統一女真各部。統一以後,努爾哈赤便將目光盯向了關內之地。他率領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攻到寧遠城下。

當時寧遠城只有駐軍2萬多人,守城之將正是一代名將--

袁崇煥,面對敵人的來勢洶洶,袁崇煥表面很鎮定,但內心慌得一匹。他深知,已經沒有援軍會來,寧遠城已是一座古城。要想取勝,只能保持鎮定,依靠周全的作戰策論。

終於,努爾哈赤按耐不住,開始攻城。藉著紅夷大炮的威力,總算是擊退了敵人的第一次進攻。

後來努爾哈赤又率均軍隊進抵城下,袁崇煥則一面命令部下向敵人投擲棉火球,一面組織勇猛之士出城迎敵。經過激烈的戰鬥,努爾哈赤還是沒能成功。

第二次失敗的努爾哈赤,不甘心就這樣放棄,他趁著夜色,對寧遠城發起了突襲,但袁崇煥早有準備,又打退了敵人的第三次進攻。

面對這樣的結果,努爾哈赤只能暫時退兵,退兵後的努爾哈赤死於雞堡,終年68歲。

死因複雜,破朔迷離

關於努爾哈赤的死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怎麼來看,都和寧遠之戰有關,大致有以下三個原因。

1.被炮彈打中,負傷而死

關於努爾哈赤被紅夷大炮打中,負傷而死的說法。主要見於《明熹宗實錄》,實錄中寫到,寧遠城的打炮擊斃了清軍的一個重要頭目,清兵痛哭流涕,隨後用紅布包裹包裹,抬走了屍體。於是有人推測,有人推測,死的人就是努爾哈赤。

當然,我認為這種說法並不靠譜,如果努爾哈赤當場死亡,那還有後來那麼多事?

2.被袁崇煥羞辱,憤懣而死

第二種說法比第一種稍微靠譜點,說努爾哈赤久攻不下,既被守城軍隊用石頭砸,又被炮彈打,清軍是人仰馬翻,傷亡慘重,而努爾哈赤也不幸負傷,在這種情形下,袁崇煥又出言侮辱,嘲諷譏笑,努爾哈赤作戰失敗本來就很鬱悶,又被人這樣侮辱,一把老臉沒地方擱,憤懣而死。

這種說法,有一定可信度,但也存在問題。努爾哈赤能征善戰,有勇有謀,肯定是個心理素質特別過硬的指揮官,豈能被袁崇煥幾句侮辱,就心裡鬱悶,自己把自己氣死?

3.身患毒疽,病發而死

這種說法更加可信。寧遠戰敗,努爾哈赤確實很生氣,之前多少努力,付之東流。但他死亡更加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年事已高,長期跋山涉水在外征戰,原本有毒疽的身體,積勞成疾,不堪重負,最終舊病心病全面爆發,一命嗚呼。

結語

綜上所述,我認為努爾哈赤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本來年事已高、常年征戰,身體就有許多疾病,後又經寧遠戰敗,受到刺激,加重了原來就有的疾病,最終走向死亡。


小江侃文史


其實努爾哈赤的死,是受了炮傷!

表面上是,身經百戰,勇猛善戰的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敗給了一文人袁崇煥手中,覺得是奇恥大辱,從而憤懣至死的。這種說法其實不合理!想想努爾哈赤也是一代梟雄,難道不懂得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一戰輸了就受不了打擊,那之前的從戰經歷的風雨怎麼過來的?所以這種說法很牽強!


一,寧遠之戰,努爾哈赤受炮傷!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明朝遼東經略新上任的高第怕死,就把兵馬退回關內,但是袁祟煥覺得是戰略性錯誤,堅決不執行,仍然是守在寧遠城(今遼寧興城)!

努爾哈赤知道袁崇煥厲害,但又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團團圍住寧遠,就決定攻下來!

先是誘降,被拒絕,惱怒之下就攻城!

袁崇煥早做好準備了!城腳用大青石砌的,城牆又高,,有兵丁達四萬多,還架起了從葡萄牙買的紅色大炮。

當努爾哈赤叫人攻城時,袁崇煥身先士卒在城上拒敵!

最恐怖的紅色大炮一擊,死人一大片,包括努爾哈赤也中炮受重傷!

主將受傷,又攻城不下,最後後金人馬全部撤離了!

二,努爾哈赤的死因,歷史上的記載是:背部疽疾宊發!

從寧遠回來養了傷的努爾哈赤,又出征蒙古,獲勝!

