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除了《安家》还有《都挺好》《何以为家》,但我却因这篇文章被骂


引语:


文章中的案例有《欢乐颂》《都挺好》《安家》《我的真朋友》《婆婆媳妇小姑》《双面胶》《何以为家》《摔跤吧,爸爸!》《82年生的金智英》《神秘巨星》《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国务卿女士》。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阅读我写的文章,只因看到了标题中的《安家》,就在留言区骂我。


除了《安家》还有《都挺好》《何以为家》,但我却因这篇文章被骂


除了《安家》还有《都挺好》《何以为家》,但我却因这篇文章被骂


一篇反思电视剧里重男轻女问题的文章因《安家》被骂


我昨天发了一篇文章,讲电视剧反映的原生家庭里重男轻女问题,没想到因为标题里有《安家》而引来了很多骂声。


除了《安家》还有《都挺好》《何以为家》,但我却因这篇文章被骂


我都文章以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安家》为其中的一个例子,但是因为我把《安家》放在了标题里,所以可能引起了很多人的误解,就以为我在推这部剧,是炒作。还有有很多人在我的文章底下评论骂。


我觉得有一点不开心,因为我写这篇文章,全篇根本就没有提到这部剧的演员和演员的演技,我也没有评价这部剧好还是不好。


我用了好长时间辛辛苦苦写完,主要是为了阐述我对原生家庭问题的思考。但是,我觉得这些留言骂我的人根本没有认真看这篇文章。


其实我是因为最近看到很多很多跟疫情相关的消息,每天都处于比较消极的情绪当中,所以就想换换脑子,看看别的东西。


当我看到热搜当中出现好多次,关于这个问题的热搜之后,我就决定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好好的思考这个问题。


可是我没想到会让很多人觉得我不应该写跟这部剧有关的文章,然后在我的评论区里面留言骂我。


其实对我来说,这篇文章里面的案例《都挺好》《安家》《我的真朋友》《何以为家》《82年生的金智英》《摔跤吧,爸爸!》《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国务卿女士》等,都是研究对象,我没有评论它们的演员和演技,因为我要找的是影视剧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写下自己的反思。


除了《安家》还有《都挺好》《何以为家》,但我却因这篇文章被骂


后来因为有越来越多人留言抵制,所以我就决定把这篇文章的标题改一下内容稍微修改一下,再重新发一下,因为我觉得可能是标题让大家误解了。


我也反思了一下,可能是因为我在起标题的时候想的是增加点击率,才起了这样一个标题,没想到引起这样的争议,让我始料未及,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是我发现它的修改功能暂时用不了,所以只能等明天再改。


不管男女,只有人格独立了,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除了《安家》还有《都挺好》《何以为家》,但我却因这篇文章被骂

阿伦特、波伏瓦

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想说一下我对于男女平等的思考:

其实,我希望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首先应该是作为个体的人存在,并且都有独立的人格。

不管是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其实都是人的气质。性别应该是个中性词,而不应该代表强大或弱小。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翻译成中文是“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如今已经是2020年了,我们还在将强者等同于男性,女性同于弱者,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几十年前,波伏娃希望女性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是“第二性”,但女权主义、平权主义发展到现在,女性还处于第二性的地位,因此,我们还需要继续推进平权。


生理差异导致的力量大小区别我能接受,但是不想接受其他强加的社会对女性的规训。


平权不仅仅是为了女性争取权利,也是为了男性争取权利,两者是互利的关系。


很多性别研究专家的研究成果都表明,女性主义的发展对男性也是有利的。


所以只有男性和女性互相合作,才能够把平权推向更深处,也才能够让整个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时代在进步,人们更多考虑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而不再纠结于男或女,不管男或女,首先都是人,只有人格独立了,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最后,我很感谢那些认真您阅读了我的文章的人


我很欢迎读者留言批评我的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有些留言,我觉得说的很让人不开心,但是我也会自己反思,以后会在写作中保持敬畏之心。


那些读了我的文章之后写的留言,我可以看出来。虽然有些是批评我的观点和论述,但我还是很高兴能看到,所以会互动交流,也是一种思想碰撞。


网友1:知乎这两天有个非常热的问题,叫“为什么都是第一次做人,男人什么事都得忍让女人?”看,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有男人开始叫屈了。


整体而言,社会也会趋于整体平等,但在个体上局部上肯定存在差异。


我们这代,越来越多女性的幸福,已经慢慢的变得和男性的幸福一样,决定于自身的性格,认知和机遇,而不是遇到什么样的男人了。


网友2:


关于为什么母亲没有偏向于女儿却更狠的对待女儿的一种可能:


出于公平,站在个人立场上因为自己被这样对待,所以要这样对待别人,甚至是自己的女儿,从来如此,便是对的。


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男人这样对我,我也这样对男人,这是另一类女性,有趣的是这种立场包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想法,但这里的人仅限同立场的人。


还有一个网友留言也很有道理,我们还就此在评论区进行了一番对话。


网友3:经济独立治愈了原生家庭么,只是掩盖了问题吧。


我:不是治愈原生家庭,而是因为自己变强大了,有底气和解,一定程度上治愈自己的伤痛。只是个人根据一些案例的理解。您如果有不同观点,咱们可以讨论一下。


网友2:当在说治愈原生家庭时,是在指什么呢。因为你用到了良药这个比喻,所以我理解为治愈。如果需要金钱类增加底气,是否恰恰说明没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本身没有自信,需要经济实力来证明自己),这是我的看法,你可以详细阐述你的看法。


关注过去、现在、未来的AI。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