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親生父親“砍死”博士女兒,父親:我不後悔,這個女兒白養了!

如果你問人世間最悲哀的事情是什麼?我會告訴你是:父母給了你生命,卻又親手奪走了你的性命!

留美女博士和丈夫被親生父親活活砍死

十幾年前,在山東一個貧窮的村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回家探親的留美女博士趙慶香和丈夫,返美的前一天晚上,在熟睡中被殘忍砍死,而兇手正是她的親生父親!

因為環境所致,趙慶香從小就知道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方法就是讀書。所以她格外努力,成績非常優越。所幸努力沒有白費,她順利地考上了大學。

親生父親“砍死”博士女兒,父親:我不後悔,這個女兒白養了!

趙慶香知道家庭條件不好,懂事的她從來沒有伸手向家裡要過任何學費,一切都是靠自己勤工儉學,甚至沒有花完的錢,還會寄給父親,還有自小患有癲癇的弟弟。

在上大學時,趙慶香認識了丈夫魏斌,兩人感情非常好,志同道合,結婚之後,二人規劃好了一起赴美留學。

出國的所有費用都是丈夫家支付的,可即使如此,趙慶香的父親依然反對她出國留學,希望她能趕快參加工作,賺錢替補家用。

父親的反對沒能阻擋趙慶香出國留學的腳步,出國後她依舊半工半讀,源源不斷地給家裡寄錢,還幫著父親建起了新房。

親生父親“砍死”博士女兒,父親:我不後悔,這個女兒白養了!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即便如此付出,災禍仍在她回家探親時降臨了。

由於要接孩子回美國團聚,還要還公婆所出的留學費,趙慶香的收入難以滿足父親吸血一樣的索取。

探親期間,父親要求她給患有癲癇弟弟在縣城買一套房,用來結婚。她特別為難,跟父親說:“我們剛工作沒有多久,沒有多少積蓄,能不能緩一緩?過段時間一定給你寄錢回來。”

趙慶香的苦衷成了父親的逆鱗。在她即將返美的前一天晚上,父親走進她和丈夫的房間,用斧頭活活砍死了沉睡中的女兒和女婿。

親生父親“砍死”博士女兒,父親:我不後悔,這個女兒白養了!

在法庭宣判時,趙父依然沒有一點悔改之意,仍然大聲嘶吼著:“我不後悔,這個女兒我白養了!我唯一的兒子就因為她娶不上老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我活不好,他們還想活?”

人們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情人!可在趙父眼裡,女兒只是他用來要錢的工具,是自己養育多年必須報恩的債務人。

其實,親情不該是“道德綁架”,我很想問那些不斷索取的父母一句話:“你們生孩子,就是為了讓他們來還債的嗎?這樣的親情債,真的比高利貸還可怕!”

“樊勝美式”的家庭,可恨又可憐

這幾天在家沒事,我又重看了一遍《歡樂頌》,依然被樊勝美的家人氣到半死。

在樊勝美都快吃不上飯的時候,她的親生母親還像個催命債主一樣,不停地給她打電話,讓她借錢幫弟弟還債。

親生父親“砍死”博士女兒,父親:我不後悔,這個女兒白養了!

有這樣一段場景印象非常深刻,樊勝美的父母來上海躲債,沒有住的地方,樊勝美要去住旅館,可她的媽媽卻說:“住什麼旅館啦,白糟蹋錢嘛!你去公司住嘛,又不要錢!”大冬天,當媽的讓女兒去公司過夜,絲毫不為女兒的安危和身體健康著想。

在這類父母眼裡,女兒死活無所謂,但是兒子和孫子不能受半點委屈。這樣的父母不僅讓人痛恨,也讓人覺得可憐。為了一個不成器的兒子,東躲西藏地不敢回家,這樣的悽慘處境完全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當初他們能把兒子教育好,現在也不至於落魄到這份田地。

教育孩子,父母要一碗水端平

1)大寶不一定要讓著小寶

二胎政策開放之後,許多的家庭都生了二胎,一來是想湊得兒女雙全,二來是想給孩子湊個伴,不至於在成長道路上孤單。

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千萬不要要求大寶必須讓著小寶,而是要公平對待,儘量讓兩個孩子感受到父母同樣的愛。

如果父母經常讓大寶讓著小寶,時間長了會讓大寶覺得父母偏心,從而對小寶產生敵意,還有可能讓小寶養成無法無天的性子,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2)男孩不比女孩嬌貴

“養兒能防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是很多傳統家庭的思想觀念。可今日不同往昔了,生兒生女都一樣,甚至有時候女兒比兒子更孝順。

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現在很多家庭說起來更疼愛女兒一些,可是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女兒的在家庭中的地位依舊不如兒子。

但是不管怎樣,我們更希望父母能好好教育孩子,不要因為男女而區別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