但是這年的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病死了,歷史上的記載死因是:背部疽疾復發!這個說法不正確!如果是一種普通的疽瘡能要得了強健體魄努爾哈赤的命?

還是同年二月改寧遠城時受到了火炮傷的緣故!

這個火藥炮,不但是努爾哈赤受了外傷,還受到了內傷!這些火藥進了內臟,就會中毒!當然這個毒不是立竿見影的!

這樣到了同年七月底開始發作了!

這種可能性更加可信!

由此可見:努爾哈赤當然不是生氣致死!因為戰爭就是有勝有負,如果連這點心裡承受能力都沒有,豈能做大汗?!

【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歡迎關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為清朝奠基人,後金開創者。傳說其通漢語,喜歡讀《三國演義》,認為自己有軍事韜略。其父祖本為明朝屬民,努爾哈赤後來起兵統一建州女真各部,與當時的朝廷也就是大明分庭抗禮,成為明朝心腹大患。

當時的明朝處於萬曆年間,我們知道萬曆年間有明朝對外的著名的“萬曆三大徵”,也就是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入朝擊敗日本豐臣秀吉的朝鮮之役和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

努爾哈赤崛起於明朝三大徵之後的衰弱之際,不斷地扣邊犯界,明朝疲於應付。正在這危難之際,袁崇煥提出五年復遼,事後證明這完全是“大話”,崇禎皇帝在帝國存亡之際聽信了袁崇煥這個大話書生,把遼東軍事交付給他。

袁崇煥在遼東也苦無對付努爾哈赤的良策,只能固守城池。1626年努爾哈赤率兵攻打袁崇煥守備的寧遠城失敗,同年含恨而終。關於努爾哈赤的死因有傳說是被寧遠城上的紅夷大炮擊成重傷後不治身亡的,其間袁崇煥更是書信羞辱,導致其內心憂憤加劇了傷情。這可能也就是提問者的出處吧,這件事情已難考證,因為這樣的死因清朝只會諱莫如深,反正努爾哈赤確實是這一年死的,這個是事實。


字匠甲


努爾哈赤怎麼死的呢?史籍中沒有詳細記載,歷來說法不一

努爾哈赤VS袁崇煥的第一次失敗後,身患癰疽,鬱鬱而終

自寧遠戰敗回來,努爾哈赤便陷入不可名狀的苦悶之中。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曾幾何時的赫赫戰功成了努爾哈赤惟一的安慰。作為後金汗國的汗父,努爾哈赤認為必須為寧遠城的慘敗洗刷恥辱,找回補償。於是,他決定將戰火燒到背金助明的喀爾喀蒙古巴林部。由於憂鬱傷神,再加上勞師遠征和政治結盟,這些接連不斷的操勞搞得努爾哈赤疲憊不堪,體力不支,積鬱成疾,最後竟然染上了癰疽。七月,努爾哈赤前往清河溫泉療養,他讓侄兒阿敏宰牛燒紙,祈禱天地神明的保佑。但是不久努爾哈赤病重。他自知將不久於人世,一面命人傳大妃阿巴亥前來,一面乘船順太子河而下。在船上,努爾哈赤已經不省人事。八月十一日,這支隊伍走到距瀋陽四十公里的璦雞堡,努爾哈赤終於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68歲。

關於死亡的其他說法

但也有人認為努爾哈赤在起兵伐寧遠時,明軍在城上頻頻釋放西洋大炮。努爾哈赤的部隊傷亡慘重,連他自己也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擊中,最後不治而死。這主要的根據是來自於寧遠大戰前夕,朝鮮曾派遣使團來明,使團中有一位名叫韓璦的翻譯官,他說自己在寧遠曾親眼看見努爾哈赤身受重傷。

但這種觀點也受到反駁,他們認為如果袁崇煥在寧遠之戰中的確擊中努爾哈赤的話,他一定會嚮明朝廷邀功。然而在袁崇煥給崇禎皇帝的奏摺中,卻絲毫未提及努爾哈赤在寧遠受重傷一事。

此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努爾哈赤很可能因為寧遠戰敗,積憤成病,最後抱恨而終。因為努爾哈赤率領20萬大軍,一心攻下寧遠。但圍城三日,明軍奮力抵抗,努爾哈赤只得棄城而走,退兵瀋陽。努爾哈自征戰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寧遠戰敗,必定為努爾哈赤所忿恨。如果他確實是因憤懣而死,清朝方面的官書也只能含糊其詞、秘而不宣了。


樂夫的vlog


“ 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固封守。”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以此人的才能,恢復失去的江山,未必容易,但如果信任他,將權力交給他,穩定固守現有的國土,是可以的。

