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封建皇帝最厲害的一個,一文帶你讀懂劉邦的三個過人之處

毛主席在評點二十史的十八位古代帝王的時候,評價李世民的軍事才能高超,評價項羽,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但他唯獨對劉邦給出這樣一個評價:封建皇帝裡面最厲害的一個,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不管是哪個一把手,甚至是管幾個人的項目組長,要想做成事,這兩點絕對是最要緊的因素,但是唯有劉邦是在所有的一把手裡做的最好的,而這也是毛主席所推崇他的原因。

那麼劉邦他自身究竟有什麼樣的心性可以讓他正確決策,用人得當呢?

封建皇帝最厲害的一個,一文帶你讀懂劉邦的三個過人之處

一.超越道德的理性

劉邦是個非常理性並且客觀的人,其實有時候知道什麼是對的,理性的選擇應該是什麼並不難,但是難的是如何去執行他。在這點上,劉邦可能是歷史上最優秀的人物了。

有個和劉邦的同鄉叫雍齒,早年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當時劉邦和家鄉父老在沛縣起家,接連佔領了豐邑,胡凌,其中豐邑是劉邦的老家,在佔領家鄉豐邑的劉邦後,劉邦留下雍齒防守,自己帶隊去攻打薛縣(今山東滕州東南),當時豐邑是劉邦部下很多軍官、士兵的家鄉,他們的家屬、親朋都在豐邑,其中劉邦的父親就在封邑,如此重要的地方,託付給雍齒,可以看到劉邦對雍齒的倚重和信任。

當時陳勝已經建立了張楚政權,並命令屬下週市去收復戰國時魏國舊地,其中豐邑就在其中,當週市攻打到豐邑時,替劉邦駐守豐邑的雍齒直接投降周市,理所當然的,劉邦的父親家眷也被周市所掌控俘虜。

後來雍齒又投奔項羽與劉邦敵對,在楚漢戰爭後期,雍齒見項羽大勢已去,又腆著臉投奔了劉邦。

可劉邦面對這個背叛自己並且讓自己父親處險地的雍齒,他是怎麼做的呢。他接受了雍齒的投降,並且在開國後封他為什邡侯,

為什麼,開國後每個人都想要封賞,人心大亂,害怕自己封賞的少出現二心,劉邦即便恨的雍齒牙癢癢,但是為了穩定人心,將自己最恨的人封為侯爵,讓眾手下安心。

身為人子,劉邦無疑是不合格的,但是作為一個政治家,他可以超越道德的束縛,去做常人依據道德所不能做的事情。比如這次面對背叛自己將他父親假於人手的雍齒,劉邦做了人們道德上難以接受但是理性上正確的事情。

能作出正確的決策不光要有靈活的頭腦,有時還要異常冷血理性。而對比我在 這篇文章裡所討論的把鍋推給大臣的崇禎,簡直是天壤之別。

封建皇帝最厲害的一個,一文帶你讀懂劉邦的三個過人之處

二.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

越是專業人才就越會拘泥與自己的專業,總想用自己的專業去解決問題。就是拿著個錘子看什麼都像釘子。這是專業人才的通病。因為他們總想通過自己的長處去解決問題以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是劉邦恰恰不這樣,他沒有那樣的思維,他不會看到別人比他厲害就排擠別人,反而他知道自己的不足,看到比自己強的人就禮遇有加,收為己用。

在《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裡,記載到,

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

然後陸賈又說了自己的一番見解,

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

劉邦看到陸賈有如此才能,馬上對陸賈恭敬起來並且讓他為自己寫書謀策。

他不會和下屬去爭誰高誰低,反而可以讓下屬的才華心甘情願的為他所用。正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這是什麼能力,發現別人的才華,並且真心的肯定別人。

在《道德箴言錄》中拉羅什福科這樣說,所有人都是同樣的驕傲,只是表現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常人表現他們驕傲的方式是展現他們的能力,而劉邦體現他驕傲的方式是承認自己的缺點。


封建皇帝最厲害的一個,一文帶你讀懂劉邦的三個過人之處

三.常人不能及的意志

劉邦快五十歲了才起兵爭雄,這已經快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了,放在常人,早已意志消沉了,哪還能再征戰十數年,到老臨死前六十一歲了還親征叛亂的英布,這是什麼樣的精力和意志。

在如今,四十七歲創辦華為的任正非,七十四歲二次創業的褚時健總能贏得一眾崇拜與欣賞的目光,要知道,在當時可不是沒有硝煙的商業戰爭,而是拿命去玩的冷兵器戰爭。


四.結語

強大的意志讓劉邦在打天下爭地盤的這個大賭桌上一直不下桌,撐到了最後。

承認自己的不足正是他知人善用的基礎。

而他那超出道德觀念的理性讓他總是可以作出別人不能做但是正確的決策。

一個人一生就是一場修行,而修行的核心就是自己的心性,在這過程當中所獲得的財富和成就都是修行所附帶的獎勵。而劉邦獲得的成功所依靠的就是他那常人所不能及的這種心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