這句話講的是“關寧防線”的締造者,努爾哈赤父子的剋星孫承宗。

明天啟五年(1625)朝廷的黨爭再次禍及邊疆,東林黨被閹黨壓制。孫承宗被迫退休。依附閹黨的高第赴遼陽任經略。高第立即作出撤走錦州、右屯衛、大淩河、寧前衛等重城的守軍,放棄關外四百公里疆土的決定。

而作為孫承宗的接班人袁崇煥堅決反對,他發誓與寧遠城共存亡。

努爾哈赤明白孫承宗的可怕。所以他已等待了四年,自孫承宗到任時起。

天啟六年(1626)正月十四日,努爾哈赤來了。統領十萬八旗兵,號稱二十萬。一路上,所向披靡。連克錦州、淩河、杏山、連山、塔山、大小淩河,所向披靡。

努爾哈赤躊躇滿志。

天啟六年(1626)正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抵達寧遠城下,他派出使者,聲稱自己二十萬大軍,必破寧遠。只要投降,保證封高官。

此時袁崇煥名不見經傳,努爾哈赤認為寧遠必定投降。可袁崇煥派出使者答覆: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你說你有二十萬人,其實我知道只有十多萬而已,不過我不嫌少。努爾哈赤怒不可遏。

袁崇煥派人到山海關,告訴閹黨高第,但凡發現任何自寧遠逃回的士兵或將領,格殺勿論!

二月,努爾哈赤親自指揮攻城。隨著一聲聲攻城的號角響起,後金軍蜂擁而上。寧遠城頭的紅夷大炮,以可怕的巨響,噴射著燦爛的火焰,一顆顆炮彈在後金軍中落下。阻止後金進攻的步伐。從凌晨激戰到深夜。努爾哈赤自起兵開始沒見過這麼頑強的明軍。努爾哈赤喪失理智了,自己縱橫天下三十年,面對一座孤城卻遲遲攻不下來。最終,面對銅牆鐵壁般的寧遠,努爾哈赤黯然退兵。

寧遠之戰結束之後,袁崇煥派人給努爾哈赤送了一封信。信上寫;你縱橫天下這麼久,今天竟然敗在我手上。應該是天命吧!

天啟六年(1626)八月十一日,征戰半生的努爾哈赤終於逝世了。結合二月份還在寧遠城下和袁崇煥爭勇鬥狠 ,努爾哈赤的死因很有可能是因為中了一發大炮,加上努爾哈赤自起兵縱橫天下三十年,敗給名不見經傳的袁崇煥,心中的憤懣難以想象。

值得一提的是,據後金自己統計僅傷亡將領兩人,士兵五百人。不可一世努爾哈赤僅僅因為傷亡五百人就撤軍了?那他真的是名不副實。無論是中彈而死,還是因為病死都和袁崇煥有著極大關係。


史爭朝夕


關於努爾哈赤之死,在歷史上有不少謎團,其死因,清史中記載是因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另一種說法是,他在寧遠之戰中,被袁崇煥紅衣大炮所傷,不久而亡。

那麼努爾哈赤是不是憤懣而亡呢,我認為多少是有這個因素的。努爾哈赤25歲起兵,依靠13副鎧甲,攻打建州,統一女貞,並最終建國稱汗,可謂是無一敗績。但是他在征討明朝的時候,卻被困在寧遠,遲遲不能前進,並遭遇人生最大的一次敗仗,據史料記載擊斃北騎無算,努爾哈赤憤懣而歸。在此以後就沒能在組織進攻,可見此次失敗已經傷及元氣,及至八月十一日病死瀋陽城外。


考古論今


首先努爾哈赤肯定是攻打寧遠時候受傷了,很大可能是被炮打傷了。

然後袁崇煥還給他寫了一封信,言語集盡諷刺挖苦,然後努爾哈赤就撤兵了,

回去以後心情不好,再加上傷更加嚴重,就死了。

之所以很多人說是被氣死的,很大程度上是袁崇煥死的太慘烈,人們對於他如果不死,清朝不能入關的說話深信不疑。

所以就把袁崇煥無限度的拔高了。




帥墩墩很實在


滿人打攻城戰,特別是城池特別堅固的都沒什麼辦法。多爾袞打大同,幾個月下不來,情急之下把吳三桂等南下部隊都召集回來一起打。康麻子打吳三桂部下守衛的城池也是久攻不下。打毛子的菱堡,用了二十門紅衣大炮也是打不下來,最後圍了一年,毛子沒得吃喝只能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